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人在知否:执掌天下 > 第168章 案件告终,墨兰登门盛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洪武四年,八月初,天朗气清。

    市舶司一案已经告终,上至两浙路转运使,下至港口核验货物的巡卒,凡牵涉其中者,皆依律查办。

    郑青田秋后问斩,家中男丁流放三千里,女眷落入贱籍,三代不得科举。

    其余涉事官员,重则抄没家产,流放边关,轻则贬官外放,调往边地州县当差。

    皇宫,垂拱殿内,文武百官手持笏板,整齐列于两侧。

    赵晗身着朱红色龙袍,眸光在众臣身上缓缓扫过,殿内一时间寂静无声。

    良久,他沉声道:“郑青田私开海禁一事,已有三年之久,尔等竟丝毫不知情,当真是罕见。”

    几名私下收受过郑青田、萧钦言等人孝敬的官员闻言,顿时深吸一口气,眸光飘忽不定。

    此事干的十分隐蔽,账目天衣无缝。

    原以为王安石等人前往两浙路清丈田亩,已是诸事缠身,怎么可能没事干把心思往市舶司放。

    没想到竟忽略了漕帮!

    那些人在各个码头上讨生活,官船调度,商船装卸,只要是码头上的动静,就没有他们打听不到的消息。

    “先帝已仁治天下,朕原想承此仁政,对诸位多些宽宥,少些苛察,也好君臣同心同德,共扶社稷。”

    “江南涉事官员皆已认罪,在刑部大牢内听候发落。”

    “然整顿吏治非一日之功,朕也不愿因一桩案子,就让朝堂上下人人自危。”

    “若有如王爱卿一般,主动上缴此前收受的财物,坦陈过往疏漏,朕可从轻发落。”

    “但若由皇城司查出,朕决不轻饶。”

    此话一出,几名官员身体微微一震,悄悄抬眼用余光看向赵晗。

    王世平低垂着眼帘,拿着笏板的手略有些颤抖。

    王世卓送来的财物是尽数凑齐送去大理寺不假,赵晗也只令他补正过失,戴罪立功。

    可王家的日子,只怕要一落千丈,愈发紧俏了。

    这时,列于右侧一名绯色官袍的官员上前半步,跪地道:“官家,臣一时糊涂,受萧钦言谗言蛊惑,有负圣恩!”

    “愿将银钱器物尽数上缴,望官家网开一面,给臣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话音刚落,三四名官员接连出列,噗通一声跪在殿内。

    韩章深吸一口气,抬手指向他们,沉声道:“身为朝廷命官,枉顾国法纲纪,毫无风骨!”

    面对韩章的斥责,这些官员脑门上冷汗直冒,头都不敢抬一下。

    赵晗心中略作权衡后,缓声道:“尔等悉数上缴财物后,六年内不得晋升。”

    “须在任上勤勉供职,若再有半分差池,当从重处置!”

    “臣等谢官家开恩!”

    “今后定当尽心履职,不敢再有懈怠!”跪在殿内的官员忙不迭叩首谢恩。

    能保住官职已经是万幸,比起江南官员的下场,六年内不得晋升又算得了什么?

    待六年期满,未必没有翻身的机会。

    片刻后,申时其出列道:“官家,臣以为当尽早遴选清廉干练之臣,接管江南诸事。”

    赵晗轻轻点头,“传朕旨意,原两浙路转运通判杨知远升任秀州知府。”

    接着,他将目光放在吕惠卿身上,“两浙路转运使一职,责任甚重,不知吕爱卿你可能胜任?”

    此人名声毁誉参半,但在推行新法初期,绝对是不可或缺的能臣干吏。

    吕惠卿闻声出列。

    一身绯色官袍衬得他身姿挺拔,眉宇间带着几分干练锐利,手持笏板,朗声道:“臣谢官家信任!”

    “臣定当夙兴夜寐,细察民情,助力王大人清丈田亩,推行新法!”

