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176章 议带薪集会显体恤,宣避暑计划惊众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念姐,官印坊的事定了?”

    浅醉先开了口,眼角的笑纹里还带着轻松。

    方才在回廊下,她瞧见何大人带着诗集离开时那副如释重负的模样,就知道这事妥了。

    杜元介也跟着点头。

    “方才见阿福往后厨搬奶茶桶,说是给院里人分着解暑,想来是再没别的急务了。”

    时念正对着案上摊开的舆图出神。

    听见两人说话,她抬起头。

    “官印坊那边妥了,何大人说半月后先在盛京的书肆上架,后续会往各州府分印。”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略带倦意的脸。

    浅醉为了打磨新戏,连着三夜在戏台旁改词到深夜,连眼下泛着淡淡的青;

    杜元介和张珂源忙着核算官印诗集的前期投入和后续分成,账册和文件堆得比案上的砚台还高。

    “不过叫你们来,不是为了公务。”

    时念合上舆图,“今日歇业后,让大家伙儿都留一留,咱们开个会,简短些,算带薪的。”

    浅醉眨了眨眼,“是要排新戏?”

    “不是排戏。”

    时念笑了笑,指尖在光滑的桌面上敲出轻快的节奏,像雨滴落在青瓦上。

    “就是跟大家聊聊,顺便说件事。”

    张珂源刚要应声,忽然想起账册上的数字,眉头微微蹙起。

    官印诗集的前期投入,光是大家伙儿编注的工钱和找画坊描插画就垫了不少。

    前些日子添新戏服又支了一笔,此刻歇业开会还要算工钱,实在有些“浪费”。

    “念姐,其实不必……”

    他声音里带着点斟酌。

    “大家都是自家人,晚些收工后在戏台旁说几句话便是,何必再算带薪?”

    “能省些银钱,后续排新戏也宽裕些。”

    话没说完,就被时念抬手打断。

    她眼里的笑意淡了些,语气却透着不容置疑。

    “歇业后开会,本就是占用大家的休息时间,算加班。”

    她起身走到两人面前,带起一阵风。

    “你们排戏到深夜算加班,算账到天明算加班,开会讨论院里的事,自然也算。”

    “这是规矩,也是大家该得的,不必推。”

    浅醉先反应过来,笑着推了张珂源一把,水袖扫过他的胳膊。

    “你呀,精打细算,倒把自己算进去了!念姐说得对,大家的辛苦不能白熬。”

    张珂源觉得脸有些热,“是我迂腐了,只想着省银钱,倒忘了大家的辛苦。”

    他看着时念脸上清浅又略带戏谑的笑,微微翘起唇角。

    原来时念把每个人的付出都记在心里。

    时念没再多说,只是让浅醉去通知戏班的姑娘们和后台伙计。

    后厨里,吴婶正领着后厨的其他人煮新一批奶茶。

    铜锅里的牛乳咕嘟咕嘟作响,甜香漫得满院都是。

    “吴婶,晚上多备些点心。”

    时念倚在门框上,看着几个小豆丁笨拙地往锡壶里灌奶茶,奶沫溅在他们的袖子上也不在意。

    她眼里带着笑意。

    “就用新收的绿豆,做些绿豆凉糕,再切些寒瓜,都用井水镇着。”

    吴婶手里的铜勺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诧异:

    “这都歇业了,还做这么多点心?”

    “不是。”

    时念望着巷口渐浓的暮色,夕阳把青石板染成了暖黄色。

    “开个会,给大家解解暑,顺便说件事。”

    一旁的连翘忍不住问:“念姐,开会是要商量什么?是不是要加演新戏目?”

    她来院里时日尚短,还没见过“开会”是什么模样。

    只听浅醉说,念姐每次开会,都是好事情。

    时念笑了笑,没直接回答,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

    “晚上你就知道了,保证是好事。”

    月上柳梢头时,怡红院听音阁的大堂里早已被烛火照亮。

    暖黄的光透过绢面灯笼,在青砖地上投下晃动的花影。

    几十张脸上都带着几分倦意,却又藏不住好奇。

    阿福把最后一张长案搬到堂中,案上摆着吴婶刚端来的绿豆凉糕和镇在井水里的西瓜,甜香混着冷气漫开来。

    他见十二正和念五凑在一块儿掰扯,粗声粗气的争执声混着凉糕的甜香,热闹得像过节。

    “念姐要说什么事儿啊!”

    “前几日我路过账房,听见张珂源跟杜元介算州府的商号分成,少说也够盘三个铺子了!会不会是……”

    念七摇了摇头,晃了晃手里戏单。

    “我觉得是要添新戏!官印诗集一出来,定有好多学子来院里听戏,不多排几出硬戏撑不住场面。”

    “你没见念姐前几日总看舆图,说不定是要排野外场景的戏!”

    浅醉和晚晴坐在角落的长凳上。

    听见两人争执,浅醉忍不住笑道:

    “你们呀,满脑子不是银子就是戏本,就不能想点别的?”

    晚晴跟着点头,手里的针尖在深蓝色的布面上挑出朵小小的兰花,眼里带着几分猜测:

    “依我看,念姐许是要给大家添月钱了,这阵子大家都累坏了,添些月钱也该当。”

    众人正七嘴八舌地猜着,忽然听见回廊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时念穿着件素色旗袍,在灯笼光下显得格外清爽。

    她手里没拿账册,也没带戏本。

    “念姐!”

    阿福第一个站起来,“您可算来了,快说说,到底有什么好事?”

    时念走到临时搭起的小戏台中央,目光扫过每张熟悉的脸。

    “诸位在怡红院,也有一年多了。”

    时念的声音清亮,透过灯笼的光晕传开来,压过了角落里的小声议论。

    “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大家没少熬夜,没少受累……”

    她顿了顿,指尖划过戏台的柱子。

    柱子的边缘磨得光滑,那是这一年多来,大家在这儿排戏、练唱留下的痕迹。

    “如今入了夏,天又热,官印诗集的事也顺了些,戏排得也稳了……”

    底下的议论声渐渐低了,每个人都竖起耳朵,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她。

    等着她说出“开分店”“添月钱”或是“排新戏”的话。

    张珂源甚至已经准备记下新任务的账目。

    “我想带大家去避暑。”

    时念的声音不高,却像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瞬间让满堂喧闹都静了下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