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我的时代1979! > 第五十二章 许成军你让我很失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图书馆的吊钟敲到八点半时,管理员老太太第三次来催:“小伙子,闭馆了。”

    许成军猛地抬头,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稿纸上的钢笔字在台灯下晃成一片虚影,最后一页的参考文献刚列到 1978年第6期《文学评论》。

    他愣了下,他还以为这年代的图书馆也是10点闭馆。

    但其实复旦大学图书馆在哔哔时期后闭馆,今年9月,才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在原圣约翰大学礼拜堂重新开放。

    现在图书馆开放算是这个年代独独具特色的“试营业”了。

    许成军拍了拍脸,让自己清醒一点。

    “马上走。”他匆匆把论文塞进帆布包,跟老太太问了个好,直往图书馆外面走。

    今天的任务基本完成,差的就是明天查缺补漏,再找纸誊抄一遍。

    算是升级路上,清了个小怪~

    走廊里的路灯刚亮起,昏黄的光透过磨砂玻璃,在木地板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

    许成军踩着“吱呀”作响的楼梯往下走,帆布包里的手稿随着脚步轻晃。

    校门口的传达室亮着灯,老门卫正用抹布擦自行车。

    见倒许成军,他到也还有印象,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这时候才走?93路末班车九点可就没了啊。”

    许成军这才想起来,这会就算能回去倒车折腾到文联招待所,也得将近十一点了!

    时间到是还好。

    关键是汪曾祺将近60岁的年纪,这个时候回去打扰,他属实不忍心。

    也不像个晚辈该做的事。

    罢了,给汪老师留点私人空间吧~

    跟老门卫道了声谢,顺便问了个知青楼的方向。

    摸出教务员给的住宿条子奔着知青楼走去。

    晚风卷着槐花香扑过来,许成军顺着指示牌往深处走。

    篮球场上传来拍球声,几个穿军绿背心的男生正在摸黑打夜场,鞋摩擦地面的“吱嘎”声格外清晰。

    场边石凳上,一对情侣正借着主干道的路灯看《大众电影》,杂志封面的刘晓庆笑得灿烂。

    好笑的是,不这么黑的天,即是有路灯许成军也觉得看不见啥。

    可能看的是彼此心里开的花吧。

    他一路过,俩人刚拉起来的手做贼似的松开了。

    路过相辉堂时,广播喇叭突然响了,《新闻联播》的片头曲混着电流声淌出来。

    布告栏前围着几个学生,借着灯光看新贴的通知,其中一张红纸上“中文系特殊人才面试名单”几个字格外显眼。

    许成军放慢脚步,听见有人念叨:“凤阳知青许成军……这名字在哪见过?”

    “《光明日报》!写《向光而行》那个!上面有介绍,也是凤阳的,应该是同一个人。”

    另一个声音接话,“听说要破格入学,系里都吵翻了。”

    他脚步顿了顿,到是有些稀奇。

    《向光而行》和《信》不是刚发在《安青报》上,怎么现在是《光明日报》?

    还这么快传到了复旦?

    摇头一想,估摸着也是什么阴差阳错的机会让某个编辑看到了《安青报》。

    他那首诗和信,倒也符合《光明日报》的创刊理念。

    ...

    知青楼藏在红砖墙后面,木门上挂着块掉漆的牌子。

    值班的大爷正趴在桌上打盹,被敲门声惊醒时嘟囔着:“登记,介绍信。”

    许成军递过中文系开的条子,大爷眯着眼在登记簿上划了两笔:“302房,钥匙自己拿。明早七点食堂开门,粮票自备。”

    房间比文联招待所简陋些,铁架床上铺着粗布褥子,墙角的脸盆架锈迹斑斑。

    但窗户正对着大草坪,晚风穿堂而过时带着草木清香。

    放下行李刚要洗漱,许成军突然想起论文有几处还要再改。

    他摸出草纸趴在床头柜上奋笔疾书,却隐约听见窗外传来争执声。

    “《向光而行》写得太矫情了!‘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这不是无病呻吟吗?”男生的声音带着火气。

    “你懂什么!”女生立刻反驳,“插队知青哪有你这么舒坦?能写出这种句子才叫共情!”

    许成军手里的笔停了。

    这不是在说自己的诗吗?

    还在那当我的面批评我的诗?

    小子胆子很大嘛!

    他悄悄走到窗边,扒着窗帘缝往外看。

    路灯下围着三四个学生,男生穿的确良衬衫,女生扎着马尾辫,手里都捏着揉皱的《光明日报》。

    穿衬衫的男生正指着报纸副刊:“《光明日报》转载也就罢了,编者按还捧,我看就是捧过头了!”

    “那你说什么不是捧过头?整天喊‘改革万岁’才叫正统?”

    马尾辫女生把报纸往他面前拍,“‘路都是人走出来的’,这句话戳到你痛处了吧?”

    戴眼镜的小个子突然插话:“我觉得《信》比诗写得好,‘冻裂的指尖能写出春天’,这才是知青的真实写照。”

    “得了吧,”

    衬衫男生嗤笑,“现在谁还信‘仓库里的陈粮能发芽’?分明是给苦难贴金!”

    许成军忍不住推开门:“同学,借份报纸看看?”

    争执声戛然而止。

    三个学生齐刷刷转头,看见穿着洗发白衬衫的许成军,眼神里都带着警惕。

    “你谁啊?”衬衫男生把报纸往身后藏了藏。

    “路过的。”许成军笑眯眯地凑过去,

    “刚才听见你们聊《向光而行》,这诗我也看过,写得一般。”

    衬衫男生眼睛立刻亮了:“对吧!我就说矫揉造作……”

    “尤其是‘月光种两株影子’那句,比喻太老套。”

    许成军摸着下巴点评,“还不如直接写‘白天装孙子,晚上当自己’来得实在。”

    马尾辫女生突然炸了:“你懂个屁!这叫意象!你知道作者许成军明天要来面试吗?布告栏都贴了!”

    “哦?那你说说他面试啥?”许成军故意逗她。

    “走特殊人才计划!”女生激动地攥着报纸,“能从苦难里写出光,比你这种只会说风凉话的强百倍!”

    嚯,这语气!

    他在复旦第一个狂热粉?

    戴眼镜的小个子突然指着许成军:“我见过你!刚才在布告栏前,你盯着面试名单看了半天!”

    许成军点头的瞬间,三个学生都愣住了。

    衬衫男生手里的报纸“啪嗒”掉在地上,副刊上《向光而行》的标题在路灯下格外扎眼。

    “你……你就是许成军?”马尾辫女生的声音都在发颤。

    “如假包换。”许成军捡起报纸,笑着对衬衫男生说,“就当这些句子是我冻得手指弯不了时写的,纯属发泄。”

    衬衫男生的脸腾地红了,挠着头往后退:“我……我刚才不是故意的,就是觉得……”

    “觉得不够革命?”许成军笑着拍他肩膀,“正常,我写农村题材时,编辑也总说我‘调子太灰’。”

    戴眼镜的小个子捡起报纸:“许同志,能给我签个名吗?想送给我妹妹,她刚返城,总说看不到希望。”

    还没等小个子说完,

    就听马尾辫女生嘟囔道:“虽然你是许成军,我也很喜欢你的诗!”

    说着还怕形容的不太准确,双手扩了扩,接着道:“特别特别喜欢!”

    “但你让我很失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