    赵晗面上露出满意之色,又看向吏部一众官员,“江南其余要职,由吏部牵头,三日之内拟定候选名单。”

    “务必遴选品行端方,熟悉地方政务者,不得有徇私舞弊之嫌,呈上来朕亲自过目。”

    “臣等遵旨!”盛长柏等官员拱手应声。

    与此同时,两浙路转运司。

    顾千帆早已修书一封将此事告知舅父顾明敬。

    顾明敬素来疼爱顾淑娘这个妹妹,得知萧钦言罪证确凿,现已伏法,心中自是高兴不已。

    此刻,顾千帆的神色虽和往常一样,可眼底却带着几分难以言说的复杂。

    自己寒窗苦读十余年,在皇城司勤勤恳恳三载有余,总算扳倒萧钦言,得以替母亲出一口恶气。

    可现下不知为何,他心里突然有些空荡荡的。

    齐衡迈步而来,在他肩上重重一拍,“小顾大人,你在这里发什么愣。”

    “此案虽结束,可别忘了还有清丈田亩,追缴田税等事宜。”

    “官家可亲口允诺过你,这桩差事若干的漂亮,回京后,皇城司副使一职就归你了。”

    顾千帆回过神来,抬眸看向齐衡。

    片刻后,他吐出一口浊气,沉声道:“齐大人说得是,个人恩怨已了,眼下该顾着朝廷大事才对。”

    齐衡温润一笑,“走吧,方才王大人传我等前去议事。”

    顾千帆神色郑重的点了点头,恶气出了,可母亲的诰命还没着落,他岂能松懈。

    ——

    几日后,中秋将近,城内各家往来逐渐频繁,府中采买节礼,打点亲友的用度不免开始增大。

    魏国公府,葳蕤轩内。

    葳蕤二字是当年她诞下华兰时所取,出自诗句: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因此,直接沿用到了国公府。

    王若弗身穿墨绿色锦缎长袍,高高盘起的发髻上点缀着几只价值不菲的钗环,气度愈发雍容富贵。

    这会儿她正坐在软榻上,抱着木匣,眉头微蹙,仔细清点自己这些年攒下的体己银子。

    先前如兰出嫁,置办翰林巷宅子的银子,便是从她体己中匀出来的。

    “夫人真要如此帮衬王家?”

    刘妈妈站在一侧,拧着眉头,继而又开口道:“您的体己银子虽厚实,可咱们全都清楚王家如今的境况,窟窿连着窟窿,姨姐儿要贴补,佑哥儿在国子监要银两……”

    “就是全都填进去怕是也撑不了多久,主君那边要是知道,奴婢瞧着他必定动气,到时候又要生出事端。”

    王若弗轻叹一声,无奈道:“可母亲毕竟是头回向我开口支银子使,姐姐那边亦是一团糟,我岂能不帮衬些。”

    “总归是我的体己银子,悄悄送过去,官人他不会知道的。”

    刘妈妈抬手为王若弗斟了一杯热茶。

    “可这种事情,有第一回便会有第二回,难保姨姐儿不会跟着效仿,朝您支银子使。”

    “届时,您是给还不给?”

    王若弗接过茶水,斜睨了她一眼。

    “母亲说过,等家中银钱周转开了,便尽数还给我,她素来言而有信,不会诓我。”

    “姐姐那边,我……”王若弗拧了拧眉头,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王若与这些年从王家拿走的银子,光是她知道的就有上千两,私底下瞒着她的肯定更多。

    心中暗暗盘算片刻后,咬牙道:“就这一次,姐姐那边我是爱莫能助。”

    “柏儿一心向着海氏,我还得留些在身边,总不好将来看海氏的脸色度日。”

    见她都这么说了,刘妈妈只好放弃继续劝说的念头,心中默默祈祷有朝一日别被盛纮给察觉。

    这时,彩环迈步而来,屈膝一礼后,轻声道:“夫人,四姑娘回来了,一路上谁都不搭理,直奔主君的书房。”

    “哦?”王若弗眨了眨眼,不紧不慢的合上木匣,幽幽道:“墨兰现下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想必是为了她姑娘的事情。”

    墨兰女儿名为梁若蓁,乳名蓁姐儿,春珂诞下的庶子名为梁温,梁家庶长子膝下共一儿一女,梁淳与梁若薇。

    嫡出的二郎只有一子,名为梁淙。

    盛家开府宴时,吴大娘子便向她透露打算把蓁姐儿带到自己身边养着的打算。

    王若弗对此,自是不愿意多管。

    至于盛纮,按照林噙霜和墨兰这对母亲的性子和所作所为,他也觉得蓁姐儿放在吴大娘子身边或许更合适些。

    二进院书房内。

    盛纮抬眼淡淡看向墨兰,见她眼眶泛红,神色憔悴,搁下湖笔道:“你自家的事情,来求我做什么?”

