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 第53章 战胜国?不,是盘中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思想的惊雷还未散尽,现实的耳光便已狠狠扇来。

    天幕之上,画面中,传来的是遥远欧洲大陆的消息。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中国,作为“协约国”的一员,被列为战胜国。】

    消息传来,天幕中的神州大地上,一片欢腾。

    从北京到上海,无数百姓走上街头,挥舞着五色旗,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他们以为,一个“公理战胜强权”的新时代,终于要到来了。

    太极殿中,李世民看着这番景象,紧锁的眉头也不由舒展,露出欣慰的笑容。

    “作为战胜国,总该能收回些许国权,洗刷些许耻辱了吧。”

    汉武帝刘彻哼了一声,语气中却也难掩期盼。

    “总算站对了队,若是能借此机会,让那些海外之国之前吃进去的吐出来,倒也不失为一桩好事。”

    然而,这份短暂的乐观,很快便被凡尔赛宫的奢华与阴冷所击碎。

    画面切换。

    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镜厅内,西方列强的代表们衣着光鲜,举止傲慢,正在进行着一场分赃大会。

    中国的代表团,在其中显得那般格格不入。

    一个身影,在天幕中被特写放大。

    他叫顾维钧。

    年轻,儒雅,眼神中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重与坚定。

    他就是此时代表中国的外交官。

    大明宫,朱元璋看着那些趾高气昂的“西方先生”,眼神冰冷。

    “咱看这哪是什么议和,分明是一群强盗在分账。”

    “咱这后世子孙,怕不是被当成了桌上的一盘菜。”

    他的话,一语成谶。

    天幕之上,一行冰冷的决议,如同重锤,砸碎了所有中国人的幻想。

    【经英、法、美、日等国商议,巴黎和会决定: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帝国。】

    “什么?!”

    未央宫内,汉武帝刘彻豁然起身,龙案上的竹简被他宽大的袖袍扫落在地,哗啦作响。

    “山东?!齐鲁之地!孔孟桑梓之邦!”

    “非但不能收回,还被他们拿来送人?!”

    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从未想过,后世的土地,竟能被一群所谓的“盟友”,如此轻易地当做货物一般,私相授受!

    这已经不是战败的割地赔款。

    这是一种来自“盟友”的,赤裸裸的背叛与羞辱!

    “战胜之国,竟遭如此瓜分?”

    李世民亦是脸色铁青。

    “滑天下之大稽!何等的荒谬!何等的无耻!”

    画面中,日本代表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得意与嚣张。

    英法等国的代表,则用一种虚伪而冷漠的眼神,看着孤立无援的中国代表团。

    压力,全部给到了顾维钧。

    面对列强的蛮横,面对日本的贪婪,这位年轻的外交官,挺直了脊梁。

    天幕中,他清亮而坚决的声音,响彻在凡尔赛宫,也响彻在所有时空。

    “山东,是中国的孔子和孟子的出生地,是中国文化的摇篮。”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我拒绝签字!”

    最后四个字,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那份决绝,让整个金碧辉煌的大厅,都为之寂静了一瞬。

    “好!”

    汉武帝刘彻一声暴喝,满腔的怒火,此刻尽数化作了对这位后辈的赞许。

    “有骨气!”

    “这才是我华夏的使臣!纵使国弱,风骨不能丢!”

    所有帝王,无论性格如何,此刻都对天幕中那个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独身影,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一个文人,在强权面前,守住了国家的最后一点尊严。

    巴黎和会背信弃义的消息,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传回国内。

    整个中国,被彻底点燃了。

    【1919年5月4日,北京。】

    三千多名热血沸腾的青年学生,从各大学校涌出,汇成一股愤怒的洪流。

    他们高举着白布书写的横幅,来到大街上。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八个墨色大字,触目惊心。

    “内除国贼?”曹操眼神一凝,“好大的胆子!他们不仅恨外敌,更恨自己人里的软骨头!”

    学生的怒火,很快找到了宣泄口。

    他们冲向了亲日派官员曹汝霖的住宅——赵家楼。

    “烧了它!”

    一声怒吼,火光骤起。

    紧接着,他们又在路上截住了另一位官员章宗祥,愤怒的拳头,没有任何章法,只是密集地砸了下去。

    这一幕,让所有帝王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疯了!这帮读书人,火烧大臣宅邸,殴打朝廷命官!这是要造反啊!”

    李世民惊得站了起来。

    然而,更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

    学生的爱国行动,并未被镇压下去,反而像一颗火种,点燃了整个国家的干柴。

    上海。

    【工人罢工!】

    机器停止了轰鸣,工厂的大门紧紧关闭。

    【商人罢市!】

    繁华的南京路上,所有店铺都拉下了门板。

    学生。

    工人。

    商人。

    这三个在过往时代里,几乎从不相干的群体,此刻为了同一个目标,竟然联合了起来!

    奉天殿内,朱元璋瞪大了双眼,死死盯着天幕,嘴唇微微颤抖。

    他出身底层,最清楚这些人的力量。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他们…他们竟然能联合起来,逼迫朝廷…不,是北洋政府让步?”

    这位开国皇帝,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与陌生。

    这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力量。

    一种不依靠兵戈,不依靠王权,源自民间,却足以令当权者为之颤抖的,有组织的力量。

    最终,在这股席卷全国的浪潮面前,北洋政府,妥协了。

    【北洋政府下令,释放所有被捕学生!】

    【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职务!】

    【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胜利了。

    一场由人民自发掀起,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抗争。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它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巴黎和会的失败,让中国的知识分子,彻底看清了西方列强的真面目。他们意识到,所谓的“公理”、“民主”,不过是帝国主义者挂在嘴边的遮羞布。】

    【依靠他们发善心,是靠不住的。】

    【中国,必须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能够彻底实现民族解放的道路。】

    天幕的画面,再次聚焦于那几个熟悉的身影。

    陈独秀、李大钊。

    他们的目光,不再仅仅是批判传统时的锐利,而是增添了一种经历幻灭与背叛后的深邃和坚定。

    他们的视线,仿佛穿透了眼前的迷雾,望向了北方的冰原。

    那里,十月革命的炮声,不再是遥远的回响。

    而变成了黑夜中,唯一清晰可闻的,指引方向的惊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