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快到靖王府了。” 萧劲衍的声音在身侧响起,他指尖按着腰间的佩剑,指节微微泛白。方才在城门口,守卫查验通关文牒时,那过分细致的盘问、反复打量他们随行 “商队” 的眼神,都透着不寻常。而前来接驾的靖王长史,一路上三番五次打探朔北的军粮储备、钱庄黄金数量,话里话外都在试探他们的底气。
黄玉卿放下车帘,将暖炉往怀里拢了拢,指尖触到贴身的玉佩,才稍稍定了定神:“长史看似客气,实则句句带刺。靖王这么急着设宴,怕是等不及要亮底牌了。” 她想起出发前暗卫传回的消息 —— 靖王最近频繁与柳太傅的门生来往,而柳太傅正是当年主张削夺边将兵权的核心人物。这次宴会,恐怕不只是 “接风” 那么简单。
马车在靖王府门前停下,朱红大门洞开,靖王一身锦袍,亲自站在台阶下等候,脸上堆着热络的笑:“劲衍兄,玉卿夫人,一路辛苦!本王已备下薄酒,就等二位了。” 他目光先落在萧劲衍身上,随即转向黄玉卿,眼神里的探究毫不掩饰,像是要把她从里到外看个透彻。
萧劲衍翻身下车,动作利落,玄色披风扫过地面的积雪,带起一片细碎的雪沫:“靖王客气了。” 他语气平淡,没有多余的寒暄,伸手扶黄玉卿下车时,指尖悄悄在她掌心捏了一下 —— 那是他们约定的信号,提醒她多加小心。
黄玉卿顺势起身,对着靖王福了一礼,笑容得体却疏离:“劳烦靖王挂心,臣妇与将军不过是走了段寻常路,谈不上辛苦。” 她的目光掠过靖王身后的侍从,发现有个面生的青衣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那动作竟与朔北暗卫训练时的习惯有些相似 —— 看来靖王不仅邀了他们,还带了 “观察者”。
进府的路很长,两侧的廊柱上挂着鎏金灯笼,照亮了庭院里的奇石假山。黄玉卿眼角的余光扫过假山后,隐约看到一道黑影闪过,心中冷笑:靖王倒是谨慎,连府里都布了暗哨。
宴会厅里暖意融融,紫檀木长桌上摆满了珍馐 —— 有朔北罕见的海味,有西域进贡的葡萄酿,还有中原特有的精致点心。可黄玉卿看着这些,却没半分食欲,只觉得这满桌的酒菜,都像是裹着糖衣的刀子。
分主宾落座后,靖王端起酒杯,先敬了萧劲衍一杯:“劲衍兄在朔北大败北境联盟,护住了大靖的北大门,这杯酒,本王敬你!” 他仰头饮尽,目光却紧紧盯着萧劲衍的反应,像是在等着他露出什么破绽。
萧劲衍端起酒杯,却没有立刻喝,只是淡淡道:“保家卫国,是臣的本分。若非朔北军民同心,单凭我一人,也成不了事。” 他这话看似谦虚,实则堵死了靖王接下来可能的话 —— 若是靖王想夸他 “功高”,便会显得刻意;若是想提 “兵权”,又会被 “军民同心” 挡回去。
靖王脸上的笑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转而看向黄玉卿:“玉卿夫人更是厉害,不仅能医病救人,还能把朔北的酒坊、牧场打理得井井有条。听说朔北如今‘富可敌国’,多半是夫人的功劳吧?” 他这话看似夸赞,实则暗藏陷阱 —— 若是黄玉卿接了 “富可敌国” 的话,便是自曝其短;若是否认,又显得虚伪。
黄玉卿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笑道:“靖王说笑了。朔北能有今日,全靠朝廷的支持、将军的守护,还有牧民们的辛苦劳作。臣妇不过是做了些分内的小事,哪担得起‘富可敌国’的夸赞?再说,朔北的财富,终究是用来养兵、养民的,若是算在臣妇头上,倒显得臣妇贪心了。” 她话里带了点自嘲,既化解了 “富可敌国” 的烫手,又暗指朔北的财富并非私产,堵了靖王想拿 “敛财” 做文章的念头。
靖王碰了个软钉子,却没气馁,反而拍了拍手。很快,一群身着舞衣的女子从屏风后走出,舞姿曼妙,乐曲悠扬。其中一位红衣女子,径直走到萧劲衍面前,端着酒杯屈膝行礼:“小女苏婉,敬将军一杯。听闻将军英勇善战,小女敬佩不已。”
