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这野史,怎么全成真了? > 第50章:好奇宝宝,什么都想知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少年挺秀气嘛!”

    李时珍玩味地打量着眼前小伙,虽一身粗布,但气质远超众人。

    “这曲,实则是位隐士不出的高人所作;我曾在其门下学艺,学成所来,听闻世子的事迹,特来拜访。”

    “谢先生夸赞。”朱载堉接受了这个答案,“既是能创出《渔舟唱晚》的高人之徒,那么您有资格作我老师,我的老师就是您了。”

    “恕学生怠慢,老师请进!”

    小土屋内。

    李时珍打量一番。

    虽满地黄土,但收拾的非常干净!

    一张床、一张八仙桌、两个小板凳、一扇窗、一个灶台。

    有一个大木柜,木柜前摆放着古筝、二胡、铁琴、笛子等乐具。

    “先生请坐。”

    小世子拿起普通瓷碗,放了自制的些许茶叶,倒了两杯茶水。

    而后世子入座,打量着眼前之人。

    “还未问先生如何称呼,哪里人士?”

    李时珍轻抿口茶,直接摊牌:“湖广黄州府人士,我姓李,名时珍,字:东壁。”

    此话一出,朱载堉表情一滞。

    他原本只以为对方是名隐士乐师。

    没想到,对方身世如此不简单!

    “小朱朱,你认识我?”

    “小朱...这称呼...”

    朱载堉一愣,随即露出了爽朗的笑容:“先生真是不拘一格呢!”

    “自然认识,李先生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救世神医,悬壶救世,谪仙下凡。”

    “我还知道皇帝当初,二顾茅庐请先生赴京交流医术,两次派出的锦衣卫却在半路失踪,目前生死未卜。”

    李时珍笑了:“小朱朱认为是谁做的呢?”

    闻言,朱载堉双眼一眯,见李时珍表情颇有玩味,没有说什么。

    而是立刻起身,看了看屋外,依旧有不少人停留,便说了句:“大家散了,今天没有曲可弹了。”

    见状,门外慕名而来的人这才远去。

    将木门带上,然后转身回坐。

    “老师,咱先不谈那些。”

    “先生能从湖广千里迢迢来寻我;想必不是简单的事。”

    “在聊到先生的动机与目的之前,不妨解答解答学生的疑惑。”

    李时珍一愣,这小伙子看得这么透的吗?

    你该不会知道我找你是为了皇位吧?

    “小世子随意问。”

    “老师这么自信的吗?”

    “自然。”

    “先前您弹的乐器与琵琶相似,是海外乐器吗?”

    “是的,来自弗朗机。”

    朱载堉伸过手,“可否让我看看?”

    李时珍将琴递过。

    他接过视玩一番,“做工精良、檀木制、琴弦非牛筋,有蚕丝质感;乐声独特。”

    “老师,这琴弦是何物所制?”

    朱载堉对乐理一道极有研究,一下子便看出了这个东西制作非凡。

    李时珍说:“以小世子的学问无法理解。”

    “先生不说,我怎知晓呢?”

    “那好,你知道什么是【化学】吗?”

    “这...”

    朱载堉欲言又止。

    他还真说不出来一二三。

    “老师,我不知。”

    “请老师解惑!”

    看到朱载堉脸上的求知欲旺盛,李时珍表情无动于衷,心中早已暗喜。

    只要能聊,你迟早得吃上我放下的鱼饵!

    到底是来自未来的知识重要;还是你朱家的江山重要!

    李时珍轻轻点头,开始解释:

    “化学,是存于世界的一种【规律】。”

    “规律?”

    “嗯,确实是规律。”

    “比如:【火焰】】”

    “自人类第一次使用火的时候,意味着【化学】被人类发现了。”

    “人类的第一个【化学】就是京城人使用了存于世界的【火焰】。”

    “老师,恕我愚钝,京城使用火,这是什么意思?”

