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 第175章 没有人比徐更有资格拿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是国际数学联盟,推荐竞选阿贝尔奖的人选,大家可以先交流一下意见。”

    2月10日,周四。

    挪威自然科学与文学院。

    数学部某会议室内,五位数学家院士,正以评奖委员会的身份举行讨论会议。

    确定本届阿贝尔数学奖的人选。

    此奖项为纪念著名数学家阿贝尔两百周年诞辰设立。

    距今已举行了十年。

    在数学界中,是公认的数学三大国际奖项。

    和菲尔兹奖情况不同,阿贝尔奖除每年评审外,最重要的不设年龄限制,只要在国际顶级数学期刊发表论文对数学做出贡献,便能够达到提名的门槛,参与到每年阿贝尔数学奖的评选中。

    由于奖金高达八十万美金,算是除数学家大会外最受数学家关注的事件。

    按照往年传统,自然科学与文学院,要在三月份公布本届阿贝尔奖的获得者。

    并于六月颁发奖金。

    如今数学界有很多学者专家,都已经在等待结果。

    他们作为评奖委员会成员,肯定不能再耽搁,需尽快确定最终的名单。

    霍尔登听到别人这句话,接过资料文件,当即便散在桌子上查看起来。

    待目光停留上去,眉头不由得微皱。

    作为自然科学与文学院数学院士,他在数学界的知名度丝毫不低,特别是还经常参加各种交流活动,比如去年八月份刚结束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因此要说认识的数学专家那绝对不再少数。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他对国际数学联盟推荐的竞选人员并不陌生。

    甚至还交流探讨过。

    但令他失望的是,他没在名单中,看到徐铭的名字。

    对任何一位纯粹的数学家来讲,最希望看到的,便是困扰数学家的难题被结果。

    所以对徐铭这样的数学天才格外重视。

    尤其在国际数学大会的报告上,看到徐铭先后证明孪生素数和哥德巴赫猜想后,又提出对平展上同调的完善。

    硬生生给数学界,找到一条新的,有希望解决霍奇猜想的道路。

    自然就更加赞叹。

    加上自身主要研究领域,恰恰包括代数几何,恨不得同徐铭交流个几天。

    凭借徐铭在数学界上的重大贡献,在他看来,今年的阿贝尔奖颁发给徐铭,无疑才是最合适人选。

    奈何徐铭虽加入了国际数学联盟,却并未被推荐。

    阿贝尔数学奖的评选,最开始便是从国际数学联盟方面推荐的人员中竞选,但由于不限制获奖者年龄,使得获奖者的年龄相比较菲尔兹奖大上很多。

    仿佛是没资格参与菲尔兹奖评选的数学家,都来这里找补偿了。

    虽说数学界不排除大器晚成的人,可绝大多数取得的学术成果,基本上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做出突破。

    思维运转至此,他丝毫没顾忌名单上人的面子,不太满意的发牢骚。

    “又是几个因为年龄问题,参加不了菲尔兹奖评选的老数学家,数学联盟方面是真把阿贝尔奖当替代了。”

    “阿贝尔奖设立的初衷,有一部分是填补,诺贝尔没有数学奖的遗憾,更多是扩大数学的影响,吸引年轻人从事到数学的研究。”

    “结果发出去的奖项却没有青年数学家。”

    伴随霍尔登话音落下,其余四人脸上神情各有不同。

    使得会议室内陷入短暂的平静。

    约摸顿了数秒,才听对面一位身穿深色西服,约摸五六十岁的男人开口接过话茬。

    “霍尔登。”

    “竞选名单上这些数学家,都是对数学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他们有资格参与阿贝尔奖的角逐。”

    把这句话听进耳中,霍尔登抬起视线,下秒毫不迟疑的讲出自己的态度。

    “卡曼。”

    “论资格的话,我想没有人比徐,更应该获得本届阿贝尔数学奖。”

    “他对数论分支的发展无可替代。”

    在他看来,推荐名单上这些数学家,所取得的学术成果根本没法和徐铭相比。

    毕竟先不说多尺度解析筛法的强大,单连续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便足以成为阿贝尔奖得主。

    面对霍尔登两人的交谈,另外三人不免有些意动。

    “徐确实是本世纪最天才的数学家。”

    “他的多尺度解析筛法,连续解决了两大数论经典猜想难题,放眼数学界已然能称作是场奇迹。”

