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御驾亲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

    虽然经历了地震,在河东多郡造成了不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整体来说,赵宋王朝今年还算是风调雨顺。

    加上袁倾城的《倾城农书》总结推广了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麻晓娇发明的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的工农具,使粮食产量显著增加。

    今年赵宋王朝又一次迎来了大丰收。

    而且,就在前几天,赵俣以立太子为借口,进行全国范围的减免了一部分的丁税。

    这丁税是按人头征收的税,不论贫富,只要是成年男子都要缴纳。

    这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是一项很沉重的负担。许多家庭为了逃避丁税,甚至出现了生子不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口增长和社会稳定。

    赵俣这次减少丁税,使得贫困家庭和底层民众得以受益。

    可以说,赵俣的这一系列举措,使得赵宋王朝广大的民众可以喘一口气,至少可以苟延残喘下去了。

    而与赵宋王朝今年大丰收不同的是,辽国今年出现了很严重的饥荒。

    原本,辽国在发展过程中,农业逐渐兴起。一方面,契丹人侵扰内地时劫掠了大量汉族边民,这些汉民延续汉族的传统生产习惯,从事农业生产。另一方面,辽统治者制定了奖励农耕的政策,鼓励平民耕种,还命戍边的军人利用战、训间隙,屯田耕作。

    这使得辽国的南京道、西京道等地区(也就是赵宋王朝念念不忘的燕云十六州)农业较为发达,种植有粟、黍、麦、粱、荞麦、糜子、高粱等旱地作物,辽南京一带还有水稻种植。

    再有,宋、辽两国尽管有战争,但以往贸易往来仍十分密切。辽国用马、牛、羊、玉、毡、毯、甘草、蜜、蜡、羚角、柴胡、红花等物品,从赵宋王朝换取粮食、缯、帛、罗、香茶、瓷器、漆器、姜、桂等物资,通过贸易获得了一定的粮食资源。

    辽道宗时期,辽国各地粮仓/窖甚至一度积存粟米十五万斛。

    可见辽国有着一定的粮食储备制度,这些储备粮在辽国出现饥荒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粮食的供应。

    但耶律延禧上台以后,什么都不管,每天只顾着自己享乐和打猎,下面的大臣也都在混日子。

    而且,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今年河东大地震,连带着辽国的云地也遭了灾。这使得辽国的粮食大量减产。

    最关键的是,因为辽国帮西夏威胁赵宋王朝的行为,赵俣下严令,禁止和辽国贸易,并且在辽宋边界派了巡逻部队,严厉捉拿走私的商队。

    这一切的一切使得辽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见赵宋王朝明明有粮食,却不卖给他们,存心要饿死他们,这不禁让辽人想起了其祖先打草谷的传统。

    如今又秋高马肥,正好是胡人南下打草谷的绝佳机会。

    于是,辽人纷纷支持耶律延禧跟赵俣开战。

    很快,边臣、皇城司和东厂派去辽国的密探就分别上奏章,辽国宗室大将南京留守耶律和鲁斡、大将耶律大悲奴率本国将兵前来蔚州柳甸,举行大阅兵。

    不久之后,边臣、皇城司和东厂派去辽国的密探又奏报,辽国调兵选将分别于平州和云中府路两地屯泊。

    三日以后,边臣、皇城司和东厂派去辽国的密探再奏报,发现辽军在蔚州与飞狐县等处屯泊,他们聚集军马,收集粮草,当地人皆称辽人欲来侵犯边界。

    同一时间,边臣、皇城司和东厂派去辽国的密探急奏,辽军在燕地大量集结,耶律延禧声称要御驾亲征。

    辽军欲犯边境的消息不胫而走。

    东京城里议论纷纷。

    甚至有胆大或者是别有用心之人宣扬,辽宋已经有百年未发生战事了,若不是赵俣非要收复西夏,又断了跟辽国的贸易,辽国又怎么会撕毁《澶渊之盟》入侵赵宋王朝?

