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废除”。
洪熙朝废除了很多洪武朝和永乐朝的东西,比如当初在洪武四大案中被流放的犯人。
比如很多被打入贱籍的罪人后代,再比如许多以皇帝的意志,凌驾于大明律之上的临时举措。
再比如加在某些特殊地区的极高赋税。
“这世上大多数人身上都捆缚着无数道枷锁,这些枷锁已经完全超越了人所能够承载的,无论是百官还是百姓,都喘不过气来,圣上将这些锁链一道道拔除,只留下最基本的,这便是圣上的功德,也是圣上的智慧!”
任何人都要承认,当今圣上,是个宽和仁慈的人,他拥有博大的胸怀,和前两任皇帝完全不同,登基仅仅一年时间,他的仁德就已经遍及到了四海之中,无数人颂念他的名字。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华盖殿中,朱高炽合上手中的奏章,冲着李显穆笑道:“这是朕为帝的信条。”
李显穆诚挚道:“陛下所言的,在唐太宗皇帝的《帝范》中亦有记载。”
“朕正是从唐太宗皇帝处学来,为君者以身作则,放能得臣民敬重,也才能在所有朝廷事务中,占据最上的位置。”
“当初大唐快要覆灭的时候,叛军演奏了一曲秦王破阵乐,于是即将投降的唐军,心中生出愧疚,决定为大唐再拼一把。
为一个两百年前的皇帝再拼一把!
何等光辉璀璨啊。”
朱高炽起身负手感慨道:“这偌大的天下,难道在宫城之中吗?
朕看它在天下人心之中!
太祖和先帝都是杰出的皇帝,可朕看,太祖失人心极重,先帝后期也越发苛刻,就连朕都活的战战兢兢,何况臣民。
朕要为大明立恩,以垂后世,君臣和谐一心,共筑大明盛世。”
李显穆想到如今几乎占据大明政治七成高位的太子党,以及自己的超高政治地位。
这在前两朝是不可能出现的,洪武朝就不提了,即便是他深受重用的永乐朝,在他担任尚书后,皇帝立刻就卸下了他内阁大学士的职位。
只有在洪熙朝,有朱高炽在,他才会受到这样的信重。
“陛下垂恩,百官见之,百姓也见之。”
朱高炽却叹息道:“还不够啊,过去五十年压榨的太狠,想要重建君臣、臣民、君民之间的信任,谈何容易呢?”
李显穆思索了一下,开口道:“陛下,臣有一策,可令百官欢欣,且对大明如今颇有好处。”
朱高炽豁然转过身来,好奇道:“明达,你说。”
“给官员加俸禄!”
李显穆直接开门见山,“我朝俸禄之低,古来未见,增加俸禄刻不容缓。”
啊?朱高炽直接愣住了,这也太干脆了,加钱能不高兴吗?
“朕知道你说话从不简单,说说吧,这其中又有什么朕不清楚的诀窍?”
朱高炽也没回御座上,而是直接坐在了李显穆旁边,还伸手给自己倒了杯茶。
李显穆也比较随意道:“陛下,臣先为您讲一下人心,百姓人心、官员人心。
这世上的大多数人,都有让自己生活变好的心,穷苦的百姓羡慕富贵人家的生活,于是就有动力读书做官、亦或经商赚钱。
皇帝用世上最好的东西,亲王用次等的,公侯再次,一级一级的排列下来。”
说到这里,李显穆笑问朱高炽道:“陛下,您觉得如果让皇帝每天吃窝窝头,娶一个普普通通的婆娘,穿粗布麻衣,这可能吗?”
“不可能!”朱高炽都做不到,这大胖子别的事情上比较简朴,但美色上却不节制。
李显穆叹息道:“当官的也这么想,一个七品县令,就能号称百里侯,掌握一个县中所有人的生死,让他再受穷,那便不可能。
朝廷不管县以下的吏员任免,县令上任要自己带僚属治理,这些僚属都要县令自掏腰包,家境富裕的县令尚且能补贴,穷的县令就不得不对朝廷的东西下手,再加上官场上必不可少的人情来往。
不愿意触犯底线的就永远在底层待着,最后爬上来的都是一群造下无数孽事的官员。”
李显穆望着朱高炽,这番话也就是对面是朱高炽,否则他绝不会说出来,他郑重道:“当官的会没钱吗?
他们有无数办法去搞钱,既然当官一定会有钱,那这些钱就该朝廷以正当的名义给他们。”
最后一句设问简直振聋发聩!
当官的会没钱吗?
