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178章、剑印照寒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平辽战区,山海关,十步一哨,五步一岗。

    新修的关城正堂中,将星云集,平辽八大总兵齐聚,平辽五总领衔,所有人跪在冰凉的石板地面。锦衣卫指挥同知高文采领锦衣卫护卫,御用监少监邱致中展开五彩祥云瑞鹤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来而不往非礼也,女直逆贼洪歹极犯我疆土,屠戮我同胞,掠夺我财产,朕必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自女直叛乱以来,我大明已失东北重地,无数英烈埋骨辽东,国库损失数千万。朕每每北望,心中皆隐隐作痛,梦中几度惊醒,眼前皆是蓟北瓦砾,染血白发。

    平辽诸将,能否平朕之不平?

    今粮秣已备,兵甲换新,壮士汇集,足饷足食,朕又备山东良田千顷以供皇民耕耘。唯天寒地冻,贼酋凶悍。

    朕问诸将,是否畏惧?

    朕意,特命平辽总指挥、山海关总兵朱可贞为中路军指挥,锦州总兵满桂、宁远总兵马世龙为副,率秦兵六万,本部两万前出锦州,目标沈阳。

    特命东江总兵张可大为右路军指挥,登莱总兵侯世禄为副,率本部并鲁军四万,跨海击敌,目标赫图阿拉。

    特命朵颜总兵章世明为左路军指挥,山海关副总兵孙应元,天可汗朵颜部札鲁花赤苏布地为副,领黄得功部刘肇基部,并朵颜骑兵合兵三万,扫荡草原,目标科尔沁。

    特命平辽总督范景文担任总后勤官,平辽总监王世德随军记功,平辽大法官李邦华担任总军法官。蓟镇总兵陈震亨,密云总兵尤世威担任左右预备军,协防诸关隘。

    此战傲雪凌霜,朕不计一城一池得失,唯问奴血流几许。战自接旨之日起,化雪而归,诸军皆应量力而行,勿失耕期。

    凡所遇包衣失汉节无华骨,一体视为逆贼。但救同胞一人,计两人斩功。

    朕于留都盼诸将奏凯。

    钦此。

    诸将齐声大吼,“谨遵圣旨!”

    平辽总督范景文脸色纠结,好嘛,皇帝是多不信任自己的指挥能力,宁愿武将领军也不让自己插手,让自己总理后勤。

    他伸手接过圣旨缓缓起身,微微摇头。

    身旁吴甡和李邦华一起望向圣旨,互相对视一眼,脸色惊讶。

    吴甡口中忍不住吐出两个字。

    “中旨?”

    是的,甚至都没有用天子之宝,上面的印居然是那传说中剑印,相当于皇帝的私印。

    激动的众人都愣了一下,朱可贞上前看了一眼。

    “是陛下剑印,还有高指挥和邱公公,这都能做假不成?吴总理吓我一跳。”

    吴甡只是盯着范景文,

    “督师,要接此旨?”

    范景文低头不语,似乎在确认印制。这封圣旨的确不合规矩,但焉知不是古灵精怪的小皇帝故意为之,是否是平辽的忠诚度测试?

    他甚至怀疑,自己敢不认这圣旨,那个邱致中会马上拿出一封盖满大印的圣旨,除了印,其他都一模一样,以他对小皇帝的了解,朱慈炅做得出来。

    他微微一笑。

    “诸将怎么看?”

    陈震亨冷笑一声,率先开口,“末将谨遵圣意,你们呢?”

