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赤水河的浊浪拍打着简陋的渡船,茅台镇的酒香被硝烟与汗水的咸腥彻底掩盖。独立团的战士们沉默地划着桨,或是蜷缩在船舱里,疲惫像沉重的湿棉袄裹着每一个人。
踏上川南的土地才休整一天,军团长董振堂的紧急命令便到了。王林展开电文,目光扫过,紧锁的眉头先是惊愕,随即缓缓松开,嘴角甚至勾起一丝了然的弧度。
“王林同志:自我西渡赤水,敌重兵正由东、南、北三面向我压来。为彻底调动敌人,创造东进战机,军委赋予你团如下作战任务:伪装成我主力前锋,大张旗鼓,强攻古蔺县城!务使敌确信我意图仍在西进、北渡长江。古蔺守敌仅川军一个营及地方保安团约两百人,防御松懈。你部须以雷霆之势破城,造成主力西进之强烈假象。任务核心在于制造假象,调动敌军西向!任务完成后,择机向主力靠拢。此任务关系全局,务必坚决、迅猛、逼真!五军团指挥部董振堂。”
佯攻古蔺,正是将川军、滇军甚至部分中央军主力继续往西调动,为主力出其不意地再东渡赤水创造机会。而独立团,这个在鲁班场唯一“啃”动了周浑元乌龟壳的部队,无疑是最能迷惑敌人、让敌人相信“红军主力在此”的绝佳诱饵。军团的任务很明确:攻占古蔺,制造我军西进决心的假象。
“全团集合!”王林的声音斩钉截铁,瞬间驱散了渡河后的萎靡,“军团有令!硬仗!目标——古蔺县城!打出声势,拿下古蔺!”
命令如山,独立团这架疲惫却依旧精密的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急行军!目标直指古蔺!王林一边赶路,一边在脑海中飞速调出3D地图,古蔺县城的轮廓清晰呈现。城墙不高,但城门是厚重的木门包铁皮。守军位置散漫,正如情报所说,一个杂牌营加些乌合之众的保安团,毫无大战临头的紧张感。
“钟光邦!刘根胜!”王林低喝。
“到!”两人立刻靠前。
“鲁班场带来的‘铁管子’还有几根?火药炸药呢?”
“报告团长!铁管还有五根完好的!加固铁箍也带着!黑火药和缴获的炸药足够包十几个大家伙!”钟光邦答道。
“好!刘根胜,挑最好的炮手,跟钟事务长一起,立刻组装三架‘铁管炮’!目标:古蔺东城门!给我轰开它!咱们要的是速战速决,动静越大越好!”
“是!保证完成任务!”刘根胜和钟光邦领命而去。
古蔺城头的川军哨兵正抱着枪打盹,忽然被远处扬起的烟尘惊醒。只见一支打着红旗(故意多打番号旗帜)、队列严整、装备精良(缴获的中央军装备此刻派上用场)的部队,正以主力行军的磅礴气势直扑城下!
“赤…赤匪!赤匪来了!快!关城门!敲锣!”哨兵吓得魂飞魄散。城头顿时一片鸡飞狗跳,稀稀拉拉的枪声响起。
王林勒马驻足,望远镜里城头的混乱尽收眼底。“哼,乌合之众!”他冷笑一声,对着“铁管炮”阵地猛地一挥手:“开炮!”
“通!通!通!”
三声沉闷如大地咆哮的巨响!三个磨盘大小的特制炸药包被狂暴的气浪推出粗陋的铁管,带着令人心悸的呼啸,狠狠地砸向古蔺东城门!
“轰隆——!!!”
震天动地的爆炸几乎同时响起!厚重的包铁木门在恐怖的冲击波下瞬间解体!灼热的气浪夹杂着碎石、木屑、铁片向城内狂扫!城门楼子被炸塌半边!浓烟烈火冲天而起!
“杀啊——!!!”
爆炸的烟尘尚未散尽,独立团一营在陈阿海的怒吼声中,如同决堤的洪流,挺着刺刀,踏着滚烫的废墟,从豁然洞开的城门缺口汹涌而入!警卫连、侦察连紧随其后,直插城内纵深。城头残存的守军被这毁天灭地般的破城方式和红军战士悍不畏死的冲锋彻底吓破了胆,稍作抵抗便纷纷丢下武器投降。战斗过程短暂得令人难以置信,从炮响到控制全城,不到一个小时!
任务完成!古蔺到手!
“老钟!带人,立刻!全城搜索!重点是敌军仓库、大户粮仓、布庄、药铺!棉衣、粮食、药品、盐巴!只要是能带走、能保命的东西,一件不落,全给我找出来!”王林骑在马上,在硝烟弥漫的街道上快速下达命令,语气斩钉截铁。他太清楚了,四渡赤水之后,红军将进入更艰苦的长途跋涉,云贵高原的寒冷、漫长的补给线,这些物资就是战士们活下去、继续战斗的保命符!远比在鲁班场缴获的重机枪更实在!军团的任务是佯攻调动敌人,而他王林,要为独立团接下来的长征抢下这份“保命钱”!
“政委,组织人手安抚百姓,维持秩序!讲清楚我们只打反动派,不扰民!周志明!三营负责城防警戒!黄木生!二营肃清残敌,看管好俘虏!特别是鲁班场带来的那些中央军俘虏和刚抓的川军、保安团,集中看押,别让他们跑了,我有大用!”王林思路清晰,一道道命令精准下达。
很快,捷报频传:
“团长!川军后勤仓库找到了!堆满了崭新的灰布棉军装!够咱们全团一人两套还有富余!”