    对此,一方面赵俣直接动用皇城司和东厂抓人,另一方面让宣传部出面正确引导舆论。

    但这仍旧难以避免许多有钱人家开始张罗着离京避难,普通百姓人心惶惶,忧心忡忡,不知所措。

    面对这种情况,赵俣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不然,赵宋王朝有可能就会出现动荡。

    于是,赵俣对一众宰执说:“今日之计,莫若整厉军马,扬声出战,先发制人,不然定然被动。”

    章惇赞成道:“臣亦以为陛下所言极是。今辽人虽蠢蠢欲动,然其国内饥荒肆虐,士气必不振,正是我大宋乘胜追击,一雪前耻之时。若我朝能先发制人,不仅可以遏制辽人之野心,更可借此机会重振国威,使四方来贺。”

    接着,章惇就再次表明:“臣请为帅。”

    赵俣摇摇头:

    “今乃收复西夏关键时刻,全盘统筹调度,朕不如宰相,岂可在此关键时刻,自乱阵脚,教前线将士无法专心收复西夏?”

    “再者,辽主亲至,朕若不往,我大宋将士何来抗辽士气?”

    “昔日,契丹拥百万之师,直抵澶渊,仰赖祖宗威灵,社稷之福,真宗御驾亲征。銮舆渡河之后,我军士气大振,敌将挞揽即被射杀,辽军士气大丧,遂遣使请和,河北于是得以收复,得享百年太平。今日之事与之相同,朕当仿效真宗皇帝御驾亲征,此事宜速,不可缓也。”

    “至于辽军欲战,若朕所料不错,所为有五:欲援西夏,一也;欲重开榷场,二也;欲增岁币,三也;欲求犒师之物,四也;欲割疆土,五也。”

    “欲教我大宋停止收复西夏,绝无可能,今西夏亡国在即,我大宋岂可妇人之仁,养虎为患;欲重开榷场,可施以权宜之计,待我大宋收复西夏,再做计较;欲增岁币,当告以旧约,若不得,可适当增加,只要辽不干预我大宋收复西夏;求犒师之物,亦当量力以与之;至于疆土,则祖宗之地,子孙当以死守,不得以尺寸与人。”

    “朕此次北上,以拖延为主,败敌为辅,意欲为西北将士争取收复西夏时间。”

    见赵俣知道御驾亲征的意义所在,又做好了委曲求全的心理准备,关键赵俣明白赵宋王朝缺什么,章惇道:“陛下深谋远虑,臣不胜钦佩。既如此,请陛下定下随军臣属,为陛下分忧解难。”

    赵俣直接点名道:“曾爱卿、韩爱卿、苏爱卿、蔡爱卿陪朕走一遭罢。”

    在场之人谁不是人精,一看就明白了,赵俣这是将能威胁到章惇施号发令的曾布、韩忠彦、苏辙、蔡卞全都给带走了,免得他们在赵宋王朝收复西夏一事上对章惇掣肘。

    对此,章惇真是感激涕零。

    而曾布等人再一次确认了,赵俣对收复西夏的志在必得。

    很快,赵俣就任命曾布为河北宣抚使,韩忠彦为河北宣抚副使,两人先大军一步前往雄州,打前站。

    同一时间,赵俣命令河北禁军集结,各路知府、知州、帅臣为沿线的将士准备粮草,同时向前线集结粮草辎重。

    接着,赵俣任命郭成为都统制,种朴为副都统,尽快率领北辅军、东辅军、西辅军率先前往河北宋辽边境……

    将朝中的事跟章惇、蔡京、许将、李清臣、苏轼、张商英、赵挺之等留守大臣交代好,赵俣就回到后宫,然后去了坤宁宫。

    得知赵俣来了,哪怕就连乔氏、韦氏等快生了的人,都出来迎接赵俣。

    见此,赵俣安慰她们说,自己带着几十万大军,赵宋王朝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自己肯定不会有事的,最多几个月,自己就会回来,还说郑显肃会替自己照顾好她们,然后就让人将她们送回去休息。

    此时,郑显肃也已经怀上三胎了,只不过月份还小。

    回到里间,赵俣对郑显肃说:“我此次御驾亲征,留你及太子监国,外你要支持宰相治国,稳定朝纲,勿使小人有机可乘;内你需得谨守宫闱,替朕照顾好朕的妃嫔、子女。太子年幼,诸事尚需你多加费心。黄经臣、梁师成、杨戬我都留给你,再者,我将神机右军留给你,张叔夜、何灌皆忠臣,可尽信之。今值我大宋为难之时,你我夫妻一体,当共克时艰。”

