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红楼帝业 > 第214章 圣上降旨,黛玉送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月二十六这日傍晚,暮色渐合,扬州盐院中已掌起灯来。

    姜念信步往四并堂去,但见回廊曲折,檐角悬着的琉璃灯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投下斑驳光影。

    来至四并堂,见内室中林如海倚在床头,林黛玉、紫鹃也在。

    见姜念进来,林黛玉、紫鹃忙行礼,姜念摆摆手,走到床前坐下,对林如海笑道:“姑丈气色愈发好了。”

    林如海面上显出几分笑意:“多亏了你,也多亏了苏先生。”

    姜念瞥了眼林黛玉,笑道:“也因林妹妹侍汤奉药承欢膝下的缘故。”

    林黛玉忙低了低头,林如海笑道:“正是如此。”

    姜念旋即道:“我见姑丈这些日子气色渐好,苏先生每日诊治所需时辰也短了,倒是……”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林黛玉,“林妹妹这娇弱之症,自襁褓中便药不离口。如今苏先生尚在盐院,何不趁机请他也为妹妹诊治一番?”

    林如海眼中闪过一抹亮色,道:“我何尝不是这般想?只是苏先生乃当世神医,能为我这病躯日日诊治已是难得,亦着实辛劳他了,实在不好再开口请他为玉儿诊治。”

    姜念笑道:“姑丈多虑了。苏先生最是仁心,曾同我说起林妹妹先天不足,娇袭一身之病,若姑丈允许,我明日便请他为妹妹诊治。”

    林黛玉听到这里,不由怔怔望着姜念,眼中似有波光闪动,心中暗道:“这个臭姐夫,竟这般体贴我来了!”

    林如海感慨道:“贤侄有心了。”转头对林黛玉道:“玉儿,还不谢过?”

    林黛玉如梦初醒,对着姜念盈盈下拜,轻声道:“多谢你……姐夫挂念。”

    “姐夫”二字说得极轻。

    紫鹃在旁看得真切,只见姑娘耳根都红了,低头时一缕青丝垂落,遮在了芙蓉面上,她心中暗笑。

    ……

    ……

    翌日正月二十七。

    上午,盐院后园的芙蓉馆内已收拾齐整。

    邱姨娘领着丫鬟们忙前忙后,将内室布置得素净雅致。正中悬着一幅素纱帘子,隐约可见林黛玉端坐其后。

    忽听小南传报:“姜大人携苏神医到!”

    只见姜念引着苏天士步入馆内。

    苏天士虽年近六旬,却精神矍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见内室悬着纱帘,眉头不觉微微一蹙。

    姜念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心中会意,对帘内道:“林妹妹,这帘子撤了罢。苏先生医术高明,医者仁心,又是救治姑丈的恩人,还是值得尊敬的老者,这般隔着帘子,非但生分了,亦妨碍诊治的。”

    帘内静默了一会子,便听得林黛玉轻轻“嗯”了一声。

    紫鹃与小南忙上前将纱帘卷起,显出林黛玉真容,显得纤弱。

    林黛玉见众人目光投来,不禁低垂螓首,长睫微颤,似有羞意。

    苏天士近前坐下,细细打量林黛玉面色,又问了起居饮食等事。紫鹃在旁一一作答,说到姑娘常夜不能寐、饮食无定时时,眼圈不觉红了。苏天士听罢,取出脉枕,林黛玉将手腕轻轻搁在上面,腕子细得仿佛一折就断。

    室内静得连一根针落地都听得见。

    苏天士三指搭脉,闭目凝神,时而眉头微蹙,时而轻轻颔首。约莫一盏茶工夫,方收手叹道:“姑娘这症候,一则是先天不足,气血两亏;二则是忧思过度,肝郁气滞。若要根治……”他摇了摇头,“怕是难了!”

    林黛玉闻言,指尖微微一颤,却仍保持着端庄姿态。

    姜念语带敬意:“还请先生明示调养之法。”

    苏天士提笔蘸墨,在薛涛笺上写下药方,边写边道:“这方子先用一个月,早晚各一服。更要紧的是,须得放宽心怀,莫要过分忧思。我观姑娘脉象,郁结之气甚重,长此以往,恐非药石可医。”

    林黛玉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姜念看在眼里,柔声道:“妹妹还不谢过苏先生?”

    林黛玉起身向苏天士盈盈下拜:“多谢先生费心。”

    送走苏天士后,姜念又折返芙蓉馆,对林黛玉道:“苏先生方才说的,你可都记下了?”

