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隋朝的棋局 > 第六百三十章 江淮新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天子收复长安的同时,杜伏威也全面夺取下邳郡,他亲自率领三万大军夺取了下邳郡治宿豫县,又分别派军队进驻下邳县、郯县、良城县、徐城县和夏丘县等地。

    杜伏威随即将元帅府迁到了宿豫县,并下令免除下邳郡百姓税赋,赢得全郡百姓的欢迎。

    杜伏威的军师叫做徐良,出身东海徐家,是一名屡试不中的落第士子,在他的建议下,杜伏威也学会了萧夏的手段,削减税赋收取民心,同时控制盐源,用盐利来养军。

    徐良反对杜伏威把元帅府迁到下邳郡,这里距离江都郡太近了,只隔一条淮河,一旦江南道总管府北迁,江南隋军必然会首当其冲打击杜伏威。

    但这次徐良劝说没有用,杜伏威还是坚持将元帅府迁到下邳郡。

    下午,徐良匆匆走进杜伏威的官房,“大帅找我?”

    杜伏威指指桌上一封信道:“这是李子通写来的,他想与我合并,我不懂他是何意?”

    徐良看了看信,也着实有些不解道:“李子通在汝阴郡好好的,他怎么会想到合并,难道是他得到了什么消息?”

    “我不管他得到了什么消息,我就想问问军师,我们能否合并?”

    徐良感觉杜伏威有点动心了,便缓缓道:“元帅,合并也有讲究的,谁为主,谁为次,兵力、粮草之类怎么归属,这里面有很多涉及利益的事情要谈清楚。”

    杜伏威点点头,“所以我想让军师跑一趟汝阴县,和对方谈一谈,我觉得如果能合并,当然是好事!”

    “元帅,李子通为人奸诈.”

    “军师去谈一谈吧!”

    徐良见杜伏威心意已定,只得点点头,“好吧!卑职今天就出发。”

    几天后,徐良来到了汝阴县,见到了汝阴郡王李子通,但出乎徐良意料的是,居然有一名西隋官员和李子通一起接见了他。

    李子通眯眼笑道:“我给徐军师介绍一下,这位是西隋的礼部尚书!”

    西隋官员微微笑道:“在下杨积善!”

    杨积善在兄长杨玄感死后也投降了西隋,出任汉川郡刺史,这次西隋皇族南逃,他因为接待有功,被升为西隋礼部尚书,西隋天子杨勇便派他来整合中原各个割据势力,要求他们继续效忠西隋。

    在中原各个割据势力中,最效忠西隋的势力便是李子通,原因也很简单,李子通手下的两员悍将伍氏兄弟便曾经是天子杨勇的心腹。

    杨勇本想把伍氏兄弟召回去,但没想到李子通竟然对西隋十分忠心,杨勇倒不好开这个口了,只得让他们二人和李子通一起把势力扩大。

    吞并杜伏威一直就是李子通的执念,杨积善却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先合并再吞并,由杨积善代表西隋促使两家合并。

    徐良坐下,听取杨积善介绍合并事项,他们将整编为江淮军,李子通出任左都督,杜伏威出任右都督,基本上还是各自统领自己的军队,利益和地盘也是各自所有,但他们要统一听从西隋朝廷的调度,要联手对抗江南隋军或者朝廷军队围剿。

    杨积善对二人道:“李子通将军控制了汝阴郡和谯郡,杜伏威将军控制了东海郡、下邳郡和琅琊郡,各自拥有军队七八万人,如果合并成江淮军,你们兵力就超过十五万人,完全可以和任何一个势力对抗,下一步,你们两军将联手夺取彭城郡,以彭城县为江淮军治所。”

    徐良眉头一皱道:“彭城县北部是江南道的煤田,恐怕晋王会出兵。”

    李子通摆摆手,“我们可以向晋王保证,不会触犯他的利益。”

    杨积善也道:“如果晋王要收拾你们,他早就出兵了,他之所以没有出兵,是因为东隋朝廷对他很忌惮,不会允许他进兵中原,不过倒是东隋朝廷可能会出兵,所以需要你们两家联手对抗东隋朝廷。”

    徐良对两军合并原本心怀警惕,不过如果两军联手对抗朝廷围剿,他却非常赞成,从这一点来说,他倒是希望合并成功。

    徐良点点头,“把合并详细方案告诉我,我回去向我家元帅禀报!”

    杜伏威最终同意了两家合并,在杨积善的撮合下,江淮军成立,杜伏威出任江淮军东路元帅,李子通出任西路元帅,杨积善则临时担任观察使,负责协调两支军队。

    按照两军达成的协议,杜伏威手下大将王雄诞率一万军杀进彭城郡,而伍云召也率一万军同样杀进彭城郡,彭城郡通守张览率领八千军迎战,由于腹背受敌,张览大败。

    李子通率先占领了彭城县,彭城郡刺史黄安仁也弃官而逃。

    李子通当即下令,三军胆敢骚扰西海商行以及煤田、码头者,一律杀无赦。

    就在江淮军占领彭城郡的同一时刻,萧夏也收到了李子通的亲笔信,信中再三保证,他们绝不会触碰彭城县煤田的利益。

    萧夏也不理睬李子通的保证,只是在山阳县驻兵三万军,冷眼旁观局势的发展。

    萧夏已完全采纳了刘文静的方案,对中原所有割据势力都采取冷眼旁观,不闻不问,等朝廷来求自己。

    而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江淮六郡以及襄阳郡的问题,一个是江南的心腹之患,一个是北上的战略要地。

    洛阳,观德坊虞府内,虞世基次子虞柔匆匆来到父亲的书房,他敲了敲门,躬身道:“父亲,孩儿有要紧事!”

    “进来吧!”房间里传来虞世基的声音。

    虞柔目前被封为宣义郎,但没有出任实际官职。

    虞柔走进房间,跪下行大礼,“孩儿给父亲请安。”

    虞世基正在看书,他放下书问道:“有什么要紧事?”

    “吏部员外郎崔柠今天请我吃饭!”

    虞世基没有反应过来,笑呵呵道:“吏部的官员找你做什么?”

    “父亲,崔柠是晋王殿下的小舅子!”

    虞世基这才醒悟,崔柠是崔弘舟次子,他立刻坐起身道:“他找你做什么?”

    “父亲,是晋王想和父亲做笔交易。”

    虞世基轻轻‘哦——’了一声,“晋王想做什么交易?”

    虞柔躬身道:“晋王想收回除江都郡意外的其他江淮六郡,希望父亲说服天子,给父亲六万两银子,先给三万,事成之后再给三万。”

    虞世基起身负手来回踱步,他在考虑这件事,晋王居然找自己帮忙,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虞世基也知道事关重大。

    钱,他已经足够多了,六万两银子对他已经无足轻重,权,他也足够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唯独就缺安全,对子孙的庇护,他得罪的人太多了,一旦他倒下,或者天子倒下,恐怕他的后代将被无情清算,最终人财两空。

    沉思良久,虞世基缓缓道:“你去给崔柠说,告诉他,我可以帮晋王,一文钱都不要,只希望让我一个儿子在江南任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