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逆流92:开局甩校花,打造万亿帝国 > 362:要不玩一玩影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两部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省报的范围,开始逐渐走向全国。

    而且根据刘胜兴讲,这几天来找他们的人并不少。

    甚至还有很多其他省的人正在路上,就是为了拿下林一峰他们手头的版权,获得一个独家发布的权利。

    刘胜兴根本不擅长这种事情,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林一峰的身上,希望林一峰能够帮忙解决。

    林一峰看着眼前的三人,微微皱眉。

    “你们给出的价格,确实很不错。”

    三人面色一喜。

    只不过林一峰后半句话,就让三人坠入谷底。

    “但是这个价钱,我们还是无法接受。”

    三人稍微愣了一下。

    其中一个主要负责人更是一脸震惊地质问着。

    “这价格?还不行吗?”

    “林老板,我们都是做这个行业的,你不能把我们当外行人宰啊。”

    “这个价格……”

    林一峰看着男子交集的模样,只是默默地摇摇头。

    “不是,主要是价格给得实在是太高了。”

    “我觉得不应该值这个价格。”

    三人愣了一下。

    见过往高要价格的,但是没见过往低杀价的。

    可很快三人就被林一峰谈判的经验吓到了。

    林一峰微笑着看向三人,脸上笑容虽然很温柔,但是却让三人感觉到心寒。

    “我不觉得各位是想要花一百万买断我们书的版权。”

    “这个价格就算是放在圈子里已经很低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不如咱们走版税制度吧。”

    “各位你们看这样如何?”

    这话一出,三人彻底笑不出来了。

    一百万,他们想买的就是发授权,就想要用钱砸开这个小报社的门。

    但是林一峰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一切,先用杀价来降低对方的戒心,随后戳破对面的想法,并且给了对面一个台阶。

    这让三人只能顺着林一峰的话继续往下接。

    “那不可能,一百万买版权,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情。”

    “哈哈哈,林老板说笑了。”

    “版税也行,版税也行。”

