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 第九十六章 进京前的暗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朔风卷着细雪,打在将军府书房的雕花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黄玉卿指尖捏着少帝那封召他们回京述职的明黄圣旨,宣纸上 “共商国是” 四个字墨迹未干,却像压了千斤重的石头,让她心口发沉。

    萧劲衍刚从校场回来,玄色劲装还沾着雪粒,他抬手解下腰间佩剑,剑穗上的狼牙坠子轻轻晃动 —— 那是去年北境之战斩获的敌将信物,如今却成了提醒他局势未稳的警钟。“京中这道旨意,来得不是时候。” 他走到黄玉卿身边,目光落在她微微蹙起的眉头上,伸手替她揉了揉眉心,“刚打退北境联盟,朔北根基还没扎稳,少帝突然召我们回去,怕是没那么简单。”

    黄玉卿抬头看他,眼底映着烛火的微光:“你也觉得不对劲?少帝前几日还在嘉奖令里说‘朔北乃国之屏障,卿等可安心镇边’,转头就变了主意。这‘共商国是’,恐怕是‘共审朔北’才对。” 她将圣旨摊在桌上,指尖划过 “富可敌国” 四字旁的留白,“京中那些权贵,早盯着我们的酒坊、牧场和钱庄了。这次回去,少不了要应付一场鸿门宴。”

    萧劲衍沉默着点头,伸手拿起桌上的朔北舆图,指尖点在新都的位置:“我们在朔北建城、开商路,流民归附者日众,军中粮草充足,这些事传到京中,早成了别人眼中的刺。尤其是靖王,上次送来的西域战马,明着是示好,实则是想探我们的军事实力。这次回去,他必定会借着少帝的名义,逼我们交出些东西。”

    “交出东西是小事,怕就怕他们拿‘功高震主’做文章。” 黄玉卿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冷风裹着雪沫扑进来,让她瞬间清醒了几分,“你还记得去年冬天,我们用空间里的血参救老将军时,老将军说过的话吗?他说京中那位致仕的柳太傅,当年就曾借着‘整顿边防’的名义,削了三个边将的兵权。如今柳太傅虽退了,他的门生故吏还在朝中任职,这次说不定会借着我们回京的机会,旧事重提。”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萧劲衍的心湖。他想起父亲中风初愈时,攥着他的手说 “京中水深,切莫轻易涉足” 的模样,喉结动了动:“父亲的话,我一直记着。只是这次是少帝亲召,若是抗旨,反倒给了别人把柄。” 他走到黄玉卿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她指尖的凉意,“不过你放心,我已让暗卫去查京中动向,尤其是靖王和柳太傅那边的消息,不出三日,应该就能有回音。”

    黄玉卿点头,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一个紫檀木盒子,打开后,里面整齐码放着一叠叠账本 —— 有酒坊的出入明细,有牧场的牲畜存栏记录,还有钱庄的黄金储备清单。“这些东西,我准备带上京去。” 她拿起一本酒坊账本,指尖划过上面的数字,“我们的酒坊之所以能盈利,一来是靠朔北独特的野果,二来是靠军中帮忙运输,没有动用朝廷一分钱。牧场的牛羊,是牧民自愿入股养殖的,我们只是提供了种子和技术,分账时也优先分给了牧民。这些账目清清楚楚,就算他们想找茬,也抓不到把柄。”

    萧劲衍看着她认真的模样,眼底泛起暖意。从初见时那个敢当众拆穿谣言的女子,到如今能替他打理朔北大小事务的贤内助,她的成长,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你准备得周全,只是京中人心叵测,光有账目还不够。” 他伸手拿起一枚玉佩,那是黄玉卿的空间玉佩,上次雪灾时,她就是靠这枚玉佩里的灵泉水,救了不少冻伤的牧民,“空间的事,终究是我们最大的底牌,这次回京,你千万要小心,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用空间。”

    黄玉卿接过玉佩,贴身收好,指尖传来玉佩温润的触感,让她安心了不少:“我知道。空间的秘密,除了你和我,就只有明轩知道,他年纪虽小,却比同龄人沉稳,不会泄露出去。念安和念北还小,我没告诉他们空间的事,这次进京,也打算把他们留在朔北,让老管家照看,免得在京中遇到危险。”

    提到孩子们,萧劲衍的眼神柔和了几分。萧明轩如今已能跟着老将军学习兵法,上次还提出用牧民做眼线,构建边境预警网,让他刮目相看;念安对沙盘地图感兴趣,常常拿着小旗子在沙盘上推演,颇有几分他的影子;念北则喜欢跟着账房先生算账,对数字格外敏感,上次还准确预测了西域毛皮的价格波动。“明轩懂事,让他留在朔北,帮着老管家处理些事务,我也放心。” 他顿了顿,又道,“只是辛苦你了,这次进京,要和孩子们分开些时日。”

    黄玉卿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为了朔北,为了我们的家,这点辛苦不算什么。再说,我们只是去述职,最多一个月,就能回来。” 她走到桌边,拿起一支狼毫笔,在纸上写下 “贡品” 二字,“我还准备了些朔北的特产,比如千年血参、陈年烈酒、狐裘大衣,还有西域的宝石,作为贡品献给少帝和太后。少帝年轻,或许会看重这些东西;太后仁慈,上次我去京中时,她对我颇为照顾,这次送些特产,也能缓和些气氛。”

