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大唐:请陛下归天 > 第六十三章 出兵十五万,灭国突厥(冲三江,求追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月仲夏,天气终于热了起来。

    但,雨水也多了起来。

    距离韦谅入兵部,已经过去一个月了。

    倾盆大雨刚刚扫过整个长安,一匹快马便已经从金光门直接冲了进来,马上的骑士高声道:“大捷,大捷,陇右大捷,陇右节度使一战灭吐蕃五千骑兵,军报奏捷,大唐万年。”

    驿马从长街中一冲而过。

    长安百姓顿时沸腾了起来,忍不住的高呼:“大唐万年,圣人万年;大唐万年,圣人万年……”

    自去年石堡城失陷之后,长安百姓的心中就总有一股莫名的压力。

    如今,军报奏捷,一战灭敌五千,足够称一场大胜,足够让人心彻底的放松下来了。

    驿马直接朝着兴庆宫而去。

    兵部,听到消息的李暐立刻叫上韦谅:“走,进宫,带上东西,陛下该召见了。”

    “喏!”韦谅神色一肃,稍微收拾,立刻跟着李暐离开了兵部,然后飞快骑马朝兴庆宫而去。

    兵部的官员,是少有的能光明正大在太极宫骑马狂奔的官员。

    ……

    兴庆宫,兴庆殿。

    铜鹤独立,轻烟袅袅。

    李林甫和牛仙客站在殿中,神色肃然的拱手。

    丹陛之上,皇帝在缓慢的阅读捷报。

    细腻,安静。

    许久之后,李隆基合上奏本,递给一侧的高力士道:“布告全城,同时宣诏,陇右大捷,长安城大庆三日。”

    “喏!”高力士肃然拱手,然后快步转身而下。

    李林甫上前,认真拱手道:“恭贺陛下,陇右大胜,如今距离收回石堡城之日不远矣。”

    李隆基抬头,有些惊讶的看向李林甫,随后他摇头道:“事情没那么容易,当年信安郡王能夺回石堡城,实际上是靠了突袭之力,如今想要再靠突袭已经没那么容易了,吐蕃人已经有了防备。”

    “是!”李林甫神色肃然的拱手。

    李隆基转过身,抬头问:“兵部的人来了没有。”

    “臣兵部职方司郎中李暐、臣兵部职方司员外郎韦谅。”李暐带着韦谅一起步入殿中,然后站立拱手道:“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平身吧。”李隆基轻轻抬手,问道:“说说陇右的情况吧。”

    “喏!”李暐上前半步,拱手道:“回陛下,今年三月,陇右节度府发现吐谷浑高原天寒远胜往年,疑似去年寒潮之害,比大唐还要更加严重,而春天本该是万物复苏之时,如此迁延,必然导致春粮不足,所以陇右猜测吐蕃必将发动攻势,以谋取粮食,所以守株待兔,一战而胜。”

    李隆基点点头,看向李林甫和牛仙客道:“左相和右相可听清楚了?”

    “是!”李林甫和牛仙客同时拱手。

    李隆基侧身再度看向李暐道:“继续吧。”

    “喏!”李暐拱手,说道:“今年春寒,预计粮食运送不足,所以陇右节度府奏请增屯田事,请陛下准许。”

    说着,李暐从袖中取出一本奏本递上。

    韦谅站在李暐身后,眼神略带诧异的看着这一幕。

    这些日子,韦谅一直在兵部职方司,李暐也一直到都在。

    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崔明,去了西北,所以很多事情都堆在李暐一个人的身上。

    韦谅在职方司虽然只负责自己的事情,但他在那里,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李暐也会顺手交给韦谅去处理,让韦谅对职方司越发的了解……

    同时,韦谅确认李暐这些时日没有见过皇帝。

    单看李暐手里的奏本,就知道这件事情他准备了很久。

    看的出来,他和皇帝之间自有默契。

    高力士走下丹陛,接过奏本,然后才转身返回御榻之上。

    李隆基仔细的看了一遍,点点头道:“便如此吧。”

    “是!”李暐拱手,然后后退一步。

    李隆基侧身看向李林甫道:“右相,江南的粮食调运,你要多费些心思。”

    “臣领旨!”李林甫面色认真的拱手,但低头之间,他已经在思索这里面的事情。

    牛仙客虽然是兵部尚书,但实际上对于兵部诸事,他管的并不是很大。

    其他人不管是侍郎卢奂,还是兵部司郎中达奚珣,又或者职方司郎中李暐,都是经常被皇帝单独召见的人。

    所以,还是军中之事。

    李林甫的心平静了下来。

    李隆基的目光从李林甫身上收回,然后看向李暐道:“陇右的事情,兵部配合处置,吐蕃人在陇西被挡下,西突厥方面如何?”

    李暐拱手道:“暂时还没有动静,不过经查,西突厥去年也是寒潮袭击,大雪纷飞,牲畜死亡无数,若是不加理会,恐怕会出事。”

    李隆基侧身看向牛仙客,问道:“左相,你觉得该如何?”

