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朝鲜战场取得第二次战役伟大胜利!一举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三八线以南,收复平壤,扭转了朝鲜战局!”
与第一次战役胜利后那种带着些许意外和试探的喜悦不同,这一次,整个城市沸腾了。胜利的基调不再是“我们能挡住”,而是变成了“我们能打赢!”一种巨大的、坚实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
街头巷尾,人们争相传阅着《江西日报》上更详细、更鼓舞人心的战报。学校的师生走上街头,挥舞着彩旗,进行声势更大的庆祝游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声响彻云霄,不再是口号,而是一种全民的信念和行动指南。
工厂的规模和生产热度,早已超出了它初创时那副简陋的模样。
车间里机床轰鸣,炉火熊熊,工人们穿梭忙碌,一派兴旺景象。
为了可以持续发展,增加后备力量,陈晓克又同意街道办事处送来10名学徒工。
这样下来,工厂就有小三十名职工。
原本有些冷清的前进厂,愈发的热闹起来。
中午吃饭时都要焖上一大锅的米饭。
而为了中午吃饭能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陈晓克安排罗文昌在厨房边上搭建一个食堂。
也就是用竹木简单构建的竹棚。
还再增加一个后勤人员,协助他采购日常物资。
但快速的扩张也带来了“成长的烦恼”:用水靠人工挑、通信靠人跑、电力不稳跳闸、原材料时断时续…这些基础性问题严重制约着产能的进一步提升和技术的攻坚克难。
一天下午,几辆挂着市工业局和供电局牌子的卡车开进了厂区。
沈局长亲自带队,身后跟着几名工程师和施工队的负责人。
“晓克同志!”沈局长一下车就招呼陈晓克,“过来看看,给你们厂送‘及时雨’来了!”
他指着带来的队伍,兴致勃勃地介绍:“这位是电业局的王科长,这位是电话站的李班长,这位是自来水公司的刘队。市里开了会,要加强工业生产,你们‘前进厂’现在是市里重点保障的机械维修骨干单位,局里不能再让你们为这些基础事操心费力了!今天给你们解决问题。”
“太感谢政府了。”
这个时代电力不稳是经常有的事,随着前进厂用电设备的增加,消耗功率不断上升,原有电力容量已经不足。设备开的多,就会跳闸。
陈晓克找过沈局长,沈局长跟陈晓克说他会尽量安排。
这不就带人给前进厂解决问题了吗。
第一场“及时雨”:电力的心脏——新变压器
电业局的王科长指着厂区角落那台嗡嗡作响、时常发烫的老旧变压器:“陈经理,你们这变压器容量太小了,根本扛不住现在这么多设备同时开。跳闸是必然的!局里决定,给你们换装一台容量翻倍的新变压器,单独给你们拉一条更粗的供电专线!保证以后你们所有机床全开,也不再掉链子!”
“太感谢了,这下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用电了。”
陈晓克还想着继续增加设备,要是不能解决电力,下一步的扩张就要停止。
接下来的几天,电业工人挖坑、立杆、架线、安装新变压器。
合闸送电的那一刻,车间里所有的灯明显变得更亮、更稳定,机床启动时电压骤降导致的灯光昏暗现象彻底消失。
刘金生师傅开动那台最大的龙门刨床,运行平稳有力,他咧嘴一笑:“这下好了!干重活儿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第二场“及时雨”:信息的血管——电话线
电话站的李班长带着人,爬杆架线,一根黑色的电话线从主干道直接拉进了陈晓克的办公室。
他们在墙上装了一个黑色的手摇式电话机。
“陈经理,号码是NC市转前进机械厂。以后有啥急事,跟局里、跟客户联系,就不用派人跑断腿了!摇一下,总机就给你接过去!”李班长摇了几下示范,听筒里传来了总机话务员清晰的声音。
这部电话成了工厂的“神经中枢”。客户询价、订单确认、急件催货、向工业局请示汇报…效率得到了质的提升。罗文昌感慨:“以前为确认一个事,半天时间就搭在路上了,现在摇个电话几分钟就说清了!”
第三场“及时雨”:工业的粮食——计划物料
沈局长把陈晓克拉到一边,低声却有力地说:“晓克,最重要的还是‘口粮’问题。局里开了协调会,给你们厂的生铁、焦炭、废钢、型材的计划指标,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三成!以后每个月,物资局会按计划直接把车皮发到你们厂附近的货场。但是,”他语气加重,“任务也加重了!军代表和铁路局的订单必须优先保障,按期交付。”
陈晓克心中大喜,这是最实在的支持!“请局长放心,物料有了保障,我们绝对完成任务,绝不给局里丢脸。”
沈局长也满意陈晓克态度,现在前进厂可是给市里解决了许多问题,各厂的设备维修可就依靠前进厂生产的配件维护。
这几项基础建设的落地,仿佛给飞速奔跑的“前进厂”铺平了跑道、加满了燃油。
电力充足稳定,设备效能得到彻底释放,三班倒生产成为常态。
电话畅通,沟通效率极大提高,工厂与市场的连接更加紧密。
物料保障,让老师们傅们不再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愁,可以心无旁骛地钻研技术、组织生产。
只是前进厂向上级申请的自来水问题,这次却没有解决。
只是陈晓克还没有说,沈局长就已经面露难他对陈晓克道,“晓克同志啊,其他问题市里尽量帮你们解决,但是自来水这事…恐怕得缓一缓了。”沈局长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和歉意,“现在全国上下,所有的好钢管、好铸铁管,都得优先保障东北的工业建设、保障军工厂,还有支援抗美援朝前线的工事和后勤。咱们NC市的管网扩张计划,暂时批不下来指标。”
解决NC市里更多居民吃水难的问题,一直都挂念在市委的心头。
市委早就准备扩建自来水厂,扩大居民用水的便捷。
可是解放以来一直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这个问题没有解决。
现在更是如此。
沈局长指了指厂区角落那口老井:“用水的问题,你们还得靠自己多想想法子,把这口井再打深一点,多备几个储水的大缸。艰苦一下,克服克服!”
陈晓克立刻表示理解:“局长,您放心!前线打仗要紧,我们这点困难不算什么,保证克服!”
既然市里解决不了,那么陈晓克就自己想办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