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363章 民生议事区暖民心,太子旧部造谣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学子们用力鼓掌,声音里满是激动:

    “多谢念姐!有了固定的抄书地方,我们再也不用为了抄几页书跑断腿了!”

    议事一直持续到午时,浅醉手里的《怡红民生建议册》记了满满三页纸。

    除了粮价、书价的问题。

    百姓还提了“城南排水沟堵塞,雨天积水淹了菜摊”、“街头乞儿无人管,寒冬腊月冻饿街头”、“私塾束脩太高,寒门孩子读不起书”等实打实的民生难题。

    时念让张珂源把建议册按“紧急程度”分类整理,下午送到顺天府。

    顺天府尹陈立威早已得到授意,虽很快给出支持。

    接下来的日子,怡红民生议事区渐渐成了春螺巷最热闹的地方。

    每逢开放日,天还没亮,就有百姓早早来占座。

    有的带着自家种的青菜当“谢礼”,有的揣着写好的建议条。

    连顺天府的小吏都偶尔来旁听。

    而原本是每七日开两日的大门,也成为了每日都开着。

    有次议事时,城南的王大娘红着眼眶反映:

    “我孙儿今年六岁,到了入学年纪,可城里的私塾束脩要二两银子。”

    “咱们家就靠我卖针线活过活,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总不能让孩子一辈子睁眼瞎吧?”

    学子们闻言立刻让人去联系盛京书院的何山长。

    何山长本就主张“知识不分贵贱”,听了“设蒙学班”的提议,一口答应,还主动捐了十套自己珍藏的古籍当教材。

    “我再找几个退休的老秀才当先生,束脩能少收就少收。”

    “贫困学子经核实可申请直接入学,也算为盛京的教育尽份力。”

    蒙学班开课那天,王大娘牵着孙儿的手来报到。

    孩子手里攥着支磨得发亮的木笔,对着时念深深鞠了一躬,奶声奶气地说:

    “念姨姨,我以后要好好读书,像乔大人一样考中进士,回来教更多没钱读书的孩子!”

    吴婶也成了议事区的“常驻嘉宾”。

    谁要是没吃早饭,她就从灶房端来热馒头、塞块糕点;

    谁要是着急赶工,把孩子留在议事区,她就帮着带娃,教孩子认“民”“安”“平”等简单的字。

    有次粮商不服气,派了个小厮来议事区捣乱,拍着石桌喊“怡红院多管闲事,粮价高低是我们的自由”。

    吴婶手里拿着锅铲就从灶房冲出来,嗓门比小厮还亮:

    “我们议的是百姓吃饭的事,碍着你什么了?”

    “再闹我就报官,让顺天府查你们囤粮的黑账,看你们还敢不敢嚣张!”

    小厮被她的气势吓住,灰溜溜地跑了,引得百姓们哈哈大笑。

    暮色降临时,张珂源拿着新整理的《怡红民生建议册》快步走来,脸上满是笑意:

    “念姐,好消息!”

    “顺天府采纳了咱们提案!陈府尹还说,以后每月要派专人来议事区收建议,让咱们这议事区,正式成为顺天府的‘民间民生窗口!”

    时念接过册子,笑了笑。

    这哪里是陈立威答应了?

    分明是皇宫坐在龙椅上的那位答应了。

    只怕之前那位王江悦和盛京书肆的王尤劲也都是南齐帝的人。

    其实,一开始她也想过要不要直接撼动那些不合的旧制。

    可正逢于国公倒台的当头,她若是不利用这个机会彻底立足怡红院,将来或许便没有更好的机会了。

    阿福扛着梯子过来,要把新的议事主题“秋收备粮”贴在老槐树下的木板书上。

    她的嘴里还哼着刚从浅醉那学的调子。

    “念姐,咱们这议事区,比咱们城西的戏台还热闹呢!”

    “百姓都说,这是咱们盛京最有人情味的地方!”

