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参加比赛?”
“这我哪敢啊!”
“不用这些,不用这些。”
王晋康对于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你让他一个厂子里的技术工,拿他写的稿子去参加比赛,去跟那些早就在国内文坛中沉寂多年的作家们去比。
王晋康不敢,也没有这个敢去比的自信。
不过林一峰可满不在乎这么多了,王晋康的实力他很清楚。
他未来在文坛内的成就,也不比同时代这群人低,他跟民声报达成合作,甚至可以说民声报有点高攀他的存在了。
至于比赛这方面,这只是为了提升一下民声报的知名度,为未来能够转型成为杂志社提前进行铺垫。
“王厂长,你别担心。”
“我们刘编辑眼光很准,不然也不能够过那篇修仙的稿子。”
“您这文笔肯定没有问题,您就放心大胆地写就行了。”
林一峰这么一圈,王晋康心里也是稍微有了一些自信,他看了看身旁的林一峰,疑惑地询问着。
“真可以吗?”
林一峰给刘胜兴使了一个眼色,刘胜兴立马秒懂,微笑着跟王晋康点点头。
“肯定没问题的。”
“我的眼光你方向。”
“王厂长,你就放心写就行了。”
这时王晋康才稍微松了口气。
几人在办公室内稍微闲聊了一下,便早早结束了这次交谈。
林一峰他们跟王晋康签下合同,也是离开了武城,约定好了每周三交稿子,每一期按照正常发布就行了。
回到山阳城,在敲定了稿子以后,刘胜兴也是没有什么闲下来的工夫,立马投身进入了分章节的阶段。
对于这个事情,刘胜兴很上心,林一峰也是没有继续管。
而在报纸更新那边,林一峰的跟王晋康的也是交替发布,延长一下能连载的时间。
不过字数方面也是稍微有了一些提升。
对于这事儿,林一峰全权都交给了刘胜兴去处理。
等到了这周报纸发布后的第三天,林一峰也是来到胖东来楼下的报亭,准备买一份看看效果。
“大爷,来份民声报。”
林一峰来到报刊亭边,熟练地给里面靠在躺椅上的老爷子递了根烟。
老爷子一瞅是林一峰也是立马喜笑颜开。
“哟,好久不见啊,林经理。”
“怎么想起来我老头子这里买报纸了。”
林一峰笑了笑,摆摆手。
“害,这不刚回牧野没几天吗?”
“休息的日子,不知道干啥,看看有啥报纸能看的。”
老爷子咧嘴一乐。
不得不说,自从山城民声报入驻牧野市以后,对牧野市报纸市场造成了剧烈的冲击。
原本牧野市的报纸就比较安逸,基本受众群体就是牧野市的市民,收益方面也都是反向平平,基本没有什么可提升空间。
一旦报纸进入到这样的状态,那么里面的内容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不用多说其他的,光是牧野市的报纸这方面,其中50%的内容可以看,剩下50%都是废话,基本不是市民们会关注的点。
但刘胜兴监管的民声报可就不太一样了,这个报纸可谓是良心至极。
大把大把的内容跟新鲜的东西吸引所有市民的注意力,尤其是里面各种有用的内容就是奔着热点来的。
民声报一经发布,就立马吸引了所有牧野市人民的注意力,不少人都为了更高质量的内容买民声报。
这让原本牧野市报社圈三分天下的情况,如今变成了三英战吕布,林一峰手下的民声报就是他们眼中的吕布。
无论是市场还是口碑,民声报全程都在压着其他三家报社打。
这也让民声报收益跟供应直接实现了翻倍。
大爷转身从屁股下面的箱子开始翻找报纸。
“行,我给你找找。”
“这个可以吗?”
没一会儿大爷从窗口递出一份报纸交给了林一峰。
林一峰接过报纸一看,表情立马变得有些奇怪。
“大爷?这是上周的。”
大爷却不以为然地回着。
“对啊,就是上周的报纸。”
“你买不是为了吗?”
“我看好多人都要看哪个什么长生仙的。”
林一峰愣了一下,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竟然这么受欢迎,也是立马笑着解释着。
“不是,大爷,我要最新的,我不看那个。”
哪知道大爷两手一摊,摆出一副无能为力的表情。
“那没有。”
“早就卖完咯!”
“你来晚了!”
“下次要买,你得第二天就买,要不然来晚了,我也拿不到货啊。”
这话反倒是让林一峰有些惊讶。
因为民声报特殊的订购方式,按照月刊的订购,这就导致很多报刊亭起手就订三四百份,基本每周都能够剩下来十几份,来给其他想要买上期报纸的人。
尤其是长生仙爆火了以后,这个报纸订购量也是有进一步的提升。
按道理来说,报刊亭都会留下十几份的量,为了应付下一周和接下来几天买报的人,好营造一下他们报刊亭什么时候都有报纸的模样,吸引更多固定的客人。
这也算是卖报的潜规则了。
面对老熟人,报刊亭都会说刚刚最后一份被买走了,等明后天吧,实际上他们手头还有报纸,就是为了卖给那些面生的人。
利用这种方式逐渐吸引更多的固定客人,让买的人以为只是自己运气不好,而不是报刊亭的老板。
而那些来的新人一看这个报刊亭什么时候都有自己想要的报纸,以后肯定会固定来这里买报。
可是林一峰也是头一次见到三天就把当周报纸卖完的老板。
见对方把自己当熟客搞。
林一峰咳嗽了一下,稍微使用了一下老套路。
“我加钱,还有报纸吗?”
本来林一峰想着多加点钱买份报纸。
这也算是买报纸的一个常识,稍微加点钱,老板指不定给你从哪摸出一份,告诉你这是最后一份了或者是其他人让帮忙留着的。
但老板的反应,却让林一峰感觉到有些意外。
“林经理,我不是搞你。”
“真是没有了。”
“要有咱俩这关系,我还犯得着跟你耍这些花花肠子?”
