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 第360章 大哥哥,给你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上,突然多了个奇怪的摊子。

    墨家弟子穿着粗布麻衣,正在演示如何种番薯。

    他们用木犁翻地,用陶罐浇水,还把番薯切成块,埋在土里。

    围观看热闹的百姓挤得里三层外三层,有人踮着脚,有人爬上树,嘴里啧啧称奇。

    “这玩意儿埋在土里就能长?”

    “亩产千斤?怕不是吹牛吧?”

    “去年赵大户说粟米能产百斤,结果收了五十斤就不错了......”

    议论声中,个穿锦袍的公子哥突然嗤笑道:

    “一群泥腿子,也配种皇家作物?”

    百姓们回头一看,是吏部尚书的儿子李德全。

    这小子仗着父亲的势,在长安城里横行霸道,上个月刚强抢了个民女。

    “李公子这话就不对了。”

    人群里突然走出个青衫书生,正是当年写诗的那个,

    “此物乃救民之本,何来皇家百姓之分?”

    李德全眼睛一瞪,挥手就打:

    “敢顶嘴?给我打!”

    他身后的恶奴刚要动手,突然被人一脚踹飞。

    杨怀贞不知何时站在那里,金吾卫的令牌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李公子,陛下有令,凡阻碍番薯推广者,斩。”

    李德全的脸瞬间白了,却还嘴硬:

    “我爹是吏部尚书......”

    “就是你爹在这儿,也得给墨家弟子赔罪。”

    杨怀贞指着地上的番薯苗,

    “这些苗要是死了一株,你爹的乌纱帽就别想要了。”

    李德全咬着牙,狠狠瞪了书生一眼,灰溜溜地跑了。

    百姓们爆发出哄笑,有人喊道:

    “李大人,给我们讲讲怎么种呗!”

    书生笑着点头,拿起番薯块:

    “要先把土地翻松,像这样......”

    他讲得仔细,百姓们听得认真。

    有个抱着孩子的妇人突然哭了,去年她的孩子就是因为没粮吃,活活饿死的。

    如今看着这能亩产千斤的作物,她突然觉得日子有了盼头。

    太极殿内,李承乾正看着各地送来的奏报。

    幽州刺史说,番薯在雁门关试种成功,耐寒耐旱;沧州盐田旁边种上了番薯,盐碱地居然也能长。

    最让他高兴的是,青州送来的第一批新番薯,已经摆在了御膳房的桌上。

    “王德,”

    李承乾拿起个番薯,

    “给太上皇送去几个。

    告诉他,这玩意儿比胡饼顶饿。”

    王德刚要走,却见李世民拄着拐杖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个番薯,皮都没剥就啃了一口。

    “嗯,甜。”

    老皇帝咂咂嘴,

    “当年朕就说这东西好,可惜啊。”

    “父皇喜欢就多吃点。”

    李承乾笑着说道,

    “明年各地都能丰收,到时候让御膳房做番薯糕、番薯粥......”

    “你以为这事就完了?”

    李世民突然放下番薯,脸色沉了下来,

    “李德全敢在大街上闹事,背后肯定有人指使。

    那些旧勋贵,嘴上不说,心里还惦记着当年的特权呢。”

    李承乾的眼神冷了下去:

    “儿臣明白。他们怕百姓吃饱了,就不再依附他们。”

    “所以你更要让百姓吃饱。”

    李世民拍着他的肩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当年朕靠百姓坐稳了江山,如今你要靠百姓,让这江山更稳。”

    父子俩正说着,杨怀贞匆匆进来,手里举着个蜡封的密信:

    “陛下,岭南急报!

    高州总管冯盎,私藏番薯种,还杀了前去推广的墨家弟子!”

    李承乾猛地站起来,定唐刀撞在案几上:

    “冯盎?他不是归顺大唐了吗?”

    “他说番薯是‘中原妖物’,会坏了岭南的风水。”

    杨怀贞的声音带着怒火,

    “还说要联合百越部落,抵制朝廷政令!”

    李世民突然冷笑道:

    “当年他归顺,不过是怕朕的玄甲军。

    如今见你推广番薯,触动了他的利益,又想反了。”

    “儿臣这就率军南下!”

    李承乾转身就要走。

    “等等。”

    李世民叫住他,从袖中掏出块虎符,

    “拿着这个,调岭南道的府兵。

    告诉冯盎,要么交出番薯种,要么朕让他尝尝番薯的滋味。

    用他的骨头当肥料。”

    李承乾接过虎符,入手沉甸甸的。

    他突然想起父亲当年单骑赴会的模样,突然笑了:

    “儿臣一定把番薯种带回来。”

    高州城外,冯盎的私兵列成方阵,手里举着长矛,矛头闪着寒光。

    冯盎站在阵前,穿着百越的银甲,脖子上挂着骷髅头项链。

    他看着远处尘土飞扬的大唐军队,突然对身边的儿子冯智戴说道:

    “李承乾小儿想跟我斗?

    他不知道岭南的山,是吞人的吗?”

    冯智戴刚要说话,却见大唐军队里推出十几辆大车,上面盖着黑布,隐约能看到墨家的标志。

    “那是什么?”冯盎皱眉问道。

    话音未落,大车突然掀开,露出里面的“飞雷炮”。

    这是墨云新造的武器,能把火药包扔出百丈远。

    “放!”杨怀贞一声令下,墨家弟子点燃引线。

    十几个火药包呼啸着飞过城墙,在私兵阵中炸开。

    火光冲天而起,碎石、断矛、残肢混在一起,像下雨一样落下。

    私兵们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见过这种武器,纷纷转身就跑。

    “废物!”

    冯盎怒吼着,拔出腰刀砍翻几个逃兵,

    “给我冲!谁后退,斩!”

    可兵败如山倒,任凭他怎么砍杀,都挡不住溃逃的人流。

    李承乾的唐军像潮水般涌上来,玄甲军的铁骑踏碎了高州城的城门,金吾卫的弩箭射穿了冯盎的银甲。

    冯盎被擒的时候,还死死攥着怀里的番薯种,指甲都嵌进了肉里。

    李承乾走到他面前,捡起掉落的番薯种:

    “你可知罪?”

    冯盎吐了口血沫:

    “成王败寇!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朕不杀你。”

    李承乾突然笑了,

    “朕要让你看着,这些番薯种在岭南生根发芽,看着百姓们吃饱饭,看着你当年掠夺的土地,长出金黄的果实。”

    他下令把冯盎关进囚车,让他跟着军队,一路看着百姓们种下番薯。

    冯盎起初还咬牙切齿,后来看到那些面黄肌瘦的百姓捧着番薯种,眼里露出希望的光芒,突然沉默了。

    在一个村寨,有个瞎眼的老婆婆摸索着把番薯种埋进土里,嘴里念叨着:

    “等长出番薯,就能给孙子治病了......”

    冯盎看着那双手,枯瘦、布满老茧,却充满了力量。

    他突然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是这样跟着父亲种地,后来为了争夺地盘,才拿起了刀。

    囚车经过村寨时,老婆婆的孙子跑过来,把块烤熟的番薯递进囚车:

    “大哥哥,给你吃。”

    冯盎看着那块金黄的番薯,突然老泪纵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