    一片比刚才还整齐响亮的声音高吼。

    “谨遵圣意。”

    不过,都是聪明人,挺胸高吼的同时,目光不约而同的瞟向面无表情的高文采。高指挥,请转告陛下,我们都听他,没有文官那么多毛病。

    陈震亨得意大笑,凶光直逼吴甡,大有高邱二人但凡开口,他要第一个拿下吴甡的架势。他身后众将中也不乏有人有这样的心思。

    还没开战,大明的杀气就让大堂内的冷风凝固了,只不过是对内的。

    吴甡脸上毫无惧色,怒目同样回盯陈震亨。这混帐玩意穷兵黩武,蓟北明年恢复生产困难重重,吴甡早看陈震亨不顺眼了。

    高文采和邱致中始终一言不发,神请冷漠,朱慈炅只要求他们带耳朵和眼睛来,可没有多余指示。

    朱可贞看不下去了。

    “要干嘛,这么大火气冲建奴去。督师,军议吧,好几位总兵还要归镇呢。虽然陛下没有给出时间,但我们也要抓紧时间,避免消息泄露。”

    朱可贞同样是朱慈炅的亲信,虽然资历不如陈震亨,但地位已经在陈震亨之上。他一开口,诸将就散开低语了,陈震亨也偏头避开和吴甡对视。

    范景文微笑着拉了吴甡衣袖一把。

    “鹿友,冷静点。陛下真是大手笔啊,前脚送来棉衣,后面还有千顷良田,也不知道这千顷良田怎么来的。邱公公,我们这么多人怕是不够分哦,皇民策何时到平辽啊?”

    范景文这话已经足够提醒吴甡了,山东的良田怎么来的,还不是衍圣公家的,衍圣公跟皇帝亲信方懋昌打官司,千年世家都赔进去了,你吴甡算哪根葱?

    而且他提到的皇民策瞬间转移了诸将的注意力,南直卫所军户转皇民,相当于一次彻底的卫所清田,但又不仅仅是清田,和军中诸将或多或少都有利害关系的。

    邱致中直到此时才露出笑容。

    “国家大政咱家可不知道,不过,皇上有封亲笔信要范督师亲自过目,阅后即焚。”

    范景文神色稍显凝重从邱致中手中接过信封,不过他并未着急打开,反而对满堂文武伸手。

    “诸君,请入座吧。朱指挥,你是总指挥,不如就由你来主持军议,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范景文年纪不过四十出头,三甲进士中流,但他在平辽的控制力,绝不是小他十多岁、探花郎出身的陈子壮在天工院,和大他十多岁、翰林清流的孔贞运在南礼部可以比拟的。

    无论是吴甡这样的刚烈文官,还是陈震亨这样的天子悍将,王世德这种厂卫密探,乃至苏布地这些蒙古人,都对他相当尊重佩服。

    无论战力恢复得如何,范景文在平辽短短数月,至少是坐稳了总督位置的。他邀请代表天子的邱致中坐上了左首主位,又亲自将高文采引到了右边武将序列的首席,自己在右首主位落座

    传完圣旨的邱高二人其实已经应该按本职落座了,两人的本职其实不算高,范景文的安排让两个人非常舒服,手下人也都没有意见。

    大堂宽阔,但坐椅其实有限,便是山海关副总兵的孙应元也没有捞到座位,乖乖的在总兵们身后站立,其他将领更是如此。

    朱可贞起身吩咐亲卫,将平辽大沙盘抬进来,然后才开口。

    “部堂,诸位同僚。陛下的旨意是分兵三路,各自为战,各取目标。我的意见是,各部的具体战法平辽战区就不作安排了,但是我还是希望互相之间能尽量有所呼应配合。”

    章世明皱着眉头。

    “占遇,我们从草原进军,要配合你们中路,不好办啊,至少联络就是大问题。我们是骑兵,我心中的想法是要快速进军的,就算带上信鸽也不现实。草原上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哪了,收不到信的。”

    朱可贞摆摆手,笑了。

    “当然,你别迷路就行。我说的是右路,观甫兄,我们是可以互相策应的。”

    张可大脸上也挂着笑意。

    “朱总指就别扯什么策应的鬼话,想要船就明说,可以匀你们几艘的。”

    众将一阵大笑,虽然只是正式决策前闲话,却有一个大明新惊奇,那就是他们根本不鸟对面的文官。

    李邦华扯着官袍,低头小声对吴甡开口。

    “跋扈!”

    此时,一声清脆的响声,惊破堂中的窃窃私语。

    本来一手饮茶一手看信的范景文,脸色大变,一片苍白。他放回茶几的茶碗没有放稳,直接摔在了青石板上,茶渍四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