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大唐:请陛下归天 > 第六十四章 左相、兵部尚书牛仙客的支持(求追读,求月票)

第六十四章 左相、兵部尚书牛仙客的支持(求追读,求月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韦谅站在兴庆殿中,微微低头,

    目光不经意的扫过两侧,薛畅按刀站在丹陛之侧,他关注的目光这时候也落在韦谅身上。

    韦谅肃穆的拱手,目光微微上抬:“陛下,以臣来看,石堡城之事,看似是厮杀争夺之战,但实际的根本,却更在于攀山,在于悄无声息的攀山。

    要能在吐蕃人重兵驻守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攀爬上崖顶,才是夺回石堡城的第一要略。”

    李隆基看着御案上的奏本,缓缓的点头。

    韦谅的奏本之中,就多是攀山之法,而且多是李隆基听都没有听说过的手段。

    “军中士卒虽然悍勇,但恕臣直言,对比攀山而言,他们远不如山中的猎户,更别说,还有那些常年在山中游荡的采药客,他们最是习惯在悬崖峭壁之间往来行走。”韦谅认真拱手,道:“所以,要么从这些人中招用士卒,要么就从军中抽调悍卒,加以训练。”

    李隆基点点头,转身看向牛仙客:“左相!”

    “方略可行。”牛仙客拱手,沉吟道:“最好是两者结合,可用成功之机多些……不过说回来,朝议郎这方略,角度的确清奇非凡,紧抓核用。”

    李林甫有些惊讶的看向牛仙客。

    牛仙客向上拱手,面色凝重的道:“陛下,臣在河西、朔方任职多年,臣心中最是清楚,军中其实并不缺乏各类奇技,只是军中老卒敝帚自珍,视为晋身根本,所以不愿将其传扬出去,最终便是有些人才,也难以规模成军。”

    李隆基缓缓点头,赞同道:“卿说的是!”

    “如此,以军中老卒和地方奇能异士联手,训练出一支能在群山峻岭间攀爬如猿的特殊军种出来。”牛仙客拱手,认真说道:“然后便可将石堡城夺回来,稳定西疆。”

    李隆基神色柔和起来,对着牛仙客轻轻点头道:“左相有心了。”

    牛仙客不再开口,认真拱手。

    李隆基转身看向韦谅,问:“此法看来是有效的,既然方法是你想的,你有多少把握?”

    殿中群臣一时间全部看向韦谅。

    “陛下!”韦谅拱手,道:“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譬如攻城事,弩弓,投石车,云梯,井阑,攻城锤,都是攻城利器。

    攀山也是一样,不仅需要经验技巧,还需要各类利于爬城的工具。”

    李隆基轻轻点头。

    韦谅转身,对着牛仙客拱手道:“便如左相先前所说,军前多有敝帚自珍之事,天下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臣想请左相以兵部尚书行文,若有人能进献有功于攀爬群山之巧具,便有所奖赏,若能加些武散官之类……”

    “韦卿说的,恐怕不只是工具之事吧,还有那些将士,奇人异客,若是他们能夺回石堡城,也应当有所赏赐。”李隆基笑着抬手,道:“便依卿所言,行文,只要能夺回石堡城,无官者,授散官,有官者,加散官一级。”

    一级,便是从九品的散官可加至从八品。

    “陛下圣明。”群臣齐齐拱手。

    韦谅抬头,认真拱手:“有陛下圣意,一切又能按规划所行,夺回石堡城的成算将增加五成。”

    “够了。”李隆基点头,严肃说道:“就这么来,左相,吐蕃和突厥的战事,你来负责。”

    “臣领旨。”牛仙客肃然拱手。

    李林甫一时间也松了口气。

    ……

    太极宫,皇城。

    兵部正堂,一身紫色官袍的侍中牛仙客端坐在主榻上,目光严肃的看向众人。

    兵部侍郎卢奂,兵部兵部司郎中达奚绚站立两侧;职方司郎中李暐站在堂中,神色严肃。

    韦谅站在李暐侧后半步,面色谨慎。

    “刚才在圣人面前还侃侃而谈,现在知道不说话了。”牛仙客冷笑一声,然后摆手道:“算了,刚才的事就不说了,现在说说吧,给个准确时间,什么时候能将石堡城夺回来?”

    李暐无奈的拱手,道:“相公,军中之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兵部只是提供方略,采不采用都在军前,这时间如何能我等来定。”

    堂中众人一时间沉默了下来。

    韦谅神色却带出一丝诧异。

    牛仙客刚才那一番话说出,整个堂中原本严肃的气氛,一下子就缓和了下来。

    果然,牛仙客老好人的评价不是随便来的。

    当然,他是当中左相,侍中,兵部尚书。

    也不是好惹的。

    “让你后面的小家伙来说。”牛仙客的神色平静下来,看向李暐身后的韦谅。

    韦谅上前半步,认真拱手道:“见过左相。”

    牛仙客点点头,道:“本相平日多在门下省,你调来兵部多时,还习惯吧?”