    牛仙客上前半步,沉吟道:“西突厥势弱,若是不加理会,恐怕他们会配合吐蕃人动作,所以应当有所针对,而他们寒潮损失,那么自然是要以接济为主,但不能那么轻易给粮食,让他们迁移吧,迁移到安西都护府附近,安西都护府派大军控制,减少沿途粮损,也方便管理。”

    “嗯!”李隆基轻轻点头,不置可否,他转头问道:“突厥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回陛下!”李暐拱手,道:“去岁,突厥苾伽骨咄禄可汗,忌惮领左右厢各部的两位叔父势强,诱杀右厢可汗,而左厢可汗判阙特勤察觉不妥,直接率领攻杀苾伽骨咄禄可汗,杀之,后立了几任傀儡,最后自立为汗,号骨咄叶护可汗,统治突厥。”

    稍微停顿,李暐接着说道:“其人虽强行登位,但右厢,还有汗庭,俱都人心蠢动,相互之间攻杀不休,极是混乱,甚至就连去年冬日的雪灾,他们都顾不上治理。”

    “突厥人啊!”李隆基抬头,淡淡的说:“也就是说,我们的机会来了?”

    “陛下!”李林甫猛然抬头,他神色急切的要说什么,但李隆基阴冷的眼神第一瞬间就看了过来,李林甫的话被彻底冻在了嘴里。

    李隆基重新看向李暐,李暐拱手道:“回陛下,去年寒潮,回纥,葛逻禄,铁勒等漠北诸族同样损失严重,而依照往年惯例,此等情况下,他们要么自相残杀,要么南下……”

    “攻唐。”李隆基轻轻点头,然后问:“兵部打算如何?”

    “兵部打算今秋联合回纥,葛逻禄,铁勒,加上西突厥一部,同时安西,河西和平朔出兵八万,若是可能平卢和范阳各出兵一万,成十万大军,灭国突厥。”李暐沉沉拱手。

    “不可!”李林甫和牛仙客两人同时向前拱手。

    李隆基摆摆手,道:“朕知道,粮饷压力极重,范阳和平卢就算了,各自出三千精骑,去草原走一圈吧,号称各出兵两万。”

    出兵三万,号称十万。

    “加上民夫,可号称出兵十五万,以震慑诸番。”牛仙客第一个反应了过来。

    李隆基满意的对着牛仙客点点头:“就按左相所言而出。”

    “喏!”李林甫和牛仙客两个同时拱手,低头之间,目光不经意的交汇,同时松了口气。

    ……

    李隆基轻轻笑笑,然后看向殿外,轻声道:“突厥一灭,大唐在西北就能彻底的抽出手来,然后针对吐蕃下手。”

    “陛下所言不差。”李林甫站了出来,拱手道:“但臣还是担心大唐与吐蕃和西突厥同时开战,一旦被东西夹击,两面遇敌,会有危险。”

    李隆基神色凝重起来,他看着李林甫问:“右相觉得该当如何?”

    “以臣看,应当先拿下石堡城,然后转身灭亡突厥。”李林甫抬头,认真的说道:“这样不管是军力调配,还是粮草运送,朝中都能轻松些,与此同时,草原各部落自相残杀,等他们自弱,大唐趁势而攻,能以最小代价灭之。”

    “让草原部落自相残杀,若他们杀出一个枭雄来呢?”李暐面色冷峻的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草原部族的枭雄都是杀出来的,温室是培养不出豪杰的,只有以大唐自身为主力灭国,才能最大程度震慑诸族,而不是等他们在突厥灭国,不几年又出一个新突厥。”

    李林甫惊讶的看着李暐,脸色微微沉了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丹陛之上,皇帝的声音传来:“卿说的不错,灭国突厥,的确要防备回纥成为下一个突厥,但右相说得也不错,石堡城的威胁的确要害,那么兵部对于石堡城,有没有一个能够在短时间拿下的方略?”

    李暐呼吸微微一沉,然后他平静的向左侧让开一步。

    站在李暐身后的韦谅,这时,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上前一步,肃穆的拱手道:“陛下,臣有一方略可试。”

    “哦!”李隆基一愣,看着拱手站立的韦谅,他身体微微前倾,问道:“什么方略?”

    “陛下!”韦谅躬身,说道:“陛下,石堡城地形要害,想要重新夺回石堡城,大军强攻是不可取的,毕竟以如今情形,吐蕃人遇事,也是会拼命的,所以只有动用少数兵力,如信安郡王那样的突袭巧取。”

    “但那种方式当年已做过一次了,吐蕃人必定加强对防备,如何可能会轻易再给机会。”李隆基眼神微冷。

    韦谅抬头,平静认真从袖中抽出一本奏本,递上。

    高力士走下,接过奏本,然后放在了皇帝的桌案上。

    李隆基微微一愣,他还是第一次见到韦谅上奏的奏本,笑笑,随即他翻了开来,然而看着看着,不多时,李隆基的脸上竟是满脸惊愕。

    韦谅的方略,竟然可行。

    李隆基抬头,看着肃穆站在殿中的韦谅,缓缓点头道:“韦卿,你细细来讲。”

    李林甫,牛仙客,同时看向韦谅。

    眼神极度审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