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我的哥哥是高欢 > 第163章 京杭大运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月二十,高羽已经行至冀州渤海郡。

    淅沥沥的春雨,整个天空都灰蒙蒙的。

    下雨让高羽北上的速度被迫放缓,他却一点都不烦心,反而十分的开心。

    春雨贵如油。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若春天能够正常下雨,这一年的收成也就有了个不错的保底。

    “好啊,这雨下的好,春雨一下,百姓们便不用发愁了。”

    “子翀身居高位,却依旧心系百姓农耕,真乃百姓之福,尔朱荣焉能不败?”

    高冀站在高羽的身后恭维道。

    其实从高冀也能看出来地方官员任职的‘三互法’在王朝末期,中央对地方掌控力严重不足的时候就是形同虚设。

    渤海高氏乃是冀州本地的望族,若按照正常情况,高冀这辈子都不可能在冀州为官。

    可他眼下却是冀州刺史。

    甚至高羽还赐其爵位加封为‘乐城县侯’。

    作为高羽的宗亲,高欢、高羽二人前来认祖归宗后,如今兄弟二人尤其是高羽,身居丞相……

    大魏衰败至斯,丞相其实就是掌握了皇帝之实无皇帝之名的人必定会担任的一个职务。

    高羽肯定会重用高家人。

    高乾、高昂、高慎,高宾……高家为高羽还是输送了不少人才,尤其是高昂。

    脾气臭了点,但确实是当今天下难得的骁勇之士,曾经高羽麾下彭乐最为骁勇,但彭乐在高昂面前可不够看。

    “叔公过奖了。”

    高羽轻笑一声,转过身来看向高冀,“叔公此番前来,想来是有事要找我?”

    高冀点点头,他亦转过身去对着外面喊了一声,“竖子,还不速速过来!”

    只见一身材魁梧的少年郎,一路小跑着来到亭内,高羽看了一眼,这少年面容稚嫩,有着远超年龄的魁梧身材,一看就是个练家子,也极有天赋。

    “此乃我幼子,唤做季式。”

    高冀介绍到,“去年刚刚成婚,他仰慕子翀勇武之名,倒也有些气力,子翀如今正值用人之际,可让他在你帐下效力。”

    “拜见将军!!”

    高季式神情激动,连忙行礼道,“小子愿为将军帐下先锋!”

    高羽不由哑然一笑,“叔公之子,倒是各有特点。”

    还得是高冀会生啊。

    生的儿子要么就是如高乾、高慎这般的文弱书生,要么就是高昂这等猛男,高季式一看其身材,那也是如高昂那般的勇武之人。

    高羽也不拒绝,“既有上阵杀敌之心,那便先随我北上,在我帐下听命吧。”

    “谢将军!!”

    高季式满脸欢喜之色。

    这便是高羽名声带来的好处,高季式可不会怀疑面前这个‘小白脸’到底是不是足够勇武。

    毕竟高傲如他三哥高昂那般觉得以勇武无敌于世的人,都对高羽言听计从,礼遇有加,就足以说明一切。

    “只是你才成婚不久,便要随我北上,可舍得家中娇妻?”

    “大丈夫遇大争之世与将军这样的明主,自当提三尺剑,建功立业,岂能被儿女情长所累!”

    “好,有志气!”

    高羽称赞道。

    就是要有更多的人才,他才能放心当甩手掌柜。

    别的不说……

    他的后辈中,段韶他可是印象十足,北齐三杰之首定要好好培养一番。

    至于另外两杰。

    敕勒老公斛律金之子斛律光,高羽也见过几面,稍加培养也堪重用。

    至于大名鼎鼎的帅哥‘兰陵王’。

    大侄子甚至都还没成婚呢,估计短时间内,他是见不到了。

    在渤海待了数日,直至雨停后,高羽继续北上。

    进入瀛州境内。

    路上他能看到从青州出发的运粮兵。

    燕、幽、瀛三州在尔朱荣掌控下时,基本没有怎么管理,尤其是侯渊征召大军的时候,狠狠的搜刮了一番粮草,暂时还需要从青州吸血。

    很长一段距离没有水运可以借助,大批的粮草便损耗在运输的路上。

    不单单是这边。

    其实相州那边也需要从青州吸血,好在青州确实是高羽最稳定的大本营,被吸血也能勉强供应,不过也不可能长期吸血,只要熬过最开始的这一年,恢复生产,待到被荒废的田地,重新开坑,恢复地力后,便能缓解很多。