    林一峰笑了笑。

    这三人别看很有诚意,其中暗藏了很多杀机,要是反应不及的,很有可能一下子就中招。

    在90年代,国家推行的作家稿酬中,就标注了两种方式。

    一种是基本稿酬加印刷数量,可以说按照一千字多少钱去收,再加上印刷的分成,比如一万册书籍,分成1%。

    超过一万册,分成0.7%或者0.8%这样。

    当然这种方式来钱速度太慢,更多的作者会喜欢走一次性买断。

    而第二种就是完全按照出售量的5%到10%之间,这种更多用于成名的作家合理分配出售权。

    林一峰跟王晋康走的就是第一种,每个月固定给他分成。

    至于第二种,更适合林一峰他们这种手握版权的人,给其他报社合作。

    这三人来了就谈买断,根本没有给刘胜兴任何走版税的方式,一般人估计是在做选择题,根本不会考虑其他的可能性。

    像是林一峰这种商场老油条绝对会选择跳出这些选择,将主动权握在他的手中。

    有了林一峰帮忙监管,很快两边合同就达成了合作。

    根据出售量进行分成,每个月低一百万份,林一峰会从那边抽取10%的分成,超过一百万份的量,他们会从报社抽取7%的分成。

    可以说借助着幽州省的出售量,林一峰他们每个月纯保底都有十万块的分成,再加上他们本身宣传能力,每个月少说也能拿到接近三十万的分成。

    最主要的还是有一定保证金。

    100万保证不会修改其中内容,不会用于其他项目,如有违约百倍赔偿,并且还会遭到起诉。

    可以说林一峰为了保护版权,给对面下了一个不敢违约的条件。

    一旦对面违约,那就要赔得倾家荡产。

    而这一百万,也算是林一峰给他们的保证,幽州省只会给他们独家版权。

    别看这个合同幽州省报要付出的价格不低,但此刻三人嘴都快笑歪了。

    这部的影响力,他们是有目共睹的。

    只要林一峰他们愿意授权,每个月他们报社在省内说少了就要有接近三百万的营业额。

    甚至这个能够为期很久,一年下来那就是接近小四千万的收益。

    其中只有部分要分成给林一峰,再算出其余的成本,他们光是营业额加税收过后,也能拿到接近两千五百万的收益。

    可以说他们稳赚不赔,甚至可以说在这方面山阳民声报还有些吃亏,他们完全可以谈成全部都是10%的价格,很多地方都会接受这个价格。

    但林一峰给他们作出了让步。

    而在这次结束以后,林一峰也是将合同初稿给了刘胜兴一份。

    嘱咐他未来如果再有人过来谈判,就走同样的流程。

    这样既不伤害对方的利益,林一峰他们还能够稳赚不赔,最主要是在合同上的细微让步,给对方省下不少钱,还能够跟对方交好。

    日后国内对于王晋康的媒体评分,也能够拉高不少。

    说白了林一峰利用这份合同,也算是变相帮报社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在山阳城这一周,林一峰根本没有闲下来过。

    基本除了幽州之外,大多数周边省份报社都尝试来拿独家发授权的事情。

    像是价格最高的必然是京都那边。

    京都更是开出一千万的高价,想要稳稳吃下两本的一次性买断权。

    甚至最终价格提升到了一千五百万,相当于两本均价都在七百五十万左右。

    如果是王晋康知道他这么值钱,可能他人都傻了。

    不过有林一峰事先的嘱咐,在价格这方面刘胜兴没有任何让步,最终也是敲定了跟幽州省一样的合同。

    五家报社参与了进来,光是押金就给了五百万。

    等这五家带着稿子回去的时候,刘胜兴看着存折上明晃晃的钱,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小林。”

    “咱这次可能要闹大了。”

    “五个省份报社的稿子,啧啧啧,这个收益。”

    刘胜兴掰着指头已经开始有点算不明白了。

    林一峰看着刘胜兴慌张的模样,反而是很淡定地笑了笑。

    “这才哪到哪啊。”

    “等过两个月你再看,价格更不一样了。”

    林一峰笑了笑。

    除去京都之外,他们跟这些省份敲定的价格,就以保底每个月五十万来算,四家加起来就有每个月两百万的进账。

    过完税以后,还能留下一百八十万左右。

    两本书,每个月各发两份,到时候光是稿费的分成,就能给王晋康每个月带来接近八万块的收入。

    京都那边市场更大保底可以算是一百万的收益,过完税在分成过后,再加上牧野市本地的市场。

    王晋康跟林一峰两人每个月少说能有十三万的稿费入账。

    虽然对于林一峰而言,十三万稿费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对于王晋康来说,那可是一笔巨款。

    他在工程师一年下来可能也就是这个数目,他把版权交给林一峰他们以后,一个月能够赚一年的钱。

    而林一峰这边,每个月报社额外拥有小三百万的收益,远比现在报社每个月五六十万强太多了。

    等日后报社规模扩大,到时候光是报社每个月可能都能够给林一峰带来接近五百万的收益进账。

    林一峰想过报社有朝一日做大。

    没有想到这个“有朝一日”竟然会来得如此突然。

    至于刘胜兴也是因为这次合作,每个月薪资也是来到了三万块,成了目前林一峰手头月入进账最多的人。

    在这个年头,月入一千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工作了。

    月入过万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起码都是在行业内深耕二十几年的老油条。

    而刘胜兴在知道自己月入过三万还附带五险一金的时候,整个人几乎都是都是懵逼的,他也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当然这些后续的事情,林一峰都交给刘胜兴继续处理了。