    萧劲衍看着她写下的字,点头赞同:“你考虑得周到。只是靖王那边,怕是不会轻易放过我们。他上次设宴,就想用美色拉拢我,这次我们进京,他说不定会用更阴险的手段。” 他想起暗卫传来的消息,靖王最近和柳太傅的门生走得很近,似乎在密谋着什么,“我已调了五百精锐,伪装成商队,跟着我们进京,暗中保护你的安全。京中的驿站,我也让人提前打点好了,住进去后,不会有外人打扰。”

    黄玉卿心中一暖,靠在萧劲衍肩上:“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只是我总觉得,这次进京,不会那么顺利。靖王对我一直心存芥蒂,上次苏清柔被流放,他就暗中派人调查过,虽没查到什么,却也让我提心吊胆。这次我们手握朔北的财富和兵权,他肯定会想方设法削弱我们的势力。”

    萧劲衍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声音低沉而坚定:“无论他想什么办法,我都不会让他伤害你。朔北是我们一手建起来的,是我们和孩子们的家,谁也别想夺走。” 他抬头看向窗外,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映出一片银辉,“等我们从京中回来,就加快新都的建设,让朔北变得更加强大,到时候,就算京中想动我们,也要掂量掂量。”

    黄玉卿点头,闭上眼睛,靠在他肩上,感受着他身上的温度。她知道,这次进京,是一场硬仗,不仅要应对京中权贵的刁难,还要守住朔北的根基。但只要有萧劲衍在身边,她就有勇气面对一切。

    三日后,暗卫传回消息,靖王果然在和柳太傅的门生密谋,想借着这次回京述职的机会,逼萧劲衍交出部分兵权,并让黄玉卿分享酿酒和耐寒作物的技术。少帝虽没有明确表态,但也默许了靖王的做法,显然是想借此机会,试探他们对朝廷的忠心。

    黄玉卿看着暗卫送来的密信,指尖微微发凉。她将密信递给萧劲衍,沉声道:“看来,我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靖王这次是铁了心要跟我们作对,柳太傅那边也在煽风点火,少帝则坐山观虎斗,想坐收渔翁之利。”

    萧劲衍看完密信,将其揉成一团,扔进火盆里,火焰瞬间将密信吞噬,留下一缕黑烟。“他们想要兵权和技术,没那么容易。” 他眼神冷冽,“兵权是我们在朔北立足的根本,绝对不能交;酿酒和耐寒作物的技术,是我们辛苦研究出来的,也是朔北牧民的生计所在,更不能轻易分享。这次进京,我们就跟他们好好周旋,让他们知道,朔北不是好欺负的。”

    黄玉卿点头,转身从衣柜里取出一件红色的披风,那是上次萧劲衍特意为她定制的,用的是最好的狐裘,保暖又好看。“明天就要启程了,我得把孩子们安顿好。” 她走到门口,又回头看向萧劲衍,“你也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明天才有精力应对路上的情况。”

    萧劲衍看着她的背影,点头应下。他知道,明天起,他们就要踏上进京的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而他能做的,就是保护好黄玉卿,守护好朔北,守护好他们的家。

    次日清晨,朔北的天刚蒙蒙亮,将军府外就响起了马蹄声。萧劲衍和黄玉卿牵着萧明轩的手,站在府门前,看着念安和念北被老管家抱在怀里,小脸上满是不舍。

    “爹爹,娘亲,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念安拉着黄玉卿的衣角,小声问道。

    黄玉卿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柔声道:“乖,娘亲和爹爹很快就回来,你要听哥哥和老管家的话,好好跟着先生学习,等我们回来,还要检查你的功课呢。”

    念北也跟着点头,小大人似的说道:“娘亲放心,我会帮着哥哥照看牧场和酒坊的,不会让坏人欺负我们。”

    黄玉卿看着孩子们懂事的模样,眼眶微微发红。她强忍着泪水,站起身,对萧明轩道:“明轩,朔北就交给你了,你要照顾好弟弟妹妹,也要注意安全,有什么事,及时派人给我们送信。”

    萧明轩点头,眼神坚定:“娘亲放心,我会的。你们在京中也要小心,遇到危险,就赶紧回来,朔北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萧劲衍拍了拍萧明轩的肩膀,没多说什么,但眼神里的信任和期许,却让萧明轩心中一暖。

    随后,萧劲衍和黄玉卿登上马车,车轮滚滚,朝着京城的方向驶去。马车里,黄玉卿掀开窗帘,看着渐渐远去的将军府,心中满是不舍。萧劲衍握住她的手,轻声道:“别担心,我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黄玉卿点头,靠在他肩上,闭上眼睛。她知道,这次进京,前路漫漫,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她相信,只要他们夫妻同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平安回到朔北,回到孩子们身边。

    而此时的京城,靖王府里,靖王正拿着一封密信,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容。“萧劲衍,黄玉卿,这次你们进京,我看你们还怎么逃。” 他将密信递给身边的谋士,“按照计划行事,务必让他们交出兵权和技术,若是他们不从,就别怪我不客气。”

    谋士点头,接过密信,躬身退下。靖王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雪景,眼中满是贪婪。朔北的财富和兵权,他觊觎已久,这次,他一定要拿到手。

    一场围绕着朔北的博弈,就此展开。而萧劲衍和黄玉卿,也即将踏入京中这潭深水,开启他们人生中又一场艰难的征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