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 第 一百三十一 章 人去楼空,泉影微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朔北的晨雾总裹着沙,天刚蒙蒙亮,工坊区的烟囱就冒出了浅灰的烟,被风扯成丝,缠在木栅栏上。念北站在商会账房的台阶上,手里捏着密卫刚送来的纸条,指尖被露气浸得发凉 —— 纸上只有一行字:“周母已于三日前被户部侍郎府的人接走,现下落不明。”

    身后传来脚步声,青禾端着一碗热奶茶过来,见她盯着纸条出神,轻声道:“姑娘,周显还在柴房等着,要不要再问问?”

    念北回头,眼底还带着未散的冷意,却摇了摇头:“他知道的已经都说了 —— 侍郎许他‘救母’,其实早把人藏起来了,就是怕咱们拿他娘当筹码。” 她接过奶茶,指尖贴着温热的瓷碗,才觉得掌心的凉意散了些,“去告诉陈护卫,不用审周显了,给他换间干净的屋子,每日三餐按寻常工匠的份例来。”

    青禾愣了一下:“姑娘不罚他了?”

    “他也是被拿捏的人。” 念北喝了口奶茶,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滑,却没驱散心底的沉郁,“但偷酒母是真,总不能放了,先关着,等查到他娘的下落再说。”

    话音刚落,萧明轩就大步走了过来,手里攥着一卷供词,眉峰拧得很紧:“姐,工坊那个铁匠招了,他是柳家的远房表亲,去年柳家帮他还了赌债,让他来朔北‘学手艺’,其实是要他偷高炉图纸。”

    念北迎上去,接过供词快速扫了一遍,目光停在 “回鹘商人” 那几个字上 —— 铁匠供认,每月初一,会有人在城外的破庙里跟他接头,取走他画的草图,接头人说 “这些图纸能换西域的香料,柳家要运去京中卖高价”。

    “香料?” 念北皱眉,“柳家主营绸缎,什么时候做起西域香料的生意了?”

    “不止香料。” 萧明轩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账册,是从铁匠住处搜出来的,“你看这页,去年腊月,柳家给‘西域商队’汇了五百两银子,备注是‘货钱’,可同期朔北的香料商队根本没跟柳家交易过 —— 这银子分明是买图纸的酬劳。”

    念北翻开账册,指尖在 “五百两” 那行字上划了一下,忽然想起上个月西域盟友送来的信 —— 信里提过 “近期有回鹘商队带着不明铁器过境,像是中原工坊造的”。当时她只当是寻常贸易,如今想来,那些铁器恐怕就是用偷来的图纸造的。

    “我让人去查柳家的商路了。” 萧明轩看着她,语气沉了些,“密卫回报,柳家的商队每月都会去北境一趟,说是‘卖绸缎’,但每次都空车去,满车回,没人知道拉的是什么。”

    北境?念北心里一动,北境游牧联盟去年被击溃后,还有些残余势力散在草原上,柳家跟他们有牵扯?她刚要开口,就见驿卒骑着快马冲了过来,马背上的驿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是朔北通往中原的加急驿马。

    “姑娘!公子!” 驿卒翻身下马,递过一封火漆封口的信,“京中密探来报,户部侍郎上周以‘探亲’为名,去了一趟柳家,两人关着门谈了半宿,第二天柳家就派人去了北境。”

    念北拆开信,信纸被风刮得晃荡,上面的字却看得她心头一紧 —— 密探还查到,侍郎府上个月悄悄买了二十匹快马,说是 “给下人用”,可马厩里的马都备着远行的鞍具,像是随时要走。

    “他们要跑?” 萧明轩凑过来看,眉头拧得更紧,“还是要去北境跟残余势力汇合?”

    念北没说话,指尖捏着信纸,指节泛白。她忽然想起黄玉卿之前说的话:“京中勋贵盯着朔北,不止是为了财富,更是怕咱们太强,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如今看来,这些人不仅要偷技术,还要联合北境旧部,怕是想给朔北找些麻烦,好让朝廷对萧劲衍起疑心。

    “我去跟爹和娘说。” 萧明轩见她脸色不好,主动开口,“你先安排人盯着北境的商路,别让柳家的人跑了。”

    念北点头,看着萧明轩离开的背影,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些。她转身回账房,刚坐下,就见青禾匆匆进来:“姑娘,药坊的李医官来了,说要见您,说是夫人让他来的。”

    李医官是黄玉卿培养的医科学生,专管药坊的药材储备。念北心里纳闷,娘怎么会让他来找自己?她起身迎出去,就见李医官手里捧着一个瓷瓶,脸色有些慌张:“姑娘,您看这个 —— 这是今早从空间药田采的当归,根须比往常短了些,颜色也浅,李医官说…… 说像是养分不够。”

    念北接过瓷瓶,倒出一根当归,指尖捏着根须 —— 确实,往常空间里的当归根须又长又密,颜色是深褐色,今天这根却泛着浅黄,根须也断了好几截。她心里一沉,娘说过空间药田的养分全靠灵泉,难道灵泉出了问题?

    “夫人在哪?” 念北追问。

    “夫人在空间里,让我先把当归送来给您看,说让您别担心,她再看看灵泉。” 李医官连忙道。

    念北没再多问,让青禾送李医官回去,自己则快步往黄玉卿的院子走。刚到院门口,就见萧劲衍站在廊下,眉头紧锁,像是在跟谁说话。

    “爹。” 念北走过去,声音轻了些。

    萧劲衍回头,见是她,语气缓和了些:“你娘在里面,说灵泉的水有点浊,让我别进去打扰。”

    念北心里一紧:“灵泉怎么了?”

