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 > 第946章 是凌州的金矿在等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安夏素手轻抬,所有狱卒立即躬身退下,只留邱志言和北茴在场,牢门铁链哗啦作响。

    墙上火把投下摇曳的阴影。

    就在姜忠信浑浊的眼底刚燃起一丝希冀,干裂的嘴唇颤抖着想要开口求得一个承诺时……

    “姜忠信!”时安夏突然淡声打断,声音如冰刃劈开牢中浊气,“你私自开采朝廷的金矿,还想用这等消息来换你这条贱命?"

    她倏地冷笑,“天真!”

    姜忠信浑身剧震,溃烂的手指在刑架上无意识挣扎。他自以为能保命的王牌,竟被这般轻描淡写揭破,就像撕碎一张废纸。

    “你原是个有抱负的将军,也曾希望建功立业,驰骋疆场。十年前,你带着三百轻骑奇袭宛国大营,身中七箭不曾退后半步。”时安夏话锋忽转,“可……这一切在你发现金矿后,就变了。”

    金矿见不得光,私采朝廷金矿是诛九族的大罪,所有黄金必须通过黑市洗白。

    换句话说,发现了金矿,并不等于就可随便开采流通。

    大量黄金直接使用会暴露矿源,且户部有黄金成色记录,须换成白银才能日常使用。

    而倒卖粮食正是最佳掩护,通过此法获取合法白银,掩盖黄金流通痕迹。

    由此,姜忠信建立了黑市人脉网,掌控着凌州的三教九流。

    另外,时安夏查过卷宗。

    某一年,凌州大旱,赤地千里。朝廷连发三道赈灾令,却仍有饿殍载道。

    就从那一年起,姜忠信借着赈灾之名,暗中扣下粮食,以“活命粮”为饵,将那些走投无路的官员一个个拖下水。

    同时,他也与这些官员交好。共饮美酒,共同淫乐,共花天酒地,同醉生梦死。

    后来,姜忠信屡次向朝廷谎报灾情,竟次次得逞。

    凌州离京城山高路远,快马加急也要跑上大半个月。等朝廷派人来查,他早命人挖好了万人坑,将饿殍尽数掩埋,再撒上石灰,充作疫病横行的假象。

    那些前来巡查的御史,被他安排在新建的“赈灾粥棚”前,看着衣衫整洁的“灾民”们领粥谢恩。

    御使们回朝便大赞一番,说姜将军日夜辛劳,为兵为民,鞠躬尽瘁,忠心耿耿。

    时安夏将所查信息融会贯通后推理,娓娓道来,有如亲见,“本公主说得对吗?姜将军?”

    姜忠信满头大汗,惊骇地看着眼前神色平静的女子,视线一阵一阵模糊。

    时安夏又在这时爆了个惊雷,“你得感谢你的把兄弟宋元久,若不是他,你早在清尘计划的时候就被一网打尽了。”

    姜忠信的势力早已渗透到吉庆皇太后的阵营,只因那时太后强,帝王弱。

    明德帝当时一直被吉庆皇太后压着,姜忠信就倒了过去。

    可又没全倒过去,如墙头草,倚墙而生。哪边强,就靠哪边。

    他已没有了任何壮志雄心,只想安安稳稳在凌州当个土皇帝。

    那里,他说了算。

    吉庆皇太后派人与他接触,说到时会掌控朝堂。那不就是逼宫?

    姜忠信热情接待,答应得好好的。转过身,他就变了脸。

    他不会参与谋反。更不会卖国投敌。

    他只想悄悄守着金矿过日子。

    他应下,只因考虑万一吉庆皇太后得手,到时他也有一条退路。

    姜忠信跟来人说,他愿意潜心蛰伏,到时必能起到让人措手不及的效果。

    吉庆皇太后信了,为保下他这个暗桩,一直派人单线联系。

    后来宋元久在书信中劝他,莫要搅进风云,又分析了京中局势。

    那时候,明德帝声望如日中天。尤其列国来战时,北翼万众一心,惊世绝艳的人物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这样的情势下,姜忠信可不会一脑门扎进吉庆皇太后的阵营。

    尤其他无意中得知吉庆皇太后勾结宛国,更让他下了决心,绝对不能让这老货得逞。

    一旦宛国控制了北翼,这凌州就不定谁说了算。

    姜忠信派人暗杀了联络人,断了与吉庆皇太后的联系。

    吉庆皇太后耳聋目瞎,以为远在凌州还有个暗桩供自己使唤。

    谁知这暗桩赌明德帝赢,装聋作哑,在凌州白天规规矩矩守边防,晚上与相熟官员淫乐,好不快活。

    姜忠信甚至连明德帝这头的功都不贪,就怕表现过于突出被调离凌州。

    时安夏唇角淡淡逸出一丝冷意,“我分析得对吗?你打算毕生老死在凌州。”

    姜忠信瞪大了布满血丝的猩红眼睛,恐惧地看着面前养尊处优的女子。

    她说的每个字都对,就连他心里的想法也剥析得分毫不差。

    他确实是这样糊弄吉庆皇太后而躲过了清算,他也确实杀害了那个单线联系人,扫净了他曾入太后阵营的痕迹。

    他看着应将军洪将军等人一个个如此悲惨下场,看着一个个王爷说没就没了。

    他暗暗庆幸自己及时收手,回头是岸。

    他终于痛哭出声,“末将……错了!”

    时安夏自嘲一笑。

    前世她竟真信了那套说辞。

    信了姜忠信在凌州失守后,一路溃退至京城,又红着眼请命反攻,是所谓“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

    更信了他那番慷慨陈词,“末将誓死夺回凌州!凌州在,末将在!”他曾跪在殿前,铠甲上血痕刺眼,“凌州的百姓在等我,凌州的黄土在等我啊。”

    其实是凌州的金矿在等他……

    当时惠正皇太后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亲自扶起这位“忠勇之将”,许他领三万精锐杀回凌州。

    后来凌州确实收复了。

    姜将军劳苦功高,惠正皇太后念他身上有伤,特赐宅院许他入京养老。

    他却叩首泣血,“谢太后恩典。末将......离不开凌州的百姓,离不开凌州的黄土啊!”

    好一个“离不开”!

    是离不开凌州地底的金矿罢。

    前世姜忠信入了《北翼山河记》,文中这般记载:姜将军生是凌州人,死是凌州魂。他骁勇善战,他爱民如……

    时安夏轻轻闭了闭眼睛。真相如此不堪!

    再睁开眼时,时安夏眼底一片清明,“说吧,你是以什么手段裹挟宋大人,让他自甘堕落与你为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