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 第413章 时光智能计算中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2011年3月15日,宁波·北仑临港产业区管委会。

    跟内地的南方已经开始逐渐回暖不同,这里还有些湿冷,窗外海风裹挟着咸湿气息拍打着玻璃。

    开发区土地规划科的办公室里,恒通电器的副总王立冬捏着被退回的申请材料,指节发白:

    “刘科长,我们三期工厂扩产计划等了足足三个月,环评报告是‘优’、投资证明银行流水拉得清清楚楚,证明全齐备,怎么就一直申请不下来呢?”

    刘科长推了推眼镜,没被对方的激动带偏节奏。

    眼前这位王总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为了北仑-7而来质问、争执、甚至是想走门路的人。

    他移动鼠标点开刚接收的红头文件:

    “王总,别激动。”

    刘明远的语气平静,甚至带着点公式化的疏离:

    “材料齐全,是合规的必要条件,但不等于土地就一定能拿到,北仑-7地块……”

    他顿了一下,指尖点了点那份退回的材料:

    “已经被整体划拨出去了,上面直接下的指令。”

    随即似乎是怕对方多想,再次补充道:

    “而且就算没划拨出去,你们的资质也是一直不达标的,现在那边的土地资源不仅仅是环保评估合格就能通过的,我也劝过你不止一次了。”

    “划拨?!谁这么大面子?”

    王立冬脱口而出,声音拔高,完全没有在意刘明远所谓的资质不达标的问题,一门心思想知道划给了谁:

    “刘科,不是我王立冬邀功,五千个实打实的饭碗,全是技术工人和管理岗!你告诉我哪家拿地的企业能给北仑解决这么大的就业压力?是建码头还是开矿啊?比得了?”

    这话像根细针,精准地刺中了刘明远心里的某个结,他的眼角抽动了一下,十分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也是他正难受的地方。

    那可是五千个实业岗位啊,这是多大的一笔政绩。

    他今年三十六岁,坐在这北仑开发区的关键位置上,前途无量。

    这份前途靠什么?靠的就是GDP、就业率、重大项目落地!

    一个新增五千岗位、产业链完整的企业落地,放在平时,那是能写进年度总结、亮瞎上级眼球的耀眼政绩!是他刘明远更进一步的垫脚石!

    跟那些一步步往上爬,想要给自己谋求一个好差事的同事们不同,他是有自己的目标和更高的理想的。

    换做别人要是能坐上土地规划科科长的位置,别说调走升迁了,就是给个实权正处,不……副厅都未必愿意换。

    尤其是在黄泽岛盘古堆点火成功,随即舟山连接内地如今又接连动工的时候,他这个开发区科长的含金量……

    这么说吧,类似王总这样企业估值数十上百亿的老总,跟他预约申请让他去现场考察,好方便给他们做土地规划的排期已经排到了下下周。

    几十双眼睛盯着的,毫无疑问都是开发区的那几大块地。

    虽然包括他在内,都并不清楚伏羲堆已经悄然筹划建立的事情,但盘古堆的点火成功是公开的。

    更重要的是,能源局和电力局的新线路规划虽然同样保密,但设计到的人又多又广,保密性跟前者简直是天差地别。

    聚变堆的电能要建立新线路往内地输送,很多有实力的企业都消息灵通,连带着舟山连内地的超大规模输电工程接连上马的风声悄悄在业内流传。

    北仑-7的价值就像灌了催化剂的气球,在所有人心里急速膨胀——它太像一块为未来聚变能源量身定做的跳板了。

    这半年,这块地理位置优越、靠着最佳深水航道的地,牵动着无数大企业的神经。

    如果仅仅是工业用地也就罢了,更关键的是,还具备金融属性,按现在这个趋势看,这块地要是现在拿到手,不出半年,价格指定是坐火箭的往上涨。

    而且即便他们自己握在手里建工厂,那也是个工业化集中的好地方,肥肉当然人人都想要。

    然而这么一大块肥肉却被划拨给了……

    “当然不是码头,也不是矿山。”

    刘明远的声音低沉了下去,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必完全察觉到的涩意:

    “是……战略科技项目。”

    他无法透露更多细节,因为他也不清楚,他能知道的,就是接手的企业并非恒通这样的传统制造巨头。

    这才是他内心不乐意的根源。

    流程?他比谁都清楚这块地划拨的流程有多么严格、多么严苛。

    从上到下层层加密审查,环评、安全、保密、资源承载、战略契合度……那些排着队想进来分杯羹的大型制造企业、物流巨头,绝大部分甚至连跨过最初几道隐性门槛的资格都没有!

