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一宵半夏:司教授的心尖孕事 > 第152章 脐带绕颈一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晚饭桌上,暖黄的灯光裹着饭菜香,气氛温馨得像刚出炉的糯米团子。

    苏红夹了块裹满浓油赤酱的红烧鱼,精准 “投” 进陈然碗里,语气像聊天气似的随意:“老公,念念他们部门不是要招实习生嘛?她有个同学叫张秋燕,大学跟念念一宿舍的,成绩好还能吃苦 —— 之前为学实操,在咱们缝纫店打了俩月工,专业对口人又踏实,你看能不能给推荐下?”

    陈然嚼着鱼肉,一眼就看穿这母女俩的 “连环计”,憋笑看向女儿:“你这小滑头,自己同学不跟我提,倒让你妈当‘传话筒’,是怕我驳回丢面子?”

    苏念赶紧摆手,嘴角却藏不住笑:“爸您可别冤枉我!我这不是得先跟‘董事长夫人’报备,走个内部流程嘛!我妈亲眼鉴定过秋燕干活,比我这同学滤镜靠谱多啦!”

    “行吧,既然是你们娘俩保举,专业能力肯定差不了。”

    陈然放下筷子,话锋一转,“让她按正常流程投简历,我跟兰婷和 HR 打声招呼,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但我可把话说在前头,最后能不能进,还得看面试表现和真本事 —— 公司虽然是咱家开的,但规矩不能破。”

    “那是自然!就是求个公平机会嘛!” 苏红笑得眼尾都弯了,董事长应下的事,自然妥了,赶紧给陈然添了勺冬瓜汤,“多喝点汤,解解腻。”

    苏念也跟着点头,像只乖巧的小雀:“谢谢爸!秋燕真的挺不错,我这就跟她说,让她把简历好好琢磨琢磨!”

    “必须琢磨!” 陈然特意叮嘱,“现在年轻人投简历,净整些花里胡哨的,咱们公司不吃那套,但该有的亮点得突出。”

    吃完饭,苏念正跟爸妈唠着,门口传来敲门声,司严准时来接她回家。

    两人约好第二天去产检,如今苏念肚子里的小家伙已经满六个月,胎动越来越明显。

    第二天清晨,司严陪着苏念到了人民医院的妇产科。

    产检等候区坐得满满当当,准爸妈们要么互相摸肚子交流经验,要么举着手机查注意事项,苏念靠在司严肩上,一脸幸福:“你说,一会做B超宝宝有感觉吗?”

    司严赶紧搂紧她的肩膀,手掌轻轻覆在她的孕肚上,一本正经地温柔开腔,“宝儿,一会爸比妈咪通过B超跟你见面呢,记得微笑、挥手、不要踢镜头!好好表现噢!”

    他的话惹得苏念笑出了声。

    轮到苏念做 B 超的时候,医生盯着屏幕看了半天,轻声说:“宝宝很健康,发育得比同期孩子还好点。就是有个小情况 —— 脐带绕颈一周,不过这在孕期太常见了,不用慌。”

    苏念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手紧紧攥着司严的衣角:“脐带绕颈?严不严重啊?会不会勒到宝宝?”

    “没事,医生也说了,现在脐带绕颈一周很常见。”司严在一旁安慰道。

    虽然如此,苏念还是心慌,两人拿着 B 超单,直奔妇产主任刘阿姨的办公室 —— 毕竟是看着司严长大的熟人,说话也更放心。

    “刘阿姨!” 苏念一进门就像见到救星。

    刘主任笑着接过B超单,看了两眼就乐了:“哟,这小家伙挺会玩,在里头给自己‘套跳绳’呢!” 轻松的语气像阵清风,瞬间吹散了两人的紧张。

    “刘阿姨,这真的没事吗?” 苏念还是不放心。

    刘主任拍拍她的手背,语气笃定:“放心吧!脐带绕颈一周太普遍了,至少三分之一的孕妇都会遇到。脐带有弹性,长度也够,只要胎动正常,根本勒不到宝宝。好多孩子产检时绕着,等生的时候自己就绕出来了,这宝儿比你家司严当年省心 —— 他小时候绕了两周,最后还不是顺顺利利生下来了?”

    司严在一旁补刀:“你看,我早就跟你说没事,你非不信,非得等刘阿姨说才肯放心。”

    刘主任被逗笑了,又叮嘱道:“平时多注意胎动就行,别自己瞎琢磨吓自己 —— 孕妇心情好比啥都重要,你要是天天焦虑,宝宝也会跟着不开心的。”

    听到这话,苏念终于松了口气,手轻轻摸着肚子,刚好感受到小家伙踢了一下,像是在附和:“妈,你别担心,就是平时没人跟我玩,我玩荡秋千呢!过几天我就又转回来了。”

    司严搂住她的腰,故意逗她:“现在信了吧?咱们的宝宝可是‘小机灵鬼’,说不定过两天自己就绕回来了。”

    苏念点点头,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在两人身上,暖融融的。虽然有这么个小插曲,但有专家的解释和司严的陪伴,她心里踏实多了 —— 孕育生命本就是场充满小挑战的旅程,而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周日两人在家休息,苏念继续查阅资料和构思细节,司严也在自己的书房里忙碌着。

    果然,现在两人各忙各的状态,互不打扰,又抬头可见,正是当初感觉幸福的事。

    周一清晨,苏念提前到了公司。让她意外的是,刘之浩到得更早,已经泡好了咖啡,正在翻阅一本关于东方美学的书籍。

    “早,之浩老师。”

    “早,”刘之浩抬头,将手边另一杯冒着热气的燕麦米稀推过去,“给你的。今天开始,‘互相伤害期’正式进入白热化阶段,准备好了吗?”

    苏念接过,笑了笑:“时刻准备着。”

    两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有了周末的沉淀和初步的资料整合,讨论更加深入和激烈。苏念天马行空的创意不断抛出,刘之浩则时而赞同补充,时而尖锐质疑,从技术、市场、法方接受度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和打磨。

    “这个刺绣元素和现代剪裁的结合点很好,但工艺上会不会太复杂?成本和时间都需要考虑。”

    “色彩冲击力够了,但法方偏好低饱和度中的惊艳,我们能不能试试调整明度对比,而不是单纯依靠高饱和色?”

    “这个传统纹样的寓意非常好,但形态需要再抽象化、现代化一点,否则容易显得陈旧。”

    思维碰撞的火花四溅,有时甚至会因为一个细节争得面红耳赤,但目标始终一致:做出最好的方案。

    这种纯粹专注于创作和解决问题的氛围,让苏念完全沉浸其中,潜能被极大激发。

    临时办公室的白板上,贴满了灵感图片、色彩色卡、面料小样和写满关键词的便利贴,逻辑脉络却越来越清晰。

    兰婷中间过来看了一眼,见到这“战场”般的景象和两人专注投入的状态,满意地悄悄退了出去,叮嘱助理别让人打扰他们。

    “看来这个组合不错,”陈然低声对兰婷说,“一个敢想,一个敢拦,完美互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