    “职方司诸事顺利,下官习惯。”韦谅认真拱手。

    “说起来你也不是外人,韦会微从兵部调走,也不过才半年。”牛仙客深深的看了韦谅一眼。

    韦会微就是韦见素,韦见素出身京兆韦氏南皮公房,算起来,是韦谅的族叔。

    当然,还不止如此。

    韦见素是现任的彭城郡公。

    爵位继承自他的父亲韦凑,韦凑在武后朝时,是睿宗李旦的府属,所以先天以来,便多受重用,累封彭城郡公。

    韦谅,便是出身京兆韦氏,彭城公房。

    “是,正是因为诸方帮助,下官才能在一月内整理方略。”韦谅沉沉拱手,他虽然是暂调兵部,但韦见素知道消息之后,立刻就打了招呼过来。

    韦谅的这位叔父,曾经任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兵部职方司郎中,兵部兵部司郎中。

    在去年底,见素调任正谏大夫。

    有了他的招呼,韦谅这些日子在兵部行事很方便,很多消息上上下下都传到了他的耳中,尤其兵部十六位主事,就有两位是他们韦家人。

    不过是一个在驾部,一个在库部而已。

    下层的录事在兵部的就更多了。

    韦谅虽是检校兵部职方司员外郎,谁也不知道能做多久,但他的根基已经在家族的支持下,悄然在兵部立了起来。

    ……

    牛仙客收敛神色,看向韦谅道:“说正事吧,突厥的事情,内外虽也有多重困难,但克服不难,可石堡城,若是久拿不下来,总有危险时临。”

    韦谅神色严肃起来,寒潮的那些事,皇帝今日已经半挑明了,他可以说了。

    “石堡城是大唐和吐蕃争斗的咽喉要害,去年中,吐蕃发四十万大军攻陇右,又在去年冬,不顾严寒偷袭石堡城,大唐只有夺回石堡城,才能稳住阵脚,和吐蕃四十万大军周旋。”韦谅拱手。

    牛仙客突然插口,看向李暐道:“吐蕃如今还有多少大军在吐谷浑,具体查清楚了没有?”

    李暐上前,面色凝重的拱手道:“因石堡城丢失,军中斥候必须绕道河州南部,还有武威,甚至安西,才能入高原,一时间想要彻底查清楚并不容易,但预计应该在二十万以上,不会再少。”

    “再多就是四十万大军都在吐谷浑高原了。”牛仙客说了一句,然后自己摇头道:“不可能,吐谷浑高原支持不了那么多的兵力,更别说还有吐谷浑人。”

    “是!”李暐和韦谅同时拱手。

    他们两人都明白,寒潮之事的核心,整个大唐也只有皇帝和他们几人知道,就连牛仙客和李林甫这样的宰相也并不完全知道。

    “接着说吧。”牛仙客再度看向韦谅,说道:“大军压境,石堡城的位置更加险要,虽然皇甫惟明胜了一城,但接下来,他的压力还是会很重。”

    “是!”韦谅拱手,面色沉重的说道:“要攻克石堡城,根本有两步要走——抵达石堡城下和拿下石堡城,先说前者。”

    韦谅开口,堂中众人同时认真起来。

    “虽然只是抵达石堡城下,但必须在吐蕃人完全察觉不到的情况下,穿越崇山峻岭,抵达石堡城。”韦谅抬头,看向众人道:“抵达石堡城,实际上有三条路。”

    “三条?”一侧的达奚珣惊愕的抬头,他是从职方司郎中,调任兵部司郎中的,可以说是直接踩着韦见素的脚后跟走的,但这三条路他从不知道。

    “第一条,自然从鄯州杀往石堡城,这一条路虽然能走,但想要瞒过吐蕃人并不容易。”稍微停顿,韦谅补充道:“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足够小心,时机恰当,也是可以的。”

    达奚珣微微抬手,继续。

    “第二条,是黄河河道。”韦谅看向牛仙客,说道:“下官察查诸旧册,发觉黄河河道,在河州段,入冬结冰,廓州段前半在冬日成流凌现象,而再往上则不结冰,道路复杂,所以往年也没有人想过从黄河道冬日上攻。”

    “但是……”牛仙客下意识的说了出来。

    “但,去年冬日寒潮,温度比往年要冷上太多了,高原也是一样,所以,黄河道原本的流凌现象可能会消失,而彻底冰冻,那些不被冰冻的地方,也会彻底冻上。”韦谅拱手,眼神狰狞的看向堂中诸人,认真说道:“所以,诸位,我们机会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