    他们的规划蓝图再宏伟,用工需求再庞大,在一个所谓的高新科技项目面前,优先级就是无法匹配。

    他甚至可以想象,那家最终拿下地的高科技企业,必然是拥有顶尖核心技术、能承受最高级别保密要求的单位。

    他们需要的可能是高精度实验室、超算中心、自动化程度极高的试产线……而不是几千号人的大型工厂。

    恐怕连解决一百个专业岗位都够呛!这对肩负着地方发展、就业考核压力的刘明远来说,犹如隔靴搔痒。

    他的“业绩”和那庞大而实际的“五千”,随着那份冰冷的划拨命令,一同化为泡影。

    这肥肉谁都想咬一口,最终却落到一个可能都啃不出多大油水、还得小心翼翼伺候的“神仙”手里。

    上面的命令如铁,他别无选择,只能执行。

    但这执行,带着点憋闷,带着点遗憾。

    “战略项目?”

    王立冬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难以置信和一丝了然,他捕捉到了刘明远眼中那转瞬即逝的无奈。

    “原来如此……懂了,懂了……”

    他喃喃自语,一腔怒火顿时泄了大半。

    他看了看桌面上被退回的材料,又看了看这位在开发区素有“能吏”之称的年轻科长脸上那副公事公办却又略带萧索的神情,最终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拿起材料,带着复杂的心情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他并没有打算想些其他办法。

    他跟这位刘科长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对于对方的做事风格也早有了解,背景深,人脉硬,不走后门,谁碰谁倒霉。

    这可是接连两位身家过亿的企业老总拿自己试出来的原则。

    否则要是能说动这位,这么多双眼睛盯着,还能等到现在批给别人去。

    随着王总的离开,办公室里暖气片的嗡嗡声似乎更响了,填补了人走后的寂静。

    刘明远望向窗外,蒙蒙雨雾笼罩着等待开发的土地。

    他能理解上面关于这份决策的分量,但那五千个没能落地的岗位,如同铅块,沉甸甸地压在他身为地方开发操盘手的心头。

    他拿起钢笔,在另一份需要签字的文件上落款,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像是在为这片土地上一个崭新的、却与他的“政绩观”有些错位的未来写下序章。

    事实上,这家企业确实如他所料,丝毫没能给他解决什么就业问题。

    但是……其带来的影响,甚至于对他的功绩积累,别说五千个就业岗位,就是五万个也媲美不了。

    也幸好他尽管心里不痛快,但还是坚定的执行上面的命令,不仅没有任何阳奉阴违,更没有对其他任何一块土地进行“走后门”的操作。

    这也成为了他政绩积累和后面二连跳的关键,否则不管他的背景是什么,他的正职生涯恐怕就走到头了。

    只是他现在还对此一无所知,甚至还有些遗憾的感叹着。

    ……

    宁波·北仑临港产业区·北仑-7地块。

    另一边,王总和大把企业想要争抢的北仑-7地块上,数辆车先后开到了这块地边上。

    一大堆人陆续的从车上下来,呜呜泱泱的往里走去,有手中拿着图纸的,拿着仪器的,还有抱着材料的,其中一个面孔很是熟悉,正是时光科技负责项目组的王总监。

    是的,北仑-7地块最终的归属正是他们时光科技。

    寒风裹挟着海盐的气息掠过这片荒芜的土地,时光科技项目总监王稷用力拉紧风衣领口,眼前绵延的千亩地块如同一张等待书写的巨幅蓝图。

    他的皮鞋碾过枯草,留下清晰的印痕——这是数小时前国土部门刚移交的「北仑-7」战略用地。

    “地质勘探队下午进场。”

    助理的声音被风吹得零散:

    “张总要求三个月内完成基础浇筑。”

    王稷点头,目光扫过摊开的设计图:两座主体建筑如同钢铁巨人般占据核心位置。

    东侧——是他们要建造的数据中心,层高8米的立方体结构内将容纳成百上千的机柜,为即将到来的GPU集群提供恒温、防震的巢穴;

