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丁胜坐在堆满书籍和草稿纸的办公桌后,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他还没有找到切入点,几天的心焦下来,他眼窝深陷,眼球布满了血丝,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个不眠之夜了。林菀陪着他,与他并肩作战。量子仪器上面显示的无数代表概率云的模糊光点明灭不定,像一只嘲弄的眼睛。锁定概率机制,逆熵协议……如同鬼魅,缠绕着他的思绪,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坚实的突破口。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到桌面上那本摊开的观测者写的书上——那本由某个早已不知所踪的“观测者”留下的手稿。回来经过众人仔细查阅后,书页上的图案已经一目了然,既非文字或者说文字是根本无法用地球语言译出的文字,也非常规符号,而是一个由复杂线条构成的图形,旁边辅以八种形态各异的动物形态,它们围成一个不甚规则的圆环,圆心处,用极细的笔触勾勒了一个螺旋状的物体,虽然他们明确地知道这就是表示“海螺化石”。而在图形下方一个长方形,上面画着一段类似五线谱的波纹,当然他们清楚这就是林菀找到的那块黑石板,上面刻着五线谱“安魂曲”。
丁胜之前一直试图从量子拓扑或者信息熵的角度去解析这个圆环,但屡屡碰壁。直到刚才,一阵极度的疲惫和眩晕袭来,他几乎要放弃时,视线无意中从书页上扫过,落向了一株室内培植的彼岸花旁边长出的杂草,小小的娇嫩的四片叶子,象是被摊开的一本秘籍......
林菀看到丁胜盯着一株小草发呆,关切地问:“丁胜,实在累了,就回屋吧,我的精神好,我来找途径。”
丁胜还在盯着四片叶子的小草看,他问:“这是什么植物?”
林菀说:“这是三叶草啊,你小时候没见过吗?”
丁胜说:“我想起来了,小时候我还嚼过,微酸的味道。”
李雪莉走过来对他说:“这是三叶草啊,学名。”
丁胜问:“那为什么是四片叶子?”
李雪莉解释说:“四叶草是三叶草的稀有变种,据说大约一万至十万株三叶草中才会有一株是四叶的。很多人认为能找到四叶草是幸运的表现,会得到幸福,所以又称幸运草。”
达雅很富有诗意地补充说:“人们对这四片叶子也赋予了含义。有一种说法是:第一片叶子代表希望、第二片叶子表示信心、第三片叶子是爱情、而多出来的第四片叶子则是幸运的象征。”
丁胜猛地坐直身体,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
他赶紧对照书上的图案,这三叶草的轮廓不正是图线所示吗!他说:“书上的图案和三叶草一样!”
线索如同一根毛线球,只要把一个开端找到,就可以顺着那条线拉开。
李雪莉高兴地说:“这真的很象,三叶草的苜蓿叶型也称为四叶型和幸运草型。你看到的这株就是这种类型。”
丁胜再低头,再看书上的图。那根本不是什么高维空间的抽象表达,也不是什么神秘的魔法阵!脑子里告诉运转,从天文地理到古今纵横,他的思绪飘到了一个地方,他老家南京城,老家南京城里那座昼夜不息、车流如织的……南京绕城高速和玄武大道立交桥?
——立交桥?巨大的三叶草形立交桥在夜色中被灯光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层层匝道盘绕、交织、分离,形成一个极其复杂的闭环系统。
丁胜拍了一下桌子,把几个人的视线都抢到自己这里,他一边拿起笔在草稿上涂涂画画,一边说:“我们把这样的曲线叫做四叶玫瑰线,它是由极坐标方程生成的。n = 2 时的玫瑰线,可以很容易地将“四叶玫瑰线”的极坐标方程转换成直角坐标方程,所以它是一个几何亏格为零的代数曲线。不考虑曲线的长度,在这里我们只给它的近似值。”
达雅最先理解丁胜的表述,她发挥了一下自己的想象,说:“像是中国结。”
山姆说:“嗯,象是,有道理。”
丁胜说:“分明就是一座三叶草立交桥的简化俯视图!那蜿蜒的线条,是匝道;那交汇的点,是分流合流处;那八只动物所在的位置,恰恰对应了立交桥几个主要方向和匝道连接点的方位!”
半小时后,实验室的气氛凝重而亢奋。
林菀穿着简洁的实验服,眉头微蹙,仔细比对着书页上的图和丁胜打印出来的城市交通卫星图。李雪莉手指轻轻拂过书页上那些动物的轮廓,眼神中带着一丝敬畏。身材高大的山姆抱着臂膀,表情严肃,而负责数据分析和工程支持的达雅,已经飞快地在自己的终端上开始建模。
“丁胜,你的发现……太惊人了。”林菀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如果这真的是一座三叶草立交桥,那么观测者留下这个图示,用意绝非寻常。”
“不仅仅是图,”丁胜指着那个螺旋形的海螺化石,“它悬停在立交桥的中央正上方。而根据图示比例和旁边的标注,它的正下方,应该对应着……”
“那个刻有‘安魂曲’五线谱的黑石板?”李雪莉接话道,声音轻柔却清晰,“我们之前一直认为黑石板和海螺化石是独立的线索,现在看来,它们通过这座‘桥’联系在了一起。”
山姆用粗犷的嗓音提出疑问:“等等,伙计们。就算这是立交桥,那又怎么样?这和我们破解量子锁定有什么关系?难道我们要在车流里跳舞来吸引注意吗?”
“能量,山姆,是能量!”达雅头也不抬,双手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操作,一个立体的三叶草立交桥能量流动模拟图逐渐成型,“你们看,传统的能量聚集点,比如金字塔、某些庙宇,往往具有特殊的几何结构,能够引导甚至汇聚某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场或能量流。”
她将模拟图投射到中央全息区:“一座大型立交桥,尤其是三叶草这种全互通式的,每天有数以万计的车辆通过。每一辆车都是一个移动的‘单元’,带着动能、势能,甚至……或许还带着驾驶员无意识散发的生物电信号或信息场。这些能量在立交桥这个复杂的闭环结构里不断循环、碰撞、叠加……”
林菀接着分析,语气越来越肯定:“就像是一个宏观版本的粒子对撞机,或者一个巨大的、动态的线圈。在特定的时刻,比如深夜车流达到某种特定频率模式时,或者结合天象……这种无序运动的能量,可能会在立交桥的中心点,因为结构的引导,产生一个短暂的、高度有序的焦点或奇点。”
“一个……逆熵点?”丁胜喃喃道,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在加速流动。逆熵,正是他们追求协议的核心!在宇宙万物趋向混乱,熵增的大背景下,局部创造秩序,逆熵,是操纵概率、甚至改写微观现实的基础。
“没错!”达雅兴奋地一拍手,“模拟显示,在极端理想化的模型下,立交桥中心区域确实存在一个能量密度和有序度远高于周边区域的‘涡旋’。虽然现实中肯定弱得多,但如果……如果有某种东西能放大它,或者与之共振呢?”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书页上。那八只围成一圈的动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