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整个明伦堂前陷入死寂,连呼吸声都仿佛被冻结。所有人的目光都钉在那个突兀站起的瘦削身影上——衣衫不整,发丝凌乱,却挺直了脊背,像一柄出鞘的利剑。
“准。“
珠旒后传来女帝平静的声音,却像一滴水落入滚油,瞬间引爆全场。惜夕看到前排几个衣着光鲜的应试者脸上露出讥讽之色,有人甚至不屑地轻嗤出声。
“肃静!“
谢司言一声轻喝,所有杂音立刻消失。惜夕深吸一口气,指甲深深掐入掌心。此刻她眼前浮现的却是靳云庭砸碎手机时那张扭曲的脸,耳边回响着那句“废物“。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从心底涌出。
“陛下,国库空虚无非收支失衡。“她的声音不再颤抖,“开源节流是治标之法,但臣女以为,关键在于激活民间经济活力。“
她停顿一下,看到女帝的指尖在凤座扶手上轻轻一叩。
“其一,改革商税。现行五抽一税率过高,建议阶梯计税——“她突然卡住,意识到自己用了现代术语,急忙改口,“即按交易额分级征税,小商小贩十抽一,中等商贾八抽一,仅对大商行维持原税率。“
户部尚书猛地抬头,眼中精光爆射。
“其二,发行国债。“惜夕继续道,看到女臣们露出困惑神色,立刻解释,“即向民间借贷。朝廷出具票据,承诺按期付息,到期还本。这比加征赋税更得民心。“
“荒谬!“一位紫袍老臣厉声打断,“朝廷岂能向百姓借贷?成何体统!“
珠旒后的目光转向老臣,老臣立刻噤声。女帝的声音不辨喜怒:“继续。“
惜夕的衣背已被冷汗浸透,但话匣一旦打开,现代经济学的知识便如洪水倾泻:“其三,设立国家钱庄。吸纳民间闲散银钱,低息贷给商户,既盘活银钱流通,朝廷又可从中获利...“
她突然意识到说得太超前,急忙收住。但为时已晚,整个明伦堂已是一片哗然。几位户部官员交头接耳,有人摇头有人沉思。谢司言的目光若有所思地在她脸上停留。
最可怕的是珠旒后的沉默。
惜夕双腿发软,却倔强地站着。突然,女帝抬手示意,侍立一旁的起居注官立刻捧上纸笔。
“细说钱庄之策。“女帝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一丝波动。
惜夕心跳如鼓,小心翼翼地组织语言:“比如民间有富户存银千两,钱庄付其年息一分;转手以年息三分贷给丝绸商,其中差额即为朝廷所得...“
她越说越流畅,从准备金制度讲到风险管控,甚至提到汇票异地兑换。现代金融知识混着古代语境倾泻而出,听得满朝文武目瞪口呆。
“够了。“
女帝突然抬手,惜夕像被掐住喉咙般戛然而止。她绝望地闭上眼,等待治罪的宣判。
“谢卿。“
珠旒转向月白常服的女官。谢司言快步上前,在女帝耳边低语。惜夕隐约听到“朱雀大街““疯妇“等字眼,羞耻得耳根通红。
终于,女帝起身,珠旒晃动间惜夕似乎对上一双深不可测的眼睛。
“初试结束。此人——“女帝的指尖隔空一点,“带入偏殿候旨。“
惜夕还没反应过来,已被两名女卫架起。经过谢司言身边时,对方唇角几不可察地动了动:“颜娘子,好胆识。“
偏殿的铜壶滴漏声折磨着神经。惜夕跪在冰凉的地砖上,思绪纷乱。她可能创造了历史——要么是最快被处死的穿越者,要么...