    西侧——专用AI芯片研发中心的设计更显精密,层层过滤的洁净车间与电磁屏蔽实验室勾勒出硅基生命的孵化场。

    是的,他现在手里不仅拿着两边工厂的设计方案,更是连用途都一清二楚了。

    尽管春节前张总布置任务的时候,要求他们严格保密,他们也确实执行了。

    甚至就在一个多月前,项目组还像暗夜潜行的特工:采购单用化工材料名目掩护,工程师档案全部加密存储。

    不过在年后第一周复工时,洛总久违的来到时光科技,准备给项目的所有高管进行一次任务部署后,见此情形直接下令取消保密规定:

    “超算架构图发我邮箱……又不是造核弹,怕什么?”

    只见他拿着投影笔在屏幕上勾勒出GPU集群的脉络:

    “谷歌敢把AlphaGo论文甩上《Nature》,我们藏着掖着反倒让人笑话。”

    尽管张嘉文欲言又止地看着洛珞直接写在文件里的“时光智能计算中心”标牌,洛珞则是已经从U盘里调出专利预注册文件:

    “真正的护城河在这儿——寒武纪团队正在设计的神经拟态芯片,就算把图纸印在《人民日报》头版……”

    他指尖轻点屏幕,没有刻意营造什么氛围,但一股自信的傲然气势油然而生:

    “能复现它的企业,此刻还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这可不是他盲目自信。

    AI智能的研发没什么需要保密的,有些东西就算广而告之也没有几家企业能学的了,目前敢大手笔进场直接研发的,全世界似乎还只有谷歌一家,除此之外就是他们了。

    而且即便是他们时光科技,手里握着大把的现金流,上面的全方位支持,甚至还有华科院以及重金或聘请或挖过来的顶尖研究员参与,也依旧难以在短期见到成果。

    是的,即便是洛珞有着前世的经验,明明白白的知道AI将是未来一个大风口,恐怕也不会轻易的投入到这里面,毕竟能赚钱的方法太多了。

    人工智能收益确实很大,但周期长的有点过分了。

    而真正促使他进入这一行业的,其一就是盘古堆的点火成功。

    是的,否则他为什么偏偏要这个时候建厂,还偏偏建在这个距离未来伏羲堆最近的城市。

    黄泽岛和大乌山岛即便建堆完成也会依旧全面戒严,抛开作为岛屿的ZS市,这里是距离最近的地方,而他的目的则是第一手的能源。

    没错,他单纯就是为了省点电钱。

    千万别觉得他这身价几百甚至上千亿了,研发个人工智能居然还会心疼电费,这未免有些太扯淡了。

    但事实就是如此。

    AI要想成长就要不断地训练和推衍,而这两个过程的耗能之大,远超正常的研发生产。

    让一个像GPT-4或Gemini这样的大语言模型“学会”知识,需要向它投喂海量数据,并在由数万甚至数十万个顶级GPU/TPU组成的超级计算机上进行长达数周或数月的复杂数学运算。

    这个过程相当于让一个超级大脑进行极其密集的学习,电力消耗堪比一个小型城市的耗电量。

    要知道,谷歌的AlphaGo Zero在训练过程中,仅21天就消耗了高达96万美元的电力。

    训练一个大型AI模型的耗电量可能高达数十万度电,这已经相当于几百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更不用说作为“能耗巨兽”的AI服务器了,它们不仅计算耗电,为其散热的大型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同样耗电惊人。

    要是没有聚变堆即将商业化的成功,以及已经指日可待的电费下降,他还真未必有这份闲心,在这个时候把AI搬出来,直接跟谷歌打擂台。

    至于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当然就是接下来拾光映画要上马的项目,他准备亲自执导并出演的第三部科幻大作——《战斗天使》了。

    Melchizedek这个超级电脑才是他的底气所在。

    相比于温岚一开始误以为的机器人方向,他更希望系统可以在AI尤其是专用芯片上给他点什么帮助。

    说实话,要不是这家伙只是个电脑,他甚至都想亲自饰演这个人工智能了。

    那估计百分百触发相关的任务了。

    不过现在这样也无所谓,即便是赚够积分,他自己研发设计新的芯片也不是不行,只不过相对周期可能会长一些,智能效果也未必有触发了Melchizedek相关任务后的效果好。

