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岳释坦然,“名为炼气,此道修士,称为炼气士,此道修行,引灵气入体,炼化取其精华,滋养肉身神魂,灵气入过识海,沉积丹田,可借灵气催动神通术法,与神念一道大有不同。”
“如此道法,可能凌空飞渡?”
“可,敕风驱日月,缩地走山川。”
“可能闭口通神交流?”
“可,聚音成线,传音入密。”
“可能拟灵赋神?”
“不能。”
“修至大成,可能开山填海?”
“可,手里乾坤,搬山裂石。”
“炼气修行,寿元几何?”
“修行入门,增寿十年,再跨境界,可翻倍而增,结成金丹,可活至半千。”
“如先生这般所言,似乎炼气一道并不比神念一道差不少,甚至于寿元一道上,犹有过之?”
“神念一道,只修神魂,肉身亏欠,累累受拖,而炼气修炼,肉身神魂皆受滋养,只是炼气是为引外物入体,难免在大道之上受到非议,舍本逐末。”
“炼气果真是登高真法?如此一来?”吴量难免想入非非。
“只是天地有别,这里还好,你这住处之外才是真的灵气稀薄,修行炼气一道,实非易事。若非我初见你时,便觉你根骨绝佳,而又恰好执念当道,难以入门化神修行,我也不会授你此道。否则光是灵气稀薄一事,你便登高无望,现在你的执念难消,无法修行神念,便是刚好。”岳释提醒道,以免吴量想的过早过多,而现实却与想象差距过大。
是以因祸得福,福祸相依。
“天地有别,灵气稀薄?那么先生是否也是在哪处‘灵气’富足之地修行?总不会是来自别处天地吧?”
岳释继续道,“但是你的炼气不会太快,故而在引起外界注意之前,你还是需要修炼神念法门,如今你十三岁,正是刚可以修行神念的年纪,你父王明日重阳祭祖后便会与你正式向天下公布你的存在,你父王可曾与你言语过?”
“是。”吴量平常极少见到吴淞江,只是偶尔会来一趟,吴量知道此举是为了保护他,只是因为执念缘故,太过早慧,少了太多的孩童稚气,不知道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也少了吴淞江很多探望的借口和麻烦。
“如此这般,我们便先开神识,引气入体,先行修练炼气术,但修行之前,还有一问,古往今来,人们对‘lian气士’的lian之一字上计较颇多,不乏争议,有人说炼气一炼,是说炼化的火炼,也有人说,练气一练,是练习的绞丝练,你以为如何?”岳释再问。
吴量沉默沉思,“所谓火炼,是指炼气入体,指的是引气入体而炼化修行过程,而绞丝练指的是引气入体炼化后的锤炼体魄神魂的目的,小子以为,既是第二个字是气,那么第一个字该是火炼,否则若是‘练气’,岂非顺序颠倒?但若是修练,则该是绞丝练,因为修行在于练习,如此这般,小子见解。”
“可。”又静候片刻,岳释开口。
“那么这炼气法,你可愿意修行?”岳释最后问道。
“先生,弟子以为:道无旁门,理无二理。”听到这里,岳释心里大概就有数了,旁门左道,确实为人不耻。
“但是天下山连岭成洲,世间水同流入海。”
吴量双目思索状,而后道。
“诚如理就是理,那么道即是道,就是道,而非道。而门之所在,也没有任何人能肯定便是什么神念绝通,那么门之所在,为何不能是一颗赤诚的向道之心?两百年前,世人皆知天圆地方,而自东海陆氏避劫远航,却从东海出,又从西部孙氏登陆,打破“天地无界”和“天地有界”两个学说,如此观来,即便“理即是理”,但真理却也有可能不为人知,被世人所误解。而不学又何以了解?如此来看,焉有不学之理?”