    郑显肃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坚定与忧虑交织的神色,她柔声道:“官家放心,臣妾定不负所托。宫中之事,自有臣妾打理,不教任何人惊扰官家妃嫔、子女。至于朝中政务,臣妾也会时刻关注,教杨戬与陛下沟通,确保朝纲不乱。”

    这就是赵俣喜欢郑显肃的地方,聪明,一点即通,知道自己给她留下这些人是干什么用的。

    当晚,赵俣留宿坤宁宫。

    郑显肃想找人来给赵俣侍寝。

    不想,却被赵俣给拒绝了。

    赵俣说:“出征之前,我就想抱着你好好睡一觉。”

    老实说,躺下之前,赵俣真是这么想的。

    可躺下以后,赵俣却辗转反侧,怎么都睡不着。

    而之前赵俣又说过了不让别人侍寝,君无戏言。

    见此,郑显肃只能在不影响自己身体的情况下亲自帮赵俣解决。

    皇帝御驾亲征,其实很麻烦。

    除了军事方面的准备、后勤方面的准备、留守方面的准备,还有礼仪方面的准备。

    这又涉及到准备皇帝的仪仗队,包括各种旗帜、华盖、御辇等,以显示皇帝的威严和身份;出征前要举行祭祀仪式,祭祀天地、祖先和军神等;还要准备好各种诏书、文告,用于向军队和百姓宣告出征的目的、意义以及皇帝的旨意等。

    总之麻烦事一大堆。

    就在赵俣做最后的交代之际,李琳找到了赵俣,她主动请缨道:“教臣妾陪官家亲征可好?”

    老实说,要不是李琳怀孕六个月了,赵俣真想带上李琳,毕竟,她在军事方面的见解,跟这个时代的军人可不一样,而且赵俣这次带了三支李琳亲手打造的神机军,兴许在关键时刻,李琳能力挽狂澜呢?

    李琳也知道她的问题出在哪,她对赵俣说:“臣妾听闻,官家此行,所乘龙船,长九丈三尺,宽一丈九尺;所乘銮舆,前为重轩,后为寝室,以便偃息,傍翼两庑,凡用卒三十二舁之。所乘大辂,八马,高二丈七寸五分,阔一丈五尺。臣妾只求一尺跪地即可。”

    李琳这话翻译一下就是,赵俣此行,不论是坐的船,还是坐的轿子,亦或是乘坐的马车,比后世的房车都大、都豪华,给她一个跪着的地方就行。

    赵俣照着李琳的额头上敲了一下:“跟朕施苦肉计?”

    李琳可怜巴巴地看着赵俣,满脸乞求之色。

    李琳就喜欢打仗,她做梦都想当一个职业军人,如今好不容易有接触战争的机会,她怎么可能甘心因为怀孕了就不去?

    赵俣是知道李琳的愿望的。

    而且,老实说,赵俣出行,肯定不会遭罪,路上李琳也应该不会有事。

    怕只怕,万一赵宋王朝打败仗,撤退时,李琳这身体情况,不太好跟着逃命。

    要知道,赵光义战败时,可是什么都顾不上,最后自己弄个驴车孤身回来。

    虽说赵俣有神机军,对手又是耶律延禧这个史上一等一的大昏君,赵俣多半不会像赵光义那样惨败,但《孙子兵法》有云:未虑胜先虑败,未虑得先虑失。

    按照这个逻辑,赵俣真不应该带上李琳。

    可望着李琳那双闪烁着坚定与渴望光芒的眸子,赵俣的心不由自主地软了下来:“若是……”

    李琳立马接话道:“若是臣妾不幸落到敌人手上,臣妾绝不苟活,教官家受辱!!!”

    赵俣真不是这个意思。

    可现在说这个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赵俣已经看出来了李琳话中的决绝,所以,他松口道:“你只许带一个侍女、一个稳婆,旁的朕教当地给你提供。”

    李琳大喜,她立即抱过赵俣的脸,狠狠地亲了一口,然后说:“谢官家!”

    旋即,李琳就去准备出征的事宜了。

    让赵俣始料未及的是,李琳前脚刚走,后脚张纯就过来了。

    张纯却赵俣说:“官家此行,定需处理奏章、公文之人,且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官家此役,当以政治、外交以怯敌,使辽国不敢干涉我大宋收复西夏,臣妾不才,对辽国人事知之甚详,愿同官家一同出征……”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