    “吴大娘子干练爽利,不少官眷夫人都乐意与她交朋友。”

    “虽说两个儿子能力平平,可教养女儿家这方面,不比旁人差分毫。”

    “蓁姐儿交给她来养,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墨兰拿起手帕,轻轻擦拭眼角,依旧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

    “爹爹,这毕竟是女儿头一个孩子。”

    “从出生到现在,一日也没离过我身边,只要爹爹肯开口说句话,婆母她必定乖乖把蓁姐儿送回来。”

    盛纮拧了拧眉头,“当年华儿还在老太太身边养过几年呢,你母亲不曾有过丝毫怨言。”

    “通汴京城孩子养在婆母身边的勋爵人家,掰着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怎么到你这里,就有这么多说辞?”

    “有这功夫,倒不如管管女婿的后宅,三天两头闹的鸡飞狗跳,连我这个男人都知道不少风言风语。”

    “也不嫌丢人,你瞧瞧如儿,夫妻和睦,家事打理的妥妥帖帖,外头谁不赞她贤良。”

    说罢,盛纮拿起一卷书,自顾自的翻看着。

    墨兰抿了抿唇,语气中带着几分恳求。

    “爹爹,当初婚嫁事情上,女儿是被猪油蒙了心,可女儿毕竟姓盛,是爹爹的血脉。”

    “爹爹就如此不念及往日的父女之情吗?”

    盛纮冷哼一声,淡淡道:“为父念不念父女之情,你心知肚明,旁人家姑娘干出那等丑事,被活活打死也是有的。”

    此话一出,墨兰当即垂下眼帘,她能看出,现在整个盛家都拿自己当外人。

    盛纮扭头看着她,不由得想起墨兰幼时乖巧的模样,心中有些五味杂陈。

    轻叹一声后,抬手拧了拧眉头,最终开口道:“梁家爵位鹿死谁手尚不可知,不过绝不会有你家官人的份。”

    “调养好身子,早日诞下嫡子才是重中之重,否则……”

    话到此处,盛纮没有再说下去,事关内帷之事,他不好说太多。

    墨兰倒也明白他话里的意思,后宅之中,没有嫡子傍身的正室何等艰难。

    她轻轻点头道:“女儿知道了,多谢爹爹提点,既是如此,女儿再不扰爹爹清闲,我去瞧瞧三哥哥。”

    柳氏已为盛长枫诞下一女,只比慧姐儿年长几个月,盛纮亲自取名为盛元念,心中很是疼爱。

    站起身盈盈一拜后,她在冬荣的带领下,径直前往盛长枫如今所住的清风堂。

    墨兰端坐在软凳上,目光扫过屋内,幽幽道:“怎么没瞧见三嫂嫂的身影?”

    “玉芙母亲前几日不慎染上风寒,今日特意回娘家探望去了。”

    说话间,盛长枫满眼疼爱的抱着念姐儿,指尖轻轻逗弄着她的小手。

    得知柳氏不在,墨兰不再迂回,直接开门见山道:“三哥哥。”

    “自打小娘离世,这世上就咱们兄妹二人是从一个娘胎里出来的骨肉血亲。”

    “我如今过的是什么日子,你也知道,爹爹现下也不拿我当女儿看了。”

    “柳家在朝中有些根基,你靠着柳家好好做官,将来熬出了头,等盛家分了家,咱们兄妹俩也能互相有个依靠。”

    “总好过我如今在梁家孤立无援,连个能替我说话的人都没有。”

    盛长枫漫不经心看墨兰一眼后,继续笑眯眯的逗弄着念姐儿。

    “父亲身体康健,分家一事尚早,况且后宅之事,我一个外男能掺和多少,难不成去梁家替你管教妾室。”

    “父亲虽不待见你,可你终究姓盛,梁家再如何,也不敢真正亏待你。”

    “我做官资质有限,只想守着玉芙和念儿好好过日子,帮不了你太多的忙。”

    墨兰闻言,扯了扯嘴角,难以置信的看着盛长枫,她直接站起身,咬牙道:“我怎么有这么个窝囊哥哥!”

    “我看你就是被柳氏那个丑女人迷昏了头,事事都听她的,连自己的亲妹妹都不管了!”

    “小娘九泉之下若知道,肯定饶不了你!”

    说罢,她气冲冲的从此处离开,坐上马车满心怨愤的返回永昌伯爵府。

    盛长枫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忍不住摇了摇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