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尚书省东侧。
李暐在官廨门口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手下吏员,大踏步地朝着官廨内走去。
韦谅紧紧跟上,目光却不由得看向不远处的尚书省,忍不住有些叹息。
在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时还是天下之首的尚书左右仆射,到如今已完全虚职化。
如今的尚书左仆射裴耀卿,自从开元二十四年被罢相,改任尚书左仆射以后,其实多处于不理世事之态。
毕竟六部尚书都能单独陛见,而尚书左右仆射,则多为皇帝所不待见。
年长日久,尚书左右仆射,便已经成了虚职。
韦谅抬头,紧走几步追上李暐,然后在门口验看过腰牌之后,才进入了兵部大院。
……
入目是一个极广阔的大院,十几辆大车被人拉着前往右侧后的库房。
上面蒙着牛皮,也不知道下面装着的是什么。
院中左侧还有十几名兵部官员在试验兵甲刀刃,也有人抱着厚厚的卷宗在来回奔忙。
前堂之中,大量地方官员端坐候凳之上,有主事登录来客名姓,然后散发堂后各司。
这是前院。
中院是两位兵部侍郎的官廨和中央正堂。
有高等级文武官员至此,一般是由侍郎接待,尚书偶尔也至。
兵部尚书召集诸侍郎,郎中和员外郎商议军事的地方也在这里。
尚书官廨在最后院落,是兵部尚书处置兵部所有事务的地方。
不经召见,其他人不得随意而入。
“左相虽领兵部,但实际来此不多,兵部实际主事的,是卢侍郎。”稍微停顿,李暐看了一眼后院,淡淡说道:“不过职方司多涉隐秘,所以卢侍郎对我们的事情,也不多管,就不必去见他了。”
“喏!”韦谅想起李暐说过,他自己有西北巡阅使的使职,这些都是皇帝直授,和兵部上官无关。
“兵部司考核调动天下军职,五品以下可以直接任命,五品以上就需要侍郎和尚书决断,甚至要禀奏圣人。”李暐看了一眼位在左上的大院,说道:“还有天下兵员调动,鱼符手令都在兵部司手上,对了,他们还有查验天下军籍的职责。”
韦谅轻轻点头,将李暐说的话全都记下。
“驾部司,掌御辇、御马、车乘、邮驿、厩牧;库部掌装备、军械、仪仗。”李暐抬头,看向前方的职方司院落,说道:“职方司做什么的,已经和你说过了,掌舆图、情报,城隍、镇戍、烽候,和诸司定行军方略,就这些。”
兵部的职司涉及极广,从十六卫,天下折冲府,各地兵曹,还有地方都护府,节度使,卫尉寺,将作监,太仆寺等等,要么在兵部管辖之列,要么和兵部关联极深。
“对了,兵部司郎中达奚珣,你之前算是变相的接触过了。”李暐有些揶揄的看了韦谅一眼,然后大踏步走进了职方司官廨当中。
韦谅有些无奈,算起来,达奚盈盈还是他亲手送进万年牢的。
虽然后来他撒手不管,宁王府也将人捞了出去,但彼此之间,还是有那么一点小恩怨的。
韦谅平静下来,迈步向前。
有时候,小恩怨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
……
职方司官廨之中,两侧是征讨,军情,地图,城隍,镇戍,堡寨,烽堠及征防路途远近诸事各曹。
四周来往官员见到李暐和韦谅,立刻站定,拱手行礼。
李暐也不理会,径直走向了中央的正堂。
韦谅跟着进入正堂之中。
李暐这个时候已经在中堂坐下,然后轻轻的敲敲桌案,说道:“都出来吧。”
两侧的东西偏房中,四名年龄不同的青袍官员,相继走了出来。
李暐指着站在殿中的韦谅道:“这位是千牛备身,朝议郎韦郎君,寒潮之论就是他提出来的,本官刚刚面圣,将人调了过来,用即刻起,韦郎君检校兵部职方司员外郎,知靖安事,知四方征战靖安之事。”
四人神色凛然,同时拱手上揖道:“见过韦郎君!”
韦谅躬身,拱手平揖道:“见过诸位。”
李暐指着右上身材瘦小,皮肤黝黑,但眼睛很亮的官员道:“这是军情掾主事周安。”
周安面色认真的对着韦谅道:“周安见过朝议郎。”
“见过周主事。”韦谅对着周安认真拱手,他看的出来,周安明显是常年渗透敌后,人才会如此模样。
李暐指向周安身后,一名头戴黑色幞帽,面相儒雅,胸前挂一把尺子的中年人,道:“这是地图掾主事徐宾,他母亲出身太原王氏,对地图造诣了得,天下地域,你说哪里,他能立刻给你画出来。”
徐宾率先朝韦谅拱手上揖道:“见过韦郎君!”
