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125章 嘱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向民…他是为咱穷苦人翻身…跟着军队打坏蛋…死的。他死得值!

    这钱…是给烈士的…是干净的…可俺…俺拿着它,心里头…烧得慌!觉着…觉着对不起俺儿流的血!”

    她顿了顿,目光变得异常坚毅,“俺家…有手有脚!

    老大能种地,秀兰能织布,饿不死!这钱…留给队伍上!留给…更需要它的同志!给俺儿…没打完的仗…添把火!”

    徐卫华心头一震!他万万没想到,一个刚刚承受丧子之痛的农村妇女,竟能说出这样深明大义、格局宏大的话!

    这朴素的言语里,蕴含着最真挚、最深厚的家国情怀!

    “不行,大娘,向民同志转业在昌平时,发了工资,就总是念叨要给您盖个三间大瓦房,这钱您必须收着,不然向民同志他走的也会不安稳!”

    徐卫华话音未落,李家众人又是一阵抽泣!

    “向民是个孝顺的!”李母低声念叨,但语气变的坚决:

    “向民是国家的兵,他打敌特牺牲了…是为国尽忠!国家给的抚恤,是国家的恩情,俺收着。可你自个儿的钱,俺不能拿!”

    “你也是当兵的,不容易…留着,给更需要的人,”

    说着,她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俺家…有地,有向国和秀兰…能活!这钱,俺拿了,心里不踏实!”

    “大娘…那…” 徐卫华犹豫了一下,想到陈朝阳临行前的嘱托,再次开口,

    “陈书记…还有我…都很担心您和家里。昌平…条件好些。

    陈书记说了,如果您愿意,可以…全家搬到昌平去住,组织上会安排好一切。”

    李母再次坚定地摇头:

    “徐同志,替俺谢谢陈首长的好意。”

    “昌平是好地方,可…这儿,是俺的根啊。” 她环顾着这破旧却熟悉的院落,目光扫过院角的磨盘、屋檐下的锄头。

    “向民…是从这儿走出去的…他的魂儿…认得回家的路…俺得在这儿…守着他爹…守着他…”

    “离了这片地,离了这老屋…俺怕他…找不着家啊…”

    这朴实无华的话语,蕴含着最深沉的土地情结和对逝者灵魂的牵绊,让徐卫华瞬间哽咽,再也说不出劝说的话来。

    就在徐卫华准备告辞,心绪复杂难言之际,一直沉默寡言、在葬礼上几乎没说过话的李向国,突然一步跨到徐卫华面前!

    这个黝黑结实、像小铁塔般的汉子,扑通一声,直挺挺地跪在了徐卫华面前!

    “徐大哥!” 李向国的声音粗粝,带着压抑的哭腔和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俺弟…他是好样的!他没给咱老李家丢人!俺…俺替他!”

    “求你!带上俺!让俺跟你走!跟队伍走!”

    “俺也要去打敌特!去打那些害死俺弟的畜生!俺要替俺弟报仇!俺…俺要保家卫国!”

    这突如其来的请求,让徐卫华和李母都愣住了。

    李母的身体猛地一颤,看着跪在地上的大儿子,嘴唇剧烈地哆嗦着。

    她刚刚失去了小儿子,现在大儿子又要拿起枪…作为一个母亲,她的心如同被撕裂般疼痛。

    然而,她眼中那巨大的悲痛只持续了短短一瞬。

    随即,一种更深沉、更坚韧的光芒在她眼底燃起!

    那是这片土地上,历经苦难却永不屈服的女性,在国仇家恨面前,所迸发出的惊人力量!

    她没有哭喊阻止,只是深深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悲痛和不舍都压进心底最深处。

    她走到李向国身边,伸出那双布满老茧、因劳作而变形的手,用力地、重重地按在了大儿子宽厚结实的肩膀上!

    她的目光越过李向国,直直地看向徐卫华,那眼神里,有痛,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与托付!

    “徐营长…向国…交给你了!”

    “让他…跟着你!去打敌特!去保咱穷苦人的江山!”

    “告诉他爹,告诉他弟…咱老李家…没怂种!只要国家还需要…咱家的男儿…就上!”

    徐卫华看着眼前这一幕——跪地请缨的汉子,将大儿子托付给自己的、刚刚失去小儿子的母亲…

    他胸中翻涌的已不仅仅是悲痛,更有一股滚烫的、足以焚尽一切阴霾的热血!

    他挺直了伤痕累累却依旧如标枪般笔直的脊梁,缓缓抬起手,对着王秀英,对着李向国,对着这片英雄的土地,敬了一个最标准、最有力、饱含着无限敬意与沉重承诺的军礼!

    “大娘!向国兄弟!”徐卫华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你们的深明大义,你们的家国情怀…我徐卫华,代表部队,敬重万分!但是!”

    他的语气陡然转为沉重,“部队有铁的纪律!家里是烈士的,而且是独子…按规定,不能再从军了!这是对烈属的保护!”

    李向国猛地抬头,急切地要争辩:“徐大哥!俺不是…”

    徐卫华抬手制止了他,眼神复杂地从贴身衣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折叠得整整齐齐的信封,信封边缘已有些磨损。

    “向民兄弟…临走前,留了一封家书…”徐卫华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不忍,

    “说实话,我一直压着没敢拿出来…就是怕看到它,会让你们…更伤心,更熬不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母和李向国,最终将信封郑重地递给识字的李秀兰:

    “可现在…我怕我的拒绝,反而会让向国兄弟…做出更冲动的事。秀兰妹子,你…念给大家听吧。”

    李秀兰颤抖着接过那薄薄的信封,再展开信纸时,只看了几行,压抑的抽泣便再也按捺不住,肩膀剧烈地耸动起来。

    堂屋里,只剩下李秀兰断断续续、泣不成声的诵读,每一个字都如同滚烫的泪珠,砸在冰冷的地面上,也砸在每个人鲜血淋漓的心上……

    “向民兄弟,最放不下的是你们,是大娘你,向国,你现在是家里的顶梁柱,你不能走,不过,上级首长有安排,会在乡里安排个职务给向国兄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