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重生80:钓鱼发家,我把妻女宠上天 > 第36章长期合作,林清竹的爱慕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还不知道兄弟怎么称呼?”周老板一边让伙计称黄鳝,一边热络地问。

    “我叫苏长河,南坪村的。”

    周老板念叨着“苏长河”三个字,看了看木桶里活泼的黄鳝,又瞥了眼装着河虾的盆,大手一挥:“这些也都称了!河蟹能做炸螃蟹,河虾做油焖虾,都用得上!”

    苏长河在旁边看的欣喜,他刚才费那么多口舌聊厨艺,可不是单纯为了切磋。

    黄鳝、河蟹这些东西,散户买得少,每次摆摊都剩,有了固定销路,既能省时间,又能保证新鲜,再好不过。

    他记得周老板这人,看着粗犷,实则心思细,且极重口碑,只要东西好、人实在,合作起来准没错。

    “苏老弟,”周老板看着伙计称完重,把钱递过来,眼神里带着真切的热络。

    “我看你这水产实在,以后能不能天天给我送?黄鳝、泥鳅、新鲜的鱼虾,有多少我要多少!”

    他顿了顿,报出价格:“黄鳝我给你一块一斤,泥鳅九毛,杂鱼六毛,河虾七毛,和市场一个价,你看咋样?”

    苏长河却摇了摇头,把钱推回去些:“周师傅,您这价给高了。你去打听打听,我苏长河卖鱼,都比市场价便宜,您说的这价,我再降一毛。”

    他笑得诚恳:“我图的是长期合作,您开店不容易,我天天送也省心,咱都别亏,才能长久不是?”

    周老板愣了愣,随即哈哈大笑,拍着苏长河的肩膀:“好小子!实在!我就喜欢你这性子!行,就按你说的价!”

    这年头,见了钱不眼馋的少,苏长河不仅货好,人还实在,这样的合作对象打着灯笼都难找。

    “以后你每天早上送过来,直接往后厨卸,我让伙计跟你对账。”周老板越看越觉得苏长河顺眼,“只要货一直这么好,我周记面馆的水产,就全跟你订了!”

    “那我就多谢周师傅照顾了。”

    “黄鳝五斤三两。”伙计报出数,周老板大手一挥:“按五斤半算!”他刚才说定黄鳝九毛钱一斤,五斤半就是四块九毛五。

    接着称河虾,一斤二两,七毛一斤,得八毛四,河蟹五毛一个,六只,得三块钱。一共是八块七毛九。

    周老板从钱匣子里数出八块七毛九,递了过来。

    苏长河接过来就揣进兜里,连数都没数。

    周老板反倒愣了:“你不查查?不怕我给少了?”

    “周师傅是实在人,我信得过。”苏长河笑了笑。

    这话让周老板心里熨帖,拉着他回了面馆,“咱再聊聊那鳝鱼面。你刚才说汤头能再改进?”

    苏长河喝了口茶,慢悠悠道:“您这汤用大骨吊的,够鲜,但缺了点底味。下次试试加两斤老母鸡,骨头砸开熬,汤会更厚,喝着不寡淡。”

    周老板眼睛一亮:“哎?这个我倒没试过!”

    “还有这鳝鱼丝,”苏长河继续说,“现在是单炒,下次试试加把笋丁同炒,笋子脆,能衬得鳝鱼更嫩,口感也丰富些。”

    “笋丁?”周老板摸着下巴琢磨,“有点意思……那胡椒起锅前撒,具体怎么操作?”

    “面煮好,鳝鱼丝和汤倒进碗里,最后抓一小撮白胡椒面,用热汤一冲,那股辛香劲儿正好窜上来,压腥又提鲜,您试试就知道了。”苏长河解释道,“这法子尤其适合秋冬,喝着暖和,还能解腻。”

    周老板一拍大腿:“受教了!我这就记下来,下午就试试!”

    苏长河起身告辞,周老板还在后面喊:“明天一定多带点黄鳝!我要试新做法!”

