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463章 关念慈许止曦番外:青槐影里不争朝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怡红院槐花开得最盛时,关念慈总坐在回廊石凳上看书。

    手里多是时念送的《蓝星故事集》,夹着晒干的槐叶。

    她看得专注,连檐角花瓣落在书页上都未察觉。

    直到一道影子罩住书页,她抬眼,撞进许止曦含笑的眼眸。

    他今日没穿锦袍,换了素青布衫,拎着食盒,里面是西街李记的酸梅汤。

    她昨日随口提“看书久了嘴里发苦”,竟被他记在心里。

    “又看这些故事?”

    许止曦在她身边坐下,目光落在批注上。

    “所以纣王真为妲己弃了王位和国家?”

    关念慈夹好书签,没接话,只端起酸梅汤抿了口。

    自上月宫宴许止曦替她挡酒,又在戏台前说“念慈,我好像喜欢你”后,这位素来闲散的皇子,就成了她甩不开的影子。

    她看书,他坐在旁看她;

    她去书坊学算账,他就跟着张珂源学记账,还把算盘打得噼啪响;

    她听时念说“民生要懂实务”,去后院学编竹篮,他也笨拙拿起竹条,编坏三四个、指尖扎出血也不恼,只笑说“念慈编的鱼篮,比我那堆废品强百倍”。

    起初关念慈只当没看见,可日子久了……

    他的那些小心思就像槐花香,漫得满院都是。

    她去永州书坊送书,许止曦就跟着搬书,还帮她挡开拥挤人群;

    她去青州议事区听百姓说粮价,他站在不远处拿着水壶,等她渴了递水。

    这般黏人,倒让她想起小时候。

    那时许止曦总躲在角落,别的皇子争着在南齐帝面前表现,他却蹲在御花园喂兔子。

    她那时就觉得,这个不喜欢争的七皇子,和宫里其他的人不一样。

    可如今,这份“不一样”里,多了些让她心慌的在意。

    真正慌神是在城郊静安寺。

    那日她替母亲烧香,想求平安符给时念。(文盛之会临近,怕有宵小作乱)

    然而那一日她却在后山竹林被毒蛇咬了脚踝。

    剧痛顺着小腿窜,她扶住竹子,冷汗浸湿裙摆。

    竹林偏僻,喊了几声没人应,看着脚踝蔓延的青黑色,她竟闪过荒唐念头。

    要是许止曦在就好了。

    念头刚落,就听见熟悉的脚步声。

    许止曦提剑跑进来,见她坐在地上、脚踝渗血,脸色瞬间白了。

    “念慈!你怎么样?”

    他蹲下身,没问缘由,立刻解下药囊。

    这是他听太医说“民间多蛇虫”,特意和太医院学习配制的药。

    他小心翼翼捏住她的脚踝,动作轻得怕碰碎她,用银针刺破毒血,敷上解毒粉,绷带缠了一圈又一圈。

    “怎么这么不小心?”

    他声音里带着后怕,替她擦去额角的汗。

    “我见你许久没回来,就顺着路找来,还好……还好赶上了。”

    关念慈望着他紧蹙的眉头,看着他掌心沾了她的血也不在意,心里忽然像被什么撞了一下。

    从前只觉得他闲散温和,此刻才懂,他的紧张,比任何甜言蜜语都动人。

    从静安寺回来,两人间的氛围变了。

    许止曦不再只跟着她,还主动聊民生、聊朝堂。

    甚至提起于国公倒台后,太子被废、五皇子拉拢宗室的事。

    直到某天夜里,许止曦突然拉住她的手,眼神认真:

    “念慈,我想争那个位置。”

    关念慈心跳漏了一拍。

    她怔怔看着他,想起他从前连朝会都懒得去、只爱在后花园喂鱼,再不济就是去太医院捣鼓药草。

    这样的人,怎么会突然想争皇位?

    可她没问原因。

    于国公、皇后、太子倒台后,朝堂空了大半,五皇子盯兵权,拉世家。

    就连一向沉默的二皇子都动了心思。

    许止曦若是不争,迟早也会被卷进夺嫡漩涡。

    她沉默片刻,抽回手却道:“我会帮你的。”

    许止曦没料到她答应得这么快,眼里闪过惊喜,又带着不安:

    “念慈,你知道争位意味着什么吗?可能有危险,可能……”

    “我知道。”

    关念慈打断他,目光落在檐角灯笼上。

    “但我也知道,你不是为了权力,是为了护住想护的人。”

    只是她没有想到,自己刚答应许止曦,家里就传来族老的安排。

    要她与许止曦成婚。

    但,她想,或许妥协一次也并非是坏事。

    接下来的日子,关念慈陪着许止曦奔走。

    他们去永州书坊见山长,去泉州议事区见陈阿牛……

    当时许止曦说:“以后若我能成,定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后来他们还去盛京书院找何山长,求他在文盛之会上多提“寒门需扶持”,为许止曦争取寒门官员支持。

    关念慈帮他整理民生诉求册、修改奏疏里的民生案例。

    甚至跟着时念学“如何让百姓信任”,把怡红院的民生经验,一点点教给他。

    文盛之会开幕前一日,许止曦突然拉着她往怡红院跑。

    戏台上,浅醉带着姑娘们排《海晏河清》,唱着“民生安,天下暖”。

    许止曦站在戏台旁,眼里满是光亮,像个孩子:

    “念慈!我不用争那个位置了!”

    关念慈愣了一瞬,但看着他雀跃的模样,忍不住笑了,拂去他肩上的槐花瓣:

    “你啊,前阵子还说要争位,现在又变了,念姐说得没错,你们男人可真善变。”

    许止曦不恼,反而拉住她的手,指尖带暖。

    “可我对念慈的心意不变。”

    “以前不想争,是觉得皇位麻烦;”

    “后来想争,是怕护不住在乎的人;”

    “可不论争与不争,我想和你一起过好日子的心思,都从来没变过。”

    戏台上传来姑娘们的声音。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盼君知”的调子漫过来,混着槐花香,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

    关念慈望着许止曦明亮的眼眸,忽然觉得,比起争位的轰轰烈烈,能和他一起看戏、一起为百姓做事的日子,才是她真正想要的。

    檐角灯笼亮得通透,映得两人影子叠在一起。

    像极了回廊下并排的石凳,安静,却满是朝夕相伴的温柔。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