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重生妲己:开局斩了封神榜 > 第四十七章 仙踪渺渺,暗涌迭起

第四十七章 仙踪渺渺,暗涌迭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龙吉公主的鸾驾消失在东方天际,那绚烂的七彩祥光和缥缈的仙乐却仿佛依旧萦绕在朝歌城上空,久久不散。东门外,跪伏一地的百姓和官员们缓缓起身,脸上交织着敬畏、激动与茫然。

    天庭公主的降临与离去,如同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梦境,留给现实世界的,却是更加复杂的局面和深沉的思考。

    纣王在最初的震撼过后,心中涌起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亢奋与虚荣。连天帝之女都亲临朝歌,这是何等的“祥瑞”?何等的“天命所归”?

    他自动过滤了龙吉公主言语中的警告意味,只记住了那份至高无上的“关注”。回到宫中,他立刻下令大摆宴席,庆祝“天女临凡,佑我大商”,并更加沉迷于问道宫的长生幻梦之中,似乎认为只要有上天庇佑,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然而,真正掌管朝政的闻仲和苏妲己,却毫无欢庆的心情。军机处内,气氛比以往更加凝重。

    “龙吉公主此行,看似中立,实则警告意味十足。”闻仲眉头紧锁,手指敲打着桌面,“她虽未强行带走娘娘,但那句‘天命浩浩,非人力可违’,已是将天庭的态度摆在了台面上。日后我等若行差踏错,恐怕……”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天庭,这个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庞然大物,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朝歌。这对于正在艰难恢复的商朝而言,是福是祸,难以预料。

    苏妲己点了点头,神色平静,但眼神深处却波澜涌动:“太师所虑极是。天庭的态度暧昧,既未明确支持西岐,也未认可我等。龙吉公主最后留下那枚玉简,言明‘机缘在此’,恐怕也非单纯的善意。其中或许有转机,但也可能是更大的陷阱。”

    她取出那枚温润的玉简,神识小心地探入其中。玉简内并非什么功法秘籍,而是一幅极其繁复玄奥的星图,以及一些关于天地元气流转、因果业力的晦涩阐述。

    这些知识远超这个时代凡人的理解范畴,甚至对苏妲己而言,也如同天书一般。但隐隐地,她感觉到这星图似乎与洪荒世界的某些本源法则相关,而那关于因果业力的部分,则像是在提示她,逆天改命需要付出何种代价,以及……或许存在某种规避或转化业力的方法。

    “此物高深莫测,需慢慢参详。”苏妲己收回神识,将玉简小心收好,“当务之急,仍是稳固内部,提升实力。天庭虽强,但直接干预凡间事务恐有顾忌,否则来的就不是公主,而是天兵天将了。只要我们不行灭绝人性之事,不主动挑衅天威,短时间内应无大碍。真正的威胁,还是来自西岐和……那些即将下场的仙神。”

    闻仲赞同道:“娘娘所言有理。西岐经此一事,气焰或许会暂时受挫,但绝不会放弃。阐教仙神下山,才是心腹大患。军队操练、城防加固,一刻也不能松懈。另外,老夫已加派多路细作,严密监视西岐境内一切异动,尤其是那些方外之士的踪迹。”

    两人商议后,决定对外淡化处理龙吉公主降临的影响,不主动宣扬,也不刻意压制流言,将主要精力放回实实在在的国事上。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龙吉公主的降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涟漪扩散至各个角落。

    首先是在民间和底层士兵中,苏妲己的形象被进一步神化。“能被天庭公主亲自问话”、“拒绝了仙界招揽也要留在人间保护百姓”,这些事迹经过口耳相传,让她几乎成为了信仰般的存在。这种狂热的崇拜,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凝聚人心,也容易滋生非理性的期待,一旦未来遭遇挫折,反噬也会更加猛烈。

    其次,在朝堂官员和贵族阶层中,心思则更加复杂。一部分人更加坚定了跟随苏妲己和闻仲的决心,认为连天庭都“关注”朝歌,说明大商气数未尽。另一部分则更加忧心忡忡,觉得被天庭“警告”绝非好事,苏妲己的存在本身就是巨大的风险,开始暗中思考退路,甚至与西岐的暗中勾连变得更加频繁和隐秘。

    最让苏妲己感到意外的变化,来自亚相比干。龙吉公主离去后第三日,比干拖着病体求见苏妲己。

    屏退左右后,比干看着苏妲己,眼神复杂无比,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道:“娘娘,那日天女临凡,老臣虽未在场,但亦有所闻。老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叔但说无妨。”苏妲己恭敬道。

    比干长叹一声:“娘娘心系黎民,志存高远,老臣钦佩。然则,逆天而行,终是险途。龙吉公主之言,虽不中听,却未必不是忠告。老臣观史书记载,历代试图抗衡天命者,无论初衷如何,最终……下场多是凄惨。娘娘是否……是否考虑过急流勇退?或许……或许能保全自身,亦能让这天下,少些刀兵之灾?”

    这番话,说得极其艰难,却透露出比干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和动摇。他看到了苏妲己的努力和成果,但也看到了那背后越来越大的风险和代价。作为商朝的王叔,他害怕这个王朝最终会因为这场逆天之举而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

    苏妲己静静地看着比干,没有立即回答。她能理解这位老人的担忧和绝望。良久,她才轻声说道:“王叔,您可知,妲己为何要逆天而行?”

    她不等比干回答,继续说道:“并非为了权势,也非为了虚名。只因妲己见过顺天而行的结局——那是国破家亡,是忠良惨死,是万民沦为刍狗!那天命,若只是要我一人性命,妲己或许会认。但它要吞噬的,是整个王朝的魂魄,是无数无辜者的生机!王叔,您让妲己如何退?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是比凄惨更甚的彻底湮灭!”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绝和深沉的悲悯:“所以,妲己不能退。即便前路是刀山火海,是魂飞魄散,也要走下去。至少,我们挣扎过,战斗过,为这世间,争取过另一种可能。”

    比干看着苏妲己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光芒,最终,所有劝诫的话语都化作了无声的叹息。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这个女子的决心。他颤巍巍地站起身,深深一揖:“老臣……明白了。愿助娘娘,尽绵薄之力。”

    送走比干,苏妲己独自站在窗前,望着阴沉的天空。比干的动摇,反映了朝中一部分人的心态。内部的裂痕,并不会因为一次政变的胜利而完全弥合。外部的压力越大,这种裂痕就可能越深。

    她再次取出那枚玉简,感受着其中玄奥的气息。龙吉公主,你留下此物,究竟意欲何为?是暗示一线生机,还是想看我在追寻这丝机缘的过程中,更快地走向毁灭?

    无论如何,她没有选择。只能在这条逆天之路上,继续走下去,抓住一切可能的力量,哪怕那力量来自曾经的“敌人”。

    朝歌城在短暂的喧嚣后,似乎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