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一人:师兄张之维,通满级金光咒 > 第171章 夜话奇门,风后之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市的喧嚣,如同退潮的海水,在一阵阵逐渐稀落的哄笑与划拳声中,缓缓地、不情不愿地褪去了。

    那帮喝得东倒西歪的年轻异人们,有的勾肩搭背地唱着跑调的歌,有的则晃晃悠悠地互相搀扶着,各自返回天师府安排的住处。

    空气中,浓郁的酒精味与烤肉的焦香尚未完全散尽,混杂着山间清冷的草木气息,形成一种奇特而又真实的人间烟火味。

    张楚岚“月下遛鸟”的壮举,毫无疑问成了今夜的压轴大戏。

    那在无数手机闪光灯下定格的白花花的画面,注定将成为本届罗天大醮流传最广、也最经久不衰的“名场面”。

    其传播速度与影响力,恐怕比他那技惊四座的阳五雷还要来得迅猛。

    当最后一个醉醺醺的身影消失在山道拐角,张云渊才从藏身的角落里缓步走出。

    他并未急着回去,而是信步踱向了后山一处更为僻静的山崖。

    名为散心,实则不然。

    那五个来自所谓“昆仑仙域”的家伙,虽然被他废去了修为,扔进了伏魔洞,但此事绝不可能就这么简单了结。

    对方既然能派来五个后天境界的高手,其背后的势力必然深不可测。

    他们悄无声息地潜入龙虎山,其目的绝非寻常,此事背后,定然还藏着更大的图谋。

    他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监察着这片山域的每一丝异常波动。

    山崖边,月华如水,静静地洒在嶙峋的岩石上,将远处的群山勾勒出一片沉静而巍峨的剪影。

    晚风吹过,松涛阵阵,带着一丝沁人心脾的凉意。

    张云渊敏锐地察觉到,就在不远处的一块巨岩之后,有一道极其隐晦,却又圆融自洽的炁息正在缓缓流转。

    那道炁息的运转方式极为奇特,仿佛与这方天地的时空规则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共鸣。

    它既不向外扩张,也不向内收敛,而是以一种玄之又玄的方式,将自身化作了一个独立的、自成体系的“领域”。

    在这片领域之内,时间的流速似乎都变得与外界不同,空间也呈现出一种若有若无的扭曲感。

    风后奇门。

    张云渊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他没想到,按照原著时间线,刚领悟了风后奇门没几天的王也,居然已经能将这门奇术修炼到如此境界。

    而且,从对方那沉稳悠长的呼吸与圆融无暇的炁场来看,此人年纪虽轻,修为却已稳稳地踏入了豪杰中游的境界,甚至比他那几个不成器的师侄还要扎实几分。

    张云渊没有刻意隐藏自己的气息,只是像个普通的夜游者,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投向远方的夜空。

    片刻之后,那道独特的炁息波动微微一滞,随即迅速收敛。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宽松道袍,头发乱糟糟地随意扎了个发髻,脸上还带着几分没睡醒的慵懒之气的青年,从巨岩后缓步走了出来。

    他看到张云渊,先是一愣,随即那双总是半睁半闭的眸子里,瞬间迸发出一股难以置信的精光。

    下一刻,他脸上的所有慵懒与随意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极致的敬畏。

    来人,正是武当王也。

    王也快步上前,在离张云渊尚有三步之遥时,便停住了脚步,没有任何犹豫,对着他便是一个标准无比的晚辈对长辈的道家大礼,深深地躬下身去。

    “武当弟子王也,拜见前辈。”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发自肺腑的恭敬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他看不透眼前这个小师爷的修为。

    他只能感觉到,对方就那么随意地坐在那里,却仿佛与整片天地都融为了一体。

    他不是山,不是石,也不是风,他就是这片夜色本身,深邃,浩瀚,无法揣度。

    这种感觉,他只在自家师祖,以及龙虎山那位老天师身上,曾隐约体会到过。

    “坐。”

    张云渊的声音很平淡,他指了指身旁的另一块石头。

    王也依言坐下,却只敢坐半个屁股,腰背挺得笔直,姿态放得极低。

    “深夜在此打坐,不怕山风寒凉,扰了心境?”

    张云渊随口问道。

    “心随炁动,炁融于天,自然也就无所谓风寒了。”

    王也恭敬地回答,每一个字都经过了仔细的斟酌。

    “说得好。”

    张云渊微微颔首,目光落在他身上,似笑非笑。

    “你这身功夫,已经摸到了几分‘天人合一’的门槛,不错。”

    王也心中猛地一跳,一股寒意瞬间从尾椎骨窜上了天灵盖。

    对方竟只凭一眼,就看穿了他功法的根底!

    他连忙低下头,更加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

    “晚辈愚钝,只是侥幸得了一些传承,胡乱修炼罢了,当不得前辈夸赞。”

    “风后奇门,乱金柝,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再往上,便是那神鬼莫测的‘拨转四盘,掌控时空’之法。”

    张云渊没有理会他的谦辞,只是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声音里带着一丝淡淡的怀念。

    “此术,不敬神,不礼佛,以自身为天地,以心念为规则。

    能悟出此等惊世骇俗之法的人,是个真正的天才,也是个真正的……疯子。”

    王也听得浑身剧震,额角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对方不仅看穿了他的功法,甚至连风后奇门最核心的法理都一语道破!

    这等眼界,这等见识,早已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范畴。

    “前辈……您……”

    他张了张嘴,想问些什么,却又不知该从何问起。

    张云渊转过头,看着他那副惊骇的模样,忽然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看透世情的沧桑。

    “不必紧张。我与你师门,也算有些渊源。”

    他抬起头,望向天边那轮清冷的残月,声音变得有些悠远。

    “算起来,该是几十年前了吧。

    那时候,你师父云龙道长恐怕都还没上山呢。”

    “我曾在武当金顶,与此术的开创者,周圣,坐而论道,整整一夜。”

    “我们从《道德经》聊到《阴符经》,从太极两仪聊到奇门遁甲。

    那是个很有趣的人,想法天马行空,不拘一格,总能说出些惊世骇俗的道理来。”

    “我至今还记得,他当时指着天边的云,笑着对我说,‘你看这云,聚散无常,所谓天道,亦不过如此。人若能将自身化为天地,又何须敬畏这天地?’”

    张云渊说到这里,轻轻地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怅然。

    “一晃眼,竟已是百年光阴。”

    “当年的故人,早已不知所踪。

    这门惊世骇俗的奇术,却终究是传了下来。”

    轰——!

    这番话,每一个字都像一道九天玄雷,狠狠劈在了王也的识海之中,炸得他头晕目眩,神魂俱颤!

    几十年前?

    与风后奇门的开创者周圣真人,坐而论道?

    一晃眼,已是百年光阴?

    王也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个容颜清秀,看起来比自己还要小上几岁的小师爷……

    只觉得自己的世界观在这一刻被彻底颠覆,然后被一只无形的大脚反复碾压,踩得粉碎。

    他下意识地在心里算了一下。

    几十年前,那是民国。

    百年光阴……

    那眼前这位前辈的真实年岁,岂不是……

    一个让他头皮发麻,几乎要当场夺路而逃的恐怖念头,在他心中疯狂滋生。

    他看着张云渊那张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平静的侧脸,看着他那双仿佛沉淀了无尽岁月,早已看遍了沧海桑田的深邃眼眸。

    他终于明白,自己今夜,到底遇到了一个怎样……不可理喻、不可揣度、不可想象的……

    怪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