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为走到半路,听到隔壁刑侦支队接到了一起命案。
陆诚眼睛亮了起来,既然遇到了,哪有不出手的道理。
刑侦支队长卫广军自然认识大名鼎鼎的“特能抓”,迎面相遇,见人家正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
“嗯?咋的?‘特能抓’同志,你还想帮我们抓杀人犯啊?”
这就是一句玩笑话,抓贼和破案可不是一个系统的。
你抓贼厉害,不代表会破案。
但没想到,陆诚竟然点头说:“好呀!”
卫广军一愣,没想到这个陆诚不按常理出牌。
他收起了笑容,认真问道:“你参与过命案吗?”
他以为陆诚是江海某个反扒中队的。
陈默却突然心头一跳,他是看过陆诚详细资料的。
“卫队,陆诚是江海雨花分局刑侦大队的!”
话说完,陈默想到了一种恐怖的可能。
如果人家抓人这么厉害,按理来说,应该是在反扒队的。
但人家却是在刑侦队。
资料上说,他破过连环杀人案!
怕不是,人家抓贼只是副业,破案才是主业吧?
想到此,陈默心脏不禁怦怦狂跳!
这下轮到卫广军目光灼灼地看着陆诚。
他是刑侦大队的?
会破案?
肯定参与过一些刑侦案件。
那么……
陈默非常好奇陆诚破案方面的能力,便道:“卫队,既然陆诚说要参与,肯定是能帮上忙的。”
命案很重要,多一个人帮忙,肯定不可能拒绝。
卫广军点点头:“那小陆警官,你就跟我们支队一起出警吧。”
警车在路上风驰电掣,他透过后视镜瞟了一眼坐在后排,依旧一脸平静的陆诚,心里有点犯嘀咕。
这小子抓贼确实是猛得像台人形自走收割机。
可破案,尤其是命案,讲究的是抽丝剥茧、逻辑推理,跟街头抓现行那套猛打猛冲可不是一个路数。
他忍不住又确认了一遍:“小陆啊,待会儿到了现场,多看多听,有啥想法私下跟我多交流,别急着下结论。”
他这是怕年轻人立功心切,坏了现场。
陆诚“嗯”了一声,目光投向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没多说什么。
他都习惯了,毕竟年纪是硬伤,总会被误会成新人菜鸟。
……
命案现场在城郊结合部一片待拆迁的废弃厂房区,一口早就废弃多年的枯井周围拉起了警戒线。
先期到达的技术中队民警正在井口忙碌。
死者刘硕文,中年男性,死在枯井里,脖子有勒痕,死了起码三天。
身上干净得像被洗劫过,手机钱包全无。
井口有拖拽痕迹,典型的抛尸现场。
几个老刑警围着井口打转,眉头能夹死苍蝇。
这鬼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监控?
不存在的。
目击者?想都别想。
排查难度直接地狱级别。
卫广军习惯性地开始分派任务:
“老李,带人摸排刘硕文的社会关系,重点查最近和他有矛盾的!”
“小王,你去查周边道路监控,看有没有可疑车辆!”
“技术队,仔细搜,看能不能找到点纤维、毛发什么的!”
众人领命而去,开始忙碌。
这是刑侦支队标准的办案流程,稳扎稳打,靠人力堆细节。
卫广军一回头,发现跟着来的陆诚不见了。
四下张望,才看见这小子蹲在离井口十几米远的一丛半人高的杂草边上,低着头,像个在观察蚂蚁搬家的孩子。
“小陆,看啥呢?那边没啥好看的。”
卫广军喊了一嗓子,心里嘀咕,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喜欢乱跑。
陆诚抬起头,招招手:“卫队,这边有点东西。”
卫广军走过去,几个刑警也好奇地凑过来看。
陆诚指着杂草根部几处几乎看不清的压痕,还有旁边泥土上几个模糊得快融进地里的印子。
“看这里,这压痕深度均匀,边缘受力明显,不像人脚踩的,倒像是……某种带支架的小推车,或者类似结构的重物长时间压出来的。这几个印子,虽然糊了,但轮廓规整,带点弧度,像是……万向轮的痕迹?”
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刑警蹲下来仔细看了看,摇摇头:
“小陆同志,你这观察力是细。但这地方荒废久了,有点压痕轮印太正常了,可能是以前厂子里遗留的破烂玩意儿压的,也可能是附近小孩推着玩具车过来玩留下的。跟案子……估计关联不大。
其他人点头,同意老刑警的说法。
陆诚没争辩,站起身,目光像雷达一样扫视周围,最后定格在几十米外一堵半塌的砖墙上。
“卫队,假设凶手用车运尸,肯定会尽量靠近井口。但如果是用小推车呢?停车点就可以选在更隐蔽,但又能通到井口的地方。”
他边说边迈步朝那堵墙走去。
卫广军微微蹙了蹙眉,这位“特能抓”无疑是很有个性的,有自己的想法。
但有点太过执着自己的想法,这是大忌,一般的年轻刑警刚开始都会有这种情况。
一旦钻进牛角尖,就出不来了。
如果不是陆诚之前抓贼的亮眼表现,卫广军一定会让这小子别捣乱,看看得了。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将信将疑地跟上。
其他人则是继续忙自己的了。
陆诚走到墙根下,这里的浮土、碎砖更多。
他蹲下身,几乎是把脸贴到地上,一寸一寸地查看。
其实【蛛丝马迹】早就触发了,这里稍微飚一下演技。
几分钟后,他用镊子小心翼翼地从两块砖的缝隙里,夹出了一小片东西。
那是一片比小拇指指甲还小,颜色暗沉近乎黑色,沾满污泥和苔藓的……塑料片?
薄薄的,边缘不规则,上面似乎有极其细微的、磨损严重的网格状纹路。
“这是啥?”
卫广军摇头,“烂塑料片?这地方这种垃圾有很多。”
一名技术员接过来看了看,也不太确定:
“像是某种劣质塑料制品的一部分,磨损太严重了,看不出原来是个啥。”
陆诚一来就找到了两处“线索”——杂草丛的压痕和墙根的塑料片。
表现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两样基本属于无效信息,跟案子八竿子打不着。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