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复山河 > 第三百五十八章、大忽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突如其来的战报,打破了所有人的幻想。

    战争来了!

    如果不是虞皇决定和他们开战,虞军是不敢擅自犯边的。

    “该死的虞国人,居然敢犯我大越疆域,分明是欺我大越无人。

    传旨,各部立即进行全国动员,老子要亲率三十万大军,北伐生擒大虞皇帝!”

    破了防的胡新波,当即下令全国动员。

    怒而兴师是兵家大忌,不过此时安南高层,显然没有多余的思考能力。

    大家一致认为,虞朝要对他们用兵。

    安南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必须竭尽全力打赢这一仗。

    “陛下,息怒!”

    “春耕在即,此时举国动员,势必会影响来年的粮食收成。

    前些日子,虞国商人不断在我大越采购粮食,粮价硬是被他们拉高了一倍。

    虽然朝廷及时出手禁止粮食出口,但国内的粮食库存下降,依旧成为了现实。

    虞军现在的挑衅,就是故意引我们上当,万万不可中了敌人的奸计!”

    阮新杰急忙劝说道。

    当了家,才知道柴米油盐贵。

    战争一旦爆发,压力最大的就是户部。

    财政亏空也不是大虞的专利,跟着大虞学习的大越,同样亏空的厉害。

    前些年不断对外征讨,开疆扩土,大家都风光了,烂摊子却留给了户部。

    甭管新占领区多么富裕,前期开发阶段,都是需要消耗钱粮的。

    中南半岛的最大问题就是太过富裕,被灭的那些土著部落根本没有进取之心,对土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

    灭国二十多个,获利的全是权贵,战利品根本没有进入户部。

    “卑鄙的虞人!”

    “他们果然早有预谋,看来那该死的虞皇图谋我大越,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礼部起草讨虞缴文,朕要揭露虞皇的卑鄙行径,让天下人都知道他是卑鄙小人!

    ……”

    胡新波破口大骂道。

    当初虞国商人过来收粮,他还以为是虞国受战争影响,粮食产量大幅度降低,迫切需要从外界购粮。

    为了大赚一笔,他下令把官仓中的陈粮当新粮,高价卖给了虞国商人。

    反正大越不缺粮食,每年都有大量的粮食,烂在权贵们的仓库里。

    有冤大头花高价接盘,肯定要卖出去。

    皇帝和国内权贵,一起清理多余的库存,大家在这场国际贸易中赚的盆满钵满。

    本以为占到了便宜,现在看来他就是一傻子。

    一想起虞朝对他们用兵的军粮,居然是自己卖出去的,再看换回来的丝绸、瓷器、茶叶,瞬间就不香了。

    再怎么生气,出兵之事,还是搁置到了春耕之后。

    三十万大军北伐,需要征召大量的民夫。

    一旦动员起来,农业生产必然受到影响。

    遇上大虞这种敌人,速战速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

    “巡抚大人,前线传来急报!”

    “安南人向镇安府、思明府等地发起进攻,守军士兵奋勇杀敌,勉强把敌人杀退。

    斩杀敌军三千余人,自身也付出了惨痛伤亡。

    德保县令魏福生在巡视城防时,不幸被流矢命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敌军来势汹汹,守军将领发来求援信,希望您能派出二十万援兵,划拨两百万两白银、一百五十万石……”

    不等师爷说完,张思翰就傻眼了。

    他是广西巡抚,不是大虞皇帝。上哪儿去调派兵马,筹集巨额钱粮?

    别说二十万援兵,就是两万援兵,他都调动不了。

    倒不是广西军备荒废,纯粹是衙门没钱。

    改土归流之后,广西财政收入获得大幅度增长。

    不过这个增长是和原来的低基数相比,总额还是不及富裕省份的零头。

    本质上,广西财政依旧处于入不敷出状态,需要靠朝廷支援,才能覆盖行政开销。

    甭管怎么说,财政收入能够增加,总是一件好事。

    怎奈朝廷财政亏空严重,广西地区恢复太平之后,户部就减少了对广西的财政拨款。

    增长的份额,还不及削减的拨款多。

    以至于各级衙门想要正常运转,都要靠官员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魏县令殉国了?”