岳释惊讶不已,以‘理即是理’讲‘道即是道’,可谓是将道讲的透彻了。“道”就在那里,无论你在意与否,其言外之意,可以理解为将“道”之虚无缥缈喻为一件东西,可以是规则,可以是道理,甚至可以是思想,通往“道”的门户有唯一一座,但是通往门户的路可以有很多,这些登天之路,只是近道手段,而开门的钥匙,为何不能是向道之心?这第二个“非道”的道,是登天之路,第一个“道”,则就是“道”。
且“道即是道,理即是理”何尝不是一种道理,如此一来,又何尝不能是道?
岳释点头以示认可。“如此这般,我先传你心法口诀,你且先入定内观。”
“冰寒千古,万物尤静。心宜气静,望我独神。心神合一,气宜相随。相间若余,万变不惊。”岳释声音不急不缓,却声如洪钟,在吴量耳旁炸响。
吴量刚开始定神聆听,就突然觉得心中一寒,莫名心悸,若有一种一人独立,飘然于世之感,恍惚之下,竟发觉自己意识不知何时屹立于一处冰山,此时已然入定内观。
“内观存想,我指画出一个符号,你且观看领悟,”而后在闭目凝神的吴量面前手指虚画,没有什么特殊的光芒,但是吴量在心神当中就是看到了这么一个符号,越看越入神,“意念如磨镜,眉心天目放天光,印堂发暖,如开天眼,神识凝聚,三光齐聚,磨镜开光。”
“你有执念,于此磨镜孕育神识一道上,你有极大优势,且不急,慢慢磨,世上多少天资不足之人,皆是在这一关上蹉跎终生……”
而岳释此话还没说完,只见吴量眉心放光,已是神识初成之相。
“这么快?”岳释惊讶,“看来还是看走了眼,此人天资,如此惊人,已经不弱于那些绝世天骄!”
“不对,这...”岳释心头巨震,难掩心惊,不过并未多言。
岳释想到缘由,“是了,此地有多位大能染血,气运如钟,孕育而出的生灵多是天资不同凡响,更何况如此天地间第一个本土孕育的炼气士!更遑论是执念加持,在磨镜一事上,如此才显得正常。”
“不过都没有此地最大的那道气运垂幸都能如此这般,若是有个胞妹,该是何等惊人?”岳释想到此处,难免唏嘘,“原本还想着让他练两天再告诉他些窍门,如此一来,倒显得我小看他了,岂不是识人不明?”
岳释心中暗自惊奇,“也罢,提前授他引气入体,渡灵炼气,也算是不能让他闲着了。”
“接下来引气入体,我渡一缕灵气进入你的体内,在你体内游走一遍,而后这股灵气会在你的体内先后游行一个小周天,大周天,你且细细体会这股灵气的感觉和这灵气的游走轨迹。”
话毕,岳释左手紧握成拳,而后拳心舒展,化拳为掌,轻轻置于吴量头顶天灵上方,渡入一丝灵气,只见一缕微弱光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天灵向下,经由额头时,岳释将放于天灵上方的左手收回,收束大小拇指及无名指,独留食指及中指,指在吴量印堂天目穴,也就是刚刚那一抹亮光所处的位置,即是神念借三光磨镜所磨成的那抹神识。
岳释左手二指牵引着吴量神识,紧随那缕灵气经过脊椎各个穴窍,由风府,哑门,大椎,陶道,身柱,在神道疾驰而行,而后在灵台稍作停留,于至阳汲取些许光热,让吴量感觉不仅是那神识如火炙烤,整个肉身都热腾起来,而后经由筋缩处时,便觉得整个身体经脉,都被牵引,直到跟进中枢穴位,才稍稍感觉好些,又至命门处,于此盘桓半刻,缓缓而去。
一路沿着腰阳关,腰俞,长强,再分为两道,各沿着一条腿向下,经由环跳,承扶,,殿门,委中,一路向下甚至经过了一些吴量在书上都没有见过的穴窍,而之所以认定这些是穴窍,便是因为灵气经由这里时,神识跟随着感受到了身体的同样的异样。
看来人体穴位不止《周记》所记载的三百一十七个穴位。
吴量感受到那缕应该说是灵力,而不是灵气,因为这是经由岳释炼化过的,而不是由自己引入体内的。而那缕灵气最后停靠在脚底涌泉穴位,使得吴量明明脚底散发热量,使得身体都暖起来,但是却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一股彻骨的寒意。
