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晨光明媚,金光门外一派肃然。
无数密密麻麻的禁卫,千牛卫,金吾卫,左右卫,左右监门卫的士卒,手持长槊,旌旗,站立在大道两侧。
黄盖垂立,百官束手。
李承乾站在黄盖之下,神色平静的看向远处。
今日,大军班师回朝。
梁建方和苏定方,将率领三万大军从逻些而回。
在外征讨数年,大军终于大胜而归。
所以,他这个皇帝,亲自率长安城所有文武百官,一起到金光门外迎接大军归来。
视线尽头,无数密密麻麻的骑兵如同一条黑线一样,出现在地面线上,然后快速的朝着春明门快速而来。
轰然的马蹄声震耳欲聋,但在距离春明门五里之外,骤然间全都停了下来。
紧跟着,随着最前方的大纛前行,数十名军中将领,八百名立功的军中士卒,一起骑马朝着春明门缓慢而来。
同时,还有数十辆运载大量战俘,金银,珠宝,书册等无数战利品的马车,一起跟随而来。
黑色的大纛在百丈之外停下,随即一身红衣金甲的梁建方率先从中而出,然后来到了黄盖之外,翻下下马,随后单膝跪倒在地,抱拳高声道:“臣,逻些道行军大总管,逻些道安抚使,蕃州大都护府大都护,检校蕃州都督,蕃州刺史,代国公梁建方,参加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爱卿平身。”李承乾微微伸手,虚扶梁建方起身,看着他精神矍铄的样子,满意的点点头道:“看得出来,爱卿的身体还是适应了逻些道的天气。”
梁建方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说道:“其他倒还好,就是唐古拉山道之中那几关的道路,不时的就有冰雾笼罩,一会艳阳高照,一会有冰雹狂砸,到了南面又是倾盆大雨,再加上高原张,臣的身体,还真是有一阵不大适应,不过好歹现在缓过来了。”
“缓过来就好。”李承乾轻叹一声,目光越过梁建方看向远处,感慨的说道:“此一战,不知道多少儿郎殒命疆场,但今日,终究都回来了。”
“是!”梁建方沉沉躬身。
“来人!”李承乾稍微侧身,一身红衣金甲的刘审礼从侧畔而上,手里端着金樽银杯。
李承乾亲自上手,倒了一杯给梁建方,然后自己拿起一杯,认真说道:“此一战后,四夷震服,二十年来,天下难有大战,朕以此杯敬爱卿,也敬所有在战场上,拼杀到底的所有将士。”
梁建方接过酒杯,微微低头,声音中略带哽咽的说道:“多谢陛下!”
“来饮!”李承乾举起酒杯,然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梁建方跟着陪饮。
李承乾侧身看向两侧。
数百骑兵开始朝着远处而去,里面有吏部的人,也有户部和兵部的人,他们会在核实将士们军功的同时,将他们带到北苑,那里准备好了美酒美菜招待远征归来的将士。
“走吧,回宫,先献俘太庙。”李承乾转身看向皇宫方向。
大胜灭国归来,献俘太庙是最高的迎接仪式。
……
大街上,李承乾骑马和梁建方并肩而行。
身后是长孙无际和李勣,再往后是所有军中立功将士。
梁建方目光在长街两侧,无数密密麻麻迎接的百姓身上扫过,然后才看向李承乾道:“臣原本以为,会由太子代替陛下而来,没想到是陛下亲身而来。”
李承乾抓住缰绳,笑笑道:“便如朕之前所言,这一战之后,二十年内天下难有大战,甚至二十年后,恐怕也是如此,所以朕才出来走走,毕竟这很可能是朕最后一次迎接大军灭国班师的机会了。”
“陛下兵威强盛,四夷莫敢不服。”梁建方轻轻躬身。
李承乾笑着摆摆手,说道:“一切都是将士们的功劳,朕不过是为将士们负责后勤罢了。”
“陛下自谦了!”梁建方摇摇头,说道:“若无陛下在长安定鼎人心,军前也不会有那么顺利。”
“这种好听话不是你代国公擅长说的,就不要再说了。”李承乾不由得笑笑,然后感慨道:“朕原本打算,是将松赞的棺椁也移到长安来,让他陪葬昭陵,但仔细想想,让一个已逝之人远离故土,内外不安,也不是一件好事,最后就绝了这个念头。”