    “我们确实应该把徐的名字加进来。”

    低喃完。

    反驳霍尔登的西服男人,稍微组织下语言,便再次陈述自己坚持的观点。

    “你说的很对,徐确实是难得的天才数学家,但他已经获得拉马努金奖和陈省身奖。”

    “他现在还很年轻,可以多等几届,再参与阿贝尔数学奖的角逐,另外他的证明论文目前仍在验证中,我不认为现在就需要为其颁奖。”

    霍尔登听到这句话,脸色有些不好看,几乎想都没想便逐条进行反驳。

    “这叫什么话。”

    “徐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是经过了数学界各大机构顶刊的验证,根本不可能存在证伪。”

    “另外既然现在有资格获得阿贝尔奖,为什么要多去等上几年?”

    “况且目前徐正在研究霍奇猜想,如果真能攻克一道七大世界数学难题,现在将奖项颁发给他,必然会增加我们阿贝尔奖的含金量。”

    “因此我提议徐铭获得本届阿贝尔奖。”

    事实证明霍尔登,在评选委员会中,还是享有着比较高的号召力。

    随着霍尔登的话说完,其余三人纷纷点头附和。

    表达和霍尔登同样的看法。

    “我没意见。”

    “同意。”

    “我和霍尔登教授一样,挺喜欢这个来自东方的青年数学天才。”

    同意将本届阿贝尔奖颁发给徐铭。

    面对压倒性的票势,身穿深色西服的卡曼,尽管不太满意最终的结果,却也只得被迫接受,但在离开这间会议室之前还是不忘多讲了几句。

    “霍尔登教授,你也是代数几何领域的专家,我想应该知道霍奇猜想所具有的难度。”

    “你真认为徐能彻底证明?”

    “可不要忘记,他本质上只是数论天才。”

    几乎在最后一句话落下的同时,卡曼实在没有什么心情继续逗留。

    丢下一个不满的眼神,径直转身离开。

    反观霍尔登面色依旧平静,待对方身影,快要从视野中消失时放声喊上一句。

    “我相信他可以。”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霍奇猜想的难度,毕竟如果深入研究证明起来简单的话,也不会被克雷数学研究所划进七大世界数学难题之一的存在。

    特别徐铭最擅长的还是数论。

    怎奈这位来自东方的数学新星,实在太过耀眼。

    刚崭露头角,便成为数学界活着的传奇。

    或许真有可能创造奇迹,成功解决作为七大世界数学难题之一的霍奇猜想。

    并且他相信数学界不止一个人,和他抱着同样想法。

    期待这天的到来。

    伴随这场简单的讨论会结束,基本今年的阿贝尔奖人选成功确定。

    只等三月份正式公布。

    ……

    春节假期转眼结束,无论学生还是上班族,亦或者机构科研人员,都再次投入到了工作中。

    徐铭依靠信息学科上的词条能力,在许崇兴和邱轩等人的帮助之下,针对自主交会对接算法的开发工作,可以说进行的非常顺利。

    短短两个月时间,进度便已经成功过半。

    可以说到了这个时候,整个空间技术研究院,没有一个人会怀疑徐铭的估算。

    确确实实能够在四个月内,完成整个算法的开发。

    不单单邱轩彻底打心里佩服,连梁占军都像是搬开了压在心底的石头,只等算法完成后立刻开始仿真实验。

    很快时间来到三月份。

    主要精力都在自主交会对接算法上的徐铭,自然没有去关注阿贝尔奖的消息。

    反倒是微博上面的粉丝网友,在挪威科学院预告揭晓的当天互相讨论的火热。

    纷纷猜测徐铭,能否斩获阿贝尔奖。

    尽管阿贝尔奖设立才十年时间,但好歹也是数学界认可的三大国际奖项,并且国内数学家仍旧是零记录。

    在下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举行还有三年的时候,先拿到阿贝尔奖打破一个记录,这无疑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事。

    但如果放在之前,网友们肯定很有信心,毕竟徐铭眼下可是数论界公认的大师。

    能被国际数学联盟,专门设立一个奖项,更加证明两个数论经典猜想的解决论文没有问题。

    获得阿贝尔奖肯定不难。

    偏偏元旦前,爆出了一个重大新闻。

    徐铭公然拒绝,阿美瑞肯国家科学院的邀请。

    此事先是被海外某些媒体拿来报道,并指责徐铭称这是拒绝合作交流,不利于数学的健康发展和突破,虽面后传回国内引起网友们的盛赞,可无疑是相当于得罪了阿美瑞肯国家科学院。