    接下来刘胜兴只要每个月将稿子一式六份,五份给这些地方发过去即可。

    在这些忙碌完毕,林一峰也是回到了石头村休息了两三天。

    难得地带着学生们好好玩了一圈,上了上体育课。

    等休息得差不多,他才返回了牧野市。

    在牧野市林一峰的办公室内,林一峰靠在沙发上,看着眼前牧野市当地的电视台。

    在他不在这段时间,牧野市电视台也是来对胖东来进行了采访。

    不知道是哪边流出的消息,牧野市当地都知道了胖东来要开分店的事情。

    电视上东来也是肯定了这个事情。

    这个消息一经爆出,几乎火遍了整个中州省。

    一听牧野市新兴超市要进行扩张,各大市级政府纷纷对着东来抛向橄榄枝,其中也包括了东来的老家魏都。

    这时,忙碌了一整天的东来推开办公室的门。

    “哟,东来,怎么你上个电视台,还这么拘谨啊,怕啥啊。”

    “腰板停止点!”

    “你现在也算是大老板了。”

    东来看着沙发上的林一峰只能苦笑着抱怨道。

    “峰哥,你就别挖苦我了。”

    “这事儿我感觉你真不如让小郭来啊。”

    “应付电视台,我是真不擅长。”

    东来也是心里苦。

    林一峰这个最大老板平时不露面,电视台这些人根本抓不到林一峰,只能找他这个胖东来的负责人。

    从牧野市电视台开始起,基本各个地方电视台三天两头就要来采访。

    光是应付电视台,东来就已经有点心力交瘁了,这个过程中他还要应付其他政府的领导,跟他们解释胖东来扩店的事情还要考虑。

    尤其是面对老乡魏都的时候,东来更是不知所措。

    作为自己的老乡,他还是很想要在魏都开一家胖东来的,只不过能不能开店这事儿,不是他可以敲定的,要让林一峰点头才行。

    林一峰不点头,他也不敢越权选择地方开店。

    这个月过去一半,东来基本都在应付这些事情。

    林一峰看着东来犯愁的模样,也是笑着安抚道。

    “这事儿不着急,你能拖就拖。”

    “拖越久,对于我们的好处越大。”

    “他们肯定要比咱们还要急。”

    东来点了点头。

    现在逐渐接触高层以后,东来也开始跟郭冯生一样,学习一些经营方面的事情。

    原本底层出身的东来,在开店这方面考虑就比较简单,地段好,口碑好,做事儿良心就能够开店。

    直到开始学习以后,他就发现这里面到底有多么繁琐。

    不光是选址要好,政府方面的扶持,包括政府给出的政策,国家的大走向,这都是影响开店的。

    有时候能赶上好的风口再加上当地政府扶持,光是开店这一方面,其中就能省下几百万的钱。

    东来这时才反应过来,林一峰第一家胖东来的时间点有多么好,刚好利用了春节前后完全笼络了当地人心中的口碑。

    而林一峰对这事儿确实不着急。

    开店这方面,他手头的资金流还算正常,那么大学城的投入资金稳步消耗,根本影响不到他的主业。

    最主要的是,那些地方政府确实要比林一峰更急。

    马上年中就要来了,算是胖东来装修的两个月跟确定货源筛选的一个月。

    实际上留给地方政府来提升全年收入的时间,只剩下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面对胖东来如此成熟的超市体系,如果他们能够成功拉拢胖东来入驻,年底肯定要在省大会上好好风光一把,甚至明年政府资金投入也会发生倾斜。

    可以说拉拢了胖东来,政府就能够有钱做更多的事情。

    林一峰等,就是希望让这群人急,就算没有选他们,等他开第三家胖东来的时候,这些人会给出更加丰厚的政府扶持。

    就在这时,东来一句话却吸引了林一峰的注意力。

    “峰哥。”

    “最近牧野市跟商都电视台找我商量,想要讯问一下我们要不要进行广告投放的事情。”

    “你看这事儿?”

    林一峰微微一怔。

    “广告吗?”

    “他们已经找你了?”

    东来点了点头,也是认真解释着。

    “我跟老郭稍微商量了一下,发现价格确实很低。”

    “咱要不考虑一下?发发广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