梁建方轻轻点头,神色凛然。
皇帝的话,这么听是一个意思,但如果换个角度就是另一个意思了。
远离故土,内外不安,不就是掘坟挖棺,然后像个罪人一样的葬在昭陵之畔。
皇帝对松赞,还有整个吐蕃的恨意,清晰可见。
“好了,不说这个了,现在蕃州怎样了?”李承乾侧身,温和的看向梁建方。
“比预想中的要好。”梁建方有些放松的笑笑,说道:“因为大军兵锋强盛,行事又有唐律约束,所以原本吐蕃的那些大小贵族们,也就都放心下来……不过他们唯一有些不满的,是吐蕃以后也有如同大唐一样,罢废奴隶制。”
奴隶制,是吐蕃存在的根基。
这么多年来,吐蕃的强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对最底层的奴隶进行极致压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甚至很多方面,他们做的,都远超人的想象。
现在大唐在吐蕃行仁政,要罢免奴隶制,那些吐蕃贵族自然不愿意,但是大唐律法在那里,如今吐蕃已经是大唐领地,便是有些羁縻州,但所行的都是唐律。
当地贵族虽然贵为刺史,但长史却是大唐官员。
不仅如此,当地的军权和司法权都在大唐手里,所有的武装力量都掌握在大唐手中。
当地贵族虽然有治权,但实际上根本做不了太多的事情。
当然,他们手里还有族兵。
“废除奴隶制,要坚决的进行下去。”李承乾骑兵,缓慢而行,同时说道:“除了因战事,刑法被贬沦为奴隶的,其他任何人,都只能是奴仆,而不是奴隶。”
大唐有很多人,在活不下去的时候,自愿为奴,但这里的奴是奴婢,不是奴隶。
奴隶是世世代代,自从一生下来就是奴隶,而奴婢则不同。
任何人成为奴婢,都必须要在官府进行登名记录,甚至奴婢的主人还需要交一笔钱,同时奴婢不像奴隶那样打杀任由主人,如今的唐律,随意打杀奴婢,主人依旧要受罚,而且是重罚,死伤奴婢者多,甚至会被判斩首。
奴隶的儿子,天生就是奴隶,而奴婢的儿子并非天生就是奴婢,在成年之前,只要攒够足够的钱,就可以自我赎买。
他们并不属于主人,从奴婢成为正常人也并无多少不同。
当然,不是良家子,归属不良一类。
“那些旧权贵,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接受这种事情的。”李承乾缓缓催马,说道:“之前朝中有大军在蕃州,所以他们不敢反抗,如今大军撤离一半,难免就会有人想要兴风作浪,所以,要从那些奴隶转化而来的百姓当中,大量挑选进入府兵。”
让他们不再是奴隶,反而是大唐的府兵,这些人绝对是大唐的死忠。
“用这些府兵去对付那些权贵。”李承乾眼神微冷,说道:“到时候下杀手的时候,狠一些。”
“臣明白。”梁建方认真点头,道:“陛下放心,殷元留在了蕃州,专门负责此事,他是左千牛卫将军,做这些事情,最是得心应手。”
“嗯!”李承乾神色放松下来,说道:“封禅的事情,你听说过了吧?”
“是!”梁建方点头,说道:“灭亡吐蕃之后,天下再无大事,陛下如今封禅适逢其时。”
李承乾看着不远处的太极宫,轻声说道:“封禅自然是要封,但在此之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梁建方默默点头,他知道的,刘应道第一次奏请封禅之后,皇帝不许,然后转眼就下旨整修天下学宫,从国子监,太学,到州学,县学,乡学,甚至富裕的村落已经开了村学。
不仅如此,诸学宫扩大,生源增加,同样的,授课教师也在增加。
不少原本因为家资不丰,无法前来长安参加科考的士子,多了这么一条出路后,将来到长安参加科考的次数将会多上许多。
蕃州很多方面也在做,然而从一道治首的角度来讲,梁建方能够察觉到皇帝的一些用心。
在蕃州,不少原本吐蕃贵族的子弟,也开始进学,人心归顺的同时,也开始瓦解那些贵族内部。
放在吐蕃是如此,那么放在长安,放在整个天下,又是如何呢?
