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 第一百章 归雁辞京赴朔北,暗流初涌藏新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永定门的晨光刚漫过城楼,萧劲衍与黄玉卿的车架便已停在城门外。与三个月前初入京时的低调不同,今日送行的队伍从城门一直排到十里长亭 —— 户部尚书李默亲自携司农司官员送来粮草调度文书,太医院院判捧着封装好的灵泉水验报告躬身致意,连京中几大商号的掌柜都带着贺礼候在路边,要为 “朔北郡主” 送一程。

    黄玉卿掀开车帘一角,看着窗外躬身送行的人群,指尖轻轻摩挲着袖中那枚刻着 “朔北” 二字的金书铁券。昨日金殿之上,少帝虽赐下恩典,却也埋下了监管的暗线 —— 五万精锐的限额、派驻钱庄的监理、兵部监管的军需,每一条都像细密的网,既想留住朔北这颗 “北地明珠”,又怕它挣脱掌控。

    “在想什么?” 萧劲衍握住她的手,指腹触到她掌心的薄茧 —— 那是常年打理药田、翻阅账册留下的痕迹。他声音低沉,“京中之事已了,不必再挂心。我们该回朔北了,明轩和孩子们还在等着。”

    黄玉卿点头,将目光收回车内。案几上放着两封书信,一封是萧明轩写的,字里行间满是沉稳:他已按父母的吩咐,将牧场护卫队与正规军的老弱兵员清点完毕,只待朝廷派来的参军核验;另一封是龙凤胎的手笔,念安画了张简易的边防沙盘图,标注出几处需加固的隘口,念北则在信末附了张钱庄流水,得意地说她用 “以物易物” 的法子,从西域商队换来了三车良种苜蓿。

    “明轩这孩子,倒是越来越有章法了。” 黄玉卿笑着将书信递给萧劲衍,“念安和念北也没闲着,看来我们不在朔北的这些日子,他们没少费心。”

    萧劲衍接过书信,目光扫过念安画的沙盘图,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明轩跟着老父学了半年兵法,如今处理军务已有模有样;念安对地形的敏感度,倒有几分像我;念北这丫头,经商的脑子比我当年带兵还灵光。”

    说话间,车架突然停了下来。侍卫长赵武的声音从车外传来:“王爷,郡主,城外有人求见,说是…… 黄家的人。”

    黄玉卿眉头微蹙。自上次黄家父母带着儿子跑到朔北想占便宜,被她安排去牧场 “体验生活” 后,这家人便再没消息,怎么今日会突然在京郊拦路?她与萧劲衍对视一眼,沉声道:“让他们过来。”

    片刻后,车帘被掀开,黄家父母带着黄三郎局促地站在车外,身上的衣服虽比上次体面些,却仍掩不住那份市井气。黄母一见黄玉卿,便想上前拉她的手,却被赵武拦住,只能讪讪地笑道:“玉卿啊,你看你如今成了郡主,可不能忘了娘家…… 我们听说你要回朔北,特意来送送你,顺便…… 想问问你能不能带三郎去朔北谋个差事?”

    黄玉卿看着黄三郎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心中冷笑。上次在朔北,这黄三郎偷拿牧场的牛羊换酒喝,被萧明轩罚去挖水渠,如今竟还想着靠她谋差事。她从袖中取出一锭五十两的银子,递了过去:“岳母,这银子你们拿着,够你们在京中买个小铺面,做点正经生意。三郎年纪也不小了,该自己谋生,朔北虽好,却容不下好吃懒做之人。”

    她顿了顿,语气冷了几分:“今日我把话放在这里,往后黄家若再想靠‘沾亲带故’占便宜,莫怪我不认这门亲戚。你们好自为之。”

    黄父还想再说什么,黄母却急忙接过银子,拉着黄三郎躬身道谢,转身便走 —— 她知道黄玉卿如今的身份,若是真惹恼了,别说谋差事,恐怕连京中都待不下去。看着三人匆匆离去的背影,黄玉卿轻轻合上帘幕,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 黄家这颗隐患,今日总算是彻底了断了。

    车架重新启程,行至十里长亭时,却见一队西域商队停在路边,为首的商人穿着波斯锦袍,见萧劲衍的车架过来,立刻上前躬身行礼:“尊贵的镇北王殿下,美丽的朔北郡主殿下,我是来自撒马尔罕的伊本,受西域十二部联盟所托,有要事想向二位禀报。”

    萧劲衍示意赵武放行,伊本捧着一个镶嵌着宝石的盒子上前,打开后,里面放着一枚刻着狼头纹样的银币和一块残破的丝帛。“殿下,郡主,” 伊本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这是我们在西域北部边境发现的 —— 狼头银币是‘罗刹国’的货币,而这块丝帛上的文字,经译官解读,是罗刹国军队的调令,他们似乎在集结兵力,准备向东扩张,已经占领了三个西域小部落。”

    黄玉卿心中一凛。罗刹国 —— 这个名字她曾在空间的古籍中见过,书中记载这是一个来自西方的帝国,擅长冶炼铁器,拥有威力极强的火器。如今他们竟开始向东扩张,距离朔北不过千里之遥,若不早做准备,日后必成大患。

    “伊本先生,” 黄玉卿接过丝帛,仔细看着上面的文字,“多谢你告知此事。不知罗刹国军队如今有多少兵力?他们的武器装备如何?”

