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定大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

    在宋初时,也就是赵光义两次收复燕云十六州都以失败告终之后,赵宋王朝在河北地区靠近边界的地方,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

    像利用河北地区西高东低、河流众多的特点,壅塞徐、鲍、沙、唐等河流,形成众多水泊,河泊相连,在宋辽边境中部西起保州,东至泥姑海口的东西四百五十公里,南北三四十公里的地区,构筑成一道“水长城”,并设寨二十八个,立铺一百二十五个,以此限制辽军铁骑的行动。

    像重视各级城市的军事防御功能,对州县城垣的布局进行调整。如开宝六年省石邑县入获鹿县,强化获鹿城控制太行山门户的作用;熙宁八年将井陉县城迁到天长镇,使其成为井陉盆地的军事政治中心。同时,在边境地区的重要关隘,如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等,加强城防建设,加固城墙,并深挖地道。

    又像在河北的雄州、霸州、文安、永清、固安等县,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地下战道。这些战道结构复杂,有藏兵洞、迷魂洞、掩体、翻板等军事设施,还有通气孔、放灯台、蓄水缸等生活设施,能长期隐蔽兵力,在战争中可出奇制胜,对辽军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而在那时,河北作为重要的边防地区,常驻禁军有二三十万。

    宋真宗时期澶渊之役以前,河北驻军还有二十余万。

    直至宋仁宗天圣年间,因为《澶渊之盟》,宋辽久无战事,河北的驻军才只剩下十万(其中禁军九万五千余人)。

    到了现如今,由于赵俣推出的巡检系统精减,河北边防驻军只剩下八万多人。

    当然,要是算上厢军、乡军什么的,此时,赵宋王朝在河北也有十万人马。

    赵俣登基之初,耶律洪基扬言要重新划分边界,赵俣选择以强硬回应,当时,枢密院出过可行的防御攻略,赵俣依计下旨:

    在河北沿边地区设置边都巡检司机构,并在保州、安肃军、广信军等边界地区设有巡检司,负责地方治安、定期御边巡界、制定防御策略与调度军队等,以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管控,并设河北缘边安抚司于雄州,统辖保州、安肃军、广信军、霸州等州军,职责是巩固边防,解决边境冲突,负责间谍事务,统筹边境地区的防御工作。

    同一时间,枢密院给河北禁军做出过最高指示:

    集重兵于真定府、定州、高阳关三处戍垒,形成犄角之势,三镇分峙,以控扼契丹敌骑;来则备御,去则勿追;浚隍筑垒,广创新寨。

    这种战略旨在以防御为主,避免与辽军进行大规模的野战,通过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合理的兵力部署,来抵御辽军的入侵。

    在来河北之前,赵俣觉得,河北地区准备了小三年,自己又多次让他们筹集粮草辎重,再有原来的防御工事的老底子,河北这里应该准备得差不多了。

    不想,等赵俣来到了河间府,听取先一步走访河北各州县的苏辙和蔡卞的禀报之后,赵俣的心顿时就是一沉,脸也是面沉似水!

    只听苏辙硬着头皮报告:“臣仰尊圣训,奉诏来北,寅夕竭虑,星夜倍道而行,沿途见河北各州府,将骄兵惰,不练阵敌,军需之用,百无一有。臣到高阳关整促行军之备,见军粮粗不堪食,又多在远处,运输费力。军械甚缺,至于攻城守御之物,悉皆不备,盖因河北百年未尝讲兵……”

    蔡卞的走访情况也差不多。

    赵俣从登基开始,就在反腐,而具体负责反腐的就是苏辙和蔡卞,结果,河北竟然还出现了这样的纰漏,不,是这么严重的腐败,这让赵俣怎么能不愤怒?

    关键,马上就要跟辽军开战了,而河北就要成为前沿阵地,得为前线提供粮草辎重的支持。

    结果,就在这个要命的时候,告诉赵俣,河北空了!!!