    张思翰关心的问道。

    援兵和钱粮,不是他能够搞定的。

    只能把关注点,放在官员殉国上。

    魏福生他是知道的,此人才华横溢擅长诗词歌赋,因为嘴臭在朝堂上得罪人,被贬到广西任职。

    到了广西之后,这家伙倒是吸取了一些经验教训,不再刻意挑衅上司。

    怎奈这货作死天赋太过强大,经常把马屁拍到马蹄子上,官场上非常不讨喜。

    稍微对他一客气,这货就不知天高地厚。

    毫无顾忌的抨击朝政,仿佛从皇帝到大臣,满朝文武都不及他厉害。

    如果只是这些也就罢了,大家都在体系内混,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不会把事情做太绝。

    贬斥到了边疆,事情也就结束了。

    大佬们不会自降身份,同一狂士计较。

    偏偏这货,还特别歧视武将。

    别的文官看不起武将,都是在心里暗自鄙视,这货却说了出来。

    经常在公开场合吐槽,天下局势糜烂,都是武将无能导致的。

    就连汉水侯、舞阳侯这些实权大佬,到了他口中也是一丘八。

    事实证明,在边境上得罪武将比得罪文官更可怕。

    人家没有那么花哨的政治手段,但可以玩物理消除。

    战火一开,魏县令就被殉了国。

    能够得出这份结论,那是因为张思翰和魏福生接触过,非常清楚这货是个嘴炮党,不可能冒着战火去巡视城防。

    “是的,巡抚大人。”

    “不过战报内容太过简单,并没有描述详细经过,就连战损都是用损失惨重一笔带过,可能存在猫腻。

    大人,您看是否派人去调查核实一下?”

    听了师爷贝天佑的回答,张思翰当即摇了摇头。

    “不必了!

    现在是战争时期,需要他们卖命。

    只要首级是真的,其他都是旁枝末节。

    把战报润色修饰一下,补上明显的漏洞,顺便给魏县令申请一份哀荣。

    送往京师的公文,再抄录两份分别送往总督衙门和提督衙门。”

    战报是否存在猫腻,他着实不想深究。

    没有调查出问题还好,一旦查出了什么要命的事,派出的调查人员大概率会人间蒸发。

    事情闹大了,大家的面子都不好看。

    安南人的威胁迫在眉睫,他可不想为了一个碍眼的魏福生,就和军方对上。

    帮忙申请一份哀荣,就算尽了同僚之谊。

    如果无良点儿,直接把他无视掉,也不是什么大事。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殉国的大虞官员超过三位数,其中不乏三品以上大员。

    一个得罪人被贬的偏远县令,根本不起眼。

    如果不是死在安南人手中,作为安南入侵的佐证,他的名字都不会单独提出来。

    ……

    船队缓缓驶入港口,码头上已经聚集满了人。

    放眼望去,依稀可以看出,这些人多是附近的官员和士绅。

    至于财大气粗的商贾,在这种特殊的场合,他们是没有资格站到前排的。

    见惯了大场面,对这种高规格的迎接,李牧已经学会了适应。

    官场上混,在无法改变官场生态的情况下,必须要学会和光同尘。

    有人安排接待,那就按流程走。

    接风宴正常举行,送来的礼物收下。

    不来这么一出,大家是不会放心的。

    朝廷的任命虽然没有下来,但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了结果。

    代行两广总督职权,那也是两广总督。

    舞阳侯担任总督之时,就把他们折腾的够呛。海商们感受最深,被活生生的刮了一层油。

    换成李牧这位军事强人上来,新官上任三把火,怎么烧谁也不清楚。

    大家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礼节先做到位,别得罪人。

    日常寒暄几句,晚宴地点从城中酒楼,换到了李牧的提督府中。

    些许小事,自然不会有人驳未来上司的面子。

    傍晚,提督府灯火通明。

    “提督大人,广西传来紧急军情。”

    突如其来的战报,让原本喧嚣的宴会,变得鸦雀无声。

    “诸位继续,该吃吃,该喝喝。

    本侯有军务在身,就先行一步!”

    李牧笑着对众人说道。

    战报送来的这么巧合,自然是他安排的。

    广西发生的变故,都是预先安排的剧本,下面的人只是按计划执行。

    没有办法,广东的官员士绅太过热情。

    哪怕以他的身份地位,没人敢灌酒,他还是喝了不少。

    继续下去,非得被灌醉不可。

    幸好这是在府中,大家心中有顾忌,许多娱乐项目都没敢安排。

    如果在酒楼,再出现一群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的花魁劝酒,李牧可不想挑战自己的软肋。

    万一上了头,那就是大麻烦。

    谁也不知这些专业训练的女子,究竟是谁的暗子,留在身边就是遥控器在别人手中的炸弹。

    尽管李牧让大家随意,但一众官员还是默契的放下酒杯脱离了宴席,留下一众士绅愣在原地。

    当着上司的面收到前线紧急军情,肯定要表示关注,这点儿政治觉悟大家还是有的。

    打开公文扫视了一眼,除了增加一名倒霉蛋县令殉国外,一切都是按照剧本在走。

    安南军队入侵,自然是不存在的,人家那边此刻正处于懵逼中。

    取得的首级,都是边军士卒主动出击的结果。

    死去的安南士兵也不算冤枉,在李牧赴任之前,边界地区就经常发生摩擦。

    安南人勾结广西土司,经常袭扰边界的地区,地方衙门多次上报朝廷无果。

    李牧整顿广西军备之后,双方同样发生过摩擦,只不过换了根子的边军不再客气。

    有人敢越界,边军就敢杀。

    连续吃了几次亏之后,安南人才安分了起来。

    现在挑他们下手,那是合情合理。

    “安南人寇边,边军损失惨重,甚至有一名县令殉国。

    战争来了!