    “你娘说,今早去药田浇水,发现灵泉的水比往常浑了点,虽然不明显,但浇过的草药长得慢了些。” 萧劲衍看着她,眼底带着担忧,“之前空间升级时,灵泉也变过一次,是因为你娘用它救了太多伤兵,这次…… 恐怕是最近用空间药材太多,消耗太大了。”

    念北想起去年冬天雪灾,娘用灵泉水救了不少冻伤的牧民;上个月工坊试制新铁器,娘又从空间拿出不少珍稀矿石 —— 这么算下来,空间的消耗确实比往常多。她攥紧了手里的当归,忽然觉得,空间这个底牌,也不是无懈可击的。

    “娘没说怎么办吗?” 念北轻声问。

    萧劲衍摇头:“你娘说先观察几天,别声张,免得让人知道空间有变化,再生事端。” 他顿了顿,又道,“对了,明轩跟我说了柳家和北境的事,我已经让密卫去北境查了,应该很快会有消息。”

    念北点头,刚要说话,就见黄玉卿从屋里走出来,脸色还算平静,只是眼底带着一丝疲惫。她手里拿着一个空瓷瓶,应该是刚装过灵泉水。

    “娘。” 念北迎上去。

    黄玉卿摸了摸她的头,笑着道:“别担心,灵泉只是稍微浊了点,我已经往泉眼里加了些空间里的百年灵芝,应该能缓过来。”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念北手里的当归上,“药田的事我知道了,以后非必要,别再从空间拿太多药材出来,省着点用。”

    念北点头,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 —— 空间是娘的依靠,如今却要省着用,都是因为那些间谍和京中的势力。她刚要开口说柳家的事,就见密卫匆匆跑了过来,脸色凝重:“将军!姑娘!北境密探来报,发现柳家的商队和北境旧部在草原上汇合了,商队里拉的不是绸缎,是咱们工坊造的铁箭头!”

    铁箭头?念北心里一震,那些箭头是上个月刚改良的,能穿透厚甲,只有朔北的工坊能造,柳家竟然把图纸卖给了北境旧部!

    萧劲衍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攥紧了腰间的佩剑:“他们想干什么?难道想让北境旧部来打朔北?”

    黄玉卿却很平静,只是眼底的冷意深了些:“他们不是想让旧部打朔北,是想让旧部在北境闹事,好让朝廷以为是咱们没管好边疆,借机削咱们的兵权。”

    念北看着娘,忽然明白了 —— 柳家和侍郎是想借刀杀人,用北境旧部的事给萧劲衍扣上 “失职” 的帽子,让少帝对他们起疑心。

    “我去安排人盯着商队。” 萧明轩不知什么时候来了,手里还拿着一张北境的地图,“旧部的营地在黑风口,离朔北只有三天的路程,咱们得提前准备。”

    黄玉卿点头,目光落在地图上的黑风口,忽然道:“让念安也过来,他熟悉北境的地形,让他跟你一起制定防御计划。”

    萧明轩应下,转身要走,黄玉卿却又叫住他:“告诉念安,别惊动旧部,先看看他们的动静 —— 咱们现在还不知道,柳家是不是只跟这一股旧部有牵扯。”

    萧明轩点头离开后,院子里又静了下来。风裹着沙粒吹进来,落在廊下的青砖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念北看着娘手里的瓷瓶,忽然想起刚才李医官说的当归,轻声问:“娘,灵泉真的没事吗?”

    黄玉卿笑了笑,把瓷瓶递给她:“你看,水已经清了些。”

    念北接过瓷瓶,对着光看了看 —— 瓶里的水确实比刚才李医官送来的当归根须上的水清澈,但仔细看,还是能看到一丝极淡的浑浊,像蒙了一层薄纱。她没说破,只是把瓷瓶还给娘,轻声道:“娘,您别太累了,空间的事,咱们慢慢想办法。”

    黄玉卿点头,拍了拍她的手,没再多说。萧劲衍站在一旁,看着母女俩,眼底带着担忧,却没插话 —— 他知道黄玉卿不想让他们担心,也知道灵泉的变化绝不是 “稍微浊了点” 那么简单,只是现在北境的事更急,只能先把空间的担忧压在心底。

    远处的工坊传来打铁的声音,“叮叮当当” 的,在晨雾里传得很远。念北看着院子里的沙粒被风吹得滚动,忽然觉得,朔北的平静就像这晨雾,看似柔和,底下却藏着无数暗流 —— 柳家的阴谋,北境的旧部,还有空间里那丝若有若无的浑浊,都像一根根细线,缠在他们身上,稍不留意,就会被勒得喘不过气。

    “我去账房看看,让密卫再查柳家的其他商路。” 念北转身,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黄玉卿看着她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转头看向萧劲衍,眼底的疲惫终于露了出来:“灵泉的水,比我跟他们说的浊一些。”

    萧劲衍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别担心,有我在。”

    黄玉卿点头,靠在他肩上,目光望向远处的天空 —— 晨雾渐渐散了,露出淡蓝的天,可她知道,这片天底下,还有无数看不见的阴影,正在慢慢靠近。而空间里的灵泉,就像朔北的命脉,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她没再说话,只是静静地靠在萧劲衍肩上,听着远处的打铁声,心里默默盘算着 —— 北境的旧部要盯,柳家的阴谋要破,空间的变化要查,还有京中的侍郎和少帝的态度…… 这一摊子事,得一步步来,不能乱。

    风还在吹,沙粒还在滚,可院子里的两个人,却像两座稳稳的山,沉默地守着这片他们用血汗换来的土地,也守着那些藏在暗处的秘密与担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