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三百三十章 多子多福的弘历,雍正设军机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弘历固然知道这是雍正有让此子承宗器之意,才如此要求,但他觉得,自己将来是不能急着密定永琏为储君的。

    毕竟,从玄学来讲,历史上的永琏早夭,很可能就是承受不起太重的福气。

    但雍正就是这样的人,宠爱起来,就没有个度。

    弘历也不好多说什么。

    而雍正在定了弘历的名字后,就又说道:“你瘦了,看样子,近来的事务增加,着实让你不轻松。”

    “阿玛也一样。”

    弘历回了一句。

    雍正则叹道:“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松懈啊,吕留良写的那些书,已经抄送进京了,朕正在逐字逐句的批驳。”

    “等朕批驳完后,你得做这首先看此书的人!”

    “看明白他们是如何蛊惑人心,进而明白朕纠正他们的。”

    “这样,你才能更加清楚,谁跟你的立场一样,谁又跟你的立场不一样。”

    雍正郑重其事地吩咐道。

    弘历非常恭敬地作揖道:“儿臣领命。”

    雍正很是满意地笑了笑,且因而继续奋笔疾书起来。

    弘历见此,心想,这雍正看样子是真爱辩论爱写政治思想方面的文章。

    这样一来,《京师新报》的专栏作家“惠清居士”无疑会更令人忌惮。

    但雍正乐在其中,弘历也不好多言。

    弘历只做着自己分内该做好的事。

    “行粮不必定太高,免得有多处应征而骗粮的情况出现。”

    “但是,阵亡与伤势过重而亡的抚恤金,要定的越高越好。”

    “且不提绿营,光八旗兵就有许多人债台高筑,怕自己一命呜呼后,家人无法销债,而不敢血战,那干脆就把抚恤金定到足够覆灭他们的欠债,还能有结余,如此,就正好让他们为挣抚恤金销债而不怕死。”

    这一天,在弘历奉旨设宴太和殿,宴请蒙古诸王公大臣以及各国使臣的当天,弘历就在兵部对痴痴大战对行粮和抚恤金的调整做出了指示。

    兵部尚书鄂尔奇和路振扬听后皆纳罕不已,更加笃定四爷是真的知兵善断。

    因为,很少有皇子清楚,在雇佣为主的绿营系统里,的确有职业士兵,多处应募,骗取行粮,尤其是在作战期间,先在某营应征混一段时间,然后借机逃走,又去别的营应征入伍。

    所以,把行粮控制到这些兵痞骗取的行粮不足以支撑他们多处应征的成本,才能保证一支兵营的规模,使得减员情况不至于太严重。

    而八旗、乃至绿营都有很高负债率更是当下谁都知道的事。

    自然,兵部诸堂官也都没有反对,把抚恤金调高,行粮调低。

    当弘历于太和殿宴请在京蒙古诸王公和许多王公大臣时,鄂尔奇和路振扬就分别在这些蒙古王公和王公大臣们面前里嘀咕说,弘历如何如何精明干练。

    这让,弘历在抱着嫡长子永琏出来见蒙古王公和诸王公大臣时,就发现,很多蒙古诸王公和许多王公大臣看向他的目光,又增添了许多敬仰。

    而这些人在看见襁褓之中的永琏时,则更是如看神明一样,看向弘历,很虔诚的向弘历行着大礼。

    因为,他们想到了弘历现在已有四子,甚至还有嫡长子。

    而弘历这位四阿哥才十八岁。

    这对于如今信奉多子多福的人而言,自然是最有说服力的昭昭天意。

    弘历倒是依旧从容温煦,而笑道:“诸位都起来吧,蒙汗阿玛恩典,让诸位来为小儿庆贺于太和殿,此乃天恩,也是太平盛世才能有的天福,故且与为当今圣天子所开创之太平盛世敬一杯!”

    “四爷所言极是,但以奴才愚见,我大清若能长治久安,将来之功则在四爷!”

    这时,马尔赛此时也奉承起弘历来。

    众人皆跟着附和,因为,他们知道,雍正现在让弘历在太和殿为嫡子宴请王公大臣,几乎就是明示要将大位传给弘历。

    “有四爷在,太平就有了!”

    “敬四爷!”

    隆科多甚至因此,在白了马尔赛一眼之余,而不由得在这时大声呼吁起来,且率先高高举起了酒杯。

    于是,蒙古王公们和诸王公大臣也都吩咐举酒杯,敬起了弘历。

    弘历则因此笑着看了比自己还高调的隆科多一眼。

    啧啧!

    这隆科多是适合搞外交的,而现在也适合活跃一下气氛,给赴宴的蒙古王公提振信心,让他们看见大清的自信!

    但罗刹国驻京使臣布列克这时却在这时破坏气氛,而大声说道:“可现在,你们的四阿哥好像并没有要开太平的意思!”

    众人听到这话,皆愕然且愤怒地看向了布列克。

    布列克则走过来向弘历行礼说:“尊贵的四阿哥,您若真想给大清带来太平,就不该让策棱和岳钟琪率领大军进讨准噶尔,因为我刚刚收到我们皇帝陛下的旨令,如果贵国要侵犯准噶尔,我们必将介入!”

    “旨令?”

    弘历问道。

    布列克点首:“没错,我也是刚收到。”

    弘历这时注意点许多蒙古王公已经在变色,很多大臣也开始悄悄议论起来。

    弘历则继续问他:“你带身上了吗?”

    布列克点头:“自然带了。”

    “给我看看。”

    弘历为此说道。

    布列克倒真的拿了出来,给了弘历。

    弘历则在拿到这罗刹国沙皇的旨令后,微微一笑,然后直接当场撕了开来,且丢进了火炉里。

    “什么旨令,也配威胁我大清?”

    “你若不服大可请旨让贵国征讨我大清!”

    “但贵国在征讨之前,最好先与波斯、奥斯曼、瑞典等国洽谈好,因为他们已经与我大清洽谈好,贵国一旦兴兵,他们必为我大清帮帮场子!”

    弘历说着就拍了拍手掌。

    啪啪!

    一阵拍掌声过后,几名白人走了出来。

    目瞪口呆的布里克见此不由得把眼睁得更大。

    在场的蒙古王公和大臣们更是各个沉默地看了过来。

    “他们是本王在管礼部时请来的使臣。”

    弘历这时说道。

    这时,这几名白人都说道:“没错,我们愿意与大清同舟共济!”

    蒙古王公和大臣们听后,开始越发愿意相信起隆科多刚才的话来。

    有四爷在,太平是真就会有的!

    ……

    ……

    “这件事,你做的不错!”

    “只是,这布里克耳目倒是厉害,这么快就知道了我们以何人为主帅,派了几路大军。”

    雍正在次日也夸赞起弘历在外交上的手段来,且又皱眉提到了军事泄密的问题。

    弘历听后点了点头:“看来,得做好保密之事,不然难保我大清不出现萨尔浒之败!”

    雍正则问弘历道:“你多此有什么想法?”

    “不如只召几个大臣,集中安排在一处,密议军务、面承谕旨,而除此几个大臣外,所有人都不能看见相应朱批谕旨!”

    雍正连连点首,随后道:“那就叫军机处!设军机大臣,虽不能保证所有大臣可信,但为君者,还是能确定有哪几人可信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