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万法归墟 > 传薪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十六章将揭开圣贤长眠之地的神秘面纱。

    第二十六章:遗骨传薪

    穿过由光石铺就的云雾之路,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仿佛一步跨入了另一个时空,身后的断崖与迷雾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静谧而宏大的地下空间。

    这里没有日月,却有柔和的光芒从穹顶洒落,照亮了一切。脚下是光滑如镜的玉石地面,蔓延向远方。空间中央,矗立着九根巨大的蟠龙石柱,按某种玄奥的阵势排列,支撑起高远的穹顶。石柱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古老篆文,流淌着微弱却永恒不灭的意蕴。

    最令人震撼的,是石柱环绕的中心区域。那里并非棺椁或陵墓,而是九具完整的人类骸骨,以一种奇特的姿势盘膝而坐,围成一个圆圈。骸骨晶莹如玉,非但没有丝毫阴森之感,反而散发着温润祥和的光芒,仿佛只是陷入了沉睡。每一具骸骨面前,都悬浮着一件物品:有的是半卷竹简,有的是一支残笔,有的是一方古砚,有的甚至是一颗干枯的种子……它们同样散发着淡淡的辉光,与骸骨气息相连。

    “这就是……圣贤长眠之地……”荀老夫子声音带着一丝敬畏,他感受到此地弥漫着一股浩瀚而纯粹的浩然正气,远比他所修更为精纯古老。他对着九具骸骨,郑重地躬身行了一个古礼。

    陈观亦是心神激荡。他体内的万法源体前所未有的活跃,仿佛游子归家,与这片空间、与那九具骸骨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能“听”到,空气中流淌着无声的“道理”,是圣贤们留下的思想精华,是文明传承的不灭印记。

    他缓缓走近那圈骸骨,目光逐一扫过。当他走到一具指骨特别修长的骸骨前时(正是他之前感应到指向星辰方位的那具),那骸骨面前悬浮的半卷竹简突然光芒大盛,一道温和却直抵灵魂的声音在他心间响起:

    “后来者……汝身负万法源体,乃应劫而生之希望……然,道蚀之威,非一人之力可抗……”

    声音并非来自骸骨,而是那竹简中蕴含的圣贤残念。

    “吾等九人,毕生探寻对抗天地归墟之法,终有所得,然时不我待……遂将毕生所学、所悟,尽封于遗骨之中,留待有缘……”

    “欲承吾道,需过三问。答其心,明其志,方可启传承,得见‘衡天’之基……”

    随着话音,陈观感到周遭景象变幻,他仿佛被拉入了一个纯粹由意念构成的空间。面前出现了三道朦胧的光门,分别代表着圣贤的“三问”。

    第一道光门后,传来一个苍老而严肃的声音:“道蚀之下,万物终朽。守护注定消亡之文明,意义何在?”

    这是直指本心的拷问,关乎信念的根源。

    陈观沉吟片刻,朗声答道:“意义不在结果,而在过程。文明如花,朝生暮死,然其绽放之绚烂,传承之不息,本身便是对‘虚无’最有力的抗争。守护文明,即是守护生命绽放的权利,守护薪火相传的可能。此过程本身,便是意义。”

    光门微微波动,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似是赞许,门缓缓开启,露出一条通道。

    第二道光门后,是一个温和却带着锐利的声音:“若为文明存续,需行霹雳手段,牺牲少数,乃至背离部分道义,汝当如何?”

    此问关乎手段与目的的权衡,是现实的难题。

    陈观眉头紧锁,思虑良久,方坚定答道:“文明之存续,若以背离其核心道义为代价,则存者亦非吾所欲守之文明。霹雳手段或不可免,然底线不可失。当力求两全,若实在无法……则宁可承坦荡之败,亦不取扭曲之胜。因扭曲之胜,终将孕育更大之恶。”

    光门沉寂片刻,缓缓开启,门后的声音带着一丝复杂:“望汝……永志此言。”

    第三道光门,气息最为古老磅礴:“汝所求之道,为何?”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包罗万象的终极之问。

    陈观闭上眼,回顾自身经历,从藏经阁觉醒,到垂云城血战,再到对星核的承诺……他睁开眼,目光清澈而坚定:

    “晚辈所求,非一家一道之独尊,乃万法共存之‘和’。愿建一秩序,使不同道理、不同文明,能如星宿般各安其位,和而不同,共同抵御那终末之归墟。此道,名曰‘万法衡天’。”

    “万法衡天……”门后的声音重复了一遍,带着前所未有的震动。最终,第三道光门,无声无息地完全敞开。

    三问已过,陈观心志之坚、理念之宏,得到了圣贤残念的认可。

    刹那间,九具圣贤骸骨同时爆发出璀璨却不刺眼的光芒!九道颜色各异、却同样蕴含着至高智慧与力量的光流,如同百川归海,汹涌地汇入陈观体内!

    这不是力量的灌输,而是“知识”与“道理”的传承!是关于天地法则的领悟,是关于百家学说的精髓,是关于如何构建稳定秩序的蓝图……浩瀚的信息流冲刷着陈观的识海,被他那万法源体贪婪地吸收、理解、融合!

    他感到自己的“知识道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升、稳固,对“明理”之境的掌握达到了圆满,甚至隐隐触摸到了下一境“践行”的门槛!

    更重要的是,那九道传承光流在他体内交织、融合,最终勾勒出了一座庞大、复杂、玄奥无比的阵法虚影——万法衡天大阵的雏形!

    不知过了多久,光芒渐渐散去。陈观站在原地,气息已然大变,虽修为未暴涨,但眼神中蕴含的智慧与深邃,却远超从前。他对着九具光芒黯淡了许多的骸骨,深深一拜。

    “传承已启,‘衡天’之基已筑。”荀老夫子欣慰道,“接下来,便是寻找布阵所需之物了。圣贤可有提示?”

    陈观凝神感知,脑海中那阵法雏形逐渐清晰,并指向了几个关键材料的方向,其中最为核心的一种,名为——“天地脊梁”,据传承信息显示,它可能存在于大陆极北的“不周山”遗迹深处。

    新的目标,已然明确。

    【第二十六章小结】

    本章通过“圣贤三问”的设定,深化了主角的信念与理念,使其目标“万法衡天”更加清晰和崇高。传承的获得并非简单的力量提升,而是知识和蓝图的赋予,符合世界观设定,也为后续剧情(寻找材料、布阵)提供了明确驱动力。“天地脊梁”的线索引出新的冒险地图,承上启下。接下来,故事将转向为布阵做准备,以及可能前往极北之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