而后,那灵力反向游走,随经脉回归,又从长强穴脱离脊椎线,从内腔游走至脐下下丹田。
“准备好了!小周天运行,细心感受。”岳释叮嘱到,而后牵引着那抹灵力,行至会阴,使得吴量全身酥麻,“下丹,会阴。”神识继续游走。
“尾闾。”也就是刚刚灵气散逸周身和灵力脱离脊椎时的长强穴。
“命门,夹脊,大椎,玉枕,百汇。”神识随着灵力一路疾行,最后从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速度缓缓降低,直至平稳于下丹田,至此一个小周天结束。
“最后的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在你不同的修炼阶段会有不同的感悟,由此灵气的游走速度便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当你觉得改变运行速度会更舒适的时候,便是你入门的时候了。”
吴量听闻此言,不由暗暗皱眉,他觉得刚刚缓缓而行时,一开始还是很舒服的,但是到后半部分,就觉得若是快一些,效果便会好很多,“看来我在第一阶段,还是受不了先生现如今理解的‘缓行之道’,”
岳释哪里知道吴量在想些什么?不靠着此间天地最大的气运福缘,难道还能上天不成?
待到让吴量自行体会三次小周天,便继续牵引着吴量的神识,跟随着自己的灵力,运行大周天。
“尾闾,夹脊,玉枕,三关俗称练气三关,此处的练字是绞死练,炼气入体后,锤炼开关,而你的天资很好,神识一冲即开,但我已经为你重新关门,待你炼气入体小成,神识牵引,便可以就此轰开,迈入真正的修行之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鬬开。”岳释单手捏印,吴量顿感周身肺腑如有雷鸣,一座仙山,气息氤氲,横亘而出。
灵力依旧是由下丹田开始,不过此大周天走的是经络,而不是穴窍,因此可以更好的内视自身周遭。
神识随着灵力经由三阴经到脚,再经三阳经到头,再是三阳经到手,最后三阴经回身,顺着任脉行至下丹田。
如果说小周天行过的一个个窍穴是一个个小洞天,那么小周天便是是外周天,那么周天便是内周天,内视自身,肺腑精气神一览无余。
“试着回忆一下你刚刚大周天时所经路径上的经脉以及有何所感。”岳释提问。
“刚刚经由的来回有些许相似的路径,但是给我的感觉似乎不太一样,就像是一个像火,一个像水,便像是阴阳对立,还有的似乎并不太冲突,好似是一方完全压过了另一方,似乎这个腑脏本应就是属于这个属性。”吴量如是说道,“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脏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经。”
“尚可,明日开始,每日卯时,开始做早课,炼气练气,炼气一事,需谨小细微,积少成多;练气一事,需持之以恒,锤体锻神。”
接着便是吴量自行运行大周天小周天,吴量不禁想道,“按照书里记载,修练神念也是需要神念游走周身,不知和炼气有何区别,若是将二者结合?”想到此处,不在暗自咂舌。
若是真的有可能,先生怎么可能不去尝试?
-----------------
玲珑阁外,皇宫深处,戒备森严的乾天殿,吴淞江静坐蒲团,周身念力环绕,眼眸骤然睁开,盯着手中的一本新书,写着几个字迹未干的大字,“静照自观”。良久,终是沉声道:“炼气者,假于外物,终是外道,终是小道。”
像是终于下定决心,右手抓书左手托负,缓步走到窗边,窗外晴空万里,青冥见底,但是却隐隐看出了些山雨欲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