    时念笑着点头,目光落在“怡红民生议事区”的木牌上。

    这处小小的院落,或许改变不了整个南齐的民生困境,却能让蓝星“民为邦本”的理念,不再是纸面上的文字。

    它是百姓碗里的平价粮,是学子手里免费的抄书本,是寒门孩子课堂上的木笔,是每个普通人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权益。

    夜风卷着槐花瓣,轻轻落在议事区的石桌上。

    时念拿起笔,在《怡红民生建议册》的扉页写下一行字:

    【民生非小事,每一句建议,每一个诉求,都是百姓对好日子的期待。】

    她想,等下次议事,或许可以把“泉州海贸旧案”的线索也提一提。

    这一夜,怡红院春螺巷旧址的灯,亮到了很晚。

    入夏的盛京西街,本该是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的热闹模样,可今日却透着股异样的沉闷。

    晨光刚漫过青石板,就有百姓围着墙根议论。

    画像用浓墨粗笔绘就,上面是个旗袍的女子与锦衣男子密谈的场景。

    女子的眉眼轮廓像极了时念,男子腰间系着的墨玉,正是五皇子许南沥的标志性配饰。

    画像旁边还歪歪扭扭题着行字:

    【时念勾结五皇子,借蓝星文化蛊惑民心,实为谋逆工具!

    太子殿下仁慈,特揭其阴谋,望百姓醒悟!】

    卖糖画的老汉路过,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忍不住摇头:

    “这哪是时老板?她昨日还在春螺巷给蒙学班的孩子发抄本书呢,说话和气,怎么会勾结皇子谋逆?”

    话刚说完,就被个穿灰布短打的汉子狠狠瞪了一眼:

    “你懂什么?这是太子殿下亲自派人查出来的!”

    “听说蓝星诗里藏着反诗,要不是太子殿下发现得早,南齐都要被他们搅乱了!”

    这汉子是太子许承珏的旧部陆承业派来的。

    太子被禁足东宫后,陆承业一直想找机会报复时念。

    毕竟当初太子因“绑架祁昭宁、挪用内库”被禁足,背后少不了怡红院提供的证据。

    这次他故意伪造画像、散布谣言,就是想借“谋逆”的罪名搞臭时念,顺便挑拨五皇子与百姓的关系。

    谣言像长了翅膀,没半日就传遍了盛京的大街小巷。

    连怡红院的伙计去买米,都被粮店掌柜追问:

    “你们老板真的勾结五皇子了?”

    时念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没有丝毫慌乱,反而让阿福去把墙上的画像揭下来。

    画像上的“时念”眉眼失真,五皇子的墨玉更是歪歪扭扭。

    时念十分疑惑,难道这些人过了这么久还是只会这些幼稚的栽赃手段吗?

    或许她真的是穿越女主,而且还有一个只要有人想针对她就让对方降智的金手指。

    “还知道用谋逆的罪名栽赃,这罪名一旦坐实,可比蛊惑民心严重多了。”

    时念轻笑一声,然而眼底却没半分惧色,反而透着浓浓的不屑。

    浅醉端着刚沏好的茶过来,见了案上的画像,气得手都抖了。

    “他们也太过分了!怎么可以把念姐画的这么丑!”

    时念:“?”

    她知道浅醉会因为这件事生气,但气的原因却不该是这个。

    这几年怡红院帮寒门学子、议民生难题,哪一点像谋逆?

    “不行,我要去街上跟百姓解释,咱们念姐是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怎能让他们如此侮辱!”

    时念有些哭笑不得,忙制止浅醉。

    “现在去辩解,只会让人觉得咱们心虚,反而中了陆承业的计。”

    “他要的就是舆论混乱,让百姓分不清真假。”

    “咱们得用他最怕的方式反击,让百姓自己看清真相,用事实打他的脸。”

    她转头对大东道:

    “你去联系盛京所有和咱们有合作的书坊,把咱们这几年送《科举民生参考》的记录、免费抄书点的账本、蒙学班的入学名单都复印出来。”

    “贴在画像原来的位置,让百姓看看,咱们到底做了什么。”

    接着又对阿福说:

    “阿福,你去找王思哲,让寒门学子们把自己收到《科举民生参考》、在抄书点读书的经历写下来,越多细节越好。”

    最后她的目光才看向浅醉,笑着道:

    “浅醉,你去跟素心说,把《清官断案》的戏改一改,就按反派造谣官员勾结皇子,最后被百姓用证据揭穿,反派自食恶果的剧情来排。”

    “今日傍晚就在春螺巷的戏台演,让百姓免费看,看完再请他们去议事区喝绿豆汤。”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案上的画像上,时念拿起笔,在画像的空白处写了几个字:

    【谣言止于实。】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