黄玉卿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 —— 这女子的姓氏,还有她眉宇间那点似曾相识的神态,竟与苏清柔有几分相似。她抬眼看向靖王,果然见靖王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
萧劲衍连眼皮都没抬,语气冷得像朔北的冰:“不必了。本将军饮酒,只与知己同饮。” 他这话既拒绝了苏婉,又不动声色地看向黄玉卿,眼底的暖意与对旁人的冷淡形成鲜明对比。
苏婉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僵在原地不知所措。靖王连忙打圆场:“看来将军是个重情之人,倒是本王考虑不周了。” 他挥了挥手,让舞女们退下,话锋一转,又提到了正事,“说起来,劲衍兄,如今朔北兵强马壮,本王听说,你手下的骑兵已有五万之众?朝廷最近在整顿边防,少帝有意让各边将缩减兵力,你看……”
终于说到兵权了。黄玉卿握着茶杯的指尖微微收紧,掌心沁出细汗。她知道,这是靖王今晚的第一个杀招 —— 若是萧劲衍答应减兵,朔北的防御会大打折扣;若是不答应,便是 “抗旨不遵”。
萧劲衍放下酒杯,指尖在桌沿轻轻敲了敲,声音沉稳:“靖王有所不知,朔北地域辽阔,边境线长达千里,五万骑兵看似不少,实则分散在各个关隘,每个关隘能驻守的兵力不过数千。去年北境联盟来犯,若非各关隘拼死抵抗,后果不堪设想。”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靖王,“减兵之事,并非臣不愿,而是朔北的安危,容不得半分冒险。若是少帝有旨,臣愿回京与少帝、与兵部详细商议,定出一个既不影响边防,又符合朝廷要求的方案。”
这番话既没直接拒绝,又把难题推回了朝廷,让靖王找不到反驳的理由。靖王眼底闪过一丝不悦,却还是强压着怒火,又看向黄玉卿:“玉卿夫人,朔北的耐寒作物和酿酒技术,可是帮了牧民不少忙。如今中原也有不少地方闹饥荒,少帝一直想把这些技术推广到中原,夫人可否……”
这是第二个杀招 —— 要技术。黄玉卿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温和:“靖王体恤百姓,臣妇佩服。只是这耐寒作物,需得在朔北的土壤、气候里才能生长,中原的水土未必适合;酿酒用的野果,也只有朔北才有。若是强行推广,不仅种不出粮食、酿不出好酒,还会浪费百姓的人力物力。” 她话锋一转,又补充道,“不过,臣妇已让人整理了作物的种植笔记、酿酒的基础方法,若是朝廷需要,臣妇愿意献上。只是具体如何调整,还需农官、酒师们实地研究,臣妇不敢妄言。”
她只给基础方法,不给核心技术 —— 既显得有诚意,又守住了朔北的根本。靖王听得脸色发青,手指在桌下攥紧了拳头,却又发作不得。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侍从匆匆走进来,在靖王耳边低语了几句。靖王的眼睛瞬间亮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笑着对萧劲衍和黄玉卿说:“方才收到消息,柳太傅的门生李大人,今晚也在府中赴宴。李大人在兵部任职,正好可以和劲衍兄聊聊边防的事。”
黄玉卿心中一凛 —— 柳太傅的门生!这就是暗卫查到的 “靖王与柳太傅门生勾结” 的实据!原来靖王设这场宴,不仅是为了试探他们,还想让柳太傅的人在场,记下他们的言行,日后在朝堂上发难。
萧劲衍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端起酒杯,看似随意地晃了晃,酒液在杯中泛起涟漪:“哦?那倒是巧了。只是本将军今日赶路劳累,怕是没精力与李大人详谈。若是李大人有兴致,改日再约如何?” 他直接拒绝,不给对方插话的机会。
靖王没想到萧劲衍会这么不给面子,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宴会厅里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连侍从们都大气不敢喘。