    但好在他们有伏羲堆,只要再过几年,近乎不要钱一样的电能,可以让他在算力和训练上肆意挥霍,这方面即便是谷歌也别想跟他们相比。

    其他人为了省电,更要开发专门为AI计算设计的、能效更高的芯片,力求用更少的电完成更多的计算。

    而他甚至有胆子跳过,或者说稍微省略掉一些步骤。

    更不要说科技巨头如谷歌、微软、亚马逊等都承诺让其数据中心和运营使用100%可再生能源,通过投资风能、太阳能等项目来抵消AI的碳足迹了。

    这跟他们的聚变能源简直是天差地别。

    “跟英伟达的谈判到哪一步了?”

    王稷突然发问。

    “昨晚收到最终报价。”

    助理翻动文件:

    “第一批Tesla M2090计算卡采购量三千片,足够搭建50PFlops初代超算——张总签了紧急支付令,动用了‘玄武’项目的备用金。”

    呼啸的引擎声打断对话,几辆重型卡车碾过临时开辟的土路,上面上午才走完流程,下午大量的材料就已经被运送到场,这已经不是效率高低的问题了,这是有十足的把握早早做好了准备才能办到的事。

    不过王稷对此却丝毫没有什么骄傲的反应,这对于时光科技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了。

    就像拾光映画那边报送上去的影视剧,也很少会做被打回修改的准备。

    “芯片实验室的预研团队到位了吗?”

    “华芯国际的三位首席工程师下周报到,但..……”

    助理压低声音:

    “张总吩咐芯片架构必须自主设计,寒武纪的陈教授正在带团队攻关原型。”

    海平面泛起金红,王稷的目光掠过在建的深水码头。

    更远处,载有精密光刻设备的货轮轮廓已浮现——这千亩土地承载的不仅是机房与流水线,更是一个关键的衔接点。

    接下来的几天,北仑-7地块成了地质勘探的战场。

    钻机的轰鸣声昼夜不息,长长的钻杆深入地下数十米,一段段颜色深浅不一、质地各异的岩芯被小心翼翼地取出、编号、封装。

    大型计算中心,其对地基沉降的容忍度极低。

    成千上万台精密服务器和冷却系统产生的震动和微小的位移差都会影响性能甚至损坏设备。更别提未来还可能扩建、增加负载。

    王稷深知,这片临海填方区的软弱地基,必须通过深桩技术牢牢扎入持力层。

    勘探队员穿着满身泥浆的工作服,顶着海风现场记录、初步判断。

    取样结果被马不停蹄地送往邻近城市的岩土实验室,进行强度、压缩、腐蚀性等全套测试。

    基础设计的同步优化争分夺秒地进行。

    地基处理的同时,另一条战线也在高速运转。

    “电力增容!”

    王稷在临时板房里对着电话喊:

    “超算启动时的瞬时电流冲击巨大,别说现有容量,就算普通工业园的预留量也远远不够!必须给我们单独拉一条专用高压线路,直接接入市网枢纽变电站,还有,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的容量要按满载计算,至少保证48小时连续供电!”

    现实中的超算中心是实打实的“电老虎”,未来接入伏羲堆是远景目标,眼前的稳定保障必须万无一失。

    当第一根标记着鲜红字样的PHC管桩被巨大的打桩机“轰”地砸入指定点位时,整个工地爆发出一阵短暂的欢呼。

    打桩机像钢铁巨兽,依次排开,按照打桩图上的网格标记,一锤接一锤地将承载着未来的钢筋混凝土支柱深深楔入地层深处。

    每一天,桩位图上的红叉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

    ……

    在这片凝聚了工程智慧的土地之下,纵横交错的深桩和坚实的筏板,承载着一个即将拔地而起的“大脑”所需的物理基础。

    地基之上,工人们已经开始进行钢结构底层的安装工作,巨大的H型钢柱被吊车高高竖起,如林而立,勾勒出未来“时光智能计算中心”庞大的轮廓和初步的模块化分区。

    更远的水域方向,可以看见繁忙的港口航线。

    王稷知道,很快,这里将成为世界级计算卡,以及未来华芯国际工程师们带来、由寒武纪团队攻关的自主AI芯片原型挥洒巨大算力的战场。

    这片由图纸变为现实的土地,已成为衔接洛总人工智能宏图的关键枢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