老大爷苦着脸跟林一峰解释。
甚至担心林一峰不相信,他还故意起身掀开屁股下面空荡荡的箱子,给林一峰展示着。
“不信你看。”
“真一份没有了。”
“昨天加钱都加到三块钱一份了,我不得不卖啊。”
“我都不知道这期有啥好看的,这么多人买?”
老大爷抽口烟,跟林一峰交代着。
“这不昨天。”
“城那边的小年轻,上学读书的那些,骑着自行车也要来我们这边买报纸。”
“哎,我就搞不懂了,这帮人是为了啥啊。”
林一峰听到这话也是有点惊讶。
他跟老大爷打了声招呼,也是开车准备去牧野市其他报刊亭买一份看看什么情况。
不跑这一圈还好,跑了这一圈林一峰也是吓了一跳。
基本牧野市大大小小的报刊亭都卖完了这周的民声报,甚至那种小街小巷,老破小居民楼附近卖散报纸的,他们手头也是没有了货。
可以说整个牧野市报纸出现了断货的情况。
这可让林一峰有些担心了,回到胖东来第一时间就给刘胜兴打过去了电话,想问问是不是那边供应链出现了问题。
就以目前民声报的规模来看,只要民声报正常的印刷,肯定是够整个牧野市报纸供应的。
除了这一点,林一峰想不到其他的理由。
第一个电话过去,没有人接通。
等了半个小时林一峰再次打了个电话,还是没有人给回应。
直到两个小时后,来到了饭点时,林一峰准备再打个电话试试时,刘胜兴却主动打来了电话。
“老刘,你们那边什么情况?”
“我看牧野市都断货了。”
“这周是印刷厂那边出问题了吗?”
林一峰刚刚开口讯问,就听到刘胜兴连连抱怨着。
“小林啊,不是印刷厂出问题了。”
“是我们低估了王厂长的影响力啊!”
“他这个一发布,我们这周印刷量算上库存都直接没了。”
“我们这周两个城市可准备了十万份的报纸量啊,光是牧野市就吃了六万份,我们这还在加紧印刷呐。”
“明天才能够给牧野市再补够四万份。”
这话让林一峰彻底愣住了。
在90年代,一个地区报纸全地区的份额,算上其他报社加起来能有二十万就已经不错了。
可以说那时候人们手头有闲钱的人买报纸,都会在好多份报纸中二选一,然后等下一周报纸便宜了,再买上一周的报纸。
只不过民声报就不太一样了,没有个十天半个月的,报纸价格根本降不下来。
而且民声报的销量也是有目共睹,根本没有多少存于的报纸低价售卖,你这周买不到,想下周买过期报纸便宜,抱歉在民声报这里是不可能的。
有些人为了,加钱都要买报纸。
你这周不买,下周不买,等第三周想买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了。
如果照着刘胜兴这个说法,在牧野市的名声就单吃了足足一半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还在逐渐提高。
算下来报社每个月光是报纸售卖的数量,光在牧野市就能吃下四十万左右。
在听到刘胜兴这个解释以后,林一峰更是满脑袋的问号。
“不是?有这么火热的?”
刘胜兴疲惫地长叹一口气。
“何止。”
“他比你卖得都疯狂。”
“我也没有想到,科幻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市场。”
这话也让林一峰反应过来了。
王晋康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努力,还有当下社会的配合。
在长达十多年科幻的冰封期出现以后,不少喜欢看书的人,对于科幻的饥渴,足以让他们为之疯狂。
再加上科幻对比修仙,世界观跟代入感更加贴近现实,受众群体也会更广一些。
修仙在这个社会属于一个新兴产物,还需要继续沉淀。
但是科幻这方面属于曾经有过,很多人一下子就能接受,就算不能接受的,私下传阅也都看过。
王晋康这一波,直接重新燃起了科幻的风潮。
“可以的,有事情跟我说。”
林一峰挂断电话也是感慨万分。
他也没有想到这一期报纸的反响竟然会如此恐怖。
林一峰也庆幸拉拢到了王晋康,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再合作下去,王晋康绝对会成为日后转型的重要人物之一。
然而这一切,远超林一峰跟刘胜兴的预期。
三天后,林一峰出现在了山阳城的办公室内,他看着桌子上一沓钱,整个人都是有点蒙的。
而在桌子对面,三个中年人正死死盯着林一峰。
“林老板,我们诚意真的很足。”
“这次来,我们就是要拿下版权问题的。”
“林老板,你开价格吧。”
林一峰回头看了看身边的刘胜兴。
别说是林一峰了,刘胜兴也没有反应过来。
这三人都是来自于隔壁幽州省报的,他们这一次来自的也是很简单,那就是拿下《吾乃长生仙》与《亚当回归》版权的。
他们也想要模仿山城民声报,在报纸上刊登连载。
而他们给出的诚意,也远远高出市场价格。
一百万!
两篇稿子的独家发授权,只要整个幽州省的市场。
说实话,一百万已经足够在牧野市买下一个报社的,甚至林一峰当初买下山城民声报也就只花了十五万的价格。
虽然说现在山城民声报的价格,肯定远远不止一百万这么简单。
但就这一份诚意,已经足够超越目前的市场价格了。
刘胜兴看着眼前的钱犯了难。
他也没有想到能给出这么离谱的价格,所以他才找来林一峰帮忙定夺。
林一峰看着眼前的钱,深呼吸一口气。
很显然这些已经超出了林一峰原本的预期。
他本想着将民声报一步步扩大,像是手头这两篇,都是为了让民声报逐渐成为省报的铺垫。
但不得不说,林一峰运营得很成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