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共十一名五六岁的幼童组成小班,开始了蒙学生涯。
萧夏特地请了两名先生和两名助教,师父是徐文远和虞世南,徐文远上午教孩子们读书,虞世南下午教书法。
这也是徐文远的兄长徐文林的建议,徐文林开办了江南最大的私学重文馆,开办蒙学也有二十年的经验。
他建议开一个蒙学班,让孩子一起读书,这样有同伴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萧夏欣然采纳了徐文林的建议,成立了文星院,设一名管事,负责孩子们的日常起居,白天孩子们在一起读书,下午放学后各自回家。
与此同时,虞世南也表示愿意教孩子们书法,萧夏便同时聘虞世南为文星院的书法教授。
这天上午,萧夏来到位于集文馆,集文馆是整个江南最大的图书馆,占地百亩,由十几座建筑组成,距离萧夏的晋王府只有一里,这里收藏了数十万卷图书、字画等等,数十名文博士在集文馆内生活工作。
文星院就开设在集文馆内,占地约三亩,有草地、池塘和书屋,萧夏一走进院子,便听见琅琅的读书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这是在读孟子,萧夏有些惊讶,开班才一个多月,就开始读《孟子》了吗?
陪同萧夏的徐文远捋须笑道:“这些孩子都是天才,还没开始读书,腹中多则几千字,少则千余字,第一天测试,个个都能默写《千字文》,都一字不差,世子居然还能背诵《论语》和《诗经》,说是母亲教他的。”
萧夏也有些惭愧道:“我只知道王妃教世子读书认字,没想到居然能背诵《论语》和《诗经》,我也第一次听说,我这个做父亲的惭愧啊!”
徐文远哈哈一笑,又道:“世子有过目不忘之才,聪颖过人,老夫并不关心他学业,而是关注他的身心成长,当年我授业汉王时,他已是十五岁,我就发现他也是天资过人,但性格却异常孤傲。
我后来才慢慢了解到,汉王基本上是一个人长大的,没有朋友,也没有人听他诉说,他从小内心就非常孤独压抑,先帝过于关注他的学业,却忽视他的身心健康。
我便找了窦威、杨玄感和李密与他一起读书,但已经晚了,汉王性格已成,思想也成,很难再改,我不希望世子步汉王的后尘。”
萧夏点点头,“先生说得对,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其他孩童一样健康成长,有朋友,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如果需要住校,我也可以考虑。”
徐文远笑道:“住校暂时不用,他们现在毕竟还年幼,等十二岁后再开始住校。”
萧夏走出窗前,只见房间里坐着十一个幼童,正摇头晃脑背书,每人面前的小桌案上放着一卷书,应该就是《孟子》,一名年轻的助教在教室内来回踱步。
萧夏一眼看见了自己的儿子杨俶,他和李敏的儿子李桉坐在一起,李桉也是李敏的儿子,只是很小就过继给了兄弟李原,李敏的另一个儿子李桦三年前被刺杀后,李敏心中伤痛难治,李原又把李桉送回来,才稍稍抚平了李敏夫妇的一点伤痛。
李桉和杨俶的年纪一样大,性格也差不多,两人便成了好朋友。
让孩子们摇头晃脑背书也是有道理的,孩童们生性顽皮,难以久坐,让他们摇头晃脑背书,也是释放他们过剩的精力。
“殿下要说两句吗?”徐文远低声问道。
萧夏摇摇头,“让他们好好读书吧!”
萧夏随即离开了文星院,返回了总管府,萧夏刚坐下,陆邈在门口道:“殿下,张通判求见!”
萧夏点点头,“请他进来!”
片刻,情报司通判张亮快步走了进来。
从今年开始,萧夏大力加强了情报和安全两个部门,将情报署升级为情报司,由张亮专管,收集天下大部分郡县的情报,甚至还有边疆的情报,光各类情报人员就超过了一千人,用来掩护的各种店铺近三百家,也就是三百个情报点。
这就是张亮的能干之处,短短两年时间,他就建立了一个完善的情报网,每天有大量情报以各种方式从各地传来,然后进行汇总整理。
“殿下,江淮六郡的调查已经出来了,从目前看,除了钟离郡外的各郡基本上都还不错,被买通的极少,我们盐铺没有被烧,江淮盐铺也没有公开售卖,但还是暗中售卖,以腌菜和腌鱼为主,问题严重的是钟离郡,我们盐铺在各县被烧了三家,江淮盐都敞开卖,从上到下基本上都被收买了。
尤其是钟离郡刺史张台,极为恶劣,坚持原则的官员被他找各种理由革职,提拔的都是和他一丘之貉的官员,所以钟离县也成了杜伏威入侵江淮的大本营。
萧夏点点头道:“天子已经下旨,把江淮六郡还给我们,我们就要采取雷霆手段打击勾结乱匪的官员,但我要切实证据,通知调查组,尽量把这些官员勾结乱匪和伪朝的证据收集全。”
“卑职明白了!”
张亮行一礼,匆匆走了。
萧夏沉思片刻,又吩咐道:“请刘令台来见我。”
令台就是尚书行台令的简称,除了军部、监察刑律、情报司、安全内卫司外,其他所有事务都归尚书行台管辖。
不多时,刘文静匆匆走进来,躬身道:“参见殿下!”
“行台打算什么时候搬去江都县?”
“回禀殿下,官署还在收拾整理中,估计下个月差不多了,新增加的官宅也快要造好,再收拾一个月,下个月就差不多了。”
萧夏点点头,又问道:“迎宾馆收拾好了吗?”
“已经好了,长安过来官员卑职会安排好,请殿下不用操心。”
“那好,这些官员安置我就不管了,到时我要接见一些官员,主要是元敏,立刻带他来见我!”
“卑职遵令!”
萧夏想了想又道:“另外还有一件事,虞世基的儿子虞柔将出任秘书院二级幕僚,他改名为余柔,他会直接到吏部司报到,你让吏部司正常录用,安排好住宿,任命他为晋王府舍人。”
晋王府舍人就是之前的记事参军,一共有六人,分为两个组,主管各种给晋王的文书,算得上是心腹文职人员。
虞世基放弃六万两银子,也放弃余姚县丞,宁愿让儿子做自己的二级幕僚,显然就是有投靠自己意思,所以虞柔纳为自己的心腹,算是一种对虞世基的笼络。
刘文静点点头,“卑职明白了,没有别的事情卑职先告辞!”
萧夏笑了笑,“去吧!”
刘文静行一礼匆匆走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