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我在民国当灵异侦探 > 第8章 货栈迷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一早,沈砚秋和柳如烟坐着驴车去城里。驴车在土路上颠簸,沈砚秋靠在车板上,手里捏着那张写着“同德货栈”的纸条,指尖反复摩挲着纸边——纸条是用粗糙的草纸写的,字迹和李看守的信一样歪歪扭扭,但“同德货栈”四个字却写得格外工整,像是怕写错。

    “你在想什么?”柳如烟递过来一个烤红薯,红薯的热气透过油纸,暖得人手心发颤,“从早上出发,你就没怎么说话。”

    沈砚秋接过红薯,掰了一半递给她:“我在想,李看守一个小镇的狱卒,怎么会认识城里的货栈老板?而且刘老爷的贪污,按理说应该和士绅、官员有关,怎么会牵扯到货栈?”他咬了一口红薯,甜香里带着点焦味,“还有孙郎中的‘牵机引’,药材肯定不是在青川镇买的,说不定是从货栈运过来的。”

    柳如烟嚼着红薯,点了点头:“我之前检查牵机引的成分,里面有一味‘断肠草’,青川镇的山上没有,只有南方才有,货栈很可能是个中转站,既运‘货’,也运毒药。”

    驴车走了三个时辰,才到城里的南门口。城里比青川镇热闹得多,街上的黄包车来来往往,商铺的幌子在风里飘着,叫卖声此起彼伏。沈砚秋按照纸条上的地址,打听着找到同德货栈——那是座两层的青砖房,门口挂着“同德货栈”的木牌,木牌上的漆掉了大半,门帘是深蓝色的,里面隐约能看到几个伙计在搬货。

    “我先进去打探,你在对面的茶馆等着。”沈砚秋整理了一下长衫,把匕首藏在袖口——他怕直接亮明身份会打草惊蛇。柳如烟点头,走进对面的茶馆,选了个靠窗的位置,能清楚看到货栈的门口。

    沈砚秋掀开门帘走进货栈,一股樟脑丸和木头的味道扑面而来。柜台后面坐着个留着八字胡的男人,穿着绸缎马褂,手里拨着算盘,抬头看到沈砚秋,脸上堆起笑:“这位先生,要运货还是取货?”

    “我找张老板。”沈砚秋把声音压得低了些,故意装出熟稔的样子,“李看守让我来的,说有批‘货’要跟张老板核对。”

    八字胡的脸色微变,手里的算盘停了一下:“张老板不在,去外地进货了。您有什么事,跟我说也行。”他的手指在柜台上敲了敲,节奏很奇怪,像是在发信号。

    沈砚秋注意到柜台后面的门帘动了一下,露出半只穿着黑布鞋的脚——鞋面上沾着点黄泥土,和青川镇后山的泥土颜色一样。他心里有了数,故意提高声音:“李看守说,那批‘货’的日期改了,要等‘第五个吉人’凑齐,才能送过来。他还让我带句话,说‘祭坛的木偶已经准备好了’。”

    这话一出,八字胡的脸色彻底变了,猛地站起身:“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走错地方了,快出去!”他伸手想推沈砚秋,沈砚秋侧身躲过,指尖在他手腕上一按——八字胡疼得叫了一声,手里的算盘掉在地上,珠子撒了一地。

    “张老板,别躲了。”沈砚秋看向柜台后面的门帘,“李看守已经把你卖了,孙郎中也死了,你以为还能藏多久?”

    门帘被掀开,一个穿着黑色长衫的男人走了出来,约莫五十多岁,脸上没什么肉,眼睛像鹰隼一样锐利,手里拄着根拐杖,拐杖头是个铜制的木偶头——和青川镇的木偶一模一样,没有眼睛。

    “沈砚秋,留洋回来的侦探,果然有两下子。”张老板冷笑一声,拐杖在地上顿了顿,“你以为抓了刘老爷、杀了孙郎中,就能破了局?太天真了。”

    “‘第五个吉人’是什么意思?你和刘老爷的‘献祭’,到底是为了什么?”沈砚秋的手按在袖口的匕首上,警惕地看着张老板——他注意到张老板的拐杖里似乎藏着东西,杖身有一道细小的缝隙。