    “京城古人,是生活在70万年前至20万年前的一种似黑猿的人类;也是我们现人口中的【野人】。”

    听到这话,朱载堉一愣。

    他知道人类是从野人进化而来;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如此久远的事情,老师都知道?

    开玩笑的吧?

    朱载堉虽疑惑,但非常有礼貌地聆听。

    “当京城古人使用了【火焰】后,就意味着世界上第一个【化学】出现了。”

    “火焰属于:燃烧。”

    “燃烧:属于一个物质的变化。”

    “用小世子能理解的话,就是——【转换】。”

    “用【火焰】燃烧【木头】,木头烧尽后,木头转变成了黑色的【木炭】。”

    “而【木炭】拥有极强的【吸附】能力。”

    “它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异味、沼气与肉眼能看见的灰尘与颗粒。”

    “同时,木炭还可以过滤水野外的脏水,清除脏水中的杂质。”

    “若在野外无干净水源之际;小世子可钻木取火;后将木炭收集;再找到水源,将水源放入石块空隙或杯碗中再烧开——届时这水喝了,包你无病。”

    一连串的话落下,朱载堉听得有些愣神。

    化学...

    简单易懂,便是【转换】。

    木头+火焰=木炭。

    木炭的用处非常之多;甚至能净化脏水。

    很快,朱载堉眼前一亮,“谢老师解惑,我明白了。”

    “这么快吗?”

    “嗯,将不同的药材放入高温的炼丹炉中;不同的药材融成各种功效的丹药——这个过程就是【转换】,就是【化学】。”

    “将泥土使用高温烘烤,变成砖块;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为【化学】”

    “【化学】就是,用一物甚至多物创造出新的另一个全新的物体;也就是老师口中的【转换】。”

    “我以后得多跟老师学学化学,老师肯定掌握着更厉害的【化学之术】!”

    “自然可以。”李时珍满意地点头,“不过小世子理解得很粗糙;但也不错!”

    “老师,那声音呢?”

    “嗯?”

    “老师,那乐器的声音让人悲欢,让人欢乐,这个过程也是化学吗?”

    李时珍连连摇头,“这不是化学,这是物理。”

    “物理是什么?”

    “物理顾名思义,是研究宇宙万物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小世子所关心的声音与乐器散发出的声音,就是物理中的【声学】。”

    一听这话,朱载堉顿时好奇不已,“请先生再简单讲讲物理;我好喜欢,我真的好想知道!”

    看到此处,江哲止不住嘴角抽搐,“现代化学,现代物理,能让你这么兴奋的吗?”

    “听了之后你也听不懂,用也用不好;着急个什么呢?”

    李时珍沉思着反问:“小世子可知【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朱载堉饱读诗书与古籍,这个倒难不倒他。

    “东汉时期的王充先贤在《论衡》提到,我们在说话时,【气括口喉之中,动摇其舌,张歙其口】。”

    “所以,是【器官】。”

    李时珍轻轻一笑,“肤浅,你若不开口之时,为何没有声音产出?”

    朱载堉连忙回应:“是气流。”

    “气流是什么?”

    “是空气。”

    “空气如何让你说出的话产生声音的?”

    “这...”

    简单的刨根问底,将朱载堉问懵了,“老师,这...恕我愚钝。”

    李时珍开口解释:“是【震动】,是气流通过你的喉部肌肉,空气在你的器官中流通,声音才产出的。”

    “在这之前,必须要喉部器官自己【震动】。”

    “就像人类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无法说话,即使开口也没有声音传出;那是因为地球之外没有【空气】。”

    此话一出,年纪轻轻的小世子傻眼了。

    我听到了什么?

    太空?

    地球之外?

    大地是个球,他是知道的。

    但老师是怎么知道地球之外没有空气的?

    难道老师肉身上过太空?

    天哪,不会吧,外界传的谪仙降凡尘,属实?

    看到朱载堉懵逼,震撼,难以置信的表情,江哲止不住捂嘴偷笑,“老李啊老李,你吓到人家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