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464章 念五番外:念五的安稳日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春螺巷的晨光带着软和暖意,漫过青石板就钻进“念五杂货铺”的木窗。

    铺子门是旧朱漆,磨得泛白却擦得锃亮。

    门楣上小木牌是小萝卜用炭笔写的,笔画有些歪歪扭扭,却透着股童稚。

    念五蹲在柜台后整理货柜。

    货柜摆得满满当当,左边油盐酱醋,罐口都十分干净;

    中间是糖画、麦芽糖,用油纸包得整齐;

    右边竟有几册翻旧的《蓝星诗词集》,是从怡红院书坊匀来的,常有人借读。

    “爹!小芋头把糖罐弄倒啦!”

    小萝卜扎着双丫髻,举着刚烙好的饼跑过来。

    她身后跟着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正慌张的绞着自己的手指。

    念五笑着起身,弯腰帮忙:

    “没事,只要没有撒出来就没关系,但下次可要注意一些知道吗?”

    他摸了摸小芋头的头,温柔地就像他是这些孩子真正的父亲。

    小芋头是去年冬天在巷口捡的,那时他冻得只剩口气。

    如今已经能跟着小萝卜跑跳,脸上也有了肉。

    至于小萝卜,是因为她的亲爹当年没了,他心软便接过来自己照顾了。

    这样的日子,早年的念五想都不敢想。

    若不是时念偶然把他买回去,在怡红院给了份打杂的活,后来又借他银子开杂货铺,他这辈子怕是翻不了身。

    “爹,今天我们可以吃饴糖吗?”

    小萝卜拉着他衣角,眼睛亮晶晶的。

    “可以……”

    念五有些无奈,但还是捏出块金黄饴糖递给她,又给小芋头一块。

    看着孩子们凑在门口石凳上分享,他心里暖融融的。

    如今不仅能让孩子们吃饱穿暖,还能买零嘴,都是托了时念的福。

    入秋那天,念五揣着银子往怡红院去。

    银子用粗布小袋裹着,沉甸甸的。

    路过春螺巷老槐树,他想起去年借银子的场景。

    时念听他说想开店,没多问就让晚晴取了银子,只说“踏实干,不急着还”。

    那时他揣着忐忑,怕还不上,更怕辜负时念的信任。

    如今不仅还清了银子,铺子里还雇了两个伙计。

    来到怡红院,和念八寒暄一阵,他说明来意之后,念八便引他去见了时念。

    时念正在书坊整理赠书清单,见他来笑着起身:“念五,好久没见,孩子们还好?”

    “都挺好的。”

    念五递过银子,语气满是感激:“念姐,这银子,谢谢您当年肯信我。”

    他又掏出布包,里面是小萝卜绣的帕子,针脚虽然有些粗,但看得出来是花了心思的。

    “这是小萝卜给您的,说谢谢您帮我们。”

    时念接过帕子,眼里满是温柔:“不用谢,是你自己踏实肯干。”

    “孩子们没事常来玩,书坊有很多适合他们读的书。”

    离开怡红院,念五脚步轻快,路过西街糖画摊,特意给孩子们买了糖画,盘算着年底把铺子扩大,多进针线、农具,让日子更红火。

    可没等年底,变故来了。

    怡红院要搬去城西新址。

    消息传来,春螺巷商户都慌了神。

    毕竟怡红院在时,巷子里人来人往,生意也红火。

    如今搬走,人流少了大半,念五的杂货铺也受影响,油盐酱醋卖得慢,孩子们的零嘴也少有人买。

    伙计忧心问:“东家,咱们要不要也搬去城西?”

    念五摇头:“不搬,春螺巷还有这么多老主顾,踏实卖货,混温饱总没问题。”

    话虽如此,生意还是一天不如一天。

    他辞了伙计,自己和瘸腿张叔轮流看店。

    孩子们也懂事,不再吵着要饴糖,还帮着擦货柜、招呼客人。

    念五心里虽失落,却也满足。

    至少不用饿肚子,孩子们能安稳读书,这样就够了。

    他以为这辈子或许就这样,守着小杂货铺,看着孩子们长大。

    直到开春那天,巷口突然热闹起来。

    念五正给客人称盐,听见外面喧哗。

    “怡红院的民生窗口开啦!在老址那边,能跟官府反映事!”

    他心里一动,给客人称完就放下秤就往巷口跑。

    只见怡红院春螺巷旧址门敞开,门口挂着新木牌“春螺巷民生议事窗口”,旁边贴公告。

    受理百姓诉求,对接顺天府解决。

    时念站在门口,和几个官府的人说话。

    她依旧穿着旗袍,还是以前那样温和。

    从那天起,春螺巷又恢复了往日热闹。

    百姓三三两两来议事窗口,有的反映粮价,有的问孩子上学的事,议完事总爱来念五的杂货铺买东西。

    “念五,你听说没?泉州渔民现在能按十文一斤卖鱼了,都是托了时老板的公平互贸!”

    张老汉买酱油时念叨。

    “可不是嘛!我侄子在永州,说那边开了好多蓝星读书角,娃娃们现在都能读得起书!”

    大婶接过话,手里还拿着刚领的《民生手册》。

    铺子里的生意渐渐回暖,比怡红院在时还红火些。

    孩子们也能凑热闹,小萝卜常趴在议事窗口外听,回来就说:“爹,好多人啊!”

    这天傍晚收了铺子,小萝卜拉着念五的手臂,仰脸问:

    “爹,他们都说念姨姨很厉害,能让泉州渔民卖好价钱,能让很多地方的娃读书。”

    “可我见念姨姨时,她还帮我捡过掉在地上的糖,还夸我绣的帕子好看,她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念五蹲下身,揉了揉小萝卜的头顶,眼里满是笑意。

    他想起当年借银子的信任,想起民生窗口带来的热闹,想起铺子里越来越多的笑脸,轻声道:

    “嗯,念姨姨很厉害。”

    “她的厉害,不是能做多大的官,而是能帮像咱们这样的普通人过好日子。”

    “能让你们不饿肚子,能让你们有学上,能让张爷爷有活干。”

    小萝卜似懂非懂点头,记了爹的话。

    她望着巷口议事窗口的方向,那里还亮着灯。

    时念的身影偶尔能从窗缝里看见,还是那样温柔却坚定。

    夜风卷着槐花香,落在杂货铺柜台上。

    念五收拾好最后一罐盐,看着孩子们在门口追萤火虫跑,心里忽然觉得:

    这样的日子,就是时念说的“民生安稳”吧。

    而他能做的,就是守好这小小的杂货铺,给往来百姓递上一罐盐、一块糖,像时念帮他那样,给别人添些温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