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一人:师兄张之维,通满级金光咒 > 第151章 十佬聚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幕,如一张巨大的墨色宣纸,缓缓铺满了龙虎山的天穹。

    星子稀疏,月色被一层薄云遮掩,只漏下几缕清冷的光,给山间万物都镀上了一层银霜。

    罗天大醮正式开始前的最后一夜,喧嚣了一整日的龙虎山,终于在这一刻,沉淀出一种风雨欲来的凝重。

    天师府,议事厅。

    这间平日里只用于商议门内大事的厅堂,今夜灯火通明,气氛却庄重得近乎压抑。

    厅内陈设古朴,正中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道”字草书,笔走龙蛇,气势磅礴,乃是某代天师的手笔。

    长条形的红木会议桌两侧,十张黄花梨木的太师椅,已然坐上了九位身影。

    他们,便是当今异人界权力的巅峰——十佬。

    张之维一身再寻常不过的蓝色道袍,坐在主位,依旧是那副睡眼惺忪、仿佛对万事都提不起兴致的模样。

    他面前的茶杯热气袅袅,却一口未动,只是用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轻敲着桌面,那规律的“笃笃”声,是这压抑空间里唯一的声响。

    他的左手边,是身材魁梧如铁塔,一身横练功夫早已臻至化境,新晋十佬,那如虎。

    他坐得笔直,神情沉稳,目光内敛,像一尊沉默的石佛,只是那双偶尔开阖的眸子里,闪烁着与他粗犷外表不符的精明与审慎。

    往下,是天下会的风正豪。

    他戴着金丝眼镜,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与周围的道家陈设格格不入,脸上挂着商人特有的、谦和而疏离的微笑,镜片后的眼神,却深邃得让人看不出喜怒。

    而坐在他对面的,正是王家的家主,王蔼。

    老头子拄着一根盘龙拐杖,眯着一双浑浊的老眼,皮笑肉不笑地扫过风正豪,那眼神,带着一种看待自家豢养的猎犬般的、居高临下的审视与掌控感。

    再往下,是吕家的吕慈。

    他穿着一身黑色的中式短衫,沉默寡言,只是闭目养神,但那张满是褶子的脸上,每一道沟壑都仿佛藏着一把淬毒的刀子,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阴鸷气息。

    陆瑾陆老爷子则是一身唐装,神色坦然,气度雍容,正端着茶杯细细品着,仿佛不是来参加决定异人界未来走向的会议,而是在自家后花园品茗赏花。

    剩下的几位,武当的解空大师宝相庄严,捻着佛珠,口中念念有词;

    江湖小栈的牧由依旧是那副笑呵呵的弥勒佛模样,谁也猜不透他心里在想什么;

    而唯一的女性十佬,出马仙族长关石花,苍老的面容上布满了神秘的纹路,衣服上绣着出马五仙的标志,让人不寒而栗。

    在靠近议事厅大门内侧,光线稍暗的角落,还摆着两张略显朴素的靠背椅。

    徐三和徐四,哪都通公司华北地区的负责人,正襟危坐于此。

    徐三穿着一身熨帖的西装,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面色严肃,膝上放着一个打开的笔记本电脑,手指偶尔在触控板上滑动,一副尽职尽责的会议记录员模样。

    但若细看,便能发现他镜片后的目光锐利,不时悄然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十佬,将他们的神态、细微的小动作尽收眼底,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可能的情报和潜在的风险。

    一旁的徐四,打扮则随意得多。

    他套着一件哪都通公司的工装外套,拉链随意地敞开着,嘴里叼着一根未点燃的香烟,百无聊赖地把玩着一个金属打火机,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他的坐姿略显懒散,眼神却像鹰隼一样,带着一种玩世不恭的审视,掠过王蔼那虚伪的笑脸,吕慈那阴沉的嘴角,以及风正豪那深不见底的平静。

    他们二人并非十佬,能以“公司”代表和大会协办方的身份列席此次核心会议,本身已彰显了哪都通在异人界日益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天师府对此次罗天大醮与官方合作的重视。

    然而,在这张象征着异人界最高权力博弈的圆桌前,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旁听者和见证者。

    真正的风暴,仍将由圆桌周围的那些身影掀起。

    就在这时,议事厅的门被“吱呀”一声推开。

    术字门的陈金魁终于姗姗来迟。

    他依旧是那副肥壮的模样,穿着一身考究的丝绸长衫,脸上堆着虚伪的笑,一进门便拱手告罪:

    “哎呀呀,诸位,诸位,实在对不住。山下有个小辈送了点新茶,一时嘴馋,多品了两口,来晚了,来晚了,自罚三杯,自罚三杯!”

    他嘴上说着抱歉,眼神却滴溜溜地在场中一转,将所有人的神色尽收眼底,最后不着痕迹地在风正豪和王蔼之间停顿了片刻,嘴角的笑意愈发玩味。

    张之维抬了抬眼皮,不咸不淡地说道:“老陈客气了,坐吧。既然人到齐了,那就开始吧。”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诸位,时隔近百年,我龙虎山重启罗天大醮,想必其中的缘由,大家心里都有数。”

    他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在王蔼和吕慈的脸上一顿。

    “其一,是为我那苦命的怀义师弟,正名。

    他的孙儿张楚岚,流落在外多年,如今既已寻回,自当认祖归宗,受箓在籍。

    此事,我意已决,不知诸位,可有异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