    还好,蔡卞和苏辙也知道,他们工作失误了,赶紧上奏,朝廷运来的粮草辎重已经到大名府了,他们亲自去看过,不日就会走水路送到前线,不会耽误战事。

    加上赵宋王朝今年大丰收,再让各地官员在河北就近采买一些,粮草应该不会缺。

    至于军械辎重,也快到前线了。

    可虽说如此,河北的战备情况如此之差,也让赵俣火大。

    要知道,当初辽圣宗及其母萧太后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直逼澶州,威胁赵宋王朝的都城开封。

    河北地区首当其冲,成为抵御辽军的前沿阵地。

    河北禁军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在澶州城坚守,凭借城墙和防御工事,多次击退辽军的进攻。特别是当辽军先锋萧挞凛在澶州城下被宋军伏弩射中身亡后,辽军士气受挫。而河北禁军与其他宋军一起,在寇准等大臣的坚持下,力主宋真宗御驾亲征,极大地鼓舞了宋军士气。

    最终,宋辽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此后双方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河北禁军在澶渊之战中的坚守和奋战,为赵宋王朝赢得了和平谈判的资本,保障了赵宋王朝的安全和稳定。

    不想,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河北禁军逐渐消磨了战斗意志,战斗力竟然下降到了这种程度,‘也难怪历史上在面对金军等强敌时表现不佳,未能有效抵御外敌入侵,北宋最终走向灭亡。’

    关键还是河北的官员和将领,竟然把河北都给盗空了,这赵俣要是不严惩他们,那绝对是天理难容。

    苏辙和蔡卞已经将有问题的官员和将领全都收押起来,等候赵俣发落。

    赵俣没废话,大手一挥,全都深挖到底,有问题的,全都严惩不怠,抄家问族。

    关键,还要派有能力的官员和将领接替他们。

    因为兹事体大,赵俣让张纯帮自己筛选一批靠得住的官员和将领镇守河北。

    张纯也知道河北的重要性,所以她给赵俣选了陈遘、仇悆、林豫、刘韐、徐徽言、霍安国、李邈、张孝纯、李涓、刘翊、韩浩、郭忠孝等忠臣良将。

    这些人中的一些,在历史上,皇帝都逃跑了、都投降了,他们还在继续抗金,绝对靠得住。

    河北马上就要成为宋辽交战的前线,也只有将这些人放在各个要害之处,赵俣才能放心跟耶律延禧一较高下。

    与此同时,各路宋军已分别在雄州、霸州和信安军三地秘密集结完毕,各路大将也陆续到达河间府。

    赵俣跟曾布、韩忠彦、苏辙、蔡卞等宰执,郭成、种朴等大将商量过后,宣布:宋军兵分三路,一路是西路军即雄州驻军,以瓦桥关为防御重点,由大将种朴、都监孙路率领北辅军为主力;一路是中路军即霸州驻军,以益津关为防御重点,由大将王赡、都监张询率领西辅军为主力;一路是东路军即信安军驻军,以淤口关为防御重点,由大将高永年、都监范纯粹率领东辅军为主力。

    赵俣没有龟缩在河间府,而是毅然决然地率军继续北进来到北疆重镇雄州,他将自己的行宫安设在这里,他打算亲自坐镇此地,动用政治外交军事等各种手段,统筹指挥,希望一举挡住辽军的南下,为章楶等人收复西夏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这天,赵俣在自己的行宫召集各军将领、监军开会。

    参会的有曾布、韩忠彦、苏辙、蔡卞等宰执,都统制郭成,副统制种朴,孙路、王赡、张询、高永年、范纯粹、宗泽、王禀、刘仲武、种师道、种师中、折彦质,还有新任雄州知州陈遘,新任知霸州徐徽言,新任信安军李邈。

    会议一开始,曾布就说:

    “此处位于平原地带,一马平川,防守所能倚仗的只能有河流,早年为加强三关的防御所挖地道,因年久失修,大多已然不堪使用,无法藏兵运兵、传递情报。”

    “当年我大宋费时费力开塘筑堤所布两条水长城,共八段,所设堡垒二十六座、一百二十五个立铺,皆因黄河改道、河道无人疏通,年久失修等原因,而形同虚设,当年为配合水长城而布战舰,大多都因年久失修已不可用矣,水长城未连接之处所设榆塞,早已被人伐去,无法延迟骑兵突击,这八百里军事防御体系,已名存实亡……”

    虽然早已经料到了这样的结果,可遥想当年,赵宋王朝不留余力花费巨资开挖得这么庞大的水利防御工事就这么没了,还是让赵俣惋惜不已。

    关键,没有了这防御工事,宋军怎么挡住辽军南下?