“粮仓!全是上好的大米!还有不少腊肉、盐巴!”
“布庄还有不少厚实的土布和棉花!”
王林看着迅速堆积起来的棉衣和粮食,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好!立刻组织打包!骡马优先驮重物和弹药!棉衣、粮食、药品,由人背!人手不够?”他的目光投向俘虏营的方向,那里蹲着黑压压一片垂头丧气的俘虏,鲁班场的加上古蔺的,足有近六百人。
接下来的两天,古蔺县城成了独立团的临时后勤基地和大型“诉苦转化”现场。在政委王光道和政工干部的高效组织下,俘虏营里掀起了诉苦运动的高潮。红军战士带头讲述自己和家人的苦难,控诉军阀混战、地主剥削、长官克扣军饷喝兵血的罪恶。凄惨的经历迅速引起了俘虏们的强烈共鸣。许多俘虏痛哭流涕,纷纷站出来诉说自己的遭遇:家中田地如何被夺,如何被“抓壮丁”,在军队里如何挨打受骂、吃不饱穿不暖,长官如何贪污军饷……
阶级仇恨的火焰被点燃,“当兵吃粮”的麻木被打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打倒军阀!打倒蒋介石!”“我们要跟着红军走!”的口号在俘虏营中此起彼伏。经过严格甄别(剔除兵痞、军官)和自愿报名,近六百名思想转变、身强力壮的俘虏被挑选出来。
王林站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看着台下这六百多张激动、期待的新面孔,朗声道:
“兄弟们!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俘虏,也不是给军阀卖命的炮灰!你们是咱们中国工农红军独立团辎重营的战士!你们的任务,就是扛起咱们红军的粮草、衣物、弹药!扛起咱们革命的本钱!跟着大部队走,咱们一起打出一个穷苦人当家作主的新天下!穿上这身棉衣(指分发下去的缴获棉衣),咱们就是自己人了!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有!有!有!”六百人的吼声汇成一股洪流,震撼着古蔺的城墙。
独立团辎重营正式成立!这些“解放战士”换上了红军急需的棉衣(旧军装染灰或直接穿缴获的灰棉衣)在老兵骨干的带领下,迅速投入到物资捆扎、驮载的工作中。沉重的棉衣、粮食、药品、布匹、盐巴等物资被有条不紊地分配、打包,由人背马驮,形成了一支规模庞大、专门负责后勤运输的队伍。这支队伍,将成为独立团未来漫长征途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与此同时,王林严格遵循军团的“制造假象”任务。他命令部队在古蔺城头增派岗哨,多打旗帜(甚至故意挂出一些缴获的川军旗帜混淆视听),白天派出小股部队大张旗鼓地向古蔺以西、以北方向进行武装侦察,夜晚则在城外多点篝火。团部电台也频繁联络,故意用明码或低级密码发送一些“请示西进路线”、“催促后续部队加快速度”、“要求补充弹药准备强渡长江”之类的假情报。
古蔺被“红军主力”攻占并“积极筹备西进”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四面八方。正在赤水河以西、以北地域调兵遣将,意图围堵红军“西窜”的川军潘文华、郭勋祺等部,以及云南方向的滇军,还有部分被吸引过来的中央军追兵,接到情报后更加确信:红军果然要拼死从古蔺方向北上渡江!各路敌军指挥官纷纷调整部署,催促部队加速向古蔺以西、以北地域合围,企图将“红军主力”聚歼于长江南岸。
站在古蔺城头,看着部队和庞大的辎重营井然有序地做着撤离准备,王林望向东方赤水河的方向,嘴角露出一丝运筹帷幄的笑意。
“搞定”
“鱼饵已经撒下,大鱼正被引向西边…咱们这份‘保命钱’也备足了。”他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该是‘金蝉脱壳’,带着这份厚实的家当,去和主力会合!”古蔺城头的“铁血后卫虎团”战旗,在川南的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静待着下一场更加惊心动魄的棋局。
{历史旁白:1935年3月16日至17日,红军从茅台镇三渡赤水,进入川南古蔺地区,佯装北渡长江。蒋介石误判红军意图,急调重兵(含周浑元、吴奇伟纵队等)向川南集结,并修筑碉堡封锁赤水河西岸。
此时国民党军主力被吸引至川南,黔北(贵州北部)防御空虚,为红军回师创造了条件
红军三渡赤水实为战略佯动,目的是诱敌西进。3月20日,中革军委下达密令,要求红军“折而东向”,趁敌不备四渡赤水,重返黔北
历史上王林独立团攻击古蔺县的任务实则是红一军团一部执行
3月20日17时,中央向各军团发布《四渡赤水河的行动部署》电文中要求“(五)为迷惑川、滇敌人起见,一军团主力在镇龙山应留一个团,并派队逼近古蔺方向之敌游击,伪装我主力西进,该团遂行此任务后于明日午前跟主力进路,限于明晚渡过太平渡”。
国民党军将领周浑元在3月21日电文中这样描述道。而早先逃回的骆国湘民团精选队和驻守在古蔺县城的川军廖九甫团,却慌忙逃到了香楠坝和桂花场。这时,驻叙永负责古蔺城防的魏楷部惊悉红军在古蔺大举进攻,逼近县城,只得急电上报:“共军围攻古蔺甚急,请求火速驰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