“颜惜夕接旨!“
尖利的宣旨声吓得她一个激灵。抬头看见谢司言手持黄绢,身后跟着一队宫女,捧着衣物和托盘。
“陛下口谕:颜氏女所言虽多狂悖,然有可取之处。着即日起入翰林院为待诏,专司经济策论编修。赐钱五十贯,绢十匹。“
惜夕瞪大眼睛。翰林待诏!虽只是从七品,却是天子近臣!谢司言弯腰扶她时低声道:“陛下让我转告你——'那个准备金制度,明日早朝朕要听详细奏对'。“
宫女们捧上湖蓝色官袍和鎏金腰牌时,惜夕的泪水终于决堤。腰牌上“翰林待诏颜“四个字在泪光中模糊又清晰。
谢司言亲自为她拭泪:“颜待诏,从今日起,你不再是朱雀大街的疯妇。“她指向窗外巍峨宫墙,“那里,才是你的战场。“
夕阳将宫墙染成血色时,惜夕摸着官袍上细腻的刺绣,突然轻笑出声。靳云庭,你看到了吗?你口中的废物,正在女尊王朝的朝堂上——一步登天。
惜夕穿着崭新的湖蓝色官袍,腰间悬着鎏金腰牌,站在翰林院朱红色的大门前。阳光照在“翰林院“三个烫金大字上,晃得她有些恍惚。
三天前,她还是朱雀大街上的疯妇,如今却成了天子钦点的翰林待诏。
“颜待诏,这边请。“一名绿衣女史恭敬引路。
惜夕跟着穿过重重院落,沿途遇到的官员纷纷侧目。有人好奇打量,有人交头接耳,更有人毫不掩饰地露出轻蔑之色——显然,她这个“疯妇入翰林“的传奇已经在朝野传开。
“到了,这是您的值房。“女史推开一扇雕花木门。
房间不大,但窗明几净,书案上整齐摆放着笔墨纸砚,一旁的书架上堆满典籍。惜夕深吸一口气,指尖轻轻抚过案上的公文——这是她的战场了。
“颜待诏,这是户部送来的历年赋税册子,陛下命您三日内整理出节流之策。“女史放下厚厚一摞账册,又压低声音,“对了,谢司言让奴婢提醒您,明日早朝,陛下要听您详述'准备金制度',请您务必准备周全。“
惜夕心头一紧。她昨日在御前侃侃而谈,但真要落实政策,绝非纸上谈兵那么简单。她必须确保自己的提议既符合古代经济环境,又不至于触动世家大族的利益——否则,她恐怕活不过三天。
翌日,天还未亮,惜夕便已起身。她换上正式的官服,对着铜镜反复检查自己的仪态。这是她第一次以官员身份踏入太极殿,绝不能出错。
“颜待诏,该出发了。“门外,女史轻声催促。
惜夕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出。
太极殿前,文武百官按品阶肃立。惜夕作为从七品待诏,位置几乎排到了殿门外。她低着头,却能感受到无数目光在她身上扫过——好奇的、审视的、敌意的……
“陛下驾到——!“
女帝一袭明黄龙袍,珠旒轻晃,缓步登上御座。殿内瞬间寂静,唯有衣袍摩擦的窸窣声。
“众卿平身。“
“谢陛下!“
朝议开始,各部依次奏事。惜夕静静听着,心里默默梳理待会儿要说的内容。
终于,女帝的目光越过百官,落在她身上。
“颜待诏,准备金之策,可拟好了?“
所有人的视线瞬间聚焦过来。
惜夕深吸一口气,出列行礼:“回陛下,臣已拟好。“
“讲。“
“臣建议,朝廷设立'官钱局',专司银钱存贷。“她声音清晰,“民间商贾可将闲银存入官钱局,朝廷付其年息一分;同时,官钱局以年息三分贷予急需周转的商户,差额利润归入国库。“
殿内顿时哗然。
“荒谬!朝廷岂能行商贾之事?“一位绯袍大臣厉声驳斥。
“此举与民争利,有损朝廷威仪!“另一位老臣怒道。
惜夕不卑不亢:“陛下,官钱局非为牟利,而是为盘活民间银钱流通。若银钱滞于富户地窖,市面缺银,则商路萧条,税赋自然减少。“
女帝的指尖在扶手上轻轻一叩,殿内立刻安静。
“继续说。“
惜夕定了定神:“此外,官钱局可发行'银票',商贾凭票即可异地兑银,省去长途押运之险。“
这一下,连户部尚书都瞪大了眼睛:“这……这岂不是凭空造银?若有人伪造银票,岂不天下大乱?“
惜夕早有准备:“银票须加盖官印,并设密记,仿制者立斩。且每张银票必对应库中实银,绝不多发。“
朝堂上一片争论,女帝却始终沉默。终于,她缓缓开口:“颜待诏,此策若行,你预估三年内,国库可增收几何?“
惜夕心跳如鼓,但她必须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数字。
“若推行顺利,三年内,国库岁入至少可增三成。“
“嘶——“殿内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女帝的珠旒微微一动。
“好。“她只说了这一个字,却让满朝文武心头一震。
“即日起,颜惜夕兼领'官钱局筹备使',协同户部拟定细则。退朝。“
惜夕走出太极殿时,双腿还有些发软。她成功了——至少暂时成功了。但她也清楚,自己已经一脚踏入了朝堂的漩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