    林黛玉微微颔首,却不言语,一缕青丝垂落颊边,也顾不得拂去。

    姜念走近几步,肃然道:“望你好好遵医嘱用药,更要紧的是放宽心怀。莫要辜负苏先生这番诊治,也莫要辜负姑丈与……我的一番苦心!”

    林黛玉倏然抬头,阳光正好照进她眼中,映得那双含露目如秋水般澄澈。她张了张口,想要说“往后你不要欺负我了”,然终究没好意思说出这话,只是低声道:“我省得的。”

    ……

    ……

    展眼已是二月仲春。

    这日下午,盐院后园的桃花泉轩内暖意融融,轩外桃花泉边几株桃树已吐出点点红蕊,煞是好看。

    姜念独坐案前,正捧着一道泰顺帝的手谕细看,只见手谕上写到:

    “朕览尔自扬州所呈奏报,详陈盐政整饬诸务。尔不辞辛劳,秉公执法,雷厉风行,使盐务为之一肃,朕心甚慰,深嘉尔之实心任事。

    据尔陈情,林如海前虽有过,然已竭力补报,于尔整饬盐纲之际,以病躯实心佐助,其情可悯,其功可念。既已悔过自新,朕概不追究其前愆。若彼沉疴若愈,体魄稍康,即着调入京中,听候简任,以示朝廷宽仁体恤之意。

    鸿胪寺卿詹坦麟,器识老成,才具干练,着升任两淮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克日赴扬州接印视事。

    扬州首总之职,关系紧要。尔与林如海既共荐扬州总商汤承瑜熟稔盐务,重信守诺,素有威望,着即照所请,委汤承瑜为扬州首总,专责督理盐商课引诸务,务期上裕国课,下便民生。

    另,太上皇圣驾南巡,行将驻跸扬州。特命尔姜念,总掌扬州一应接驾事宜,会同地方文武,敬谨筹备,以彰朕诚孝之心。

    待太上皇圣驾莅临扬州,诸务安顿妥当之后,尔即卸去盐政羁縻,专司随扈。着尔奉旨随侍圣驾,一同继续南巡,沿途尽心护卫,听候差遣。

    此旨所谕诸事,皆关国计、涉天颜,尔当深体朕意,悉心办理,不负朕之倚重深恩。钦此。”

    这道手谕,赞赏了姜念在扬州大力整顿盐政的行动;不加罪于林如海,若林如海身子康复,调入京中听候简任;鸿胪寺卿詹坦麟升任两淮盐运使,来扬州赴任;依姜念与林如海保举,任命汤承瑜为扬州盐业首总。

    另外,泰顺帝命姜念总掌扬州一应接驾太上皇景宁帝的事宜,待景宁帝莅临扬州,姜念便不再代摄两淮盐政,而是随景宁帝一同南巡。

    这最后一点,其实是泰顺帝故意让姜念趁机与景宁帝多亲近,加强祖孙感情,有利于姜念以后认祖归宗。

    姜念正反复看着泰顺帝的手谕,忽听得帘外丫鬟小南轻声禀道:“大人,姑娘来了。”

    姜念道:“请进来罢。”

    不一会儿,但见帘栊轻挑,林黛玉袅袅婷婷地走了进来。今日她穿着藕荷色绣折枝梅的夹袄,月白色百褶裙,人却如新柳般纤弱,紫鹃跟在身后。

    林黛玉福了一福,眼波流转间瞥见案上那道明黄绢帛,不由好奇道:“你在看什么?”

    她不喜欢称呼姜念为“大人”,更不喜欢称呼“姐夫”,常称呼“你”,反正姜念也不介意。

    姜念坦然道:“刚收到圣上的手谕,倒是与姑丈有关的。”

    林黛玉眼睛一亮,犹豫了一下方道:“可否容我一观?”

    姜念略一沉吟,便将手谕递了过去。

    林黛玉接过,见到手谕上说不追究林如海前愆,心里一喜。又见到说林如海沉疴若愈,体魄稍康,即着调入京中,听候简任,她一怔,暗忖:“如此看来,父亲岂不是要进京了?”

    一时间也顾不得多想此事,林黛玉将手谕还给姜念后,又福了一福:“多谢为父亲陈情。”又忍不住补充了一句,“你果然圣眷正隆!”