“见过徐主事。”韦谅肃然拱手,军情地图的绘制,向来是太原王家最在行,其他人学得一二已经很是不易了。
“他们二人负责针对吐蕃诸事。”李暐右指向左上身材魁梧,左面一道刀疤,眼神明亮的一人道:“这是征讨掾主事曹守,后面是镇戍掾主事杜正均,他们二人负责对突厥诸事。”
相比于曹守,杜正均看起来更加方正一些。
曹守和杜正均同时对韦谅拱手道:“见过韦郎君。”
“见过二位。”韦谅认真的拱手。
李暐这才看向韦谅道:“寒潮诸事,陛下旨意,必须严格保密,所以整个职方司,只有我等五人,加已经在西北的员外郎崔明六人知晓,如今事情推进,事越多,又要保密,所以人手不足,这才将韦郎给调了过来。”
“下官明白。”韦谅拱手。
李暐站了起来,转身朝着西偏房而去,韦谅赶紧跟上。
虽然是西偏房,但这里极宽,极深,大量的文档被放在两侧的书架上,而在整个房中中央,是一块巨大的沙盘。
韦谅下意识的走近,就见上面沟壑纵横,高原雪山,堡垒关卡,盐湖城市,整个青海高原清晰可见。
自然,这里面还有不少错漏之处,就比如青海湖,它没有那么大……
韦谅突然一怔,随即他立刻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山川倒也罢了,但湖泊却更容易受到时间的影响。
后世的青海湖,或许是真的小了很多。
而如今的青海湖,它的面积,远比韦谅原本所想的要大的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石堡城才会以“坐落药水河悬崖之上,三面险绝,仅西北有一条羊肠小道可行”,成为千古障碍。
……
“惊讶吧。”李暐的声音在侧畔响起,韦谅立刻回神,然后拱手。
“西北的地形高差,是任何第一次见他的人都没有想到过的,也是因为如此,大唐在高原上的局势才如此被动。”李暐摇摇头,手指落在兰州之上,说道:“皇甫惟明如今在兰州整顿兵力,据军前消息,高原如今依旧冰寒,按你的说法,他们说不定会用吐谷浑人冲击鄯州,来消化粮食压力。”
如今皇帝虽然改州为郡,但民间百姓朝中官员依旧习惯性的称呼为州。
韦谅点点头,说道:“所以,皇甫节度使是打算打这一仗,立足脚跟了。”
“试试吧,看是不是吐蕃人的主力。”李暐眼神幽微,轻声道:“若不是,会从另一个方面佐证吐蕃高原真的出了问题。”
韦谅点头。
李暐收敛神色,继续说道:“若是如此,皇甫惟明就会用一年的时间,来全部整顿军队,屯田储粮,然后等待冬日吐蕃人的第二次进攻,然后一战破之,同时将石堡城夺回。”
“石堡城怕是没那么容易被夺回来。”韦谅看着沙盘上石堡城的位置,神色越发严肃。
“看的出来。”李暐点点头,侧身看向韦谅道:“这也是兵部为什么,将朝议郎调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想借朝议郎的敏锐,找一个最省力的夺回石堡城的办法。”
“这可不容易啊!”韦谅看着地图,瞳孔放大,神色凝重。
“西北大局,必须要想办法夺回石堡城,然后屯田驻兵,效府兵事,边疆才能稳定。”李暐轻叹一声,然后抬头看向道周安和徐宾道:“朝议郎需要什么,你们就提供什么?”
“喏!”周安和徐宾肃然拱手。
尤其是周安,不是去过石堡城的人,是没办法知道石堡城的艰险。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那里最真实的写照。
想要将那里夺回来,大唐的损失绝对不会少,尤其吐蕃人也会有源源不断的支援。
那里会成为消耗大唐将士的血肉磨坊。
吐蕃人,也会通过这一战,竖立军威,更加方便的从各国掠夺粮食,从而消弭高原寒潮危机。
“走吧,我们去东边看看。”李暐转身朝着东院而去。
韦谅脚步赶紧跟上,反而是周安和徐宾停下了脚步。
看着韦谅离去的背影,周安淡淡的说道:“这位朝议郎在长安官场,最令人熟知的,就是二月初,他率三百金吾卫和右骁卫,不伤一人剿灭一百大食骑兵的事情,手段了得,加上寒潮之论,目光敏锐……徐贤弟,你觉得他能成吗?”
徐宾看了周安一眼,走向了沙盘位置,站在韦谅原本站立的位置,目光看向沙盘上的某处。
和韦谅之前的动作竟然丝毫不差。
“他在看黄河道,”徐宾看着沙盘,淡淡的说道:“他在想,是否可以通过黄河道,将人力送到石堡城后,南北夹击,而这,是如今我们想出的最好的办法。”
周安呼吸顿时深沉起来,他看着沙盘缓缓点头道:“今日第一见这沙盘,便能有如此想法,看样子,或许真的能想出好办法来,攻下石堡城,稳定边州。”
徐宾点头,面色极认真的说道:“希望如此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