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董仲舒第一次感到了不安。

    弟子殷忠杀人灭口的地方,竟然挑在了万年山的太上皇陵。

    跪在恩师腿边的殷忠,详细述说了杀死星象高士的全过程,在说到“此地有天人长眠”时,满是懊恼。

    悔不听那落书之言啊!

    董仲舒的心,猛然沉了一下。

    落书、唐平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的死期,亦或是明知必死,而“以死杀人”?

    两百多年前,一代兵家吴起逃出魏国,楚悼王正在苦苦寻觅大才,立即将吴起接到楚国,拜为上尹,总揽楚国军政大权,实施变法。

    短短六年,化腐朽为神奇,楚国王室权力大增,赋税大增,直辖民户大增,楚国境内,生机勃勃。

    甚至,吴起在一年之内,便训练出一支八万人的精锐新军,在第三年,便亲率精悍步兵三万,与岭南百越部族大小十战,一举平定了百越部族,消除了长期危害楚国的心腹大患。

    再率四万步骑,收复苍梧大山的苗蛮部族,后尽起八万新军,北渡淮水,一战吞并蔡国,再战吞并了陈国,之后直接与三晋魏赵韩三国交锋,大胜之。

    可是,就在那时候,做了二十一年楚王的楚悼王,死了。

    吴起接到噩耗,匆匆只身返回国都奔丧时,以曲、景、昭、项为首的被变法伤害利益的楚国贵族势力,天罗地网的阴谋已然布下。

    就在吴起沉重缓慢地走向楚悼王遗体,准备祭奠时,楚国贵族势力准备的弓箭手的长箭如急雨般射向吴起,瞬息之间,吴起连中三箭,急转之下,扑向了楚悼王遗体,紧紧抱着放声大哭。

    对吴起恐惧已极的楚国贵族们彻底疯狂,命令弓箭手继续射杀,直接将吴起与楚悼王的遗体射成了刺猬一般,长箭纠葛,连分开都做不到。

    大乱之后,楚悼王的葬礼迟迟无法进行,因为无法分开楚悼王与吴起的尸体,若要分开,便得零刀碎割,太子芈臧痛彻心扉,只能下令追封吴起为安国君,将父王与吴起合葬了事。

    三个月后,芈臧即位称王,就是楚肃王,卜一即位,就秘密筹划把吴起训练的八万精锐新军调回国都,捕获全部参与叛乱的七十三家楚国贵族大臣,以“毁灭王尸、叛逆作乱”的罪名,将两个余口贵族杀了个干净。

    董仲舒在读到吴起时,就佩服过吴起在那么紧急的时候想出那么高妙的主意,竟在死后使所有的阴谋家、仇敌全数覆没,同归于尽,以死复仇。

    董仲舒在胶西国时,面对胶西王刘端不断刺杀,就动过施展此计反杀刘端的念头,幸得脱身,万万没想到,这竟被人用到了自己身上。

    门生干的,自己干的,此时此刻没有差别了。

    万年吉壤动土,哪怕陛下复辟成功,为了扭转孝名,也不可能放过他们师徒及其家族。

    落书、唐平究竟是故意死在那里,或是无意死在那里?

    如果是故意,星象家的谶语,到底是真是假,难不成,上君真会如大日一般,辐照大汉甲子长年?

    听着听着,董仲舒的心越来越凉,胸口一阵憋闷,千言在怀却一句都说不出来。

    更关键的是,落书、唐平的死,必然会被陵卫、万年县呈于朝廷方面,董仲舒丝毫不怀疑朝廷能倒查到甘泉离宫,也不怀疑这次上君惩戒陛下的力度,只是在担心,朝廷中有没有人洞察了甘泉离宫的谋划?

    就比如,大汉首位布衣丞相、开启以丞相褒侯先河的平津侯、太傅、麒麟阁功臣之首、儒家叛徒公孙弘!

    董仲舒胸中灼热,如果公孙弘看透了甘泉离宫的谋划,接下来的复辟,不妨说是一场大戏,陛下和他,绝无胜利的可能。

    可如果公孙弘没有看透呢?

    事到如今,所有的人都没有后退可言,不过,董仲舒却有种感觉,他,或许走不掉了。

    望着悔恨、自责诸多情绪交加的弟子,董仲舒没有怒骂、责怪,而是从始终不曾离身的随带铁箱中取出了一卷大书,会同联络大汉豪富之家的阴符,交给了殷忠。

    这是一本羊皮纸缝制的书,封面大书“天下”两个大字,在竹简时代,这种羊皮纸缝制的书算是极为珍贵的了,只有皇室王侯的机密典籍与奇人异士的不传之秘,才用这种极难制作的羊皮纸缮写。

    殷忠顿时惊了,“恩师?”

    羊皮纸,天下书,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就是公羊家的传世经典,也是公羊家最大的宝藏,恩师竟然交给了他?

    论才学,他不及师兄褚大,论隐忍,他不及师弟嬴公,论机变,他不及师弟吕步舒,公羊家的传承,怎么都不该落到他的身上,他,又如何担待的起啊?

    “忠儿,在我的众多门生之中,我最看好的便是你,聪明、灵活,儒家没落,在我下世之后,必然苦难重重,唯有你,才有可能重铸我儒家荣光。”

    董仲舒的眼里,充满了慈祥、喜爱,犹如慈父观子,缓缓说道:“这本《天下》,是汝师祖胡毋生及为师终身阅历,参以门下诸多弟子的游历见闻所写,书中记载了大汉朝廷与各诸侯国的地舆、财货、国法、兵制、吏治、民风等国情,虽然大汉国中已无诸侯国,但其地之情,仍值得参详,更重要的是,大汉各地都有一幅老师亲自绘制的地理山川图,要塞、关塞、仓癝、城堡、直道、驰道路线等无不周详,忠儿若能尽数领悟,必可成为震古烁今的经纬之士,但是,不会是大汉了。

    忠儿,你在向官宦豪族、巨商大贾、游侠盗贼送完阴符后,不要回长安,直接从燕地出国,可暂居乌桓、鲜卑观大汉国势,如事不……不可挽回,可投异族重建我儒,倘若日后大汉江河日下,社稷沦丧,这本《天下》,便是你重塑华夏的依仗。

    记得在外,纵横为上,度势为本,切勿让公羊儒家,断送在你我师徒手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