……
太庙广场,鼓乐齐鸣,秦王破阵曲回荡在半空中。
大量的俘虏,金银玉器,各式珍宝,吐蕃官印,乃至于吐蕃王印,吐蕃户册,都被摆放在了广场供桌上。
梁建方,苏定方,李君羡,契苾何力,李德謇等一众军中将领站在供桌之后,俘虏之前。
长孙无忌,李勣,还有更多的朝中文武大臣,都在俘虏之后,肃然观礼。
其中甚至还有早就致仕的李靖,程知节,尉迟敬德等人,今日也很难得的被请了过来。
是的,李靖还活着。
尽管多年以来少有露面,甚至白发苍苍,但他的确还活着,甚至神清气朗。
今日他之所以再出现,也有不少的原因是因为李德謇。
这一次军功所立,李德謇也算是真正的能够接替卫国公的府,定鼎门户了。
今日献俘太庙,主角是梁建方和苏定方等一众军中将领,当然,还有皇帝。
李承乾跪在太庙献殿之内,面前是太宗皇帝,高祖皇帝等众多大唐先祖的灵位。
内殿的供桌上,摆放着牺牲,玉帛和瓜果,还有一封圣旨,皇帝祭告先祖的圣旨。
李承乾微微躬身行礼,默语片刻,然后才侧身道:“将代国公和武邑县公叫进来。”
“是!”太庙令李奉慈躬身,走出庙中,对着梁建方和苏定方道:“陛下有旨,召代国公和武邑县公入太庙。”
“喏!”梁建方和苏定方一愣,随即赶紧跟着李奉慈进入殿中。
李承乾抬头,淡淡的说道:“跪下吧,和朕一起祭祀先帝和大唐历代先祖。”
皇帝祭祀太庙,一般人是不被允许进入太庙殿中的。
从来只有礼仪诸官,还有长孙无忌和李勣等一众宰相,才会被允许进入其中。
然而,今日,大将献俘太庙,梁建方和苏定方为军中主帅,灭国吐蕃,功劳极大,所以李承乾将他们两人叫了进来,同时,这里面也有一丝别的意味。
梁建方和苏定方,躬身之后,才战战兢兢的在蒲团上跪下,目光下意识的掠过四周。
香烟缭绕之间,隐约能够看到杜如晦,房玄龄,高士廉和萧瑀等一众贞观老臣的牌位列于两侧偏殿之中,和先帝,高祖皇帝一起,享受大唐供奉的香火。
梁建方和苏定方身体不由得微微颤抖,因为他们明白,皇帝现在将他们叫进来,实际上是明着在告诉他们两人。
将来他们两个百年之后,也会如同其他贞观功臣一样,配享先帝太庙,受皇帝和整个大唐供奉香火。
苏定方还好,梁建方却是不由得轻轻低头,鼻子一酸,泪光已经在眼底闪过。
李承乾对着李奉慈微微抬头,李奉慈躬身,双手从供桌上取起圣旨,然后走到了太庙门口,对着群臣高声道:“有制。”
群臣齐齐跪倒。
李奉慈这才看着圣旨,高声道:“惟永惟十五年,岁次癸亥,七月庚申,朔初三壬戌日,皇帝若曰:
於戏!
夫王者之义,子育为先。
每行干纪之诛,尝轸在予之念。
有吐蕃孽族,自贞观十二年东犯松州起来,永惟元年再犯东吐谷浑,永惟十二年再犯西昌州,屡次被败。
三十年来,屡犯边疆,骚扰百姓,终于永惟十四年,天兵降临,一举而灭吐蕃。
于斯今日,逻些道行军大总管梁建方,前军总管苏定方以及诸将,以吐蕃国灭,献俘太庙,以飨先帝及大唐历代先祖。
以求先帝有灵,庇佑大唐,江山万年,盛世永享。
祭!”
太庙四周,四只大鼎中,立刻燃烧起了熊熊烈火。
大量的牺牲,玉帛,纸钱被扔进大鼎之中,然后化作袅袅青烟,直冲天际而去。
群臣这才齐齐叩首道:“以求先帝有灵,庇佑大唐,江山万年,盛世永享。”
一句话说出,一股莫名的哀恸出现在许多人的心底。
莫名的,他们的眼底就已经闪起了泪光。
而太庙之中,梁建方更是已经控制不住的痛哭起来,低声哽咽道:“先帝啊!”
太庙,先帝神主之所在。
是群臣和朝中百官,除昭陵以外,最接近先帝的地方。
梁建方是贞观老臣,他是尉迟敬德的副将,在秦王府时期就跟着先帝一起征战沙场。
先帝在时,梁建方其实并不显眼,一直到李承乾登基,他才被逐渐的用了起来。
灭国西突厥,灭国西吐谷浑,灭国吐蕃,主帅全都是他。
很多事情,梁建方自己心知肚明。
他自己的能力不足为军中主帅,全靠皇帝在长安周密安排,在军中又多有苏定方,李德謇,裴行俭这样的良将,才能一举破敌。
灭国吐蕃更是如此,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苏定方亲手指挥的,他其实是在背后调运粮草,周转四方,仅此而已。
但是,军中的主帅始终都是他。
让他可以以灭国之功,今日跪倒在太庙之中,甚至将来还可以在死后,陪在先帝跟前和先帝一起同享香火祭祀……
想到这一点,梁建方就更加忍不住的痛哭起来。
甚至到最后已经完全控制不住。
殿外不少群臣,听到梁建方的哭声,也跟着控制不住的泪流满面。
虽然多有辛劳,但于今日,他们的所作所为,终究对得起先帝,无愧大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