    苏长河笑着应了。

    有了周老板这个固定买家,以后泥鳅黄鳝河蟹再也不愁卖不出去了。

    他赶着骡车直奔肉联厂。

    中午想给清竹和孩子们做道红烧排骨,特意挑了带脆骨的肋排,这部位肉嫩骨酥,炖出来香得很。

    肉联厂的排骨凭票八毛一斤,没票就得一块二,他掏了票,称了三斤,花了两块四。

    接着又去了之前的那家中药铺。

    店里弥漫着浓郁的药香,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中医正坐在柜台后诊脉,旁边俩徒弟在碾药。

    老中医见苏长河进来,不像来看病的,抬眼问:“小伙子,抓药还是看病?”

    苏长河把背篓往柜台上一放:“大爷,您这儿收药材不?”

    “收是收,得看啥药材。”

    老中医放下脉枕,探过头来。这县城就他一家中药铺,平时病人不少,可稀缺药材总断货,急得他直转圈。

    苏长河把背篓里的金荞麦倒出来。

    “这……这是金荞麦?”老中医激动地扶了扶眼镜,“你这小伙子,从哪儿弄来这么多?”

    金荞麦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肺病尤其管用,这年代肺病多,这药材一直稀缺得很,他铺子里早就断货了。

    “山里采的,还有些。”苏长河说。

    “收!当然收!”老中医赶紧喊徒弟,“快!给称称!”

    俩徒弟七手八脚地挑拣掉杂草,称下来足有二十斤。“这药材金贵,我给你一块五一斤,咋样?”老中医搓着手问。

    “您看着给就行。”

    老中医数了三十块递过来,看着苏长河的眼神满是满意:“小伙子,以后采着好药材,尽管往我这儿送,价钱好说!”

    苏长河接过钱,心里暗叹,这药材是真挣钱,就是得碰运气,不是每次都能采到这么多。

    赶着骡子车回到家,路上苏长河心里计算着今一天挣的钱,菜市场卖鱼二十一块一毛,周老板的面馆挣八块七毛九,药材卖了整整三十块,共计五十九块八毛九分。

    摸着鼓囊囊的口袋,他不过出了两趟摊,竟挣了壮劳力在纺织厂两个月的工资。

    苏长河心情激动地双手驾车都有些发颤。

    ……

    苏长河怀揣巨款赶车回家,把骡子牵到以前清竹养鸡的地方。

    林清竹以前养过五只老母鸡,结果没几天就被他偷偷卖了换赌资。

    后来清竹心寒,再也不养了。

    如今他把棚子收拾了出来,铺了层干草,正好当骡棚。

    他从布袋里抓出两把豆子,又添了些草料,骡子吃得“吧唧”响,尾巴甩得欢快。

    “爸爸!”屋里传来孩子们的尖叫,萌萌和兮兮迈着小短腿冲出来,像两只小炮弹似的扑进他怀里。

    苏长河笑着把她们举起来,架在脖子上玩“开飞机”,惹得俩孩子咯咯直笑,小巴掌拍得他后脑勺“啪啪”响。

    陪孩子们疯玩了一阵,苏长河进了厨房。

    一个小时后,饭菜端上桌:红烧排骨炖得油光锃亮,土豆吸满了肉香;清蒸鲫鱼上面撒着葱丝,鲜嫩多汁;还有一盘清炒野菜,绿油油的看着清爽。

    他自己在面馆吃过了,就坐在旁边盯着孩子们吃,“慢点吃,别噎着,红烧排骨一次只能吃两块,吃多了不消化。”

    俩孩子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地应着,小肚皮渐渐鼓了起来。

    盯着孩子们吃完,收拾好碗筷,他把给林清竹留的饭菜装进饭盒,赶着骡子车到纺织厂去给清竹送饭。

    ……

    纺织厂。

    林清竹在大门口等了一会儿,还没看到苏长河,不由担心起来。

    倒不是怕苏长河不给自己送午饭。

    而是怕他出了什么事。

    越想越急,整个人心神不宁,来回踱步。

    纺织厂维修间有个小年轻,叫王强,长得精神,人也不错。

    他一直是林清竹的爱慕者之一。

    之前,传出林清竹要和二流子老公离婚的消息,王强就在几个女职工的帮助下,对林清竹展开了追求。

    林清竹没有搭理,让他很失望。

    不过,他没有放弃。

    王强的三叔是纺织厂食堂的主任,所以平时吃的伙食比较好。

    正巧,他看见林清竹一直在厂子门口徘徊,一眼就确定她没有吃午饭。

    王强连忙加快脚步,走了上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