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想起小时候被弃街头,雪天也是这般冷;
晚晴悄悄擦了擦眼角,忆起刚来到怡红院的时候,浅醉说“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陆襄也不吵了,抱着浅醉的腿小声问:“凝霜姨姨怎么哭了?是想亲人吗?”
浅醉抿唇,手温柔地抚在陆襄的小脑袋上,“对,因为凝霜姨姨想家人……”
至于是怎么个想法,她就不清楚了。
素心的琵琶调子软下来,指尖带颤,把“思亲”的苦揉进弦里。
凝霜唱完还站在戏台中央,肩膀轻抖,眼泪掉着却没擦。
她想起如今在怡红院,有吴婶的热汤、浅醉的照顾,还有浅醉、素心这些姐妹,再也不是雪天里没人管的孩子了。
“好……太好了。”
浅醉走过去递帕子,声音哽咽:
“这才是角儿,在台上闪闪发光的角儿!”
凝霜擦了泪,忽然笑了,眼里还带水光:
“刚才想起小时候的事情,莫名其妙就……”
“不过现在好了,我有你们,有怡红院这个家。”
台下忽然响起掌声,阿福第一个拍得手红,晚晴、乔章林跟着鼓。
连顺天府送安保清单的小吏也在角落拍手。
晨光落在凝霜戏服上,衣服上的补丁亮得像苦日子里的星。
“休息会儿,喝碗吴婶刚煮的姜汤,等会儿再排一遍。”
浅醉拍了拍她的肩。素心也点头:
“我把琵琶调柔些,配你刚才的调子。”
凝霜到侧台接过姜汤,喝一口暖意滑进喉咙,心里的怅然散了。
她唱的“思亲恩”,不只是戏文之中的情节,更是她对怡红院这份温暖的珍惜,对“家”的感恩。
晨雾散了,戏台灯光更亮,素心的琵琶声再响起,调子里多了温情与释然。
凝霜放下姜汤碗,重新站回戏台中央,眼神里没了困惑,只剩坚定。
她要戏中人的苦、自己的感恩,唱给所有人听,唱给那些和她一样在苦日子里找到家的人听。
侧台素心抱着琵琶调试琴弦,琴身上贴著纸条:
“西疆调:滑音加重,多添碎拨”,是她昨夜琢磨的改动。
“停一下!”
乔章林举着刚从鸿胪寺拿来的使臣名单,快步走进来,鬓角还沾着晨露。
“刚跟杜大人聊了聊,文盛之会的戏得突出跨国民生互助,咱们现在只有主人公的单人线,少了交流感,不如加个多国使臣互动的桥段?”
浅醉放下戏词本,想了想:
“主意是个好主意,就是实行起来,或许会有些困难。”
“不过……若是加一段主人公遇到西疆人,西疆人见她辛苦赠雪莲这样的简单情节应该没什么问题。”
既显西疆特色,又呼应互助。
“雪莲象征雪中送炭,正好对应主人公的困境,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
凝霜附和,手里道具也跟着轻轻晃了晃。
“西疆多雪山,他们带雪莲也合理,不突兀。”
然而选谁客串西疆人却成了难题。
要身材魁梧、有牧民豪爽劲儿。
阿福要盯模型区,大力忙着搭戏台框架,最后目光落在刚搬完道具的念八身上。
念八高壮直爽,倒有几分西疆牧民的影子。
“我?”
念八指着自己瞪圆眼,手里木梯差点滑掉。
“我连戏词都记不住,还能客串牧民?”
“不用记多,主要看动作神态!”
浅醉递过西疆服饰:
“穿这身兽皮坎肩,系铜铃腰带,走路豪迈点,演好西疆人的热情就行。”
吴婶也凑过来,手里拿着雪莲道具。
白绸裹棉花,花瓣层层叠叠撒了金粉,光下泛着细闪:
“这是按西疆贡品做的,你到时候双手递过去,说句此花赠勇者,愿你寻亲顺遂就成。”
念八动了心,拿着戏服去后院换。
再出来时,他穿深棕色兽皮坎肩,系着缀满铜铃的腰带,头上裹着青布头巾,走路铜铃“叮当作响”。
只是他脸上的表情僵硬,一双手完全不知往哪放。
“放松点!”
浅醉示范着叉腰迈宽步:
“西疆牧民待客最豪爽,你就当自己是来南齐交流的牧民,真心想帮主角,别像背书似的。”
素心忽然开口:“我改改琵琶曲,加些西疆冬不拉的旋律,更有氛围。”
指尖拨弦,清泠调子添了粗犷,放慢节奏加了冬不拉滑音,带出草原辽阔感,铜铃声混着琵琶声竟格外和谐。
“就是这味儿!”
念八眼睛一亮,腰杆不自觉挺直,走路时铜铃节奏跟着琵琶晃,僵硬感少了大半。
正式排练开始,凝霜饰演的主人公蹲在戏台角落整理药草,眉头紧锁念叨:
“父亲到底在哪?”
这时念八饰演的西疆牧民大步上台……
凝霜猛地抬头,眼里先惊后暖。
想起自己雪天里的冷,她放下药草,双手接过雪莲时指尖还带着轻颤:
“多谢!这份恩情,小女记在心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