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46章 盘算来钱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赵家的赵清虎今天做出豆腐了!”

    “啥,你说啥,做豆腐?赵清虎会做豆腐?他拜师了,这可是赚钱的手艺啊。”

    “不知道,反正豆腐是做出来了,我都看到小秦氏把豆腐送去宅基地工地了,说是给他们加个菜。”

    “我的天,老赵家这真是要发啊。又是养蜂又是捕猎,现在还要做豆腐。”

    “赵家那老两口也是厉害,这么会赚钱的儿子不要,想什么呢?”

    “嘿嘿,赚钱能有啥用,他们还想着二房的读书人当大官,到时候当老太爷、老太太呢!”

    “呵呵,痴心妄想,赵怀远那样能做官?”

    “不还有一个童生孙子吗?”

    “这种事情谁知道啊,隔壁村的李秀才,多少年的秀才了,也没见他当官。”

    ------

    老李婆子,就是路过了一趟村口,原本是打算找几个老姐妹聊天去的。

    不曾想,听了一耳朵闲话,差点没把她气死,蹬蹬蹬就跑回了家。

    “老头子、老头子快出来,出大事了。”

    “怎么了,咋咋呼呼的?”

    “老大,是老大那不孝子,他竟然会做豆腐。”

    “什么?”

    赵老头吃了一惊,做豆腐?老大什么时候学会做豆腐的?那养蜂找蜂巢,虽然也是个手艺,可看着简单。

    这做豆腐可不一样,那都是有秘方的手艺。

    老大他是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会做豆腐?

    “这个不孝子,有做豆腐的方子竟然藏着掖着,若是老二也有这方子,他们一大家子在县城完全能立足。”

    “就是,这做豆腐的方子可是能养活好几代人的。不管天灾人祸,总也饿不着有手艺的人。”

    老李婆子说着,猛然站了起来,“不行,我要去把方子要过来。”

    看老李婆子风风火火又要出去,赵老头连忙拦着。

    “你回来,你这样上门他会给你吗?”

    “哼,我是他老娘,没有我哪有他?”

    赵老头白眼连翻,老大若是个孝顺的,得了做豆腐的方子岂会藏着掖着?等分家了才拿出来,这明显就是不想让他们占便宜。

    “让老二回来一趟。”赵老头最后道。

    “可老二搬去县城后,一直没回来过,怎么通知他?”

    赵老头脸色一变,好一会才叹了口气。

    “我去一趟县城吧。”

    ------

    “爹,这豆腐真好吃。”晚上,大丫吃着油煎肉沫豆腐,满脸喜色。

    “爷爷,好吃好吃!”大狗跟二狗也吃的很开心。

    “爹,咱们明天是不是开始做豆腐卖,今天我从田里回来的时候,路上碰上的村上人都问了,说是明天要来卖豆腐。”大郎道。

    “咱们家厨房不大,肯定施展不开,大量做豆腐办不到。不过,做出一些豆腐只卖给村里面还是可以的,回头你们泡上十斤黄豆,明天就支个摊子摆在门口,一文钱一斤。”

    “爹,田里面的活差不多了,青苗已经长成,没什么活,明天我带着四郎、五郎先在家里面帮着做豆腐,等豆腐好了再去田里面。”

    “好!”

    晚上躺在床上,赵清虎清点了一番家底。

    银锭子还有八百二十四两,碎银跟铜板也不多了。

    盖房子花了不少,可以预见,还要花上一大笔钱。

    郑师傅带来的正工、杂工,还有材料费用,都在预算里面,他提前支付了两百三十两银子当订金。

    若是在计划内完工,大概还需要一百二十两银子尾款。

    除此之外,粮食也够了,就是每日的蔬菜跟荤腥,需要付钱。

    还有追加的三千斤粗粮。

    粮店已经把之前预定的五千斤粗粮运了过来,直接送到工地上的。

    六千多斤糙米,看的郑师傅十分满意,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饱吃好,谁有力气干活?

    盖房子可是重体力。

    抬木桩子砸地基,搬运砖块石料,打桩立柱子,都是要下大力气的。

    有这些粮食打底,他心里面才有底气。

    粮食就在眼前堆成堆,两个厨娘也放心每天给足量。

    倒是村上七十个杂工需要支付工钱,之前赵清虎承诺过,十天一发。

    三十文一天,十天一个人是三百文,七十个杂工,就是两万一千,是二十一两银子,做到月底,就是六十三两。

    看了看空间内装铜板的箱子,赵清虎知道自己还要去一趟县城,从钱庄内兑换一批铜板回来。

    “对了,当初承诺的每三天见一次荤腥,也要去镇上弄些猪肉回来,也不知道之前挖的抓捕野猪的陷阱怎么样了,好几天都没收获。”

    这些都是短时间内要支出的银钱。

    虽然够,但是辛辛苦苦赚回来的银钱,看着箱子里面银锭子越来越少,赵清虎也心疼。

    到最后只能安慰自己,钱财就是王八蛋,赚来也是花的。

    就是,家里面的来钱路也要合计合计。

    目前他们家来钱路不少,但是,长久的来钱路只有两条。

    其一就是养蜂,春夏都有花朵,漫山遍野都是,就是秋天也有一些,但是冬天就不一样了,不仅没有蜂蜜割,还需要买些黑糖回来,养着蜂群不让它们饿死。

    其二就是田地,种田种地,就是农户的主要来钱路。

    他们家自己开荒的水田目前有八亩,计划七亩栽种水稻,一亩栽种糯米。

    这八亩田是不用上税的,大渊朝的律令,开荒田地三年内免税。

    此外他家还佃种了两亩旱地、七亩中等水田、五亩上等水田。

    这些也是不用上税的,但是,需要交租啊,水田五成,旱地七成。

    若是一切顺利,今年不闹灾,风调雨顺,这些田地的出产,足够养活他们一大家子,还能吃白面、精米,甚至有一些结余,能买上几两银子。

    至于原主篾匠的手艺,赵清虎已经抛下多时,做的东西也只是满足家里面使用,没有外出挣过钱。

    此外就是找蜂巢、捕蛇、布置陷阱抓猎物。

    这三项来钱快,可都是冒着风险的,还不是长久营生。

    他赵清虎可不是专业猎人,上石隆山若是遇到了大型猎物,只能逃跑躲避。

    总不能让他拎着匕首去跟老虎、狼群搏命吧?

    虽说穿越过来有一些福利,让他身强体壮,可他也没有勇气直面老虎狼群啊。

    “上山采药要不要考虑下,我虽然认识的中草药不多,可野菊花、人参灵芝这些我还是认识的。”

    想了想,赵清虎又摇了摇头。

    石隆山上,没有一些自保能力,他是不会深入的,倒是可以在外围找一找。

    “去镇上开店?卖些新奇吃食,麻辣烫,火锅?”

    这个念头闪现,又被赵清虎否决,第一他家没有根基,万一得罪了大户人家,指不定就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此外,这大渊朝也没有辣椒啊。

    “肥皂、玻璃、制糖、制盐---”

    脑中念头连闪,最后赵清虎还是决定老老实实卖豆腐,大买卖他们家目前还承受不起。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挑担卖豆腐,十里八乡,走街串巷,虽然累人,可赚钱是货真价实的!

    而且,他可以多找几个挑夫,多发展几个经销商啊。

    这年头,一天有个四五十文钱,绿竹村那些老爷们,绝对嗷嗷叫着要干。

    “要不弄点腐竹臭豆腐乳?”

    盘点这家底,算了算花销跟来钱路,不知不觉,赵清虎就睡了过去,今天磨豆腐做豆腐,他是真的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