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 第316章 当一回人上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在莱昂纳尔踌躇之际,那个中年男人也看到了莱昂纳尔。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纸看了一眼,又抬头看了看莱昂纳尔,随即收起牌子,走到莱昂纳尔身前。

    中年男人脱下手套,伸出手来,用带着浓重俄语口音的法语说道:“是索雷尔先生吗?欢迎您来到圣彼得堡!

    我是亚历山德琳剧院的行政秘书,弗拉基米尔·伊万诺夫。奉总监韦谢洛夫斯基阁下之命,特来迎接您。”

    莱昂纳尔与他握了握手:“亚历山德琳剧院?”虽然心里念叨着“不是索菲娅的人就好”,但仍然十分疑惑。

    他并未与俄国剧院有过任何联系。

    伊万诺夫秘书语气恭敬地解释着:“是的。我们收到了巴黎法兰西喜剧院佩兰院长发给韦谢洛夫斯基总监的电报。

    佩兰院长十分担心您在严冬旅途的安危,委托我们给予您一切必要的协助。

    总监阁下对您仰慕已久,特意吩咐我们务必妥善接待。”

    莱昂纳尔这才恍然,原来是埃米尔·佩兰在背后使了劲。

    他点点头:“非常感谢韦谢洛夫斯基总监和您的盛情,伊万诺夫先生,这真是出乎意料的周到安排。”

    伊万诺夫露出笑容:“您客气了,这是我们的荣幸。马车已经备好,外面寒冷,请随我来。”

    莱昂纳尔跟着伊万诺夫走出车站,一辆装饰着剧院徽标、由两匹高大挽马拉动的四轮马车正等在路边。

    上车后,莱昂纳尔发现车厢内不仅铺着厚厚的毛毯,角落里甚至有一个小小的暖炉,驱散了外界的酷寒。

    马车碾过积雪的街道,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莱昂纳尔望着窗外,圣彼得堡的建筑宏伟而规整,满眼的巴洛克式与古典主义的宫殿,像一座巨大的石雕博物馆。

    马车最终停在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典主义建筑前,亚历山德琳剧院到了。

    伊万诺夫秘书引领莱昂纳尔穿过空旷的前厅,走进剧场内部,两个人迎了上来。

    一位是身材微胖、留着灰色短须的男子,约莫五十岁上下;另一位则是容貌秀丽的年轻女士。

    微胖男子热情地伸出手:“索雷尔先生,欢迎来到亚历山德琳!

    我是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卡拉特金,本剧院的舞台监督。

    这位是我们的首席演员,玛丽亚·加夫里洛夫娜·萨维娜。”

    他的法语几乎听不出任何口音,流利而优雅。

    莱昂纳尔规规矩矩地回礼:“久仰大名,卡拉特金先生,萨维娜女士。”

    他对萨维娜的名字有所耳闻,知道她是当下俄国戏剧界最璀璨的明星,与巴黎的莎拉·伯恩哈特类似。

    萨维娜微笑着回礼,她的法语也非常流利:“索雷尔先生,能在圣彼得堡见到您真是令人欣喜。

    今年春天,我在巴黎观看了《合唱团》,它是我近年来看过最打动人的戏剧。

    音乐与故事的结合堪称完美,尤其是那些孩子们的歌声!”

    她一边说着,眼睛就像粘在莱昂纳尔身上似的,挪都挪不开。

    卡拉特金也在一旁带着遗憾地补充道:“我们曾极力希望能将《合唱团》引进到亚历山德琳。

    但您知道的,题材涉及教会和底层儿童……有些人认为它过于敏感,最终未能成功。

    这真是我们和圣彼得堡观众的巨大损失!”

    莱昂纳尔表示理解:“感谢二位的厚爱,这是我们共同的困扰,无论在巴黎还是圣彼得堡。”

    寒暄过后,卡拉特金和萨维娜亲自陪同莱昂纳尔参观剧院。

    亚历山德琳剧院内部装饰极尽奢华,金碧辉煌,观众席分为多层包厢,容量堪比巴黎歌剧院。

    在观众席和舞台侧面的墙壁上,亚历山德琳剧院已经安装了“亚布洛奇科夫蜡烛”,足足有上百盏。

    卡拉特金得意地介绍道:“今年刚刚安装的,虽然每2个小时就要烧掉50多个卢布,但我们觉得值。”

    莱昂纳尔闻言不禁咋舌,50多卢布就是将近200法郎,通常一晚的演出要在4到5小时左右。

    不愧是俄罗斯的皇家剧院,烧起钱来一点都不心疼。

    卡拉特金兴致勃勃地问莱昂纳尔:“听说您的新剧本要用到这些‘电蜡烛’?不如先在我们这里演怎么样?

    我们可以出最高的稿费和票房分红……”

    莱昂纳尔闻言不禁心动,但是奈何之前已经答应了埃米尔·佩兰,此刻也只能婉拒。

    卡拉特金有些惋惜,不过还是好心地“劝导”莱昂纳尔,要把有限的创作精力放在戏剧上。

    戏剧那丰厚、绵长的回报,才是对作家才华的最好馈赠。

    “就像我们城里那位陀思妥耶夫斯基先生一样,一辈子都在写,一辈子都在受穷,可惜他的才华了。”

    ————

    参观结束后,卡拉特金和萨维娜又在圣彼得堡最顶级的「欧洲大酒店」设宴款待莱昂纳尔。

    丰盛的法国大餐搭配伏特加和格鲁吉亚葡萄酒,席间气氛融洽。

    卡拉特金健谈风趣,萨维娜则熟悉法国的一切潮流,他们都极力挽留莱昂纳尔在圣彼得堡多待一阵。

    当晚,莱昂纳尔被邀请回到亚历山德琳剧院,观看果戈理的经典名剧《钦差大臣》。

    演出水准自然是极高的,萨维娜在剧中饰演一个配角,戏份不多,但一出场都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

    不过莱昂纳尔的注意力全在剧场的灯光上。

    那骤然亮起的蓝白色强光,虽然有些刺眼,但确实带来了煤气灯无法比拟的视觉冲击力。

    这让他对实现《雷雨》的灯光效果更有信心了。

    演出结束后,卡拉特金又带着莱昂纳尔与圣彼得堡的名流们在剧院的前厅里好好社交了一番。

    这些俄罗斯的大人物们,个个法语都是老巴黎口音,让莱昂纳尔几乎以为自己还没有出国。

    他完全体验了一把“人上人”的待遇,俄罗斯崇尚法国文化不是白说的。

    几乎每个俄国佬都想把自己请回家小住,并且不断吹嘘自己的庄园有多么地“法国”。

    好几位有头衔的贵族寡妇看他的眼神简直在喷火,挽着他的胳膊不肯松开。

    一直到深夜,莱昂纳尔才摆脱纠缠,在婉拒所有邀请后,一头钻出剧院。

    这时他才发现亚历山德琳剧院的前广场,街灯使用的也是“亚布洛奇科夫蜡烛”,将冬夜的街道照得一片清冷雪亮。

    伊万诺夫秘书将疲惫不堪的莱昂纳尔送至「欧洲大酒店」的豪华套房,房间里温暖如春,陈设极尽奢华。

    但这一整天的“俄式热情”轰炸,加上连日的旅途劳顿,让莱昂纳尔几乎筋疲力尽。

    他草草洗漱,倒在柔软的羽毛床垫上,几乎是瞬间就陷入了沉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