    广西那边招架不住,广西巡抚发来了求援信,具体内容大家自己看吧!”

    说完,李牧把公文递给了近前的广东巡抚。

    附近的官员自发围了上去,见到这一幕,安庆丰当着众人的面念了一遍公文。

    获悉内容之后,众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自古就有两广一体的说法,广西爆发战争,广东也别想独善其身。

    从叛军手中收复两广,这才过了没几年,又迎来了新的大战。

    大家的第一反应不是怎么用兵,而是钱粮从哪儿来。

    朝廷明显指望不上,纵使皇帝愿意拨款,也赶不上这场大战。

    广西太穷,面对巨额的钱粮缺口,他们最多自筹十之二三。

    剩下的缺口,只能靠临近省份协饷。

    此刻朝廷正忙着收复南京,各省的财力都在向那边倾斜。

    短时间内,筹集钱粮的重担,只能落在广东身上。

    朝廷的安排,明显也是准备让广东省出这笔钱。

    体会过筹集钱粮的苦,大家着实不想再来一次。

    “侯爷,安南人举兵百万来攻,这会不会太过夸张?”

    马存义忍不住质疑道。

    战争爆发的问题,无需进行纠结。

    前线官兵斩杀的安南首级,阵亡的将士名册,无一不能说明问题。

    何况安南使臣挑衅大虞,在官员中也是公开的秘密。

    仗肯定要打,现在的关键在于,这场战争的规模究竟有多大。

    布政使掌管一省的钱粮,若是筹集钱粮,他首当其冲。

    “百万大军是安南人自己宣传的,敌人具体有多少兵马,暂时还不得而知。

    不过当年我朝平定交趾时,安南地区的人口,就超过了三百万。

    经过这么多年的扩张,安南人的疆域增加了数倍,治下总人口怕是有千万之数。”

    李牧当即忽悠道。

    人口增长和疆域扩大同步,看似非常合理,实际上纯属扯淡。

    别看安南人控制的疆域不小,实际上开发出来的土地,仅仅只占一小部分。

    全国大半的人口,都集中在红河三角洲平原,其他地区依旧是传统的部落制。

    这些零散部落,名义上归属于安南国,实际上依旧处于独立状态。

    人家居住在深山老林中,安南王也没办法进去征税。

    从搜集的情报来看,现在的安南国,总人口大约在五百万到六百万之间。

    要征服安南,现在就是最佳时机。

    倘若他们的农业水平再进一步,迎来新一轮的人口大增长,那就吃不下去了。

    当然,安南的在册人口,还是三百多万。

    这方面同大虞差不多,为了逃避丁税徭役,士绅们都学会了藏匿人口。

    安南国对外号称,拥兵三十余万,也只能吓吓不知兵的书生。

    李牧对这组数据,完全感受不到任何压力。

    毕竟,大虞朝的在册军队总人数,还高达两百八十多万。

    并且这个数字,还随着募兵的扩张,在持续增长中。

    倘若哪天超过三百万,李牧都不会觉得奇怪。

    可到了具体作战中,大虞想要调动三十万大军,都千难万难。

    师父如此苦逼,跟着学习的徒弟,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大虞看起来虚弱,那只是运气不好,赶上了小冰河时期。

    如果不是持续的天灾,导致国内狼烟四起消耗了大量国力,区区北虏根本不算什么。

    “区区弹丸小国,居然有这么多人口。

    看来野心勃勃的安南国,成了我朝继北虏之后,又一心腹大患!”

    马存义大惊失色道。

    任何一个人口过千万的政权,都是无法忽视的大势力。

    两广地区的总人口加起来,现在都不到一千万。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别看大家平时堕落,忧患意识还是不缺的。

    被李牧忽悠带偏的一众官员,对待安南国的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

    原本只想小打一仗,教训一下安南人,现在成了除之而后快。

    见到这一幕,李牧心中一喜。

    既然广东的官员能够被忽悠,那么远在京师的百官和皇帝,那就更好忽悠了。

    认识到安南的威胁,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都不会放任这个强敌继续做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