    “没有运河啊。”

    高羽不由叹了口气。

    眼下广神的爷爷还在自己麾下效力呢,广神他爹杨坚都还没有出生,广神的大手笔,京杭大运河自然也就不可能存在。

    若是京杭大运河在的话,将物资、粮草送往幽州便能一直借助水运,大大降低成本。

    高羽将来平定天下后,要是也想去征讨辽东半岛,需要源源不断的将物资送往东北,燕、幽等地可没有征集数十万大军的粮草,只能是从中原腹地往前送。

    暂时想还有点远。

    但高羽真要有这样的想法。

    估计‘京杭大运河’这样的大手笔,可能就真是出自他的手笔。

    好处多多,但也确实折腾百姓,罪在当代,利在千秋。

    自己可以温和一点,用更多的时间,尽可能不那么折腾百姓。

    高羽倒是心中有了个恶趣味,京杭大运河要真是他下令开凿,后世之人会如何评价自己?

    加速民族融合,一统天下的雄主?

    还是折腾百姓的暴君?

    “可惜啊,人无法知晓身后之事,那又为何要在乎身后之名呢。”

    ………………

    “令绰确有经天纬地之才。”

    关中。

    尔朱荣带着亲卫来到了长安。

    去年宇文泰以及尔朱天光在给他的书信中也提到苏绰给他的建议。

    抄。

    狠狠的抄。

    抄高羽在山东之地的作业。

    毕竟府兵的优点一眼就能看出来。

    养兵成本极低,这对失去了河北、河南的尔朱荣而言,十分重要!

    关中恢复生产还需要时日,光靠一个并州可供养不起那么多军队,但他要跟高羽对峙的话,又必须得征召大量的士卒为自己所用。

    采用府兵制来降低自己的养兵成本就是重中之重。

    尔朱荣也是在丞相这个位置上待了很多年,自河阴之变过后,他就是丞相,即便不怎么擅长处理政务,那么长的时间也能积累一点经验。

    可当他来到关中,看到苏绰面对繁杂的政务,却能轻松处理,心中不由感慨万分。

    苏绰早早的就定下规矩,将公文分为红黑来书写出入公文,这样一分类,明显处理的效率就高了许多。

    “丞相,关中财政吃紧,养不起那么官员了,需精简一番,我听闻天策上将亦在精简官员,大多数官员不过是尸位素餐之辈,却成了财政的巨大负担。”

    尔朱荣摆摆手,“你大可放手去做,我自会让人助你。”

    “还有,丞相。”

    说着苏绰从怀中掏出一份公文呈交给尔朱荣,“若要收服人心,朝中官员当恪守此《六条诏书》。”

    尔朱荣粗略一看。

    苏绰在公文之中条理清晰。

    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

    “此乃我观天策上将所下政令而感悟、总结出来的经验,天策上将能以区区山东之地鲸吞河北、河南……我等当多加学习,以其为师。”

    尔朱荣嘴角微微抽搐。

    换做是往常他也许会大怒!

    贺六浑也好,莫贺咄也好!

    高家俩兄弟,那最开始都是自己麾下之人,若不是他给了高家兄弟机会,就这兄弟二人身份卑鄙,又岂能有如今的地位?

    但……

    连番遭逢大败后。

    他必须得承认。

    贺六浑或许不是他的对手,但高羽确实是有能耐。

    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行政治理,都强于他。

    不然高羽怎么可能在劣势的情况下,还能反过来压着他打?

    “大胆!莫贺咄乃是国贼,尔口口声声说要以其为师,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斛斯椿当即站出来怒喝!

    尔朱荣却抬手将其制止,他咬牙道,“令绰所言极是!”

    “当以莫贺咄为师。”

    “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