    伊本摇了摇头,脸上满是忧虑:“我们只知道他们的士兵都穿着铁甲,手持能喷火的武器(指燧发枪),兵力至少有五万。西域联盟的首领们都很担心,想请朔北出兵相助,若是朔北需要,我们愿意提供战马和粮草。”

    萧劲衍握住黄玉卿的手,目光凝重:“此事非同小可,我们需尽快回朔北,召集将领商议对策。伊本先生,烦请你转告西域联盟,朔北会密切关注罗刹国的动向,若他们真敢越过边境,朔北定不会坐视不管。”

    伊本躬身道谢后,便带着商队匆匆离去。车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沉重,黄玉卿将丝帛叠好,放进怀中:“没想到西方竟有如此强大的敌人,看来我们之前的军备升级还不够 —— 火器工坊的进度必须加快,还要让念安多关注西方的地形,提前制定防御策略。”

    萧劲衍点头,刚想开口,却见暗卫统领林墨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车旁,躬身道:“王爷,郡主,朝廷派来的三位监理中,那个名叫沈文的文书有异常 —— 方才他在长亭休息时,偷偷给一个穿黑衣的人递了封信,被属下截获,上面只写着‘朔北钱庄储备远超账册,需密切关注’。”

    黄玉卿接过林墨递来的密信,只见上面的字迹娟秀,末尾画着一个小小的 “靖” 字 —— 竟是靖王的人!少帝派来的监理中,竟有靖王的眼线,看来京中的暗流,早已延伸到了朔北。

    “看来我们回朔北后,第一个要应对的就是这位沈文书了。” 黄玉卿将密信烧毁,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林墨,你继续盯着他,不要打草惊蛇,看看他还会和哪些人联系。另外,让暗卫去查一下沈文的底细,我倒要看看,他是靖王的人,还是少帝故意安插的‘双面间谍’。”

    林墨领命退下后,萧劲衍看着黄玉卿,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京中刚平息,朔北又要面对监理和罗刹国的威胁,你会不会太累了?”

    黄玉卿摇了摇头,靠在萧劲衍肩上,声音轻柔却坚定:“不累。只要能守住朔北,守住我们的家,再累也值得。对了,你之前说老父留下的旧物里有线索,是什么线索?”

    萧劲衍从怀中取出一块青铜令牌,上面刻着一个模糊的 “魏” 字,边缘还有一道深深的刻痕:“这是老父当年中风后,我在他的书房暗格里发现的。老父曾说,当年他在军中遭人暗算,那人事后便致仕回乡,而京中姓魏的致仕勋贵,只有前兵部尚书魏承宗 —— 此人当年与靖王的父亲是至交,后来因‘贪墨军饷’被罢官,却一直隐居在京郊,从未离开。”

    黄玉卿接过令牌,指尖拂过那道刻痕:“看来老父中风的真相,与这位魏承宗脱不了干系。只是他如今已致仕多年,手中无权无势,为何还会被靖王拉拢?难道他手中还有其他把柄?”

    萧劲衍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不管他有什么把柄,只要我们查清楚真相,定要为老父讨回公道。只是此事需从长计议,不能打草惊蛇 —— 魏承宗在京中经营多年,虽致仕,却仍有不少旧部,若是贸然动手,恐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车架继续向西行驶,窗外的景色渐渐从繁华的京郊变成了荒凉的戈壁。黄玉卿掀开车帘,看着远方连绵的山脉,心中清楚,此次回朔北,等待他们的不仅是家人的团聚,还有监理的监视、罗刹国的威胁,以及老将军中风真相的追查。但她并不畏惧 —— 有萧劲衍在身边,有孩子们的成长,有朔北军民的拥戴,再大的风浪,他们也能一同扛过。

    夕阳西下时,车架终于看到了朔北的轮廓 —— 远处的堡垒上飘扬着 “萧” 字大旗,萧明轩带着一队骑兵正等候在路边,念安和念北骑在小马上,远远地便朝着车架挥手。黄玉卿看着那熟悉的身影,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 朔北,他们终于回来了。而在那堡垒的阴影下,沈文骑着马,目光悄悄扫过远方的戈壁,手中紧紧攥着一封未送出的密信,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