    张老板没回答,突然吹了声口哨,货栈里的伙计们都放下手里的活,围了过来,手里拿着木棍和菜刀。柳如烟在对面茶馆看到这一幕,立刻从包里掏出之前准备好的哨子,吹了一声——是之前和镇长约定的信号,城里的警察应该很快就到。

    “想等救兵?”张老板显然知道他们的计划,拐杖猛地往地上一戳,杖头的木偶头弹开,露出一根针管,里面装着黄色的液体,“可惜,你们等不到了。”他举起拐杖,就要往沈砚秋身上扎。

    沈砚秋早有防备,侧身躲过,同时掏出匕首,朝着张老板的手腕划去。张老板疼得大叫一声,拐杖掉在地上,针管里的液体洒在地上,冒起一阵白烟。伙计们见状,举着木棍冲上来,沈砚秋一边躲闪,一边和他们周旋——他虽然打架不算顶尖,但常年观察细节,总能找到对方的破绽,几下就打倒了两个伙计。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警笛声,警察冲了进来,把剩下的伙计都控制住。张老板想从后门逃跑,却被柳如烟拦住——她手里拿着手术刀,刀尖对着张老板的胸口:“别动,再动我就不客气了。”

    张老板被警察按在地上,脸色铁青,嘴里还在喊:“你们毁了我的计划!‘五个吉人’凑齐,就能拿到朝廷的赏赐,你们懂什么!”

    “朝廷的赏赐?”沈砚秋皱起眉,“现在是民国,哪里来的朝廷?你是在跟谁勾结?”

    张老板却不再说话,只是冷笑,眼神里满是疯狂。警察把他带走后,沈砚秋和柳如烟在货栈里搜查——柜台后面的密室里,藏着十几箱鸦片,还有几本账本,账本上记录着“青川镇刘老爷”“十月初十献祭”等字样,还有一笔写给“京城王大人”的汇款记录。

    “原来刘老爷的贪污,是在帮张老板***,而‘献祭’,是为了讨好所谓的‘京城王大人’,说是什么‘祈福纳祥’,好让鸦片生意做得更顺利。”柳如烟翻着账本,气得手都在抖,“那些女孩的命,在他们眼里,不过是讨好权贵的工具!”

    沈砚秋拿起账本里夹着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有五个人,刘老爷、张老板、李看守、孙郎中,还有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应该就是“京城王大人”。照片背景是个祭坛,上面摆着五个木偶,和青川镇的木偶一模一样。

    “李看守肯定是拿着这些证据去投靠‘王大人’了。”沈砚秋把照片收好,“不过现在张老板被抓,账本和鸦片都是证据,‘王大人’也跑不了。”

    夕阳西下时,沈砚秋和柳如烟坐着驴车回青川镇。车窗外的风景渐渐变得熟悉,远处的青川镇轮廓越来越清晰。柳如烟靠在沈砚秋身边,看着天边的晚霞,轻声说:“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复杂,牵扯到鸦片和京城的人。”

    沈砚秋握住她的手,她的手还带着点凉,却很坚定:“不管牵扯到谁,我们都要查到底。那些女孩不能白死,青川镇的陋习也不能再继续下去。”他抬头看向青川镇的方向,心里突然松了口气——虽然李看守还没抓到,但最大的阴谋已经浮出水面,只要他们继续携手,就没有解不开的谜。

    驴车驶进青川镇时,镇口的老槐树上挂着红灯笼,村民们站在路边,看到沈砚秋和柳如烟,都热情地打招呼。林阿翠拉着她娘的手,跑过来递给沈砚秋一朵野花:“沈叔叔,柳姐姐,你们回来了!我娘说,以后再也不用怕‘献祭’了!”

    沈砚秋接过野花,花瓣上还带着露水,映着夕阳的光,格外好看。他看着眼前的村民,看着身边的柳如烟,突然明白——人心虽然可怕,但也有温暖的一面。只要有人愿意站出来,用科学和理性驱散黑暗,用善良和勇气守护正义,就没有战胜不了的邪恶。

    而他和柳如烟,会一直做那个举着火把的人,照亮青川镇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彼此的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