黄玉卿见状,连忙起身,对着靖王福了一礼:“靖王,实在对不住。将军昨日在途中受了点风寒,今日确实精神不济。若是扫了靖王的兴,臣妇代将军赔个不是。” 她主动示弱,给了靖王一个台阶下,又暗示萧劲衍 “身体不适”,若是再逼下去,反倒显得靖王不近人情。
靖王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勉强笑了笑:“既然如此,那便不勉强了。只是这杯酒,劲衍兄总得喝了吧?” 他端起面前的酒杯,递向萧劲衍,眼神里带着不容拒绝的压迫。
黄玉卿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 她总觉得这杯酒不对劲。方才靖王让侍从添酒时,眼神闪烁了一下,而且这酒的香气,比之前的更浓,像是加了什么东西。
萧劲衍看着那杯酒,又看了看黄玉卿,伸手就要去接。黄玉卿连忙上前一步,假装脚下不稳,不小心撞到了萧劲衍的胳膊。酒杯 “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酒液洒了一地,还溅到了靖王的锦袍上。
“哎呀!臣妇该死!” 黄玉卿连忙跪下请罪,心中却松了一口气 —— 幸好没让萧劲衍喝到那杯酒。
靖王看着洒在身上的酒液,脸色铁青,却又不能对黄玉卿发作,只能强忍着怒火说:“无妨,夫人起身吧。看来今日确实不宜宴饮,那便先送二位回驿站休息。”
萧劲衍扶起黄玉卿,对着靖王拱了拱手:“叨扰靖王了。告辞。” 他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可握着黄玉卿的手,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离开靖王府的马车里,黄玉卿才敢喘口气。她从袖中取出一根银针,递给萧劲衍:“方才那杯酒,我总觉得不对劲。若是有机会,让人去查验一下地上的酒渍。”
萧劲衍接过银针,紧紧攥在手里,眼底满是寒意:“不用查了。方才侍从收拾碎片时,我看到他偷偷用帕子擦了酒渍,还把帕子藏了起来。靖王这是想对我用阴招。”
黄玉卿的心沉了下去 —— 酒里果然有问题。看来这京城的路,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难走。
马车继续前行,窗外的灯笼渐渐稀疏。黄玉卿靠在萧劲衍肩上,轻声道:“柳太傅的门生在场,靖王又用酒暗算你,接下来,他们怕是要在朝堂上动手了。”
萧劲衍点头,指尖轻轻抚摸着她的发顶:“我已让人去联系驿站里的暗卫,让他们盯着靖王府和柳太傅门生的动向。明日面圣,我们多加小心便是。”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方才靖王提到柳太傅在整理‘边防旧案’,我总觉得,他说的旧案,可能与父亲当年中风有关。”
黄玉卿猛地抬头 —— 老将军当年中风,一直怀疑是有人暗算,却没找到证据。靖王提到的 “边防旧案”,会不会就是关键线索?这倒是解开了他们心中长久以来的一个疑团,可新的担忧又涌上心头:若是柳太傅借着旧案做文章,不仅会牵连老将军,还会给他们扣上 “谋逆” 的帽子。
马车驶过一条僻静的小巷,巷口的灯笼忽明忽暗。黄玉卿看着窗外的夜色,轻声说:“看来这京城的夜,注定是不安稳了。”
萧劲衍握紧她的手,声音坚定:“别怕,有我在。无论他们耍什么手段,我们都能扛过去。”
夜色渐深,马车的影子在青石板上拉得很长,像是一条通往未知的路。而靖王府里,靖王正对着满地的狼藉发脾气,青衣人站在一旁,低声道:“王爷,明日面圣,李大人会按照计划行事,定能让萧劲衍夫妇吃不了兜着走。”
靖王冷哼一声,目光阴鸷:“最好如此。若是拿不下他们,我们之前的谋划,就全白费了。”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京城的夜色里酝酿。而萧劲衍和黄玉卿,不过是刚刚踏入这场风暴的中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