    谁知道对方会不会选择插手,对徐铭在国际数学上的发展进行打压。

    毕竟都是国际奖项。

    “话说徐教授能斩获今年的阿贝尔奖吗,奖金可是有八十万美金呢。”

    “还真不好说,谁知道会不会故意打压。”

    “咱们的隐身战斗机刚首飞完,把海外气的不轻,恐怕见不得国人的好。”

    “只是拒绝了国家科学院的邀请,会故意恶心人吗?”

    “徐教授做的对,支持徐教授。”

    “以徐教授的数学成果,又不是当不了院士,干嘛要跑去海外当人家的院士。”

    “别说阿贝尔奖了,恐怕下届菲尔兹奖都难喽。”

    “我记忆中阿贝尔奖的获得者,年龄比较大,估计不会给徐教授这种青年天才吧。”

    ……

    就当网上针对此事争论不休时,挪威科学院正式在官网上面公布了阿贝尔奖名单。

    以及一份新闻稿件。

    《挪威科学与文学院决定将2011年阿贝尔奖授予徐铭教授》

    “徐铭教授的工作,革命性推动了数论的发展。他构建的多尺度解析筛法解决素数分布问题,提供了一项强大精准的筛法工具,解决了孪生素数和哥德巴赫这两项长期悬而未决的数论猜想。”

    ……

    国内官方媒体对于这种热点事件,自然会密切关注。

    何况还涉及到数学界风头最盛的青年天才。

    几乎前后没有经过多少延迟,便在网上转发了科学与文学院的这篇新闻。

    同时为徐铭送上祝贺。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关于类似的报道,就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来,明显是提前就撰写好了徐铭获奖新闻。

    《我国青年数学家徐铭,再次斩获国际数学奖项》

    《继拉马努金奖和陈省身奖后,数学天才荣获阿贝尔数学奖》

    《每天学习十八个小时的自律人生,带你走进数学天才徐铭的生活》

    原本还在为徐铭担忧惋惜的网友,看到相关新闻的瞬间便被喜悦占据,当即第一时间分享到群聊内,并在评论区留言对徐铭表示恭喜。

    “我去,徐神真拿到阿贝尔奖了?”

    “徐教授拿这个奖,再正常不过了吧,毕竟谁能连续证明两个数论经典猜想。”

    “恭喜徐教授。”

    “燕京发来贺电。”

    “箐华大学发来贺电。”

    “阿贝尔奖可是有八十万奖金,真让人羡慕。”

    “就差一个菲尔兹奖,徐教授就圆满了,咱们国内数学界也能弥补遗憾。”

    与此同时。

    空间技术研究院。

    专门为徐铭增加的办公室内,徐铭依旧在编写着自主交会对接算法。

    对于外界所发生的事情一概不知。

    不知过去多长时间,他暂时停下手上动作,准备起身活动下身体。

    待重新倒了杯茶,下意识查看起面板上信息学科。

    ——

    【信息:lv3(4895/5000)】

    “还差一百点左右的经验吗,终于要把信息提升到4级学科。”

    瞧见已然相差不大的两组数字,自顾自低喃一句。

    眼中浮现出些许期待。

    而正当他准备继续工作时,办公室的房门却突然被人从外面拍响。

    听着挺急促的样子。

    虽感到有些诧异,但还是连忙回了声。

    “请进。”

    许崇兴推门进来,脚步径直来到办公桌前,才算停下自己的身体。

    不等徐铭开口询问,便迫不及待讲出情况。

    说话时脸颊堆满着笑容。

    “我恭喜你拿奖啊,老张电话都打到了我这,让你赶紧回学校一趟。”

    “拿奖?”徐铭闻言稍微一怔。

    他担心被打扰手机开了静音,没接到老师的电话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对于许教授口中的拿奖,着实有些疑惑。

    主要国际数学家大会过去也才几个月,刚拿到陈省身奖自然没去想太多。

    好在许崇兴并未卖关子,下秒连忙详细解释。

    “今天阿贝尔国际数学奖正式公布了,是你拿到了这届的奖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