    姜念却道:“我请来苏神医救了姑丈性命,此番又为姑丈陈情获赦。这般恩情,林妹妹打算如何报答?”

    林黛玉一怔,随即想起前事,面上飞起两朵红云,警惕道:“你……你莫不是又要我磕头道谢?”说着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

    姜念摇头轻笑:“那倒不必。”

    林黛玉咬了咬唇,又道:“那就是……又要我叫三声‘好姐夫’?”

    这话说得极轻,“好姐夫”三个字几乎含在嘴里。

    姜念仍是摇头:“也不是。”

    “那……”林黛玉眼中既有戒备又含羞意,“你想要我如何报答?”

    姜念望着她这副模样,不禁一笑,道:“暂且没想好,待我想妥了再告诉你。”

    林黛玉听了,先是一愣,继而轻哼一声,别过脸去。

    姜念问道:“林妹妹此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这一问,倒叫林黛玉想起此番来意,粉面飞红,垂首不语,纤纤玉指绞着衣带,将丝绦绕了又绕。

    紫鹃在旁看得真切,抿嘴一笑,道:“大人不知,我家姑娘是来送礼……”

    话未说完,被林黛玉瞪了一眼:“要你多嘴!”

    这一声娇嗔,倒把紫鹃吓得吐了吐舌头,不敢再说。

    姜念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玩味,问道:“哦?妹妹竟要送我礼物?”说着目光在林黛玉身上轻轻一扫,见她腰间荷包鼓鼓囊囊,显是藏着什么物事。

    林黛玉被他一瞧,更觉羞赧,偷眼瞥了瞥侍立一旁的小南与紫鹃,想将这两个丫鬟支开。转而一想,若是此刻将她们支开,反倒显得欲盖弥彰。

    思量再三,林黛玉终是从荷包里取出一方素白帕子,递到姜念跟前,声若蚊蚋:“喏,给你。”

    姜念接过细看,但见这帕子四边锁着云纹,中间绣着一朵水芙蓉,针脚细密,显是费了不少功夫。花瓣用深浅不一的粉色丝线晕染,衬着碧绿的荷叶,鲜活灵动。

    他心中一动,想起上月元宵夜,自己曾随口说过缺帕子使,又赞过水芙蓉清雅脱俗,不想这位林妹妹竟记在心上……

    虽猜到了缘故,他却故意问道:“妹妹为何突然赠我这绣着水芙蓉的帕子?”

    林黛玉的耳根都红透了,又悄悄瞥了眼小南、紫鹃两个丫鬟,低声道:“上月……上月元宵,你说缺帕子使,又说……又说喜欢水芙蓉……”这话越说越轻。

    姜念故作恍然地点头,却又含笑追问:“这帕子可是妹妹亲手所绣?”

    林黛玉轻轻“嗯”了一声,头又垂了下去。

    要知道,这位林妹妹可是自小娇生惯养的,虽会做针黹女红,却不耐烦做这些。

    原著里袭人对此有一段评价:“她可不做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她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呢,谁还敢烦她做?旧年算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

    林如海、贾宝玉都收到过林黛玉亲手做的针线活计。

    姜念如今成了第三个收到的男子。

    而且,这方针脚细密的精致帕子,是林黛玉耗时不到一个月就做出来的,实属难得。

    姜念心知这方帕子可贵,不由细细摩挲水芙蓉的花纹,正要说些什么,却见林黛玉偷眼瞧他,四目相对,她慌忙避开视线。

    “帕子给你了,我走了!”

    说完林黛玉便忽然转身离去。

    紫鹃忙向姜念福了一福,匆匆追去。

    林黛玉出了桃花泉轩,走得飞快。

    紫鹃在后面追得气喘吁吁:“姑娘慢些,仔细绊着!”

    林黛玉这才放慢脚步。

    “姑娘辛辛苦苦绣的帕子,如今送出去了,怎么反倒不高兴了?”紫鹃凑到林黛玉身边,故意笑着问道。

    林黛玉低声道:“谁不高兴了?只是……哼,不与你说了!”

    话音未落,又快步走了起来。

    不一会儿,回到了芙蓉馆,林黛玉钻入内室,还顺手将房门掩上,倒像是生怕紫鹃笑话她什么似的。

    “我瞧着,姑娘如今待姜大人,倒似在荣府时待宝二爷那般亲近了。而且,姑娘在姜大人跟前显得乖巧听话呢……”

    紫鹃忽然想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