    要知道,一直以来,宋军的野战能力可都是不如辽军的,只能借助自然条件固守。

    曾布继续说:“即使能沿河分界,即使有水长城,作用也不大,此地地处北方,河流冬天会结冰,如今已然是秋高时节,再拖上两个月,便会进入冬季,恁地时,前线所有防御设施皆形同虚设,辽骑可轻松绕过我三关、水长城,攻击我大宋腹地,京师危矣……”

    不得不说,曾布的军事水平还是很可以的,他也就是比赵俣提前个十几天到达雄州前线,便将前线这里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作为都统制,也就是前线总指挥,郭成在会议上发言说:“今有一守一攻两条路可走。”

    郭成没有卖关子,他说:“若守,陛下退回京城,将大军分散于河北各重镇,坚壁戒严,收民清野,使敌人攻不得前,退无所掠,师老而气沮,选将出师,兵分四路,将辽军围而歼之,使其匹马不得归。”

    郭成此言一出,众将点头,这也是赵宋王朝一直以来对付辽军的办法,甚至可以说,当初宋军就是用这种方法打赢的辽军,促成的《澶渊之盟》。

    不过,如果选这条路,赵俣巴巴地来到了前线,一战没打,就又退了回去,他好说也不好听,关键,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些宿将,明白这是为了击败辽军而做的战术撤退。

    换而言之,赵俣现在撤回去,在那些不懂军事的人看来,赵俣这就等于是怕了耶律延禧,之前的政治作秀,全都白弄了,赵俣的威望也将受到巨大的打击。

    这或许还会影响到赵宋王朝收复西夏。

    也就是说,单从战术的角度来看,可以选择这种打法,但要是从政治上来看,绝不能走这条路。

    赵俣没说话。

    见此,郭成看向种朴,示意攻的那条路由种朴来说。

    种朴见状,出列禀报道:“若攻,当将战线推前,一路开进白沟河一带,一路开进范村一带,趁敌人聚兵未稳之时,主动出击,以优势兵力分而击之,打乱辽军部署,寻机歼灭其有生力量,进而威慑辽境,迫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为我大军收复西夏争取时间……”

    种朴言罢,会场内陷入一片沉思。

    此计虽险,却也是以攻为守的上策,若能成功,不仅能彰显赵宋王朝的军威,更能振奋民心,对辽国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制。

    然而,其风险亦不言而喻,一旦战事不利,后果将不堪设想。

    另外就是,按照种朴的意思,宋军马上就得进入辽境,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有率先撕毁《澶渊之盟》的嫌疑。

    这时候打仗,讲究个师出有名。

    若师出有名,就能争取人心支持,凝聚内部力量,树立自身形象,瓦解敌方斗志。

    反之则士气不振,民心难安,更可能招致天下非议,使大宋陷入内外交困之境。

    赵俣回头跟李琳商量了一下。

    李琳觉得,辽军还没有见识过神机军的厉害,很可能在第一次交手时,被神机军打个措手不及,进而吃一场大败仗,所以,以攻为守,未尝不是最好的选择。

    赵俣又跟曾布等人商量一番。

    不出赵俣所料,曾布和蔡卞支持攻,韩忠彦和苏辙支持守,最终这个主意还得赵俣拿。

    赵俣很快就下定决心:攻!

    赵俣让高永年、范纯粹率领东辅军,刘仲武、种师道率领神机前军,开进白沟河一带,寻求战机,以攻代守。

    害怕此战,二军无法协调,赵俣任命高永年为都总管,总管这一路。

    赵俣又让王赡、张询率领西辅军,种师中、折彦质率领神机后军,开进到范村一带,以攻代守。

    赵俣任命王赡为都总管,总管这一路。

    赵俣特意交代高永年和王赡:“你们只管打仗,打胜,有赏;打败,定罚。旁的自有文官替你等善后,不需你等操心……”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