“明达你的意思是用高俸禄来养廉洁?”朱高炽眼中一亮,“这样就能制止住贪污腐败吗?”
“不能!”李显穆回答的毫不犹豫。
朱高炽的笑意直接僵在了脸上。
“人心不足蛇吞象,有的人是喂不熟的,无论给他多少都觉得不足,提高俸禄是为了保护那些本来有良心想做个好官的官员,臣觉得只要能救两成官员廉洁奉公,提高俸禄就不亏,而且……”
李显穆脸上显出一丝残忍的冷笑,“臣先前说的那些,相当于给贪官蒙上了一层正义的外衣。
洪武时期贪污六十两,剥皮填草,是不是陛下也觉得太严苛了?”
朱高炽没说话,只点了点头,确实太过分了。
“这就是了,陛下作为皇帝觉得过分,臣作为大明忠臣,也觉得太过分,甚至觉得有些人情有可原。
若是陛下愿意提高俸禄,那就相当于将他们的话术攻破,日后再杀起贪官来,就可以质问其人!”
朱高炽脸上顿时升起亮色来,“朕可以质问其人,‘朕怜惜百官不易,多加俸禄,一家老大乃至于迎来送往,俱在其中,为何依旧贪心不足’,时人必将斥责其人,而不怪罪于上。”
李显穆笑道:“正是!”
“明达,你今日所说,让朕醍醐灌顶,提高官员俸禄,当真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李显穆抿嘴一笑,高薪不一定能养廉,但低薪一定养不出廉洁来,高薪+监管+重罚,必然能够提高官员队伍的清廉程度。
至少消灭贪污,那就是纯纯做梦了。
“明达,你说这俸禄该怎么提高才是,提多少合适呢?太多会大大增加支出,太少又聊胜于无。”
“四品以上高级官员的俸禄提高两倍到三倍即可,因为这些高级官员大多有兼领的俸禄,再加上外命妇、诰命夫人,各自都有自己的俸禄,又治有家产,优免田赋数量多,免丁徭人数也多,大多不缺钱。”
免丁徭实际上是一大笔钱,大明高级官员的俸禄还是不低的,就连海瑞那么清廉不揉沙子的人,都能纳的起小妾。
正常四品以上官员,仅仅依靠投效土地就不缺钱了。
“关键是五品以下的官员,俸禄过低,开销又大,这些官员的俸禄至少要五倍以上,如果加了这么多俸禄,他们还朝下面伸手,那砍头的时候也怪不得朝廷了。”
这下朱高炽有点迟疑了,“五倍的话,会不会让朝廷财政压力大增?”
“这份钱自然不能直接从朝廷出。”李显穆解释道:“陛下觉得朝廷收税能真的把应该收的税全都收上来吗?”
“自然不行,这些年渐渐用白银收税,才算是减少了很多损耗,可熔铸白银时,依旧会有大量的损耗,朝廷屡禁不止。”朱高炽对这些事情还是比较清楚的。
用白银收税比实物税对于朝廷而言,自然是方便的,但随之而来的便是火耗。
“这就是地方官员私自截流,这不算是贪污,没有触犯大明律,而是一种朝廷禁止,但控制不住的行为。
正如臣所说的,官员是不可能让自己穷的,他们有无数办法,把钱装到口袋里。”
朱高炽无奈摇摇头,并不太生气,毕竟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以往火耗朝廷不管,可以后却不能不管,臣建议日后火耗归公,不允许地方私自截留,而后以这些火耗来作为额外俸禄,再回赐给官员。
将之前灰色甚至黑色的钱,变成朝廷正大光明的俸禄,这样光明磊落不愿意参与其中的官员,也能得到好处。
至于那些非要截留的官员,就要看看是他们的脑袋硬,还是朝廷的刀剑利了。”
火耗归公,而后赏赐出去。
这样一来,朝廷本来拿到的赋税没有数量没有变化,而官员合法的收入就提高了。
朱高炽心动了,李显穆给他考虑了方方面面,由不得他不同意。
————
大明王朝最伟大的改革家李显穆对改革有一番著名见解——
“改革最好时机是什么时候?是现在。
当一项政策积弊深重的时候,实际上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在你推行一项政策时,就要时刻关注它所表现出来的各项特征,并时时刻刻准备纠正。
这便是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在白银税逐渐代替实物税不过十年,在截留火耗风行于大明不过三年,李显穆就提出了火耗归公政策,很多人或许并不在意这条在历史上籍籍无名的政策,可笔者却从中看到了恐怖的未来。
幸好,那个未来在洪熙元年的那次谈话中,被李显穆果决的掐断了。——《明朝政治制度变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